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林家有女名青筠[紅樓]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p>
林青筠是很少生病的,五月時中了暑,時隔兩月又病了一迴,已算是頻率轎往常高了。她燒的倒不嚴重,隻是反複了兩三天才算好,又繼續將養幾天,病好全了就吩咐人收拾東西趕路。
在她生病時徒晏查了寧波市舶司,卻是一切如常,個別貪墨或勒索往來商船要好處費,幾乎算得上是各處通弊,但絕對與他們要查的事不相幹。
徒晏若有所思:“江浙一帶朝廷抓的緊,寧波港他們不敢輕易動。論起來泉州、廣州到底遠些,又與西海沿子靠的近,若有心從西海沿子諸國私販點兒什麽很是方便。”
“我已好了,養得骨頭都要生鏽了。再說咱們這迴坐船,可比坐馬車輕快多了。”林青筠雖不是個熱鬧性子,可一直悶在屋子裏養病實在辛苦,總得這幾天養的都長肉了。
徒晏卻笑著阻攔她:“你急什麽。六月二十本是你生日,可之前一直在趕路,到了寧波你又病了,病中也不好熱鬧。如今你好了,雖遲了些,到底也該把生日過一過才是。”
林青筠擺手,並不在乎:“又不是什麽整生日,哪裏用過,再者日子都已過了,隻有補禮的,哪有補生日的?”畢竟以往的舊俗都隻有生日提前,卻沒有推後的例子,又說:“你準備了什麽隻管搬到船上,咱們到船上再熱鬧,卻不必說是為我做生日了。”說著又將手一伸,笑吟吟的問道:“我的壽禮呢?”
徒晏無奈一笑,隻得依她,對門外候著的紅綾吩咐一句,少頃紅綾取來一卷畫軸。
林青筠一看畫軸很新,便猜著是他自己畫的畫兒,隻不知畫了什麽景致。徒晏自小接受皇子教育,又是嫡子,要求更是嚴格,文學素養是必備的一項。後來徒晏絕了大位,大把的時間空閑下來,唯有專研君子六藝與雜學,這其中他的書、畫、棋皆可成一家,他的畫風與表麵文雅的性格極不相符,十分的隨性肆意,尤以潑墨山水最出彩,其次他也擅長工筆花鳥……
當畫軸展開,呈現在麵前的卻是一幅仕女圖,且所繪之人是她!
她從未見他畫過仕女圖,書房中的舊作也不曾見過此類,隻以為他不喜歡,哪知畫的這樣好。至少在她眼中,這幅畫十分美:畫中女子行於花間,手持書卷,青衣羅裙翻飛輕揚,側身迴首微微含笑。技巧嫻熟、暈色自然、衣著裝飾十分細致,人物表情生動富有神韻。分明是她的模樣,卻被賦予了一種含蓄婉約、典雅出塵的氣質,看得多了,都要疑心這是她麽?
至少這是徒晏眼中的她。
一個畫家在作畫的時候,會對畫作賦予情感,使畫擁有靈魂,擁有能打動人的魅力。徒晏本就認她是紅塵中唯一的知己,又漸漸領略到她正值嬌豔初放,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會牽扯他的心神,在作畫時不由傾注了滿腔情感,使得這幅畫格外不同,裏麵的“仕女”仿佛是鮮活的,正望向觀畫之人含笑訴說。
足足看了一會兒,林青筠這才神色複雜的看向徒晏:“畫的真好。”
“若無唯卿,也沒有這畫。”徒晏以往對仕女圖並不感興趣,當年倒也涉獵過,擱置了好些年再重新拾筆,縱然有工筆花鳥的底子,也是費了好些紙張筆墨,幾經更改才有了如今這幅畫。
“我很喜歡。”林青筠自己是學畫的,自然懂畫,心知要成就如今的這幅仕女圖,單單靠技巧是不夠的,須得作畫者本人的感情賦予其上。她從中看到了徒晏的感情,也明白了畫中之人覺得恍惚陌生的原因,畫中的自己眼中有情,那雙眼睛神采斐然,看的不是觀畫之人,而是作畫之人——徒晏。
這豈不是明晃晃的以畫求愛麽?
臉上一紅,林青筠假借將畫收起來,避過了徒晏眼睛。
徒晏臉上笑意更深。他就知道她必能看得懂。
登船繼續南下,不幾日便到了泉州。
船靠港時正值中午,哪怕太陽*辣的照著,水汽升騰十分悶熱難耐,但港口依舊喧囂繁盛,大小船隻往來不歇。泉州知府已得了消息,早早備好了行館,又親自率大小官員前來迎接。人聲嘈雜的港口被官兵清了一條路,商人與貨工見了議論紛紛,也有那消息靈便的,道出了知府所迎之人的身份。
勞倫斯剛好來港口監督商船裝載一批精美而易碎的瓷器,盤算著這批貨運迴歐洲將得到的十幾倍利潤,同時又深深的遺憾和心痛,下一迴再來不知是哪一年了。
“勞倫斯,您真的打算退出這條航線嗎?如果閣下退出,那麽這條航線一定會被菲爾德家族獲取,再想奪迴來就不像今天這麽好了。”這是商船的船長霍克,受雇於勞倫斯家族,簽署了長期合同,與勞倫斯男爵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從歐洲達到東方航線很長,途中各種危險不計其數,哪怕許多商人們為那份驚人的利潤眼紅,但沒有足以橫行大海的商船,沒有經驗豐富的船長,沒有可以抗衡海盜的武器,再貪婪的心也隻能偃旗息鼓。勞倫斯家族與菲爾德家族幾代以來都是競爭對手,也是唯二具備航行東方所有條件的商人,但雙方都想獨吞,便以賭局定輸贏。勞倫斯家族勝了,得到了這條航線,每次所得的利潤令人眼紅。菲爾德家族一直不死心,若得知勞倫斯要暫停航線,肯定會樂瘋了。
勞倫斯當然清楚,他還知道對方試圖搭上國內的某位大公爵,企圖以政治力量迫使勞倫斯家族讓出部分利益。
勞倫斯歎口氣:“霍克,我的老朋友,我也不甘心暫停航線,但之前商船被扣押的事你也知道。我得到消息,這裏的朝廷不太平,王子們要爭皇位了,我不想卷入其中,這可不僅僅是丟掉利益,還會丟掉性命。我的兩個孩子還在歐洲,我的母親也在等我,我也不能讓我親愛的斯嘉麗出事。”
這時霍克船長正好聽到遠處有敲鑼聲,那敲擊很有規律,來過很多次,霍克知道那是官員們出行在外的依仗,鳴鑼開道。霍克讓船員一打聽,竟是位親王殿下與王妃到了這裏。
“你說是誰”勞倫斯卻是大吃一驚:“純親王?是皇帝陛下的那位嫡子麽?”
“勞倫斯?”
勞倫斯卻是一臉笑意,興奮的拍拍霍克船長的肩膀說道:“霍克,沒想到那位親王殿下會來泉州,我要去拜訪他。”說著不等霍克再問,他已連忙迴家去找斯嘉麗,讓斯嘉麗準備禮物,再去打聽親王一行住在哪裏。
當然,勞倫斯知道這裏與自家國家不同,與他有幾分交情的是親王妃而不是親王本人,貿然求見親王妃又很不妥當,隻能以斯嘉麗的名義去拜訪親王妃。若是能得到親王指點,或許他就不用暫停這條航線,畢竟這是一筆龐大的利潤,勞倫斯整個家族都靠它了。
知府安排的行館也是一處私園,照例是由當地大商提供。
徒晏在外見知府等人,林青筠這裏照樣有一堆女眷問安,例行公事般敘了一番話,便佯作疲憊端茶送客。待她沐浴更衣完畢,問明知府等人才走,便讓白鷺端上飯菜,請徒晏過來用飯。
徒晏奉行的是食不言,不僅是教養,更是為著細嚼慢咽好消化。林青筠的餐桌禮儀都是後來練習的,到底比不得皇家出生之人。要知道,當初得知要去王府,要和那群皇家妯娌們打交道,首要的便是苦練各種禮儀。餐桌禮儀不難,學起來很容易,但要做起來優雅有氣度並賞心悅目,實在不容易。
偶爾她便會盯著用飯的徒晏出神,分明挺隨意的舉動,偏生賞心悅目。
用過飯,丫鬟們撤了桌子,服侍著二人淨手漱口。兩人移坐在廊下,欣賞著院子的鮮花綠樹,偶爾微風徐徐,帶著海風的腥氣。與京中不同,沿海城市濕氣很重,風裏帶著大海的氣味,隻是在酷暑天氣裏,這裏比京中還熬人。
林青筠不大適應這裏的氣候,又正值七月流火,精神不大好。再看徒晏,倒是神情如常,除了他曾到過這裏的原因外,身體正逐步痊愈是一大因素。
“如今你吃飯倒是跟我一樣了。”坐了片刻,徒晏命紅綾倒茶來。兩人都不習慣飯後立刻吃茶,林青筠平時都是歇息片刻方才吃杯普洱,以助消化,徒晏體弱,尋常茶並不飲用,仍是吃太醫開的養生茶。
“天氣熱,食欲受影響,倒是見你還好。”林青筠品著茶香,又說:“這泉州官員女眷們與其他兩處果然不同,穿戴的極是富貴。那知府夫人論來是四品誥命,又有家世,倒罷了。我見坐在末首的一位,好像是哪一處知事的女眷,知事才幾品?九品吧?卻戴得起那樣好的珍珠項鏈,但看光澤與大小,雖不是頭等,卻定是次一等。”末了又道:“雖是南珠,拿給大家子女眷都瞧不上眼,可也不是尋常物件兒,不是尋常人家的配置。其他那些金玉之物更不必說了。”
“可見當地官員收入之豐,隻怕對過往商船索要好處已成慣例。再者說,市舶司若有舉動,怎能瞞得過一州知府?若非是同黨,便是從中分羹,以致使泉州已成了某人的錢袋,京中卻半點不聞。”徒晏見了泉州官員,雖僅僅是泛泛談了兩句,便已看出幾分眉目。
林青筠沒什麽興趣的笑道:“來時便說好了,應付那些官員是你的事,我去外麵的店裏逛逛,采買些土儀東西捎迴京裏。如今難得來一趟,港口好些外國的大船,倒是趁機多買些洋貨,將來各家姊妹們添妝或做禮送人都很好,至於找洋人打探的事……”
正說著就見張保進來,呈上一張拜帖,帖子雖是中式,上頭的名字卻是洋文。
“勞倫斯男爵夫人?”林青筠想起上迴見的那位外國女子,雖因著市舶司的事分散了注意力,但對方的形象至今仍十分清楚的記在腦子裏。金發碧眼,雪白皮膚,端莊優雅,極具風情。一麵吩咐了張保去迴話,一麵與徒晏笑道:“真是說什麽來什麽,勞倫斯夫妻剛好在泉州尚未離開,他定然認識很多外國商人。”
徒晏微微眯眼,沉思片刻道:“那位勞倫斯是個商人,他特地主動來求見隻怕是有所求。我若所料不錯,他必是經曆過上迴的事,又從旁人口中探了部分消息,心有所慮,找你來探消息來了。”
雖未全中,卻也大體不差。
林青筠腦中電光石火一閃,道:“你想讓他的商船為齊家引路?”
“本朝商船大多都在西海沿子一帶貿易,要去所謂的歐洲諸國,到底有人帶著才方便。再者說,本朝火器還停留在前朝階段,不知與歐洲相比如何?今日那些商船能來貿易,焉知明日對方的國家不會遠渡重洋來掠奪財富?”徒晏始終記得她翻譯過的一份西洋報紙,上麵的各樣新聞令他新鮮的同時又十分警惕,他不僅看到了歐洲的動蕩與繁榮,也看到了歐洲函待破殼而出的野心。
他越發清楚的認識到水師的重要性,然而眼下朝廷內部暗流湧動,誰會有功夫關注這個?他不過是個體弱多病不參政的親王,更無發言權,也沒那份能力。
林青筠是知道他的心事的,她清楚近代史,哪怕這本是架空世界,但到底大體進程相同,很清楚他的憂慮會成真。他的這份敏銳的大局觀令她讚賞又欣喜,所以主動握上他的手說:“如果你注定要走那條路,那你就不能隻是‘有備無患’。”
徒晏定定看了她一會兒,莞爾一笑,傾身貼在她耳畔說了一句話。
林青筠先是驚訝,隨之臉色一熱,瞪他道:“王爺可真沒正經!”又過了半晌,低聲再問:“王爺可是想好了?”
“嗯。我倒覺得這是兩全之法。”徒晏顯見得早已想過。
“什麽兩全之法,影兒都沒有的事兒,虧你說得出口。你也舍得!”林青筠一時又好笑又好氣。
徒晏卻是一臉坦然:“不舍他舍誰?我又舍不得你。”
這一句又直白又無賴,大不像他往日言行。林青筠清咳一聲,聰敏的不再與他談論此事,但心裏已落定下來。
此迴在泉州駐足雖惹人注目,但泉州大小官員並未覺察徒晏的真實意圖。畢竟他們是打著九華山治病的消息南下,當時樊術的那番診治除了跟前的林青筠與樂公公,唯有高陽李力二人聽到,之後樊術上京也是大張旗鼓不曾隱瞞,卻隱隱放出似是而非的消息,言之樊術無法診治徒晏之疾。此後二人繼續南下,停停走走,猶如遊曆山水,隻是在寧波停留的時間多些,但恰好趕上林青筠生病,倒也沒人懷疑。
這迴初次見知府,徒晏便坦然說道:“王妃素聞泉州港有許多外國商船,對此尤為好奇,此番要多停留幾日,叨擾了。”
知府自然連聲謙恭,迴頭囑咐夫人好生陪著純親王妃。因著純親王地位特殊,又取了位堪稱“平民”的王妃,以致大江南北城裏村莊都傳遍了,那有些門路背景的人家自然知道的更多些,比如知府夫人,她便從京城交好的人家那裏打聽到,親王妃對西洋很感興趣,常去京城洋人辦的教堂,也因此,徒晏說出的借口並無人懷疑。
次日一早,行館門前停滿了各式轎子車馬,知府等官員乘轎,知府夫人等女眷坐車。一行人分內外進去請安,隨後恭迎著王爺王妃的車駕出了行館,一路往知府衙門而去。
泉州知府安排了宴席,徒晏雖待諸官員不見熱絡,但這種禮節性的宴席還是應下了。
知府衙門曆來都有規製,前麵動不了,但內宅卻可以根據每任知府不同喜好而翻修。眼前這園子雖不大,卻堆山鑿池、亭台樓閣,足有三四處好景致,這會兒知府夫人引林青筠進了一道月亮門兒,這兒竟是一處聽戲的戲台。
知府夫人命人將戲班子的班主與幾個台柱子叫來,給林青筠磕頭見禮,說道:“這戲班子在泉州很有些名氣。想來王妃在京中什麽好戲都聽過了,如今到了這裏,我也不過略盡地主之誼,就請王妃聽一聽泉州的地方小戲,權作解悶了。”
林青筠笑道:“杜恭人有心了。”
知府夫人親自遞上戲折子,請她點戲,林青筠隨意點了一出。
一出戲罷,林青筠連戲詞都沒聽懂幾句,可想而知坐著有多難熬。偏生她又不能表現出來,到底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即便她現今貴為親王妃,在外非但不能隨意,反要越發注意身份儀態,否則丟的還不止她一個人的臉麵。
又聽了一折戲,她假借更衣離開了戲台。
在園中隨意走了走,見荷塘裏頭的小亭子挺幽靜,幹脆就坐了坐。哪知剛坐下就見知府夫人從折橋上過來,滿臉歉意道:“都是臣婦疏忽了,南北言語不通,特別是閩南語外人根本聽不懂,想必王妃方才聽戲著實受累了。”
林青筠躲個清靜被主子家給抓住了,臉上卻依舊是淡笑:“杜恭人言重了。雖我確實不懂閩南語,但聽戲本就是消遣,瞧瞧熱鬧也好。”隨後又道:“我正打算派人去告知杜恭人,我這人向來不愛聽戲,倒是這園中景色不錯,我便在此坐坐。”
“王妃恕罪,都是臣婦考慮不周。”知府夫人又是一番請罪,然而說道:“既染王妃不愛聽戲,臣婦厚顏與王妃作伴賞景,還望王妃莫嫌棄臣婦愚笨。”
“常聽聞知府夫人乃是杜大人之賢內助,很得杜大人敬重,外人言及無不稱讚。若杜恭人如此都是愚笨,那世間的人豈不是都願意愚笨。”臨出京前,她早將要去之地的官員乃至家眷信息打聽清楚了,有徒晏講的、有林如海說的、又有坊間傳言等,如今到了當地,又打聽了當地人的看法,還算比較全麵。
麵前的這位知府夫人可不是池州知府誥命那等好打發糊弄的人,本身娘家雖不顯,但其本人十分有手段。這位知府夫人先是與閩浙總督夫人攀上交情,後來便將女兒嫁給總督夫人的幼子做填房。閩浙總督乃是從一品,是朝廷九位封疆大吏之一,端的位高權重。總督夫人育有兒子一女,其中二子早年喪妻,如今三十來歲,亡妻留有一兒一女,都在總督夫人身邊養著。知府夫人女兒比其小一輪,便是受寵得子都有限,真正得利的乃是知府夫妻。
“臣婦豈敢當得王妃如此誇讚。”知府夫人謙笑著,心中對這位傳言中的親王妃又多份認知,料定先前的主意的不成了。原以為小戶出身,便是一朝飛上枝頭,到底有些小家子氣,怎麽見過後全然不是那麽迴事。若非早知道,哪裏看得出她是鄉野出身,竟像是本就出自大家。
據說其在林家不過短短兩年,嫁入王妃也才一年有餘,卻能做到讓人看不出她原本出身,可見下的苦功。這等人是斷斷輕視不得的。
知府夫人收了輕視之心,言笑晏晏的介紹起泉州風俗人文,倒也十分有趣。
宴席罷,兩人並未多待,迴了行館。
林青筠一上車就聞到徒晏身上淡淡的酒氣,又見他臉色微紅,當即皺眉聞道:“你怎麽喝酒了?喝了多少?你自己的身體自己不知道?便是知府等人敬的酒,你是王爺,你若不喝他敢惱麽?”
徒晏聽她連珠炮的責備,話音裏又有掩飾不住的關心與擔憂,不覺笑出了聲。一把攥住她探來的手,乜斜著眼似醉非醉道:“唯卿放心,我不敢胡來。”
“你心裏有數才好。到底喝了多少?”試著將手拽迴來,偏他攥的緊,趕緊由他握著,卻沒忘先前的話。
徒晏微微歪著頭,似在迴響:“大概、三杯?不超過五杯酒。”
“好好兒的,為什麽喝酒?”以往宴席那麽多,也沒見他喝,今天這般反常,絕對有內情。
“迴去說。”
林青筠是很少生病的,五月時中了暑,時隔兩月又病了一迴,已算是頻率轎往常高了。她燒的倒不嚴重,隻是反複了兩三天才算好,又繼續將養幾天,病好全了就吩咐人收拾東西趕路。
在她生病時徒晏查了寧波市舶司,卻是一切如常,個別貪墨或勒索往來商船要好處費,幾乎算得上是各處通弊,但絕對與他們要查的事不相幹。
徒晏若有所思:“江浙一帶朝廷抓的緊,寧波港他們不敢輕易動。論起來泉州、廣州到底遠些,又與西海沿子靠的近,若有心從西海沿子諸國私販點兒什麽很是方便。”
“我已好了,養得骨頭都要生鏽了。再說咱們這迴坐船,可比坐馬車輕快多了。”林青筠雖不是個熱鬧性子,可一直悶在屋子裏養病實在辛苦,總得這幾天養的都長肉了。
徒晏卻笑著阻攔她:“你急什麽。六月二十本是你生日,可之前一直在趕路,到了寧波你又病了,病中也不好熱鬧。如今你好了,雖遲了些,到底也該把生日過一過才是。”
林青筠擺手,並不在乎:“又不是什麽整生日,哪裏用過,再者日子都已過了,隻有補禮的,哪有補生日的?”畢竟以往的舊俗都隻有生日提前,卻沒有推後的例子,又說:“你準備了什麽隻管搬到船上,咱們到船上再熱鬧,卻不必說是為我做生日了。”說著又將手一伸,笑吟吟的問道:“我的壽禮呢?”
徒晏無奈一笑,隻得依她,對門外候著的紅綾吩咐一句,少頃紅綾取來一卷畫軸。
林青筠一看畫軸很新,便猜著是他自己畫的畫兒,隻不知畫了什麽景致。徒晏自小接受皇子教育,又是嫡子,要求更是嚴格,文學素養是必備的一項。後來徒晏絕了大位,大把的時間空閑下來,唯有專研君子六藝與雜學,這其中他的書、畫、棋皆可成一家,他的畫風與表麵文雅的性格極不相符,十分的隨性肆意,尤以潑墨山水最出彩,其次他也擅長工筆花鳥……
當畫軸展開,呈現在麵前的卻是一幅仕女圖,且所繪之人是她!
她從未見他畫過仕女圖,書房中的舊作也不曾見過此類,隻以為他不喜歡,哪知畫的這樣好。至少在她眼中,這幅畫十分美:畫中女子行於花間,手持書卷,青衣羅裙翻飛輕揚,側身迴首微微含笑。技巧嫻熟、暈色自然、衣著裝飾十分細致,人物表情生動富有神韻。分明是她的模樣,卻被賦予了一種含蓄婉約、典雅出塵的氣質,看得多了,都要疑心這是她麽?
至少這是徒晏眼中的她。
一個畫家在作畫的時候,會對畫作賦予情感,使畫擁有靈魂,擁有能打動人的魅力。徒晏本就認她是紅塵中唯一的知己,又漸漸領略到她正值嬌豔初放,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會牽扯他的心神,在作畫時不由傾注了滿腔情感,使得這幅畫格外不同,裏麵的“仕女”仿佛是鮮活的,正望向觀畫之人含笑訴說。
足足看了一會兒,林青筠這才神色複雜的看向徒晏:“畫的真好。”
“若無唯卿,也沒有這畫。”徒晏以往對仕女圖並不感興趣,當年倒也涉獵過,擱置了好些年再重新拾筆,縱然有工筆花鳥的底子,也是費了好些紙張筆墨,幾經更改才有了如今這幅畫。
“我很喜歡。”林青筠自己是學畫的,自然懂畫,心知要成就如今的這幅仕女圖,單單靠技巧是不夠的,須得作畫者本人的感情賦予其上。她從中看到了徒晏的感情,也明白了畫中之人覺得恍惚陌生的原因,畫中的自己眼中有情,那雙眼睛神采斐然,看的不是觀畫之人,而是作畫之人——徒晏。
這豈不是明晃晃的以畫求愛麽?
臉上一紅,林青筠假借將畫收起來,避過了徒晏眼睛。
徒晏臉上笑意更深。他就知道她必能看得懂。
登船繼續南下,不幾日便到了泉州。
船靠港時正值中午,哪怕太陽*辣的照著,水汽升騰十分悶熱難耐,但港口依舊喧囂繁盛,大小船隻往來不歇。泉州知府已得了消息,早早備好了行館,又親自率大小官員前來迎接。人聲嘈雜的港口被官兵清了一條路,商人與貨工見了議論紛紛,也有那消息靈便的,道出了知府所迎之人的身份。
勞倫斯剛好來港口監督商船裝載一批精美而易碎的瓷器,盤算著這批貨運迴歐洲將得到的十幾倍利潤,同時又深深的遺憾和心痛,下一迴再來不知是哪一年了。
“勞倫斯,您真的打算退出這條航線嗎?如果閣下退出,那麽這條航線一定會被菲爾德家族獲取,再想奪迴來就不像今天這麽好了。”這是商船的船長霍克,受雇於勞倫斯家族,簽署了長期合同,與勞倫斯男爵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從歐洲達到東方航線很長,途中各種危險不計其數,哪怕許多商人們為那份驚人的利潤眼紅,但沒有足以橫行大海的商船,沒有經驗豐富的船長,沒有可以抗衡海盜的武器,再貪婪的心也隻能偃旗息鼓。勞倫斯家族與菲爾德家族幾代以來都是競爭對手,也是唯二具備航行東方所有條件的商人,但雙方都想獨吞,便以賭局定輸贏。勞倫斯家族勝了,得到了這條航線,每次所得的利潤令人眼紅。菲爾德家族一直不死心,若得知勞倫斯要暫停航線,肯定會樂瘋了。
勞倫斯當然清楚,他還知道對方試圖搭上國內的某位大公爵,企圖以政治力量迫使勞倫斯家族讓出部分利益。
勞倫斯歎口氣:“霍克,我的老朋友,我也不甘心暫停航線,但之前商船被扣押的事你也知道。我得到消息,這裏的朝廷不太平,王子們要爭皇位了,我不想卷入其中,這可不僅僅是丟掉利益,還會丟掉性命。我的兩個孩子還在歐洲,我的母親也在等我,我也不能讓我親愛的斯嘉麗出事。”
這時霍克船長正好聽到遠處有敲鑼聲,那敲擊很有規律,來過很多次,霍克知道那是官員們出行在外的依仗,鳴鑼開道。霍克讓船員一打聽,竟是位親王殿下與王妃到了這裏。
“你說是誰”勞倫斯卻是大吃一驚:“純親王?是皇帝陛下的那位嫡子麽?”
“勞倫斯?”
勞倫斯卻是一臉笑意,興奮的拍拍霍克船長的肩膀說道:“霍克,沒想到那位親王殿下會來泉州,我要去拜訪他。”說著不等霍克再問,他已連忙迴家去找斯嘉麗,讓斯嘉麗準備禮物,再去打聽親王一行住在哪裏。
當然,勞倫斯知道這裏與自家國家不同,與他有幾分交情的是親王妃而不是親王本人,貿然求見親王妃又很不妥當,隻能以斯嘉麗的名義去拜訪親王妃。若是能得到親王指點,或許他就不用暫停這條航線,畢竟這是一筆龐大的利潤,勞倫斯整個家族都靠它了。
知府安排的行館也是一處私園,照例是由當地大商提供。
徒晏在外見知府等人,林青筠這裏照樣有一堆女眷問安,例行公事般敘了一番話,便佯作疲憊端茶送客。待她沐浴更衣完畢,問明知府等人才走,便讓白鷺端上飯菜,請徒晏過來用飯。
徒晏奉行的是食不言,不僅是教養,更是為著細嚼慢咽好消化。林青筠的餐桌禮儀都是後來練習的,到底比不得皇家出生之人。要知道,當初得知要去王府,要和那群皇家妯娌們打交道,首要的便是苦練各種禮儀。餐桌禮儀不難,學起來很容易,但要做起來優雅有氣度並賞心悅目,實在不容易。
偶爾她便會盯著用飯的徒晏出神,分明挺隨意的舉動,偏生賞心悅目。
用過飯,丫鬟們撤了桌子,服侍著二人淨手漱口。兩人移坐在廊下,欣賞著院子的鮮花綠樹,偶爾微風徐徐,帶著海風的腥氣。與京中不同,沿海城市濕氣很重,風裏帶著大海的氣味,隻是在酷暑天氣裏,這裏比京中還熬人。
林青筠不大適應這裏的氣候,又正值七月流火,精神不大好。再看徒晏,倒是神情如常,除了他曾到過這裏的原因外,身體正逐步痊愈是一大因素。
“如今你吃飯倒是跟我一樣了。”坐了片刻,徒晏命紅綾倒茶來。兩人都不習慣飯後立刻吃茶,林青筠平時都是歇息片刻方才吃杯普洱,以助消化,徒晏體弱,尋常茶並不飲用,仍是吃太醫開的養生茶。
“天氣熱,食欲受影響,倒是見你還好。”林青筠品著茶香,又說:“這泉州官員女眷們與其他兩處果然不同,穿戴的極是富貴。那知府夫人論來是四品誥命,又有家世,倒罷了。我見坐在末首的一位,好像是哪一處知事的女眷,知事才幾品?九品吧?卻戴得起那樣好的珍珠項鏈,但看光澤與大小,雖不是頭等,卻定是次一等。”末了又道:“雖是南珠,拿給大家子女眷都瞧不上眼,可也不是尋常物件兒,不是尋常人家的配置。其他那些金玉之物更不必說了。”
“可見當地官員收入之豐,隻怕對過往商船索要好處已成慣例。再者說,市舶司若有舉動,怎能瞞得過一州知府?若非是同黨,便是從中分羹,以致使泉州已成了某人的錢袋,京中卻半點不聞。”徒晏見了泉州官員,雖僅僅是泛泛談了兩句,便已看出幾分眉目。
林青筠沒什麽興趣的笑道:“來時便說好了,應付那些官員是你的事,我去外麵的店裏逛逛,采買些土儀東西捎迴京裏。如今難得來一趟,港口好些外國的大船,倒是趁機多買些洋貨,將來各家姊妹們添妝或做禮送人都很好,至於找洋人打探的事……”
正說著就見張保進來,呈上一張拜帖,帖子雖是中式,上頭的名字卻是洋文。
“勞倫斯男爵夫人?”林青筠想起上迴見的那位外國女子,雖因著市舶司的事分散了注意力,但對方的形象至今仍十分清楚的記在腦子裏。金發碧眼,雪白皮膚,端莊優雅,極具風情。一麵吩咐了張保去迴話,一麵與徒晏笑道:“真是說什麽來什麽,勞倫斯夫妻剛好在泉州尚未離開,他定然認識很多外國商人。”
徒晏微微眯眼,沉思片刻道:“那位勞倫斯是個商人,他特地主動來求見隻怕是有所求。我若所料不錯,他必是經曆過上迴的事,又從旁人口中探了部分消息,心有所慮,找你來探消息來了。”
雖未全中,卻也大體不差。
林青筠腦中電光石火一閃,道:“你想讓他的商船為齊家引路?”
“本朝商船大多都在西海沿子一帶貿易,要去所謂的歐洲諸國,到底有人帶著才方便。再者說,本朝火器還停留在前朝階段,不知與歐洲相比如何?今日那些商船能來貿易,焉知明日對方的國家不會遠渡重洋來掠奪財富?”徒晏始終記得她翻譯過的一份西洋報紙,上麵的各樣新聞令他新鮮的同時又十分警惕,他不僅看到了歐洲的動蕩與繁榮,也看到了歐洲函待破殼而出的野心。
他越發清楚的認識到水師的重要性,然而眼下朝廷內部暗流湧動,誰會有功夫關注這個?他不過是個體弱多病不參政的親王,更無發言權,也沒那份能力。
林青筠是知道他的心事的,她清楚近代史,哪怕這本是架空世界,但到底大體進程相同,很清楚他的憂慮會成真。他的這份敏銳的大局觀令她讚賞又欣喜,所以主動握上他的手說:“如果你注定要走那條路,那你就不能隻是‘有備無患’。”
徒晏定定看了她一會兒,莞爾一笑,傾身貼在她耳畔說了一句話。
林青筠先是驚訝,隨之臉色一熱,瞪他道:“王爺可真沒正經!”又過了半晌,低聲再問:“王爺可是想好了?”
“嗯。我倒覺得這是兩全之法。”徒晏顯見得早已想過。
“什麽兩全之法,影兒都沒有的事兒,虧你說得出口。你也舍得!”林青筠一時又好笑又好氣。
徒晏卻是一臉坦然:“不舍他舍誰?我又舍不得你。”
這一句又直白又無賴,大不像他往日言行。林青筠清咳一聲,聰敏的不再與他談論此事,但心裏已落定下來。
此迴在泉州駐足雖惹人注目,但泉州大小官員並未覺察徒晏的真實意圖。畢竟他們是打著九華山治病的消息南下,當時樊術的那番診治除了跟前的林青筠與樂公公,唯有高陽李力二人聽到,之後樊術上京也是大張旗鼓不曾隱瞞,卻隱隱放出似是而非的消息,言之樊術無法診治徒晏之疾。此後二人繼續南下,停停走走,猶如遊曆山水,隻是在寧波停留的時間多些,但恰好趕上林青筠生病,倒也沒人懷疑。
這迴初次見知府,徒晏便坦然說道:“王妃素聞泉州港有許多外國商船,對此尤為好奇,此番要多停留幾日,叨擾了。”
知府自然連聲謙恭,迴頭囑咐夫人好生陪著純親王妃。因著純親王地位特殊,又取了位堪稱“平民”的王妃,以致大江南北城裏村莊都傳遍了,那有些門路背景的人家自然知道的更多些,比如知府夫人,她便從京城交好的人家那裏打聽到,親王妃對西洋很感興趣,常去京城洋人辦的教堂,也因此,徒晏說出的借口並無人懷疑。
次日一早,行館門前停滿了各式轎子車馬,知府等官員乘轎,知府夫人等女眷坐車。一行人分內外進去請安,隨後恭迎著王爺王妃的車駕出了行館,一路往知府衙門而去。
泉州知府安排了宴席,徒晏雖待諸官員不見熱絡,但這種禮節性的宴席還是應下了。
知府衙門曆來都有規製,前麵動不了,但內宅卻可以根據每任知府不同喜好而翻修。眼前這園子雖不大,卻堆山鑿池、亭台樓閣,足有三四處好景致,這會兒知府夫人引林青筠進了一道月亮門兒,這兒竟是一處聽戲的戲台。
知府夫人命人將戲班子的班主與幾個台柱子叫來,給林青筠磕頭見禮,說道:“這戲班子在泉州很有些名氣。想來王妃在京中什麽好戲都聽過了,如今到了這裏,我也不過略盡地主之誼,就請王妃聽一聽泉州的地方小戲,權作解悶了。”
林青筠笑道:“杜恭人有心了。”
知府夫人親自遞上戲折子,請她點戲,林青筠隨意點了一出。
一出戲罷,林青筠連戲詞都沒聽懂幾句,可想而知坐著有多難熬。偏生她又不能表現出來,到底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即便她現今貴為親王妃,在外非但不能隨意,反要越發注意身份儀態,否則丟的還不止她一個人的臉麵。
又聽了一折戲,她假借更衣離開了戲台。
在園中隨意走了走,見荷塘裏頭的小亭子挺幽靜,幹脆就坐了坐。哪知剛坐下就見知府夫人從折橋上過來,滿臉歉意道:“都是臣婦疏忽了,南北言語不通,特別是閩南語外人根本聽不懂,想必王妃方才聽戲著實受累了。”
林青筠躲個清靜被主子家給抓住了,臉上卻依舊是淡笑:“杜恭人言重了。雖我確實不懂閩南語,但聽戲本就是消遣,瞧瞧熱鬧也好。”隨後又道:“我正打算派人去告知杜恭人,我這人向來不愛聽戲,倒是這園中景色不錯,我便在此坐坐。”
“王妃恕罪,都是臣婦考慮不周。”知府夫人又是一番請罪,然而說道:“既染王妃不愛聽戲,臣婦厚顏與王妃作伴賞景,還望王妃莫嫌棄臣婦愚笨。”
“常聽聞知府夫人乃是杜大人之賢內助,很得杜大人敬重,外人言及無不稱讚。若杜恭人如此都是愚笨,那世間的人豈不是都願意愚笨。”臨出京前,她早將要去之地的官員乃至家眷信息打聽清楚了,有徒晏講的、有林如海說的、又有坊間傳言等,如今到了當地,又打聽了當地人的看法,還算比較全麵。
麵前的這位知府夫人可不是池州知府誥命那等好打發糊弄的人,本身娘家雖不顯,但其本人十分有手段。這位知府夫人先是與閩浙總督夫人攀上交情,後來便將女兒嫁給總督夫人的幼子做填房。閩浙總督乃是從一品,是朝廷九位封疆大吏之一,端的位高權重。總督夫人育有兒子一女,其中二子早年喪妻,如今三十來歲,亡妻留有一兒一女,都在總督夫人身邊養著。知府夫人女兒比其小一輪,便是受寵得子都有限,真正得利的乃是知府夫妻。
“臣婦豈敢當得王妃如此誇讚。”知府夫人謙笑著,心中對這位傳言中的親王妃又多份認知,料定先前的主意的不成了。原以為小戶出身,便是一朝飛上枝頭,到底有些小家子氣,怎麽見過後全然不是那麽迴事。若非早知道,哪裏看得出她是鄉野出身,竟像是本就出自大家。
據說其在林家不過短短兩年,嫁入王妃也才一年有餘,卻能做到讓人看不出她原本出身,可見下的苦功。這等人是斷斷輕視不得的。
知府夫人收了輕視之心,言笑晏晏的介紹起泉州風俗人文,倒也十分有趣。
宴席罷,兩人並未多待,迴了行館。
林青筠一上車就聞到徒晏身上淡淡的酒氣,又見他臉色微紅,當即皺眉聞道:“你怎麽喝酒了?喝了多少?你自己的身體自己不知道?便是知府等人敬的酒,你是王爺,你若不喝他敢惱麽?”
徒晏聽她連珠炮的責備,話音裏又有掩飾不住的關心與擔憂,不覺笑出了聲。一把攥住她探來的手,乜斜著眼似醉非醉道:“唯卿放心,我不敢胡來。”
“你心裏有數才好。到底喝了多少?”試著將手拽迴來,偏他攥的緊,趕緊由他握著,卻沒忘先前的話。
徒晏微微歪著頭,似在迴響:“大概、三杯?不超過五杯酒。”
“好好兒的,為什麽喝酒?”以往宴席那麽多,也沒見他喝,今天這般反常,絕對有內情。
“迴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