陽安公主劉華冷笑一聲:“好,本宮就陪同皇後娘娘一起前往。”
張濟轉首對那個宮女說道:“剛才皇後娘娘對你已經有意見了,從現在開始,你離開皇宮,迴夜鷹衛吧。”
宮女大喜之極,立即跪拜在地:“屬下多謝主公活命之恩。”
夜鷹衛,不單男子,也招募了不少女人,負責一些暗殺啊,刺探情報啊等等工作,甚至於還有一些,依靠自身美色,成為小妾,潛伏起來的。
這個宮女,就是夜鷹衛的一員,奉命潛伏在伏壽的身邊,不想在關鍵時候發揮了重要作用,引誘伏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如果張濟不下這個命令,這個宮女肯定還得留在皇宮之中,試想伏壽能放得過她嗎,肯定會命人將她亂棍打死。
張濟微微一笑:“何止活命,此番你立下大功,本將會讓黃敘將軍論功行賞的。”
宮女站起身來,對著張濟又是鞠躬一下:“屬下多謝主公,自當為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伏壽和陽安公主劉華看在眼裏,心下暗歎,難怪這張濟能夠成大事,此人獎罰分明,麾下聚集了那麽多的能人異士。
可天子的身邊呢,忠臣越來越少了,最後剩下的幾個,眼看著都要被張濟給一窩端了。
這一次,伏壽出手,也是情非得已,不單單是因為她父親伏完受到了牽連,就算沒有伏完,伏壽也得想辦法保住那些忠臣。
不然的話,一旦他們都被張濟給處理了,漢室的天下就真的完蛋了。
甚至於,伏壽以前也幻想過,永年公主劉慕下嫁給張濟了,能不能遏製住張濟的野心,將大權歸於天子之手呢。
可現在,那一點小小的僥幸心思,也被張濟的態度給徹底打翻了,張濟不可能是忠臣,更不可能將大權交給劉協。
一方是忠於天子的,一方是權傾朝野的權臣,雙方本就是敵對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待那個宮女離開之後,張濟對伏壽微微一笑:“皇後娘娘,陽安公主殿下,請吧。”
“駙馬請。”伏壽滿心的篤定,昂著頭,向門外走去。
伏壽是一百個放心,要麽劉協依然還沒有醒過來,這樣的話,隻要伏壽咬死口不鬆,張濟絕對不敢輕易對伏壽定罪。
要麽呢,劉協醒過來了,伏壽就會先一步將事情的經過告訴劉協,她敢確定,劉協一定會向著她的,那麽她也是會安然無恙。
陽安公主劉華,也是這個念頭,但她的態度就不敢跟伏壽一樣,對張濟無禮了。
出門的時候,伏壽是皇後,自然走在前麵。
而陽安公主劉華和張濟,一個是公主,一個是駙馬,地位算是相當。
可陽安公主劉華是永年公主劉慕的親姑姑啊,是長輩,按說應該是陽安公主劉華走在前麵,但她不敢啊,便故意停了一下,讓張濟先走。
張濟笑眯眯道:“公主殿下,還是你先請吧。”
陽安公主劉華心裏把張濟恨得要死,卻不得不強作歡顏:“妾身乃是女流之輩,豈敢走在駙馬之前,還是駙馬先請。”
“嗬嗬嗬。”張濟嗬嗬一笑,“公主殿下此言差矣,前麵那位不也是女流之輩嘛,卻是敢做出假傳聖旨之事。”
“可見啊,這女流之輩若是無法無天起來,比男人更加可怕,公主殿下,不知張濟所言是也不是啊?”
“你……”陽安公主劉華又驚又怒,“駙馬,你這話可是大逆不道之言,休得亂說。”
張濟笑眯眯道:“若論大逆不道,似乎輔國將軍與皇後娘娘更甚吧。一個竟然敢在大伾山伏擊陛下車駕,一個假傳陛下口諭,不想這伏家的人膽子都如此之大。”
“公主殿下嫁給輔國將軍也有幾年了吧,不知道是不是也染上了膽大包天的毛病呢?”
見陽安公主劉華花容變色,似乎又想發怒,張濟對她眨了眨眼睛,低聲說道:“實不相瞞,公主殿下,此次伏家是在所難逃了。”
“公主殿下乃是皇室中人,根據朝廷律法,伏家犯法,公主若是並未參與此事,便可以與此事無關。”
“張濟,你這話是什麽意思?”陽安公主劉華立即就怒目圓睜,“雖然你大權在握,但是,沒有證據的事,也容不得你隨意冤枉。”
“大伾山之事,天下人都看著呢,四方的諸侯也都關注著。哼,張濟,若是你敢隨意誣陷伏家,絕難擋住天下悠悠之口。”
張濟微微一笑:“公主殿下放心,此番本將既然出手,自然就斷無伏家的活路,公主殿下還是考慮一下自己吧。”
“若是本將記得不錯,公主殿下今年才剛剛三十歲吧,比本將也大不了幾歲。”
“公主殿下向來養尊處優,這個年齡乃是風華正茂之時,若是因此而受到伏家的牽連,當頭一刀,屍首分家,豈非可惜。”
“公主殿下在伏家,隻不過是伏完的續妻。若無皇後娘娘,以公主殿下的身份,自然是伏家的仰仗。”
“但皇後娘娘的身份比公主殿下,不知高了多少,所以,公主殿下在伏家,隻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女人而已。”
“但是,在皇室之中,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目前的皇室,劉氏之人除了天子之外,至親之人,便隻剩下公主殿下姐妹三人,以及永年公主劉慕了吧。”
“公主殿下乃是長女,又是天子長輩,乃是劉氏之掌舵人,若一旦出了什麽意外,剩下之人該如何自處呢?”
“你……”陽安公主劉華是個聰明女人,她如何不知道張濟是在離間她與伏家的關係,也是離間她與伏壽的關係。
可是,張濟的這番話的的確確狠狠擊在了她的軟肋之上,以伏家和劉氏相比,她劉華心中的天平自然是偏向劉氏的。
伏壽在前麵走,張濟和陽安公主劉華是肩並肩跟在後麵,相差了差不多七八步遠,所以,他們二人的對話,伏壽根本聽不到。
陽安公主劉華咬了咬牙,冷哼一聲:“難道你以為,縱然本宮不出手,你就一定能占得了上風嗎?”
張濟微微一笑:“公主殿下出不出手,本將實在看不上眼,隻不過,本將實在不願看到公主殿下因此受牽連,慕兒為此傷心也。”
張濟轉首對那個宮女說道:“剛才皇後娘娘對你已經有意見了,從現在開始,你離開皇宮,迴夜鷹衛吧。”
宮女大喜之極,立即跪拜在地:“屬下多謝主公活命之恩。”
夜鷹衛,不單男子,也招募了不少女人,負責一些暗殺啊,刺探情報啊等等工作,甚至於還有一些,依靠自身美色,成為小妾,潛伏起來的。
這個宮女,就是夜鷹衛的一員,奉命潛伏在伏壽的身邊,不想在關鍵時候發揮了重要作用,引誘伏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如果張濟不下這個命令,這個宮女肯定還得留在皇宮之中,試想伏壽能放得過她嗎,肯定會命人將她亂棍打死。
張濟微微一笑:“何止活命,此番你立下大功,本將會讓黃敘將軍論功行賞的。”
宮女站起身來,對著張濟又是鞠躬一下:“屬下多謝主公,自當為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伏壽和陽安公主劉華看在眼裏,心下暗歎,難怪這張濟能夠成大事,此人獎罰分明,麾下聚集了那麽多的能人異士。
可天子的身邊呢,忠臣越來越少了,最後剩下的幾個,眼看著都要被張濟給一窩端了。
這一次,伏壽出手,也是情非得已,不單單是因為她父親伏完受到了牽連,就算沒有伏完,伏壽也得想辦法保住那些忠臣。
不然的話,一旦他們都被張濟給處理了,漢室的天下就真的完蛋了。
甚至於,伏壽以前也幻想過,永年公主劉慕下嫁給張濟了,能不能遏製住張濟的野心,將大權歸於天子之手呢。
可現在,那一點小小的僥幸心思,也被張濟的態度給徹底打翻了,張濟不可能是忠臣,更不可能將大權交給劉協。
一方是忠於天子的,一方是權傾朝野的權臣,雙方本就是敵對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待那個宮女離開之後,張濟對伏壽微微一笑:“皇後娘娘,陽安公主殿下,請吧。”
“駙馬請。”伏壽滿心的篤定,昂著頭,向門外走去。
伏壽是一百個放心,要麽劉協依然還沒有醒過來,這樣的話,隻要伏壽咬死口不鬆,張濟絕對不敢輕易對伏壽定罪。
要麽呢,劉協醒過來了,伏壽就會先一步將事情的經過告訴劉協,她敢確定,劉協一定會向著她的,那麽她也是會安然無恙。
陽安公主劉華,也是這個念頭,但她的態度就不敢跟伏壽一樣,對張濟無禮了。
出門的時候,伏壽是皇後,自然走在前麵。
而陽安公主劉華和張濟,一個是公主,一個是駙馬,地位算是相當。
可陽安公主劉華是永年公主劉慕的親姑姑啊,是長輩,按說應該是陽安公主劉華走在前麵,但她不敢啊,便故意停了一下,讓張濟先走。
張濟笑眯眯道:“公主殿下,還是你先請吧。”
陽安公主劉華心裏把張濟恨得要死,卻不得不強作歡顏:“妾身乃是女流之輩,豈敢走在駙馬之前,還是駙馬先請。”
“嗬嗬嗬。”張濟嗬嗬一笑,“公主殿下此言差矣,前麵那位不也是女流之輩嘛,卻是敢做出假傳聖旨之事。”
“可見啊,這女流之輩若是無法無天起來,比男人更加可怕,公主殿下,不知張濟所言是也不是啊?”
“你……”陽安公主劉華又驚又怒,“駙馬,你這話可是大逆不道之言,休得亂說。”
張濟笑眯眯道:“若論大逆不道,似乎輔國將軍與皇後娘娘更甚吧。一個竟然敢在大伾山伏擊陛下車駕,一個假傳陛下口諭,不想這伏家的人膽子都如此之大。”
“公主殿下嫁給輔國將軍也有幾年了吧,不知道是不是也染上了膽大包天的毛病呢?”
見陽安公主劉華花容變色,似乎又想發怒,張濟對她眨了眨眼睛,低聲說道:“實不相瞞,公主殿下,此次伏家是在所難逃了。”
“公主殿下乃是皇室中人,根據朝廷律法,伏家犯法,公主若是並未參與此事,便可以與此事無關。”
“張濟,你這話是什麽意思?”陽安公主劉華立即就怒目圓睜,“雖然你大權在握,但是,沒有證據的事,也容不得你隨意冤枉。”
“大伾山之事,天下人都看著呢,四方的諸侯也都關注著。哼,張濟,若是你敢隨意誣陷伏家,絕難擋住天下悠悠之口。”
張濟微微一笑:“公主殿下放心,此番本將既然出手,自然就斷無伏家的活路,公主殿下還是考慮一下自己吧。”
“若是本將記得不錯,公主殿下今年才剛剛三十歲吧,比本將也大不了幾歲。”
“公主殿下向來養尊處優,這個年齡乃是風華正茂之時,若是因此而受到伏家的牽連,當頭一刀,屍首分家,豈非可惜。”
“公主殿下在伏家,隻不過是伏完的續妻。若無皇後娘娘,以公主殿下的身份,自然是伏家的仰仗。”
“但皇後娘娘的身份比公主殿下,不知高了多少,所以,公主殿下在伏家,隻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女人而已。”
“但是,在皇室之中,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目前的皇室,劉氏之人除了天子之外,至親之人,便隻剩下公主殿下姐妹三人,以及永年公主劉慕了吧。”
“公主殿下乃是長女,又是天子長輩,乃是劉氏之掌舵人,若一旦出了什麽意外,剩下之人該如何自處呢?”
“你……”陽安公主劉華是個聰明女人,她如何不知道張濟是在離間她與伏家的關係,也是離間她與伏壽的關係。
可是,張濟的這番話的的確確狠狠擊在了她的軟肋之上,以伏家和劉氏相比,她劉華心中的天平自然是偏向劉氏的。
伏壽在前麵走,張濟和陽安公主劉華是肩並肩跟在後麵,相差了差不多七八步遠,所以,他們二人的對話,伏壽根本聽不到。
陽安公主劉華咬了咬牙,冷哼一聲:“難道你以為,縱然本宮不出手,你就一定能占得了上風嗎?”
張濟微微一笑:“公主殿下出不出手,本將實在看不上眼,隻不過,本將實在不願看到公主殿下因此受牽連,慕兒為此傷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