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繇立即向地圖上看去,眯了眯眼睛,隨即就是一臉的恍然:“奉孝,張濟之意,在我軍之武關也?”
武關,在春秋時候,名叫少習關,戰國時候改為武關,是秦、晉、楚三國的交界地帶,與函穀關、蕭關和大散關,並稱為“秦之四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關城是建立在峽穀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城周長1.5公裏,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
武關的前西門上有“三秦要塞”四字,東門有“武關”二字,內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
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穀深,狹窄難行,因此武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一旦張濟拿下武關,往西北就是一馬平川,西涼鐵騎一日之間就能來到長安城下。
明白了張濟的意圖,鍾繇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
鍾繇雖說也是集內政和軍事於一身的複合型人才,但在軍事方麵的造詣跟郭嘉這種兵家出身的高手,還是差了一些。
若是郭嘉不在這裏,鍾繇絕對猜不出,張濟打著西進漢中的旗號,真正的目的是想突襲武關。
一旦武關失手,長安必然震動,隨時暴露在張濟的西涼鐵騎之下。
武關易守難攻,鍾繇再想奪迴武關,就算是十倍的兵力,也未必能成功。
目前的武關,鍾繇隻是安放了三千兵馬,守衛武關的人,是一名叫郝昭的小將。
鍾繇急忙說道:“虧得奉孝提醒,繇這就派兵支援武關,嚴加防守,決不讓張濟有任何機會。”
“嗯。”郭嘉點了點頭,但卻有點心不在焉。
若對於別的諸侯,郭嘉絕對會認定自己的猜測,但張濟讓他猜不透,賈詡那些人,智謀個個幾乎都不輸於他,郭嘉不敢完全確定。
郭嘉的目光一直在地圖上遊走,任何一個細微的地方都沒有放過,他在苦苦思考,萬一張濟的目的不是武關,會是哪裏呢?
雍州往南,就是漢中之地。
隻不過,因為張魯一直沒有被卷入諸侯爭霸的戰爭中來,目前漢中的地盤還是很大的。
三國時期的魏興郡、上庸郡和新城郡,目前都是漢中張魯的地盤。
張魯的地盤,往東就是南鄉和析縣了,也就是張濟的西線。
而南陽郡跟雍州的接界處隻有一個狹長地帶,首當其衝的就是武關,然後是商縣、上洛、藍田、杜縣,杜縣之北就是長安。
郭嘉實在想不出,如果張濟不偷襲武關的話,會去哪裏呢?
跟韓遂一起南北夾擊馬超的話,張濟必須要先將張魯東麵的這一片地方盡數吞下,可這就不是旦夕之間能完成的了。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張濟提大軍北上,攻打司州,切斷長安與雍豫兩州的聯係。
曹操麾下,占據三州之極,以及雍州東部,兵力最弱的地方,就是司州。
武關、漢中和司州,這三個地方,郭嘉的目光轉來轉去,一時拿不定主意,張濟的目標究竟是在哪裏。
鍾繇見狀,立即問:“奉孝,可有哪裏不妥?”
郭嘉輕輕搖了搖頭,歎了口氣:“事關重大,不得有任何差錯,元常兄,今日就到此吧,嘉迴去之後再仔細考慮一下,明日再做定議。”
鍾繇幫不上忙,隻得點了點頭:“如此也好,隻是辛苦奉孝了。”
“無妨。”郭嘉輕輕搖了搖頭,站起身來,向鍾繇施了一禮,轉身離開了。
還了一禮,鍾繇目送郭嘉的身影離開,捋了捋頜下長須,喃喃自語道:“能讓奉孝如此斷而不決,那張濟果然非同一般。”
郭嘉的斷而不決,使得鍾繇的心頭也蒙上了一層陰影,長安之地,絕對不能丟失,不然的話,曹操的全盤計劃就徹底崩了。
深夜,武關城外,一片漆黑。
天上沒有星月,地麵上自然是伸手不見五指,夜色完全掌控了大地。
一道道黑影,正慢慢地向武關前進,很慢,動作很輕,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響。
武關的城頭,郝昭還沒有接到鍾繇加緊城防的命令,但郝昭素來以謹慎著稱,城防之事,一日都沒有懈怠過。
曆史上,郝昭鎮守陳倉,僅靠一千多兵馬,就把諸葛亮的幾萬大軍擋在城外二十幾天,一戰而威震天下。
火箭,也就是點火的箭,也是在那一戰中第一次被以文字記載。
郝昭是武關守將,張濟當然知道,但是,武關這塊硬骨頭必須要啃下來,於是,張濟再次動用了他的夜鷹衛。
武關有三千守軍,郝昭將他們分為三班,一班是一千人。
一千人防守武關,另外兩千人的陣營,據此不遠,一旦武關出現戰況,可隨時投入戰鬥中,防守可謂是嚴密之極。
如此防守的武關,就算不用增兵,明攻的話,沒有五萬人馬,沒有幾天的時間,根本攻克不下來。
武關依山而建,隻有三個城門,並非開闊那種,縱然有再多的軍隊,不能全都撲上去,讓守軍左右不顧。
唯一的辦法,就是一輪一輪的士兵攻上去,靠著人數的優勢,活生生地將城頭的守軍全都耗死,方可攻克。
關外的黑影,靠近關頭燈光的照亮範圍之外,就停了下來。
很快,半個時辰過去了,武關之中,突然亂了起來,一陣陣的廝殺聲傳了出來。
城頭的守軍,立即就被廝殺聲吸引過去,卻是一股部隊從關內突然冒了出來,並飛快地衝上了關頭,跟城頭守軍展開了白刃戰。
這股部隊的人數不多,但戰鬥力卻是極強,每一個都能以一當百,彼此配合之間,攻擊力更是大了許多。
“嗖嗖嗖……”關外,一陣箭雨疾至,射向關頭,也不管是自己人還是敵人了,將之一並籠罩在了箭雨之下。
那些黑影,再次動了起來,飛快地衝到了關門跟前,將手中的火油盡數潑灑在了關門之上,然後又點燃了火把,關門立即就被一片大火覆蓋。
(本章完)
武關,在春秋時候,名叫少習關,戰國時候改為武關,是秦、晉、楚三國的交界地帶,與函穀關、蕭關和大散關,並稱為“秦之四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關城是建立在峽穀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城周長1.5公裏,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
武關的前西門上有“三秦要塞”四字,東門有“武關”二字,內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
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穀深,狹窄難行,因此武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一旦張濟拿下武關,往西北就是一馬平川,西涼鐵騎一日之間就能來到長安城下。
明白了張濟的意圖,鍾繇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
鍾繇雖說也是集內政和軍事於一身的複合型人才,但在軍事方麵的造詣跟郭嘉這種兵家出身的高手,還是差了一些。
若是郭嘉不在這裏,鍾繇絕對猜不出,張濟打著西進漢中的旗號,真正的目的是想突襲武關。
一旦武關失手,長安必然震動,隨時暴露在張濟的西涼鐵騎之下。
武關易守難攻,鍾繇再想奪迴武關,就算是十倍的兵力,也未必能成功。
目前的武關,鍾繇隻是安放了三千兵馬,守衛武關的人,是一名叫郝昭的小將。
鍾繇急忙說道:“虧得奉孝提醒,繇這就派兵支援武關,嚴加防守,決不讓張濟有任何機會。”
“嗯。”郭嘉點了點頭,但卻有點心不在焉。
若對於別的諸侯,郭嘉絕對會認定自己的猜測,但張濟讓他猜不透,賈詡那些人,智謀個個幾乎都不輸於他,郭嘉不敢完全確定。
郭嘉的目光一直在地圖上遊走,任何一個細微的地方都沒有放過,他在苦苦思考,萬一張濟的目的不是武關,會是哪裏呢?
雍州往南,就是漢中之地。
隻不過,因為張魯一直沒有被卷入諸侯爭霸的戰爭中來,目前漢中的地盤還是很大的。
三國時期的魏興郡、上庸郡和新城郡,目前都是漢中張魯的地盤。
張魯的地盤,往東就是南鄉和析縣了,也就是張濟的西線。
而南陽郡跟雍州的接界處隻有一個狹長地帶,首當其衝的就是武關,然後是商縣、上洛、藍田、杜縣,杜縣之北就是長安。
郭嘉實在想不出,如果張濟不偷襲武關的話,會去哪裏呢?
跟韓遂一起南北夾擊馬超的話,張濟必須要先將張魯東麵的這一片地方盡數吞下,可這就不是旦夕之間能完成的了。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張濟提大軍北上,攻打司州,切斷長安與雍豫兩州的聯係。
曹操麾下,占據三州之極,以及雍州東部,兵力最弱的地方,就是司州。
武關、漢中和司州,這三個地方,郭嘉的目光轉來轉去,一時拿不定主意,張濟的目標究竟是在哪裏。
鍾繇見狀,立即問:“奉孝,可有哪裏不妥?”
郭嘉輕輕搖了搖頭,歎了口氣:“事關重大,不得有任何差錯,元常兄,今日就到此吧,嘉迴去之後再仔細考慮一下,明日再做定議。”
鍾繇幫不上忙,隻得點了點頭:“如此也好,隻是辛苦奉孝了。”
“無妨。”郭嘉輕輕搖了搖頭,站起身來,向鍾繇施了一禮,轉身離開了。
還了一禮,鍾繇目送郭嘉的身影離開,捋了捋頜下長須,喃喃自語道:“能讓奉孝如此斷而不決,那張濟果然非同一般。”
郭嘉的斷而不決,使得鍾繇的心頭也蒙上了一層陰影,長安之地,絕對不能丟失,不然的話,曹操的全盤計劃就徹底崩了。
深夜,武關城外,一片漆黑。
天上沒有星月,地麵上自然是伸手不見五指,夜色完全掌控了大地。
一道道黑影,正慢慢地向武關前進,很慢,動作很輕,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響。
武關的城頭,郝昭還沒有接到鍾繇加緊城防的命令,但郝昭素來以謹慎著稱,城防之事,一日都沒有懈怠過。
曆史上,郝昭鎮守陳倉,僅靠一千多兵馬,就把諸葛亮的幾萬大軍擋在城外二十幾天,一戰而威震天下。
火箭,也就是點火的箭,也是在那一戰中第一次被以文字記載。
郝昭是武關守將,張濟當然知道,但是,武關這塊硬骨頭必須要啃下來,於是,張濟再次動用了他的夜鷹衛。
武關有三千守軍,郝昭將他們分為三班,一班是一千人。
一千人防守武關,另外兩千人的陣營,據此不遠,一旦武關出現戰況,可隨時投入戰鬥中,防守可謂是嚴密之極。
如此防守的武關,就算不用增兵,明攻的話,沒有五萬人馬,沒有幾天的時間,根本攻克不下來。
武關依山而建,隻有三個城門,並非開闊那種,縱然有再多的軍隊,不能全都撲上去,讓守軍左右不顧。
唯一的辦法,就是一輪一輪的士兵攻上去,靠著人數的優勢,活生生地將城頭的守軍全都耗死,方可攻克。
關外的黑影,靠近關頭燈光的照亮範圍之外,就停了下來。
很快,半個時辰過去了,武關之中,突然亂了起來,一陣陣的廝殺聲傳了出來。
城頭的守軍,立即就被廝殺聲吸引過去,卻是一股部隊從關內突然冒了出來,並飛快地衝上了關頭,跟城頭守軍展開了白刃戰。
這股部隊的人數不多,但戰鬥力卻是極強,每一個都能以一當百,彼此配合之間,攻擊力更是大了許多。
“嗖嗖嗖……”關外,一陣箭雨疾至,射向關頭,也不管是自己人還是敵人了,將之一並籠罩在了箭雨之下。
那些黑影,再次動了起來,飛快地衝到了關門跟前,將手中的火油盡數潑灑在了關門之上,然後又點燃了火把,關門立即就被一片大火覆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