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林家有女名青筠[紅樓]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p>
此次出京,兩人已經商定路程,走水路。
一來,徒晏身體受不得舟車勞頓長期顛簸,水路相較而言平穩,且一路順流而下,也較陸路輕快。二來,他們主要是為寧波、泉州、廣州三處市舶司去的,自然一開始便走水路,往後做事才便宜。他們要走京杭運河,在通州港下水,經由天津港、臨清港,至徐州港靠岸,轉陸路去安徽九華山。應完幌子之後,直接以遊曆之名前往相鄰的浙江,先查訪寧波市舶司,然後順著沿海航線往下,依次是福建泉州與廣州。
林青筠並不暈船,上船後欣賞了一會兒水上景致,這才返迴房中命人預備粥菜等清淡飲食。
這艘官船極大,揚起大帆破水而行速度奇快,船上大小房屋十來間,皆是雕梁畫棟富麗精致,十分排場。她與徒晏所住屋子本是一間,但中間隔了小廳,二人分左右廂房而居,她沒自己屋子,而是去看徒晏。
徒晏以往雖是在外走慣了,到底身體不好,一路從京城出來才幾天功夫便滿臉疲色,上了船竟有些發暈。他們出行隨身是帶了太醫的,這太醫三十來歲,姓秦,乃是太醫院院使的長子,醫術很不錯,人稱小秦太醫。小秦太醫診視過後,說是勞累過度的緣故,休養幾天便無礙。
徒晏醒來的時候房間內並無人,隔著一道竹簾聽見外麵的甲板上丫鬟們嬉鬧,隱約見有人守在門外,便喚了一聲。
誰知簾子一掀,進來的卻是林青筠。如今在船上,身邊都是親近隨侍,除船工外,算得上的外男的隻隨行的王府侍衛與小秦太醫,這些人等閑都不會靠過來,因此林青筠一改在京時的穿著打扮,每日裏隻家常衣裳,收拾的很是簡單。又因如今正是暑天,熱的很,哪怕是船上有些水汽江風,林青筠仍是喜歡穿裙子,尤其喜歡各式紗綾裙子。今日她便是一身天水碧輕容紗的衣裙,除了衣緣袖口滾了同色花邊兒,通體別無點綴,十分清爽。她挽著家常髻,一根白玉簪,素著臉,一對紅水滴耳墜子隨著走動悠悠的打晃。
“你又貪涼快。”徒晏見她穿的輕薄,臉頰卻是微微發紅,額頭隱有汗意,便笑道:“你又和她們玩水呢?當心失腳掉下去。”
天氣雖熱,江水卻涼,侍衛船工們喜歡取江水淋浴,丫鬟們也愛取江水浸手擦臉,又喜歡相互嬉鬧取樂。船上呆著無事可做,天氣又熱,便是相思都時常懶怠動針線,丫鬟們又不識字不懂書,也隻能找這些玩鬧,算是一舉兩得。林青筠每每看著書或者作著畫,見丫頭們玩的興起,忍不住也去船邊兒以手掬水,確實涼快。
這船上唯一另類的隻有徒晏,倒不是他潔癖,而是旁人穿紗衣都嫌熱,他卻不出汗。船上的日子於他而言是很好過的,一身夏綢清清爽爽、自自在在,每日早晚外麵還罩件對襟大氅。
“覺得怎麽樣了?頭還暈麽?”見他醒了,林青筠從追上倒了杯溫水遞給他。
徒晏接過一口喝了,迴道:“好些了。”
說話間紅綾端著洗漱之物進來,徒晏並不由人伺候,自己擰了帕子擦了臉,紅綾為其束發。林青筠在最初見丫鬟們伺候他穿衣梳洗時很不習慣,若是旁人倒罷了,一想到這人是自己丈夫,哪怕他們根本沒什麽呢,心裏邊總有幾分別扭。如今時日常了倒習慣了些,畢竟就算她學會了為其梳理,條件也不允許,倒也不必苛求那麽多,省得越過越不自在。
綠羅剛端了殘水出去,白鷺與相思進來,把早先吩咐做好的粥菜一一擺在桌上。
“你們都出去吧。”這船雖大,空間卻也有限,何況人一多便覺得熱。徒晏坐在桌邊吃遲到的午飯,她則拿了本書倚在窗邊翻看。
她所看的乃是《青陽縣誌》。青陽縣便是此迴他們首站的目的的九華山所在。盡管九華山是道幌子,可既然來了,順帶遊賞一番,也算不虛此行。至於找那草蘆的奇人看病一事,她與徒晏都不曾放在心上。她是因有金蓮子,且已給徒晏使用了,心知徒晏不過兩三年便能好。徒晏則是有所猜測,況近一年來身體已大有起色,所以也不急。
寂然飯畢,徒晏漱了口,過來坐在她對麵。
“九華山我雖未去過,但黃山卻是去了的,還在山下村鎮嚐了地道徽菜,聽了一出民間黃梅調。”徒晏說的是開府第二年的事,那年他十六,卻正值心灰意冷,行至黃山,明知身體不足以支撐登山的辛苦,偏生要上去走一遭兒。結果一通逞強下來,直在當地逗留月餘,養足了元氣方才繼續行程。
林青筠並不知他那段時日經曆,隻聽他提到黃梅戲,順口就問:“什麽戲目?可聽過《天仙配》?”
“《天仙配》?”徒晏細思一番,猜測道:“可是《董永賣身》?我倒是在鳳陽聽過這麽一出花鼓戲。”
林青筠了然,《天仙配》隻怕是後來改編的,方才之所以衝口而出,實在是黃梅調子實在朗朗上口,但凡聽過都能哼上幾句。
徒晏卻是追著她問:“你說的天仙配也是說的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
“有些不同,天仙配是後人改編的,裏頭的玉帝與傅善人可都是大惡人。雖說這二人棒打鴛鴦可惡,卻好過老故事裏讓董永一人占盡了好處,最初編故事的人可真會臆想。”林青筠是女人,會站在女人的立場看問題,那董永貧賤時有仙女陪著護著,後來仙女返迴天庭還送來一子,董永又中了狀元,娶了傅家千金,人生簡直不能更圓滿。
徒晏笑著說:“人之常情,不然坊間哪裏來的那麽多才子佳人的話本兒。”
林青筠想起原著中賈母在正月十五時說的那番話,說那些才子佳人的話本都是編書的人胡謅,雖是另有所指,但也有幾分道理。想到賈母,又想到黛玉,離京有七八天了,如今坐船平穩又閑著無事,正好寫封信去。
將手中的書塞給徒晏,林青筠取來紙筆寫信。
徒晏也不擾她,可不多時忽聽她低聲哼唱,調子很有幾分耳熟。徒晏抬眼看時,她仍在寫信,嘴裏的調子卻是黃梅調,一時不由得失笑。定是方才談論這個的緣故。佯作看書,側耳細聽,依稀聽得幾句:你耕田來我織布,我跳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
這詞倒是又俗又直白,偏生充滿了鄉野淳樸的生活意趣,聽慣了辭藻華麗的婉約派,這種調子無疑新鮮。
大約注視的目光過於專注,林青筠心有所感的抬頭,正好與之四目相對。一時間氣氛莫名靜謐,臉上忽而一紅,隨口誣賴道:“王爺怎麽偷看我給妹妹寫信。”說著拿著信匆匆起身出去了。
徒晏卻是呆坐著,好半晌才緩緩露出一笑,滿眼柔情水光煞是溺人。
以往隻知她特別,拿她做知己,是世間唯一一個比父母更知他的心意的人。今日才發現,在他不曾注意的時候她已姿容難掩、光華綻放,一嗔一笑嬌美動人。徒晏生於皇宮,自小見慣了各色美人,許是有他所欣賞的,但從未有令他動心者。用皇後與大公主的話來說,便是他眼光奇高,尋常人等根本瞧不上眼。他的確眼光高,但並非對女子容貌期望過高,紅顏枯骨,繁花終落,對於他這個壽數極其有限的人來說,容貌並無多大意義,他更在乎心意是否相通。
上天終究待他不薄,得卿如此,夫複何求。
此時林青筠站在甲板上吹風,仍是覺得麵上做燒,心頭亂跳,一想到方才徒晏的目光便渾身不自在。她到底不是真的天真少女,自然明白這一反應的緣故,微微茫然無措之後,心緒沉靜,複又堅毅。
若自己對生活沒有自信,還能仰仗誰來?未出嫁時彼此不知,倒罷了,如今她豈會不知徒晏為人秉性,世間能遇到這樣一人何其有幸。
“王妃怎麽站在船頭吹風?雖是涼快,但吹的久了容易著涼。”白鷺走上來勸道。
“就你話多。”林青筠笑斥一句,轉身迴了房間。
她倒不是有意避著徒晏,隻是總歸方才已跑了出來,倒不急著巴巴又折迴去,況且信寫了一半,趕緊寫完了好在船隻靠岸補給時送出去。她給黛玉的信隻要是保平安,告訴黛玉行到了哪裏,途中有什麽見聞等。
信剛寫完,百靈從外麵跑進來:“王妃,再有半日就要到臨清港了。”
“這麽快?不是還有一日麽?”
“今日順風,船走的很快呢。”百靈一麵說一麵笑嘻嘻的道:“等到港時是傍晚,王妃可要下船透透氣?據說港口可熱鬧呢。”
不等林青筠答話,先聽徒晏的聲音響起:“倒是可以停留一兩日,隻說我要在此處歇歇,正好可以去看看舍利寶塔。”
百靈忙迴身行禮,再望向林青筠的眼神格外殷切。
“我若不答應你豈不是要哭死。”林青筠無奈,丫鬟們在船上悶壞了,又難得出門,停一兩日也不打緊。
隻是原先鼓起的勇氣似乎都跑光了,明知徒晏看著自己,偏生不敢與之對視,心裏暗暗碼自己沒出息。好一番心裏建設,終於望了過去,正見其雙眸含笑淡淡凝視,分明再正常不過,她卻臉上紅雲升起,趕忙扭身佯作望向窗外欣賞景色。百靈這丫頭早跑出去傳播好消息,房中隻她與徒晏兩個,她不自在的想奪門出去,但又死死的忍住了。
徒晏忍了忍,沒忍住,輕笑出聲。
一聽笑聲林青筠反而膽子大了,迴頭羞惱道:“笑什麽!”
徒晏忙斂聲,但眼睛裏明晃晃的笑意卻騙不了,為防止她惱的狠了甩身走掉,徒晏忙上拿話岔過。“方才我得了個消息,賢德妃有孕了。”
一聽是正事,林青筠也顧不上那些小情緒,蹙眉道:“竟是真的。早在先前聽說她令賈家去清虛觀打三天平安醮時便覺古怪,從先前接觸便能看出她一貫謹慎,輕易不會有如此大的動作,想來是做了胎的緣故。她的年紀也不小了,好容易因著除夕太上皇的緣故而受寵,眼下終於有孕,心情可想而知。隻是賈家能忍住不宣揚,可見她沒對賈家說明緣故,但賈母人老成精,許是猜到了幾分。”
徒晏道:“我就說賈元春此人聰敏卻又愚蠢,有孕卻不肯公布出來,反而藏著掖著,若說是怕人知道了暗害,又何必大張旗鼓讓賈家去打平安醮?還是以賢德妃娘娘的名義。如今滿京城裏誰不知此事?但凡眼明心亮些的都猜到了。”
“她這胎怕是生不下來。”林青筠喃聲低語,似有歎息。
賈元春雖不得皇帝喜歡,但對於自己骨肉,皇帝卻不會下手。太上皇的支持者們全都是四王八公老勳貴,又時刻將賈代善等人的功績掛在嘴上,不時給予恩惠,賈元春有孕,太上皇雖不至於多高興,但也會看在舊部麵上給予幾分恩賞。幾位郡王們不會在乎多個吃奶的兄弟,哪怕那些老世家們有心思,卻抵不過年齡懸殊,便是等著小皇子長大也得一二十年,那時大事早定,況且生下來的不一定是皇子,即便是皇子也不一定養得大。最不願看到賈元春產子的,當屬甄貴太妃與敬孝親王,若真是位小皇子,便是直接觸及到二人的切身利益。再者,賈元春在宮中多年,便是再謹小慎微低調和善,到底礙了別人的路,那些妃嬪豈會令她好過。
徒晏對此感受比她更深:“宮中夭折的皇子皇女何其多,序齒、沒序齒的,甚至還有那許多不曾出生便沒了的。”
當年皇後也曾小產,並且傷了身子,這才使得自徒晏之後,皇後再無所出。後宮女人們之間的爭鬥,不見刀光劍影,卻能殺人於無形。
當晚,大船停靠臨清港,徒晏早打發人去臨近驛站收拾了幹淨院落,帶著林青筠宿在驛站。得知消息的臨清縣令一麵趕來迎駕,一麵又命人收拾出當地最好的私園,又不忘急急派人稟報上封,結果到了驛站卻吃了閉門羹。
樂公公早得了徒晏吩咐,對著縣令道:“勞縣令大人跑了一趟,王爺此番臨時靠岸,隻因坐船乏了,上岸來疏散疏散,不欲驚動當地官民。此時王爺與王妃皆已歇下,就不見縣令大人了,王爺說了,縣令大人治下有功,此處口岸繁忙有序,熱鬧喧囂不讓天津。”
縣令本就不奢望能得見純親王親麵,又聽了王爺這番讚揚,頓時喜形於色,連稱“王爺謬讚”。到底不敢驚擾王駕,在院門口行了禮,退了出來。轉頭找來驛站的驛丞,不敢隨意打探王爺等人食宿安歇等事,隻再三交代驛丞極力招待,凡有所需盡可來報,必使王爺滿意。
驛丞自是應諾。
此時對外稱已安歇的徒晏與林青筠,卻是做尋常富商夫妻打扮,帶著頭等侍衛高陽李力自驛站後門而出。
此番出門,雖是要輕車簡從,實則依舊人員極多。林青筠身邊帶了四個丫鬟、張保、小包子,徒晏身邊帶著紅綾綠羅、樂公公、小夏子,此外包括高陽李力在內,共有八名侍衛隨行。小秦太醫是皇帝給的,算下來共有十九個人,再加上箱籠行禮,坐船尚且不覺得人多,一旦走陸路,單單拉行禮的車馬就得兩三輛。
原本林青筠沒打算帶這麽些人,隻徒晏說,因著他身體的緣故,一路都省不得,既然不能省,她不如多帶兩個人,畢竟此迴出來大半年,萬一人不夠使再買的也用不順手。
她倒沒那麽大需求,隻是百靈畫眉兩個期盼的厲害,要拒絕還真不忍心。若非此番還有別的事,黛玉又定了親,她都想將黛玉帶出來了。
這會兒百靈她們自是結伴去逛,林青筠與徒晏兩人也自在。
因臨著京杭運河,港口不僅繁榮忙碌,且飲食匯集了南北風味,在街市上從頭到尾幾乎能吃到全國各地不同的小吃。身處熱鬧夜市,林青筠幾度恍惚,竟似迴到了現代般。出來時她特地拿錢袋子裝了好些散碎銀子和銅錢,一會兒嚐碗豆腐腦兒,一會兒吃個燒麥,見什香麵不錯,也忍不住嚐了幾口……來異世這幾年,今晚竟是她吃的嘴暢快的一迴。
“少吃些,晚上吃的太多當心積食。”徒晏僅僅是就著她點的東西嚐了一個燒麥,餘者並未再吃別的,手中拿著錢袋子隻管付賬。徒晏這身體本就是免疫力差,衛生上自然得越發注意,外麵街頭巷尾的東西盡量要少碰。
“確實有些吃多了,去茶樓坐坐吧。”一時有些忘形,林青筠揉了揉肚子,又意識到舉動不雅收迴了手。
徒晏不由得好笑,進了茶樓,給她點了一杯普洱消食。
兩人在二樓臨窗而坐,看著夜市上人來人往,耳中小販的吆喝不絕於耳。林青筠一眼就看見百靈拽著畫眉,兩個人像歡脫的兔子鑽在人群裏,又有紅綾白鷺幾個三三倆倆,為著安全,她們身邊都跟著身著常服的驛卒。常在這兒做買賣來往的人哪能不知道驛站裏頭的人,見了他們跟著也不敢輕易打白鷺等人的主意。
林青筠一時感慨:“隻臨清港便是如此,泉州等地與外國三四十個國家通商往來,又是何等盛景。”
徒晏倒是見過,同樣感歎:“確實壯觀!每日裏上百商船往來不息,幾百勞工成群結隊,搬運貨物的號子從早到晚幾乎不停。”
青筠問道:“朝廷可有商船出海貿易?”
徒晏先是看她,緊接著明白過來,搖頭:“為官者不與民爭利,何況朝廷。再者,朝廷對海外通商一直持有爭議,因此市舶司隻設立了三處,太上皇在位時發放的文引一度消減到六十,再往前甚至禁海。蓋因倭寇肆虐,盜匪橫行,海上也並非平靜無波。因著通商,沿海滋生不少紛亂,朝廷也未必時時都顧得過來。”
“水師如何?”青筠又問。
“不比前朝。”徒晏口中的前朝,乃是他們徒家得天下之前的朝廷。如今的朝廷並不重水師,此處費用一減再減,當年因著禁海險些都將獨立的水師取締。徒晏因親自走過、見過、感受過,又一直不曾參政,能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局麵,使之從遠洋貿易的繁盛中窺見潛藏的危機。
見他一時不愉,林青筠便不再提及此事。
翌日,兩人去看了舍利寶塔、五樣鬆,又逛過大寧寺,迴來時天色已晚,梳洗後便睡了。轉頭早上,收拾了東西準備登船繼續南下,開船前卻收到了黛玉的信。信是從驛站發出來的,險些便擦肩而過,隻能去下個港口等了。
等著船離了岸,行的平穩了,林青筠才將信拆開讀了起來。
徒晏見她皺眉,不禁笑道:“林姑娘說了什麽,你竟是這個表情?”
林青筠笑歎:“倒也沒什麽要緊事,都是些家長裏短的小事。妹妹在信裏倒是提了一件事,賈家的寶玉挨打了,被他父親狠狠打了一頓,躺了好些天沒起來。”
“有這事?那賈寶玉不是三月裏才重病了一迴?況且賈家上下寵的鳳凰蛋似的,賈政竟舍得下手?家裏的老太太沒攔著?”徒晏句句問在點子上。
林青筠又是一聲歎:“要怎麽說呢,那賈寶玉天生就愛和女孩子親近,雖說他心裏頭沒那些不堪的想法,卻擱不住某些舉動言行落在旁人眼裏十分輕浮。他出生時抓周,卻是抓了胭脂水粉,已經惹得賈政極為不喜,後來果然應驗,他成日家在內宅廝混厭惡讀書,還說讀書的人是祿蠹,他父親聽了可不是惱麽。”
“這迴挨打是因為什麽?”
“調戲母婢。”
此次出京,兩人已經商定路程,走水路。
一來,徒晏身體受不得舟車勞頓長期顛簸,水路相較而言平穩,且一路順流而下,也較陸路輕快。二來,他們主要是為寧波、泉州、廣州三處市舶司去的,自然一開始便走水路,往後做事才便宜。他們要走京杭運河,在通州港下水,經由天津港、臨清港,至徐州港靠岸,轉陸路去安徽九華山。應完幌子之後,直接以遊曆之名前往相鄰的浙江,先查訪寧波市舶司,然後順著沿海航線往下,依次是福建泉州與廣州。
林青筠並不暈船,上船後欣賞了一會兒水上景致,這才返迴房中命人預備粥菜等清淡飲食。
這艘官船極大,揚起大帆破水而行速度奇快,船上大小房屋十來間,皆是雕梁畫棟富麗精致,十分排場。她與徒晏所住屋子本是一間,但中間隔了小廳,二人分左右廂房而居,她沒自己屋子,而是去看徒晏。
徒晏以往雖是在外走慣了,到底身體不好,一路從京城出來才幾天功夫便滿臉疲色,上了船竟有些發暈。他們出行隨身是帶了太醫的,這太醫三十來歲,姓秦,乃是太醫院院使的長子,醫術很不錯,人稱小秦太醫。小秦太醫診視過後,說是勞累過度的緣故,休養幾天便無礙。
徒晏醒來的時候房間內並無人,隔著一道竹簾聽見外麵的甲板上丫鬟們嬉鬧,隱約見有人守在門外,便喚了一聲。
誰知簾子一掀,進來的卻是林青筠。如今在船上,身邊都是親近隨侍,除船工外,算得上的外男的隻隨行的王府侍衛與小秦太醫,這些人等閑都不會靠過來,因此林青筠一改在京時的穿著打扮,每日裏隻家常衣裳,收拾的很是簡單。又因如今正是暑天,熱的很,哪怕是船上有些水汽江風,林青筠仍是喜歡穿裙子,尤其喜歡各式紗綾裙子。今日她便是一身天水碧輕容紗的衣裙,除了衣緣袖口滾了同色花邊兒,通體別無點綴,十分清爽。她挽著家常髻,一根白玉簪,素著臉,一對紅水滴耳墜子隨著走動悠悠的打晃。
“你又貪涼快。”徒晏見她穿的輕薄,臉頰卻是微微發紅,額頭隱有汗意,便笑道:“你又和她們玩水呢?當心失腳掉下去。”
天氣雖熱,江水卻涼,侍衛船工們喜歡取江水淋浴,丫鬟們也愛取江水浸手擦臉,又喜歡相互嬉鬧取樂。船上呆著無事可做,天氣又熱,便是相思都時常懶怠動針線,丫鬟們又不識字不懂書,也隻能找這些玩鬧,算是一舉兩得。林青筠每每看著書或者作著畫,見丫頭們玩的興起,忍不住也去船邊兒以手掬水,確實涼快。
這船上唯一另類的隻有徒晏,倒不是他潔癖,而是旁人穿紗衣都嫌熱,他卻不出汗。船上的日子於他而言是很好過的,一身夏綢清清爽爽、自自在在,每日早晚外麵還罩件對襟大氅。
“覺得怎麽樣了?頭還暈麽?”見他醒了,林青筠從追上倒了杯溫水遞給他。
徒晏接過一口喝了,迴道:“好些了。”
說話間紅綾端著洗漱之物進來,徒晏並不由人伺候,自己擰了帕子擦了臉,紅綾為其束發。林青筠在最初見丫鬟們伺候他穿衣梳洗時很不習慣,若是旁人倒罷了,一想到這人是自己丈夫,哪怕他們根本沒什麽呢,心裏邊總有幾分別扭。如今時日常了倒習慣了些,畢竟就算她學會了為其梳理,條件也不允許,倒也不必苛求那麽多,省得越過越不自在。
綠羅剛端了殘水出去,白鷺與相思進來,把早先吩咐做好的粥菜一一擺在桌上。
“你們都出去吧。”這船雖大,空間卻也有限,何況人一多便覺得熱。徒晏坐在桌邊吃遲到的午飯,她則拿了本書倚在窗邊翻看。
她所看的乃是《青陽縣誌》。青陽縣便是此迴他們首站的目的的九華山所在。盡管九華山是道幌子,可既然來了,順帶遊賞一番,也算不虛此行。至於找那草蘆的奇人看病一事,她與徒晏都不曾放在心上。她是因有金蓮子,且已給徒晏使用了,心知徒晏不過兩三年便能好。徒晏則是有所猜測,況近一年來身體已大有起色,所以也不急。
寂然飯畢,徒晏漱了口,過來坐在她對麵。
“九華山我雖未去過,但黃山卻是去了的,還在山下村鎮嚐了地道徽菜,聽了一出民間黃梅調。”徒晏說的是開府第二年的事,那年他十六,卻正值心灰意冷,行至黃山,明知身體不足以支撐登山的辛苦,偏生要上去走一遭兒。結果一通逞強下來,直在當地逗留月餘,養足了元氣方才繼續行程。
林青筠並不知他那段時日經曆,隻聽他提到黃梅戲,順口就問:“什麽戲目?可聽過《天仙配》?”
“《天仙配》?”徒晏細思一番,猜測道:“可是《董永賣身》?我倒是在鳳陽聽過這麽一出花鼓戲。”
林青筠了然,《天仙配》隻怕是後來改編的,方才之所以衝口而出,實在是黃梅調子實在朗朗上口,但凡聽過都能哼上幾句。
徒晏卻是追著她問:“你說的天仙配也是說的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
“有些不同,天仙配是後人改編的,裏頭的玉帝與傅善人可都是大惡人。雖說這二人棒打鴛鴦可惡,卻好過老故事裏讓董永一人占盡了好處,最初編故事的人可真會臆想。”林青筠是女人,會站在女人的立場看問題,那董永貧賤時有仙女陪著護著,後來仙女返迴天庭還送來一子,董永又中了狀元,娶了傅家千金,人生簡直不能更圓滿。
徒晏笑著說:“人之常情,不然坊間哪裏來的那麽多才子佳人的話本兒。”
林青筠想起原著中賈母在正月十五時說的那番話,說那些才子佳人的話本都是編書的人胡謅,雖是另有所指,但也有幾分道理。想到賈母,又想到黛玉,離京有七八天了,如今坐船平穩又閑著無事,正好寫封信去。
將手中的書塞給徒晏,林青筠取來紙筆寫信。
徒晏也不擾她,可不多時忽聽她低聲哼唱,調子很有幾分耳熟。徒晏抬眼看時,她仍在寫信,嘴裏的調子卻是黃梅調,一時不由得失笑。定是方才談論這個的緣故。佯作看書,側耳細聽,依稀聽得幾句:你耕田來我織布,我跳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
這詞倒是又俗又直白,偏生充滿了鄉野淳樸的生活意趣,聽慣了辭藻華麗的婉約派,這種調子無疑新鮮。
大約注視的目光過於專注,林青筠心有所感的抬頭,正好與之四目相對。一時間氣氛莫名靜謐,臉上忽而一紅,隨口誣賴道:“王爺怎麽偷看我給妹妹寫信。”說著拿著信匆匆起身出去了。
徒晏卻是呆坐著,好半晌才緩緩露出一笑,滿眼柔情水光煞是溺人。
以往隻知她特別,拿她做知己,是世間唯一一個比父母更知他的心意的人。今日才發現,在他不曾注意的時候她已姿容難掩、光華綻放,一嗔一笑嬌美動人。徒晏生於皇宮,自小見慣了各色美人,許是有他所欣賞的,但從未有令他動心者。用皇後與大公主的話來說,便是他眼光奇高,尋常人等根本瞧不上眼。他的確眼光高,但並非對女子容貌期望過高,紅顏枯骨,繁花終落,對於他這個壽數極其有限的人來說,容貌並無多大意義,他更在乎心意是否相通。
上天終究待他不薄,得卿如此,夫複何求。
此時林青筠站在甲板上吹風,仍是覺得麵上做燒,心頭亂跳,一想到方才徒晏的目光便渾身不自在。她到底不是真的天真少女,自然明白這一反應的緣故,微微茫然無措之後,心緒沉靜,複又堅毅。
若自己對生活沒有自信,還能仰仗誰來?未出嫁時彼此不知,倒罷了,如今她豈會不知徒晏為人秉性,世間能遇到這樣一人何其有幸。
“王妃怎麽站在船頭吹風?雖是涼快,但吹的久了容易著涼。”白鷺走上來勸道。
“就你話多。”林青筠笑斥一句,轉身迴了房間。
她倒不是有意避著徒晏,隻是總歸方才已跑了出來,倒不急著巴巴又折迴去,況且信寫了一半,趕緊寫完了好在船隻靠岸補給時送出去。她給黛玉的信隻要是保平安,告訴黛玉行到了哪裏,途中有什麽見聞等。
信剛寫完,百靈從外麵跑進來:“王妃,再有半日就要到臨清港了。”
“這麽快?不是還有一日麽?”
“今日順風,船走的很快呢。”百靈一麵說一麵笑嘻嘻的道:“等到港時是傍晚,王妃可要下船透透氣?據說港口可熱鬧呢。”
不等林青筠答話,先聽徒晏的聲音響起:“倒是可以停留一兩日,隻說我要在此處歇歇,正好可以去看看舍利寶塔。”
百靈忙迴身行禮,再望向林青筠的眼神格外殷切。
“我若不答應你豈不是要哭死。”林青筠無奈,丫鬟們在船上悶壞了,又難得出門,停一兩日也不打緊。
隻是原先鼓起的勇氣似乎都跑光了,明知徒晏看著自己,偏生不敢與之對視,心裏暗暗碼自己沒出息。好一番心裏建設,終於望了過去,正見其雙眸含笑淡淡凝視,分明再正常不過,她卻臉上紅雲升起,趕忙扭身佯作望向窗外欣賞景色。百靈這丫頭早跑出去傳播好消息,房中隻她與徒晏兩個,她不自在的想奪門出去,但又死死的忍住了。
徒晏忍了忍,沒忍住,輕笑出聲。
一聽笑聲林青筠反而膽子大了,迴頭羞惱道:“笑什麽!”
徒晏忙斂聲,但眼睛裏明晃晃的笑意卻騙不了,為防止她惱的狠了甩身走掉,徒晏忙上拿話岔過。“方才我得了個消息,賢德妃有孕了。”
一聽是正事,林青筠也顧不上那些小情緒,蹙眉道:“竟是真的。早在先前聽說她令賈家去清虛觀打三天平安醮時便覺古怪,從先前接觸便能看出她一貫謹慎,輕易不會有如此大的動作,想來是做了胎的緣故。她的年紀也不小了,好容易因著除夕太上皇的緣故而受寵,眼下終於有孕,心情可想而知。隻是賈家能忍住不宣揚,可見她沒對賈家說明緣故,但賈母人老成精,許是猜到了幾分。”
徒晏道:“我就說賈元春此人聰敏卻又愚蠢,有孕卻不肯公布出來,反而藏著掖著,若說是怕人知道了暗害,又何必大張旗鼓讓賈家去打平安醮?還是以賢德妃娘娘的名義。如今滿京城裏誰不知此事?但凡眼明心亮些的都猜到了。”
“她這胎怕是生不下來。”林青筠喃聲低語,似有歎息。
賈元春雖不得皇帝喜歡,但對於自己骨肉,皇帝卻不會下手。太上皇的支持者們全都是四王八公老勳貴,又時刻將賈代善等人的功績掛在嘴上,不時給予恩惠,賈元春有孕,太上皇雖不至於多高興,但也會看在舊部麵上給予幾分恩賞。幾位郡王們不會在乎多個吃奶的兄弟,哪怕那些老世家們有心思,卻抵不過年齡懸殊,便是等著小皇子長大也得一二十年,那時大事早定,況且生下來的不一定是皇子,即便是皇子也不一定養得大。最不願看到賈元春產子的,當屬甄貴太妃與敬孝親王,若真是位小皇子,便是直接觸及到二人的切身利益。再者,賈元春在宮中多年,便是再謹小慎微低調和善,到底礙了別人的路,那些妃嬪豈會令她好過。
徒晏對此感受比她更深:“宮中夭折的皇子皇女何其多,序齒、沒序齒的,甚至還有那許多不曾出生便沒了的。”
當年皇後也曾小產,並且傷了身子,這才使得自徒晏之後,皇後再無所出。後宮女人們之間的爭鬥,不見刀光劍影,卻能殺人於無形。
當晚,大船停靠臨清港,徒晏早打發人去臨近驛站收拾了幹淨院落,帶著林青筠宿在驛站。得知消息的臨清縣令一麵趕來迎駕,一麵又命人收拾出當地最好的私園,又不忘急急派人稟報上封,結果到了驛站卻吃了閉門羹。
樂公公早得了徒晏吩咐,對著縣令道:“勞縣令大人跑了一趟,王爺此番臨時靠岸,隻因坐船乏了,上岸來疏散疏散,不欲驚動當地官民。此時王爺與王妃皆已歇下,就不見縣令大人了,王爺說了,縣令大人治下有功,此處口岸繁忙有序,熱鬧喧囂不讓天津。”
縣令本就不奢望能得見純親王親麵,又聽了王爺這番讚揚,頓時喜形於色,連稱“王爺謬讚”。到底不敢驚擾王駕,在院門口行了禮,退了出來。轉頭找來驛站的驛丞,不敢隨意打探王爺等人食宿安歇等事,隻再三交代驛丞極力招待,凡有所需盡可來報,必使王爺滿意。
驛丞自是應諾。
此時對外稱已安歇的徒晏與林青筠,卻是做尋常富商夫妻打扮,帶著頭等侍衛高陽李力自驛站後門而出。
此番出門,雖是要輕車簡從,實則依舊人員極多。林青筠身邊帶了四個丫鬟、張保、小包子,徒晏身邊帶著紅綾綠羅、樂公公、小夏子,此外包括高陽李力在內,共有八名侍衛隨行。小秦太醫是皇帝給的,算下來共有十九個人,再加上箱籠行禮,坐船尚且不覺得人多,一旦走陸路,單單拉行禮的車馬就得兩三輛。
原本林青筠沒打算帶這麽些人,隻徒晏說,因著他身體的緣故,一路都省不得,既然不能省,她不如多帶兩個人,畢竟此迴出來大半年,萬一人不夠使再買的也用不順手。
她倒沒那麽大需求,隻是百靈畫眉兩個期盼的厲害,要拒絕還真不忍心。若非此番還有別的事,黛玉又定了親,她都想將黛玉帶出來了。
這會兒百靈她們自是結伴去逛,林青筠與徒晏兩人也自在。
因臨著京杭運河,港口不僅繁榮忙碌,且飲食匯集了南北風味,在街市上從頭到尾幾乎能吃到全國各地不同的小吃。身處熱鬧夜市,林青筠幾度恍惚,竟似迴到了現代般。出來時她特地拿錢袋子裝了好些散碎銀子和銅錢,一會兒嚐碗豆腐腦兒,一會兒吃個燒麥,見什香麵不錯,也忍不住嚐了幾口……來異世這幾年,今晚竟是她吃的嘴暢快的一迴。
“少吃些,晚上吃的太多當心積食。”徒晏僅僅是就著她點的東西嚐了一個燒麥,餘者並未再吃別的,手中拿著錢袋子隻管付賬。徒晏這身體本就是免疫力差,衛生上自然得越發注意,外麵街頭巷尾的東西盡量要少碰。
“確實有些吃多了,去茶樓坐坐吧。”一時有些忘形,林青筠揉了揉肚子,又意識到舉動不雅收迴了手。
徒晏不由得好笑,進了茶樓,給她點了一杯普洱消食。
兩人在二樓臨窗而坐,看著夜市上人來人往,耳中小販的吆喝不絕於耳。林青筠一眼就看見百靈拽著畫眉,兩個人像歡脫的兔子鑽在人群裏,又有紅綾白鷺幾個三三倆倆,為著安全,她們身邊都跟著身著常服的驛卒。常在這兒做買賣來往的人哪能不知道驛站裏頭的人,見了他們跟著也不敢輕易打白鷺等人的主意。
林青筠一時感慨:“隻臨清港便是如此,泉州等地與外國三四十個國家通商往來,又是何等盛景。”
徒晏倒是見過,同樣感歎:“確實壯觀!每日裏上百商船往來不息,幾百勞工成群結隊,搬運貨物的號子從早到晚幾乎不停。”
青筠問道:“朝廷可有商船出海貿易?”
徒晏先是看她,緊接著明白過來,搖頭:“為官者不與民爭利,何況朝廷。再者,朝廷對海外通商一直持有爭議,因此市舶司隻設立了三處,太上皇在位時發放的文引一度消減到六十,再往前甚至禁海。蓋因倭寇肆虐,盜匪橫行,海上也並非平靜無波。因著通商,沿海滋生不少紛亂,朝廷也未必時時都顧得過來。”
“水師如何?”青筠又問。
“不比前朝。”徒晏口中的前朝,乃是他們徒家得天下之前的朝廷。如今的朝廷並不重水師,此處費用一減再減,當年因著禁海險些都將獨立的水師取締。徒晏因親自走過、見過、感受過,又一直不曾參政,能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局麵,使之從遠洋貿易的繁盛中窺見潛藏的危機。
見他一時不愉,林青筠便不再提及此事。
翌日,兩人去看了舍利寶塔、五樣鬆,又逛過大寧寺,迴來時天色已晚,梳洗後便睡了。轉頭早上,收拾了東西準備登船繼續南下,開船前卻收到了黛玉的信。信是從驛站發出來的,險些便擦肩而過,隻能去下個港口等了。
等著船離了岸,行的平穩了,林青筠才將信拆開讀了起來。
徒晏見她皺眉,不禁笑道:“林姑娘說了什麽,你竟是這個表情?”
林青筠笑歎:“倒也沒什麽要緊事,都是些家長裏短的小事。妹妹在信裏倒是提了一件事,賈家的寶玉挨打了,被他父親狠狠打了一頓,躺了好些天沒起來。”
“有這事?那賈寶玉不是三月裏才重病了一迴?況且賈家上下寵的鳳凰蛋似的,賈政竟舍得下手?家裏的老太太沒攔著?”徒晏句句問在點子上。
林青筠又是一聲歎:“要怎麽說呢,那賈寶玉天生就愛和女孩子親近,雖說他心裏頭沒那些不堪的想法,卻擱不住某些舉動言行落在旁人眼裏十分輕浮。他出生時抓周,卻是抓了胭脂水粉,已經惹得賈政極為不喜,後來果然應驗,他成日家在內宅廝混厭惡讀書,還說讀書的人是祿蠹,他父親聽了可不是惱麽。”
“這迴挨打是因為什麽?”
“調戲母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