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迴合,太史慈明顯落了下乘,雙戟被黃忠的鳳鳴刀給蕩歪了。
太史慈登時大怒,虎吼一聲,調撥馬頭,揮舞著雙戟,惡狠狠地向黃忠衝過來。
這個太史慈,本就是一個不服輸的主兒,當年孫策為何收服他,可謂是連自己都上陣了,以武力和信任一起,才算是折服了太史慈。
所以,在江東,太史慈隻服孫策,其他人一該不服。
就說周瑜吧,在江東的威望,並不算太高。
曆史上,周瑜的威望,是在赤壁之戰後,才達到了巔峰。
可惜的是,周瑜的壽命太短,赤壁之戰後不久,就得了病,一年多後便去世了。
眼下,才是公元199年,而曆史上的赤壁之戰是公元208年,足足相差了快十年了。
所以,周瑜在江東的威望,以前是受孫策的影響,而她孫策死後,孫權即位,江東形勢大變。
大多數的將領,還是能夠服從周瑜這個大都督的號令,卻也有幾個不服氣的,太史慈便是頭號一個。
周瑜心裏也明白,孫策死得有點蹊蹺,孫權得江東之主這個位子有點貓膩,甚至於,孫權是不是有弑兄的嫌疑,不是很明了。
隻不過,周瑜的大局觀還是很不錯的,他知道江東這個時候絕對不能亂。
孫策打下來的江山,無論是交給他的兒子孫紹,還是交給弟弟孫權,至少江東都是孫氏的天下。
如果他周瑜也跟著鬧,非要推翻孫權不可,那麽,江東的天下,會不會是姓孫的,或者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麵,周瑜也不敢確定。
但是,太史慈不是周瑜,他可就想不了那麽多了,他想的就是孫策對他的知遇之恩。
於是,一番大鬧之後,太史慈上不能報答孫策的知遇之恩,扶植孫紹上位,下不能平定江東的叛亂。
而且,孫權對太史慈的猜忌很重,剝奪了他的兵權不說,還派人日夜監視太史慈。
這就讓太史慈無法忍受,多次逆鱗犯上,跟孫權爭吵。
孫權忌憚太史慈的名望,有心殺他,但卻又擔心別人說他屠戮孫策舊部,一直隱忍沒敢動手。
太史慈呢,沒有了兵權,整日賦閑在家,當然是百無聊賴了。
想起孫策生前喜歡狩獵,太史慈無聊之間,便也玩起了狩獵的遊戲。
孫策就是死在了狩獵上,孫權得知這個消息,便準備故技重施,派出此刻將太史慈殺死,然後嫁禍到劉繇門客的身上。
畢竟,想當年,太史慈的故主是劉繇,如果太史慈被劉繇門客所殺,就如孫策被許貢門客所殺一樣,誰都說不出來什麽。
讓孫權沒想到的是,太史慈不但武藝高強,更是比孫策多了一樣本領,就是神射。
結果,刺客被太史慈盡數幹掉,太史慈更是從刺客口中逼問出,殺害他的人並不是劉繇的門客。
太史慈不是傻子,當然猜的出來,是孫權想要除掉他。
於是,在孫權還沒有來得及下一步行動的時候,太史慈便先一步逃離了江東。
太史慈的老母已經去世,在江東,除了幾房妻妾之外,以及長子太史亨之外,江東沒有任何能讓太史慈留念的。
再說,太史慈逃離江東,並非是投靠其他諸侯,孫權也絕對不敢對太史慈的家人動手,不然的話,單單是程普、黃蓋那班老人都不會同意。
隻是,讓太史慈沒想到的是,他跨江北渡之後,遇到的第一個人,就是張濟。
呂布的尊榮,幾乎所有的諸侯都有,包括他胯下的赤兔馬。
太史慈第一眼就認出了赤兔馬,登時就把張濟當做了呂布。
天下武將,沒有人不想跟呂布一較高下的,孫策至死都沒這個機會,現在太史慈遇到了,他豈能放過這個機會。
可惜的是,這個“呂布”沒有方天畫戟,更是在看到太史慈之後,立即撥轉馬頭逃了。
太史慈的馬比不上赤兔馬,於是,不得已之下,太史慈就搭弓射箭,一箭射中了張濟,追趕至此,遇到了黃忠等人。
第一迴合,略略落到了下風,太史慈登時不服氣,抖擻渾身的精神,跟黃忠大戰起來。
張濟麾下的大將,平素裏都聽張濟講過,天下武藝高強的大將都有哪些,太史慈自然是榜上有名。
此刻,見到太史慈竟然能跟黃忠殺了一個難分難解,不禁都暗暗吃驚,沒想到張濟對天下英才竟然了如指掌。
關羽和趙雲都認為,如果在他們突破之前,武藝跟這個太史慈,最多是在伯仲之間。
馬超也是暗暗心驚,沒想到,天下英雄何其多也,自己以前在西涼,真是坐井觀天了。
徐晃,什麽時候都是一臉的淡定,沒人能從他的表情猜到他心裏在想什麽。
橋蕤比較成熟,隻是認真觀察著二人的招式,想從中領悟些什麽。
魏延年輕啊,極少服人,更是極少跟人動手,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很快,兩百招過去了,也不見太史慈有什麽援軍出現,關羽等人也就暗暗放下心來,看來太史慈突然出現在這裏,一定是江東發生了什麽變故。
黃忠已經壓製住了太史慈,完全占據了主動,太史慈已經完全進入了防守。
太史慈當真是又驚又怒,以前他聽說荊州猛虎黃忠的名字,曾不屑一顧,認為黃忠隻是徒有虛名,沒有遇到他這樣的高手。
但現在一看,太史慈感覺到了,他小看天下英雄了。
既然黃忠的武藝如此之高,那麽,張濟麾下的那些大將,豈非個個都是不凡,甚至於不在他之下了?
高手過招,切忌分神,太史慈本就已經落入到了下風,再一分神,立即就被黃忠抓住機會,一刀力劈華山,如泰山壓頂般,惡狠狠地襲向太史慈。
太史慈來不及躲閃,隻得一咬牙,雙戟架在一起,奮力去擋黃忠的這一招。
“當啷”一聲,火花四濺之下,太史慈的戰馬扛不住這麽大的衝擊力,兩隻前蹄一軟,一下子就把太史慈從馬上甩了出去。
太史慈登時就摔了個七葷八素,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卻發現脖子跟前多了一把刀,不是黃忠的鳳鳴刀還是啥。
? ?感謝讀者152******90的打賞!
?
????
(本章完)
太史慈登時大怒,虎吼一聲,調撥馬頭,揮舞著雙戟,惡狠狠地向黃忠衝過來。
這個太史慈,本就是一個不服輸的主兒,當年孫策為何收服他,可謂是連自己都上陣了,以武力和信任一起,才算是折服了太史慈。
所以,在江東,太史慈隻服孫策,其他人一該不服。
就說周瑜吧,在江東的威望,並不算太高。
曆史上,周瑜的威望,是在赤壁之戰後,才達到了巔峰。
可惜的是,周瑜的壽命太短,赤壁之戰後不久,就得了病,一年多後便去世了。
眼下,才是公元199年,而曆史上的赤壁之戰是公元208年,足足相差了快十年了。
所以,周瑜在江東的威望,以前是受孫策的影響,而她孫策死後,孫權即位,江東形勢大變。
大多數的將領,還是能夠服從周瑜這個大都督的號令,卻也有幾個不服氣的,太史慈便是頭號一個。
周瑜心裏也明白,孫策死得有點蹊蹺,孫權得江東之主這個位子有點貓膩,甚至於,孫權是不是有弑兄的嫌疑,不是很明了。
隻不過,周瑜的大局觀還是很不錯的,他知道江東這個時候絕對不能亂。
孫策打下來的江山,無論是交給他的兒子孫紹,還是交給弟弟孫權,至少江東都是孫氏的天下。
如果他周瑜也跟著鬧,非要推翻孫權不可,那麽,江東的天下,會不會是姓孫的,或者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麵,周瑜也不敢確定。
但是,太史慈不是周瑜,他可就想不了那麽多了,他想的就是孫策對他的知遇之恩。
於是,一番大鬧之後,太史慈上不能報答孫策的知遇之恩,扶植孫紹上位,下不能平定江東的叛亂。
而且,孫權對太史慈的猜忌很重,剝奪了他的兵權不說,還派人日夜監視太史慈。
這就讓太史慈無法忍受,多次逆鱗犯上,跟孫權爭吵。
孫權忌憚太史慈的名望,有心殺他,但卻又擔心別人說他屠戮孫策舊部,一直隱忍沒敢動手。
太史慈呢,沒有了兵權,整日賦閑在家,當然是百無聊賴了。
想起孫策生前喜歡狩獵,太史慈無聊之間,便也玩起了狩獵的遊戲。
孫策就是死在了狩獵上,孫權得知這個消息,便準備故技重施,派出此刻將太史慈殺死,然後嫁禍到劉繇門客的身上。
畢竟,想當年,太史慈的故主是劉繇,如果太史慈被劉繇門客所殺,就如孫策被許貢門客所殺一樣,誰都說不出來什麽。
讓孫權沒想到的是,太史慈不但武藝高強,更是比孫策多了一樣本領,就是神射。
結果,刺客被太史慈盡數幹掉,太史慈更是從刺客口中逼問出,殺害他的人並不是劉繇的門客。
太史慈不是傻子,當然猜的出來,是孫權想要除掉他。
於是,在孫權還沒有來得及下一步行動的時候,太史慈便先一步逃離了江東。
太史慈的老母已經去世,在江東,除了幾房妻妾之外,以及長子太史亨之外,江東沒有任何能讓太史慈留念的。
再說,太史慈逃離江東,並非是投靠其他諸侯,孫權也絕對不敢對太史慈的家人動手,不然的話,單單是程普、黃蓋那班老人都不會同意。
隻是,讓太史慈沒想到的是,他跨江北渡之後,遇到的第一個人,就是張濟。
呂布的尊榮,幾乎所有的諸侯都有,包括他胯下的赤兔馬。
太史慈第一眼就認出了赤兔馬,登時就把張濟當做了呂布。
天下武將,沒有人不想跟呂布一較高下的,孫策至死都沒這個機會,現在太史慈遇到了,他豈能放過這個機會。
可惜的是,這個“呂布”沒有方天畫戟,更是在看到太史慈之後,立即撥轉馬頭逃了。
太史慈的馬比不上赤兔馬,於是,不得已之下,太史慈就搭弓射箭,一箭射中了張濟,追趕至此,遇到了黃忠等人。
第一迴合,略略落到了下風,太史慈登時不服氣,抖擻渾身的精神,跟黃忠大戰起來。
張濟麾下的大將,平素裏都聽張濟講過,天下武藝高強的大將都有哪些,太史慈自然是榜上有名。
此刻,見到太史慈竟然能跟黃忠殺了一個難分難解,不禁都暗暗吃驚,沒想到張濟對天下英才竟然了如指掌。
關羽和趙雲都認為,如果在他們突破之前,武藝跟這個太史慈,最多是在伯仲之間。
馬超也是暗暗心驚,沒想到,天下英雄何其多也,自己以前在西涼,真是坐井觀天了。
徐晃,什麽時候都是一臉的淡定,沒人能從他的表情猜到他心裏在想什麽。
橋蕤比較成熟,隻是認真觀察著二人的招式,想從中領悟些什麽。
魏延年輕啊,極少服人,更是極少跟人動手,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很快,兩百招過去了,也不見太史慈有什麽援軍出現,關羽等人也就暗暗放下心來,看來太史慈突然出現在這裏,一定是江東發生了什麽變故。
黃忠已經壓製住了太史慈,完全占據了主動,太史慈已經完全進入了防守。
太史慈當真是又驚又怒,以前他聽說荊州猛虎黃忠的名字,曾不屑一顧,認為黃忠隻是徒有虛名,沒有遇到他這樣的高手。
但現在一看,太史慈感覺到了,他小看天下英雄了。
既然黃忠的武藝如此之高,那麽,張濟麾下的那些大將,豈非個個都是不凡,甚至於不在他之下了?
高手過招,切忌分神,太史慈本就已經落入到了下風,再一分神,立即就被黃忠抓住機會,一刀力劈華山,如泰山壓頂般,惡狠狠地襲向太史慈。
太史慈來不及躲閃,隻得一咬牙,雙戟架在一起,奮力去擋黃忠的這一招。
“當啷”一聲,火花四濺之下,太史慈的戰馬扛不住這麽大的衝擊力,兩隻前蹄一軟,一下子就把太史慈從馬上甩了出去。
太史慈登時就摔了個七葷八素,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卻發現脖子跟前多了一把刀,不是黃忠的鳳鳴刀還是啥。
? ?感謝讀者152******90的打賞!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