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惡。”曹操驚呆了好久,然後發出一聲怒吼,狠狠地將細作的情報摔在地上,再重重踩了幾下,“張仲益真是可惡。”
程昱登時是一臉的尷尬,因為校事府是他分管的,一百個人好不容易進了南陽,結果連個水花都沒打出來,就全軍覆沒了。
可是,程昱心下奇怪之極,校事府衛士的實力,他是很清楚的,絲毫不在張濟的夜鷹衛之下,為何會敗得這麽慘呢?
曹操在南陽的細作,隻是探知了結果,具體的作戰過程,卻是沒探聽出來。
不單單如此,賈詡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曹操的細作肯定會想辦法探知作戰的經過。
於是,賈詡就設了一個圈套,竟然一下子抓了曹操布在宛城的十幾名細作,讓曹操又吃了一個小虧。
這還不算,曹操的怒火正難平呢,鍾繇派來的細作就到了,再次帶來一個噩耗。
馬超兵敗,鄠縣和槐裏失守,郭嘉三次吐血,身體大不如以前。
什麽一百校事府衛士全軍覆沒,什麽鄠縣和槐裏失守,曹操都可以不在乎,但是,郭嘉三次吐血,身體大不如以前,這可就讓曹操受不了了。
荀彧立即說道:“主公,奉孝身體孱弱,三次吐血,不可再為戰事勞累,讓他迴許都休息,方是上策。”
曹操第一反應也是這個意思,但是,若是郭嘉迴來,單靠鍾繇一個人,如何會是張濟的對手。
一旦長安失守,雍州震動,曹操的西退大計就會受到致命的影響。
程昱心中暗喜,郭嘉三次吐血,命不久矣,日後曹操麾下,就屬他程昱是第一隨軍謀士了。
於是,程昱眼珠一轉,故意說道:“若奉孝迴來,隻怕張濟會趁機進攻長安啊。”
曹操正擔心這個,雙眉緊皺,背著手,在屋子裏走來走去。
荀彧見程昱微微閉著眼睛,並不主動請纓,心知是怎麽迴事,一陣暗歎,郭程不合,非是主公之幸事也。
猶豫了一會兒,曹操喝道:“典韋,速速派人將劉曄喊來。”
劉曄?
荀彧皺了皺眉頭,他識人極準,這劉曄雖然也是不可多得的謀士,但長在內政,在墨家方麵也有精鑽,但在兵家方麵跟郭嘉就差了太遠了。
曹操的細作也探到消息了,韓遂身邊是一個叫徐庶的謀士在出謀劃策,根據此人的幾次手筆,其智絲毫不在荀攸之下。
隻不過,曹操的細作並不知道徐庶是張濟派來的,隻從韓遂軍中探知到,徐庶是突然出現在韓遂軍營中的。
徐庶的身份,在韓遂的軍營中,隻有韓遂和閻行兩個人知道,另外就是張濟派去保護徐庶的幾十個夜鷹衛知道。
荀彧又看了程昱一眼,後者依然沒有主動請纓的意思,不禁皺了皺眉頭。
曾經,荀彧在袁紹的帳下待過,之所以離開名聲正旺的袁紹,一是看到袁紹此人魄氣不足,優柔寡斷,第二就是發現袁紹手下的謀士很多,但互相爭鬥。
袁紹手下的謀士爭鬥,並非是意見相左的爭鬥,而是幫派爭鬥。爭鬥的結果,彼此都想置對方於死地,而不從袁紹的大局和利益出發。
曹操麾下,因為曹操的英明神武,這種現象並不存在。
可是,眼下曹操的事業陷入了困境,程昱竟然見死不救了,郭程之爭,矛盾已經激化到了如此的地步嗎?
荀彧深知劉曄不是徐庶的對手,就不能再淡定了,立即說道:“主公,那徐庶雖然名聲不顯,但智謀卻不在奉孝之下,彧以為,若換奉孝歸來,替奉孝執掌長安之人,非仲德而無人莫屬也。”
這句話,說得很婉轉了,又把程昱大大地讚美了一通,算是給足了他麵子。
可程昱不爽啊,心中暗罵,郭奉孝在長安拉的屎,你荀彧不去擦,也就算了,你是玩內政的,走不開。
可你也不能讓我去給他擦啊,我有這個義務嗎?
關鍵是,程昱心裏也明白,長安那邊大勢已去,估計張濟應該還有別的謀略,隻不過,消息還沒有傳到許都來罷了。
不能去,堅決不能去。
程昱眼珠一轉,立即就有了理由:“主公,若是昱能前往,剛才就已主動請纓了,實在是眼下情勢對主公不利,昱無法分身也。”
剛才,曹操又是裝作走來走去,又是故意讓人去喊劉曄過來,其實都是為了讓程昱主動請纓。
可程昱這麽一說,登時就讓曹操迷糊了,皺了皺眉,問:“仲德,此言何意?”
“主公。”程昱知道曹操不好忽悠,臉色一正,飛快地又思考了一下,開口道,“眼下雍州形勢,先是武關,然後是商縣和上洛,接著是馬超大敗,槐裏和鄠縣失守,不知主公以為,張濟下一步的目標會是何處?”
曹操聽了,心中登時不悅,暗想,我是主公,你是謀士,這樣的話應該是我問你才對,你怎麽反倒問起我來了。
不過呢,曹操沒有發作,冷笑一聲道:“長安城之高大,絲毫不在宛城之下。城內有我大軍三萬,防守器械以及糧草皆是充足,張濟想攻下長安,自取死路罷了。”
程昱微微一笑:“主公,張濟此人狡詐,麾下謀士個個都是不凡,豈能攻打長安也,此不可取也。”
你丫的,讓我猜,又說我猜的不對,曹操幾乎有點忍不住了,深吸兩口氣,才壓抑住心情,皺著眉頭又想了想。
突然,曹操似乎想到了什麽,臉色登時大變:“仲德之意,張濟意不在長安,其意在杜縣和藍田?”
荀彧也想到了這一點,脫口說道:“若是杜縣和藍田失守,則長安成為孤城也,早晚都會被張濟拿下。”
程昱淡淡說道:“不僅如此,我軍之援軍,在西涼鐵騎之威勢下,根本無法救援。”
“長安決不能有失。”曹操無法再淡定了,揮舞著拳頭,沉聲向程昱問,“既然仲德能猜出張濟下一步計劃,想來定有對策?”
程昱微微一笑:“昱正有一釜底抽薪之計,可破張濟也。”
(本章完)
程昱登時是一臉的尷尬,因為校事府是他分管的,一百個人好不容易進了南陽,結果連個水花都沒打出來,就全軍覆沒了。
可是,程昱心下奇怪之極,校事府衛士的實力,他是很清楚的,絲毫不在張濟的夜鷹衛之下,為何會敗得這麽慘呢?
曹操在南陽的細作,隻是探知了結果,具體的作戰過程,卻是沒探聽出來。
不單單如此,賈詡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曹操的細作肯定會想辦法探知作戰的經過。
於是,賈詡就設了一個圈套,竟然一下子抓了曹操布在宛城的十幾名細作,讓曹操又吃了一個小虧。
這還不算,曹操的怒火正難平呢,鍾繇派來的細作就到了,再次帶來一個噩耗。
馬超兵敗,鄠縣和槐裏失守,郭嘉三次吐血,身體大不如以前。
什麽一百校事府衛士全軍覆沒,什麽鄠縣和槐裏失守,曹操都可以不在乎,但是,郭嘉三次吐血,身體大不如以前,這可就讓曹操受不了了。
荀彧立即說道:“主公,奉孝身體孱弱,三次吐血,不可再為戰事勞累,讓他迴許都休息,方是上策。”
曹操第一反應也是這個意思,但是,若是郭嘉迴來,單靠鍾繇一個人,如何會是張濟的對手。
一旦長安失守,雍州震動,曹操的西退大計就會受到致命的影響。
程昱心中暗喜,郭嘉三次吐血,命不久矣,日後曹操麾下,就屬他程昱是第一隨軍謀士了。
於是,程昱眼珠一轉,故意說道:“若奉孝迴來,隻怕張濟會趁機進攻長安啊。”
曹操正擔心這個,雙眉緊皺,背著手,在屋子裏走來走去。
荀彧見程昱微微閉著眼睛,並不主動請纓,心知是怎麽迴事,一陣暗歎,郭程不合,非是主公之幸事也。
猶豫了一會兒,曹操喝道:“典韋,速速派人將劉曄喊來。”
劉曄?
荀彧皺了皺眉頭,他識人極準,這劉曄雖然也是不可多得的謀士,但長在內政,在墨家方麵也有精鑽,但在兵家方麵跟郭嘉就差了太遠了。
曹操的細作也探到消息了,韓遂身邊是一個叫徐庶的謀士在出謀劃策,根據此人的幾次手筆,其智絲毫不在荀攸之下。
隻不過,曹操的細作並不知道徐庶是張濟派來的,隻從韓遂軍中探知到,徐庶是突然出現在韓遂軍營中的。
徐庶的身份,在韓遂的軍營中,隻有韓遂和閻行兩個人知道,另外就是張濟派去保護徐庶的幾十個夜鷹衛知道。
荀彧又看了程昱一眼,後者依然沒有主動請纓的意思,不禁皺了皺眉頭。
曾經,荀彧在袁紹的帳下待過,之所以離開名聲正旺的袁紹,一是看到袁紹此人魄氣不足,優柔寡斷,第二就是發現袁紹手下的謀士很多,但互相爭鬥。
袁紹手下的謀士爭鬥,並非是意見相左的爭鬥,而是幫派爭鬥。爭鬥的結果,彼此都想置對方於死地,而不從袁紹的大局和利益出發。
曹操麾下,因為曹操的英明神武,這種現象並不存在。
可是,眼下曹操的事業陷入了困境,程昱竟然見死不救了,郭程之爭,矛盾已經激化到了如此的地步嗎?
荀彧深知劉曄不是徐庶的對手,就不能再淡定了,立即說道:“主公,那徐庶雖然名聲不顯,但智謀卻不在奉孝之下,彧以為,若換奉孝歸來,替奉孝執掌長安之人,非仲德而無人莫屬也。”
這句話,說得很婉轉了,又把程昱大大地讚美了一通,算是給足了他麵子。
可程昱不爽啊,心中暗罵,郭奉孝在長安拉的屎,你荀彧不去擦,也就算了,你是玩內政的,走不開。
可你也不能讓我去給他擦啊,我有這個義務嗎?
關鍵是,程昱心裏也明白,長安那邊大勢已去,估計張濟應該還有別的謀略,隻不過,消息還沒有傳到許都來罷了。
不能去,堅決不能去。
程昱眼珠一轉,立即就有了理由:“主公,若是昱能前往,剛才就已主動請纓了,實在是眼下情勢對主公不利,昱無法分身也。”
剛才,曹操又是裝作走來走去,又是故意讓人去喊劉曄過來,其實都是為了讓程昱主動請纓。
可程昱這麽一說,登時就讓曹操迷糊了,皺了皺眉,問:“仲德,此言何意?”
“主公。”程昱知道曹操不好忽悠,臉色一正,飛快地又思考了一下,開口道,“眼下雍州形勢,先是武關,然後是商縣和上洛,接著是馬超大敗,槐裏和鄠縣失守,不知主公以為,張濟下一步的目標會是何處?”
曹操聽了,心中登時不悅,暗想,我是主公,你是謀士,這樣的話應該是我問你才對,你怎麽反倒問起我來了。
不過呢,曹操沒有發作,冷笑一聲道:“長安城之高大,絲毫不在宛城之下。城內有我大軍三萬,防守器械以及糧草皆是充足,張濟想攻下長安,自取死路罷了。”
程昱微微一笑:“主公,張濟此人狡詐,麾下謀士個個都是不凡,豈能攻打長安也,此不可取也。”
你丫的,讓我猜,又說我猜的不對,曹操幾乎有點忍不住了,深吸兩口氣,才壓抑住心情,皺著眉頭又想了想。
突然,曹操似乎想到了什麽,臉色登時大變:“仲德之意,張濟意不在長安,其意在杜縣和藍田?”
荀彧也想到了這一點,脫口說道:“若是杜縣和藍田失守,則長安成為孤城也,早晚都會被張濟拿下。”
程昱淡淡說道:“不僅如此,我軍之援軍,在西涼鐵騎之威勢下,根本無法救援。”
“長安決不能有失。”曹操無法再淡定了,揮舞著拳頭,沉聲向程昱問,“既然仲德能猜出張濟下一步計劃,想來定有對策?”
程昱微微一笑:“昱正有一釜底抽薪之計,可破張濟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