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宮迴到臨時府邸之後,張濟就命人將李儒、禰衡、法正和徐庶都喊了過來,將劉協的詔書讓他們看看。
四個人看過之後,全都吃了一驚,劉協竟然退位了,立劉寵為帝。
李儒皺了皺眉頭,第一個說道:“這劉寵乃陳孝王劉承之子,論及輩分,比當今天子高了兩輩。”
“而自古之皇位傳承,向來都是子承父業,或者是兄終弟及,何曾有過孫退祖上?”
“此詔書太過於荒誕,主公大可不必理會。”
禰衡微微一笑,擺了擺手:“文優先生,衡覺得此事對主公而言乃是好事也。”
對於禰衡的智慧,李儒也不敢小覷,立即問:“正平有何高論也?”
“不敢。”禰衡一拱手,朗聲說道,“當今天子為何要立陳王劉寵為帝,乃是其中關鍵。”
“第一,當今天子後繼無人,乃是漢室衰敗之因也。其二,陳王劉寵與當今天子乃是祖孫之關係,而當今天子卻非要將皇位傳給劉寵,何也?”
“皇室之威嚴,從此之後,百不村一也。”
“當今天子之意,其為董卓與曹操之傀儡,自然不想再立幼主,將大權拱手讓於主公也。”
“隻是,當今天子之失算,縱然劉寵年已五旬,然兵權與爭權,皆在主公之手,憑劉寵之能,如何與主公爭鋒也?”
“是故,若主公按天子詔書,立劉寵為王,其利有二也。”
“一,天下之人對漢室將會失去希望,其二,陳王劉寵無後,若其一旦終老,這天下豈非就是主公一人說了算嘛。”
張濟聽了,大喜,立即向法正和徐庶二人問:“孝直與元直以為如何?”
法正和徐庶,皆是軍事奇才,對於政事,自然就差了一些。
二人對視一眼,點了點頭:“正平先生之言,甚是。”
張濟笑眯眯的,他越發覺得,收服禰衡的確是一件太有意義的事情了,這家夥無論是內政,還是軍事,都是奇才。
從禰衡的身上,張濟對胡昭和楊修的渴望,也就越來越甚了。
胡昭,已經心動了,張濟能感覺得出來,距離收服胡昭的心,為時不遠了。
但楊修卻還是那麽遙遠,因為曹操帶走的朝中重臣之中,就有楊彪,以及楊修。
楊彪的家人,那些婦孺,以及沒有大作用的人,曹操都舍棄了,足見曹操也看中了楊修之才。
商議已定之後,張濟又給宛城的賈詡去了一封書信,征求他的意見。
賈詡迴複的意見,跟禰衡的意見完全相同,於是,張濟再也沒有任何猶豫,派人將陳王劉寵請了過來。
劉寵,武藝或許不算很強,但卻是很善射,在東漢末年的神射將軍中,絕對占有一席之地,不在曹性之下。
隻不過,現在的劉寵,已經五十多歲了,一家老少全都死在了曹軍手中,劉寵再也不複年輕時候的雄心壯誌了。
但是,張濟找到他,將劉協的退位詔書給他看了,劉寵胸中那團火,再次熊熊地燒了起來,皇位啊,近在咫尺。
再不值錢的皇位,也是皇帝啊,若說劉寵不動心,絕對不可能。
不過呢,劉寵畢竟老奸巨猾,明白眼下的形勢,他能不能當這個皇帝,是張濟說了算。
張濟將詔書給他看,到底是什麽意思,劉寵心裏頗為忐忑。
眼珠一轉,劉寵立即就捧著詔書跪下了:“駙馬,此必然是有人故意陷害小王,欲借駙馬之手,除掉小王也,還請駙馬不可輕信。”
古時候,壽命普遍都很短,男人三十五歲就能自稱老夫了。
這麽一個老頭子,在張濟的跟前自稱“小王”,使得張濟的征服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似乎,今天這一步,距離執掌天下,似乎不算太遠了。
張濟微微一笑,上前將劉寵扶了起來:“陳王殿下怎可如此,本駙馬已經進宮見過皇後娘娘,此詔書確實出自陛下之手。”
“啊……”劉寵著實是吃了一驚,抬起頭來,不可思議地望著張濟,“駙馬,此事萬萬不可,小王萬萬不能逾越。”
“嗬嗬。”張濟拉著劉寵的手,笑著說道,“怎麽,莫非陳王殿下依然還希望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乎?”
“難道,陳王殿下不想找那曹孟德報滅門之仇不成?”
“想,小王做夢都想。”一提到曹操的名字,劉寵的眼睛立即就紅了,咬牙切齒道,“小王無時無刻不想梟曹操之首,為家人報仇。”
“嗯。”張濟點了點頭,說道,“本駙馬與曹操一戰,重挫其主力,然曹操龜縮兗州,又將天子劫掠過去。”
“本駙馬若是想在政治上壓曹孟德一籌,天子乃是關鍵。”
“當今天子聖明,在北上之前,特意留下退位詔書,便是欲借本駙馬與陳王之手,除掉曹操,以保漢室江山不丟也。”
劉寵當然明白,他剛才的那番話,其實就是試探張濟究竟是真的要立他為帝,還會故意試探於他。
現在,劉寵已經確定了,張濟真的想遵從劉協的詔書,立他為帝。
劉寵勉強壓抑住內心的喜悅和激動,深吸一口氣,故作淡定,一拱手,說道:“駙馬旦有吩咐,小王無不遵從也。”
嘿嘿,劉寵心中冷笑,好,張濟,本王不是劉協,這大風大浪本王經曆多了,一旦皇位在手,本王就能將你除掉,大權獨攬,再次恢複我漢室江山正統。
張濟眯了眯眼睛,盯著劉寵的臉,好一會兒,才笑著說道:“陳王這是哪裏話,既然陛下已經下詔,陳王就是下一任天子,本駙馬自然要謹遵天子號令才是。”
“今日已晚,明日一早本駙馬就會召集朝廷重臣,商議陳王登基之日。”
“陳王暫且迴府休息,待商議妥當之後,本將自會派人請陳王來。”
劉寵閃了閃眼睛,恭聲道:“小王告退。”
目送劉寵離開,張濟身後的屏風後麵,閃出李儒四人來。
張濟淡淡問道:“汝等以為如何?”
李儒微微一笑:“此人隻能勉強算得上梟雄,若是在黃巾之時能奮力而起,或許能有一番作為。”
“但是。”李儒的笑容突然變得古怪起來,“眼下天下大勢已定,縱然陳王有通天之能,也無法改變漢室沒落之局也。”
(本章完)
四個人看過之後,全都吃了一驚,劉協竟然退位了,立劉寵為帝。
李儒皺了皺眉頭,第一個說道:“這劉寵乃陳孝王劉承之子,論及輩分,比當今天子高了兩輩。”
“而自古之皇位傳承,向來都是子承父業,或者是兄終弟及,何曾有過孫退祖上?”
“此詔書太過於荒誕,主公大可不必理會。”
禰衡微微一笑,擺了擺手:“文優先生,衡覺得此事對主公而言乃是好事也。”
對於禰衡的智慧,李儒也不敢小覷,立即問:“正平有何高論也?”
“不敢。”禰衡一拱手,朗聲說道,“當今天子為何要立陳王劉寵為帝,乃是其中關鍵。”
“第一,當今天子後繼無人,乃是漢室衰敗之因也。其二,陳王劉寵與當今天子乃是祖孫之關係,而當今天子卻非要將皇位傳給劉寵,何也?”
“皇室之威嚴,從此之後,百不村一也。”
“當今天子之意,其為董卓與曹操之傀儡,自然不想再立幼主,將大權拱手讓於主公也。”
“隻是,當今天子之失算,縱然劉寵年已五旬,然兵權與爭權,皆在主公之手,憑劉寵之能,如何與主公爭鋒也?”
“是故,若主公按天子詔書,立劉寵為王,其利有二也。”
“一,天下之人對漢室將會失去希望,其二,陳王劉寵無後,若其一旦終老,這天下豈非就是主公一人說了算嘛。”
張濟聽了,大喜,立即向法正和徐庶二人問:“孝直與元直以為如何?”
法正和徐庶,皆是軍事奇才,對於政事,自然就差了一些。
二人對視一眼,點了點頭:“正平先生之言,甚是。”
張濟笑眯眯的,他越發覺得,收服禰衡的確是一件太有意義的事情了,這家夥無論是內政,還是軍事,都是奇才。
從禰衡的身上,張濟對胡昭和楊修的渴望,也就越來越甚了。
胡昭,已經心動了,張濟能感覺得出來,距離收服胡昭的心,為時不遠了。
但楊修卻還是那麽遙遠,因為曹操帶走的朝中重臣之中,就有楊彪,以及楊修。
楊彪的家人,那些婦孺,以及沒有大作用的人,曹操都舍棄了,足見曹操也看中了楊修之才。
商議已定之後,張濟又給宛城的賈詡去了一封書信,征求他的意見。
賈詡迴複的意見,跟禰衡的意見完全相同,於是,張濟再也沒有任何猶豫,派人將陳王劉寵請了過來。
劉寵,武藝或許不算很強,但卻是很善射,在東漢末年的神射將軍中,絕對占有一席之地,不在曹性之下。
隻不過,現在的劉寵,已經五十多歲了,一家老少全都死在了曹軍手中,劉寵再也不複年輕時候的雄心壯誌了。
但是,張濟找到他,將劉協的退位詔書給他看了,劉寵胸中那團火,再次熊熊地燒了起來,皇位啊,近在咫尺。
再不值錢的皇位,也是皇帝啊,若說劉寵不動心,絕對不可能。
不過呢,劉寵畢竟老奸巨猾,明白眼下的形勢,他能不能當這個皇帝,是張濟說了算。
張濟將詔書給他看,到底是什麽意思,劉寵心裏頗為忐忑。
眼珠一轉,劉寵立即就捧著詔書跪下了:“駙馬,此必然是有人故意陷害小王,欲借駙馬之手,除掉小王也,還請駙馬不可輕信。”
古時候,壽命普遍都很短,男人三十五歲就能自稱老夫了。
這麽一個老頭子,在張濟的跟前自稱“小王”,使得張濟的征服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似乎,今天這一步,距離執掌天下,似乎不算太遠了。
張濟微微一笑,上前將劉寵扶了起來:“陳王殿下怎可如此,本駙馬已經進宮見過皇後娘娘,此詔書確實出自陛下之手。”
“啊……”劉寵著實是吃了一驚,抬起頭來,不可思議地望著張濟,“駙馬,此事萬萬不可,小王萬萬不能逾越。”
“嗬嗬。”張濟拉著劉寵的手,笑著說道,“怎麽,莫非陳王殿下依然還希望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乎?”
“難道,陳王殿下不想找那曹孟德報滅門之仇不成?”
“想,小王做夢都想。”一提到曹操的名字,劉寵的眼睛立即就紅了,咬牙切齒道,“小王無時無刻不想梟曹操之首,為家人報仇。”
“嗯。”張濟點了點頭,說道,“本駙馬與曹操一戰,重挫其主力,然曹操龜縮兗州,又將天子劫掠過去。”
“本駙馬若是想在政治上壓曹孟德一籌,天子乃是關鍵。”
“當今天子聖明,在北上之前,特意留下退位詔書,便是欲借本駙馬與陳王之手,除掉曹操,以保漢室江山不丟也。”
劉寵當然明白,他剛才的那番話,其實就是試探張濟究竟是真的要立他為帝,還會故意試探於他。
現在,劉寵已經確定了,張濟真的想遵從劉協的詔書,立他為帝。
劉寵勉強壓抑住內心的喜悅和激動,深吸一口氣,故作淡定,一拱手,說道:“駙馬旦有吩咐,小王無不遵從也。”
嘿嘿,劉寵心中冷笑,好,張濟,本王不是劉協,這大風大浪本王經曆多了,一旦皇位在手,本王就能將你除掉,大權獨攬,再次恢複我漢室江山正統。
張濟眯了眯眼睛,盯著劉寵的臉,好一會兒,才笑著說道:“陳王這是哪裏話,既然陛下已經下詔,陳王就是下一任天子,本駙馬自然要謹遵天子號令才是。”
“今日已晚,明日一早本駙馬就會召集朝廷重臣,商議陳王登基之日。”
“陳王暫且迴府休息,待商議妥當之後,本將自會派人請陳王來。”
劉寵閃了閃眼睛,恭聲道:“小王告退。”
目送劉寵離開,張濟身後的屏風後麵,閃出李儒四人來。
張濟淡淡問道:“汝等以為如何?”
李儒微微一笑:“此人隻能勉強算得上梟雄,若是在黃巾之時能奮力而起,或許能有一番作為。”
“但是。”李儒的笑容突然變得古怪起來,“眼下天下大勢已定,縱然陳王有通天之能,也無法改變漢室沒落之局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