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衡聽夏侯水忽然冒出這麽一句話來,立刻順著他視線的方向望去,不禁也被嚇了一跳。
隻見在頭頂“星光”的照耀下,墓室裏雖還不至於細節盡顯,可卻至少現出了大概的輪廓。其麵積竟然比起景陵和裕陵大了不止十倍,放眼望去,與其說是墓室,倒更像是個小型的廣場一般,可謂是氣場十足。並且,與由石塊簡單堆砌起來的房間不同,四方的墓室裏地麵高低起伏,該是被故意用土堆築起來的幾座微型的大山,其間更有條寬約三四米的河流蜿蜒曲折,若隱若現地盤橫在大山之間……
正衡和夏侯水一起,都為眼前的景象驚住了,這哪裏是清朝的孝陵,分明更像是秦始皇陵的奇異構造嘛。望著眼前的奇景,正衡甚至忍不住背誦起《史記》中對於秦始皇陵的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 ,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正衡年幼的時候,曾不下百次誦讀過這段記述,這才會如此倒背如流。他一直感概於秦始皇陵的宏偉,卻不想今天竟能夠親眼見識到與這段描述,至少有八九分契合的實例,恍然間,就感覺好像自己身在的並非孝陵,反而更像是歸屬於先古秦漢的偉大建築,其勢之恢弘,絕不是明清帝陵所能具備……
正衡的精神剛從遊離的狀態中恢複過來,一個不好念頭立刻湧上心頭,他下意識地用衣袖掩住口鼻,剛想大聲叫喊著讓夏侯水也照著他的樣子去做,卻見夏侯水並不以為然,反倒越過他,向前又走了幾步,直走到那條人造的護城河邊,蹲下身,伸手在其中撈了一把,轉而對著他道:
“放心吧,隻是清水而已!”
正衡仍舊捂著嘴巴走上前去,這才發現夏侯水所言非虛,麵前這條護城河水清見底,怎麽看都不像是有劇毒的水銀。
這個插曲令正衡頗感尷尬,一向被他取笑膽小的夏侯水竟然表現得更加沉穩,與他相比,正衡則是在太過慌亂了,他略微想了一後得出結論,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形,看來全都要拜《史記》中那段記載所賜,畢竟這裏仍舊還是孝陵,而不是遠在千裏之外的秦始皇陵……
正衡舒了口氣,剛想把袖子放下,卻見自遠處的一座小山的拐角處的護城河麵上,緩緩飄來了個方方正正而又巨大無比的東西,他定睛看了一眼,不由得頭皮一緊,慌忙揪住夏侯水的衣領,把他向著遠離護城河的方向拖離開來,可還沒等退上多遠,一不留神兩個人腳下絆在一起,紛紛仰倒在了地上。正衡自從進入到地宮後,還從未如此狼狽,夏侯水不明所以,未等從地上爬起就要先埋怨他幾句,可視線一下就落在剛才正衡看到的東西上,立刻就明白了正衡為何會如此慌張了——要說起來,忽然出現的東西並不十分可怕,不過是一口巨大的石槨罷了,可問題是石槨如此厚重,竟然卻是漂浮在護城河上,如果河中的不是水銀的話,又怎麽會出現這樣的景象?
夏侯水這次是真的慌了手腳,連滾帶爬地就往墓門的方向逃去,可越是慌張,腳下卻越是失了根基,還沒等爬上幾步,就又一頭栽在了地上,腦門“嘭”地一下撞在堅硬的地磚上,磕出了個不小的筋包。可他一手捂著腦門,一手在地上猛的一撐,總算又站直起身,卻聽到正衡在他後麵,不急不緩地叫了聲:
“別跑啦,沒啥事,怪我太緊張了……”
夏侯水將信將疑地轉過身,這才發現正衡早就重又迴到了河邊,正在親自查驗了河水的成分。他怯怯地走到正衡的身邊,問這水到底是怎麽迴事?
正衡告訴夏侯水說,如果護城河真是由水銀構成,那這墓室裏早就被揮發出來的毒氣充滿,光憑兩條腿,是逃也逃不掉的——先前他隻因為突然看到有口石槨漂浮在水麵,情急之下並未加以分析,後來在地上摔了一跤,反倒立時清醒了許多,冷不丁地忽然想到,之所以棺槨能夠漂浮在水麵上,並不一定就是水的問題,或許是那口棺槨根本就不是石質材料,而是在木材表麵刷了層泥灰……
經正衡這麽一解釋,夏侯水也恍然大悟,想起他先前曾撩起過河中的液體在手,如果真是水銀的話,那還不早就被毒死幾次了?再者說了,清水和水銀的無論質感還是重量都大不一樣,若不是一時失了神智,恐怕連八歲的孩童都能分得清楚。
說話間那口棺槨隨著河水的流動,暫時隱沒在了當中的一座山丘後。正衡先前一直目不轉睛的注視著它的行蹤,可畢竟因為相距甚遠,隻能依稀辨認出棺槨的大體尺寸,卻無法看清其上的其它細節,趁著棺槨還沒再次出現,他趕緊問夏侯水對此有什麽看法?
夏侯水驚魂初定,稍微想了一下後道:“我早就說嘛,大清朝花費那麽多財力和物力,總不可能隻是為了造一座空塚,看這架勢,倒真是按照史書上對秦始皇陵的地宮描寫全盤仿造而成,棺材遊離與河道之上,其意在巡視由土堆構建起的江山,千秋萬代,勇士隆昌……”
正衡道:“你先前不是也說過,順治沒有被埋在孝陵裏嗎,現在怎麽又說他向秦始皇看齊,不做吃齋念佛的和尚,而要死後也為帝王了呢?”
夏侯水幹咳了幾聲後說:“這個,這個,其實也不矛盾,佛理講究的就是魂靈不滅,九道輪迴,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恰恰正是帝王天命所歸的理論基礎。出家向來都有化內化外之別,想那順治爺必定是個想要將表麵功夫做足,卻又不甘舍棄榮華富貴的主兒,看看眼前這排場,恐怕自秦漢之後,就再無能夠與其匹敵的了……”
正衡隻覺得夏侯水真是裏外兩張嘴,怎麽都占理,好好的佛法被他這麽一解釋,反倒有些不倫不類了。不過有一點他倒沒有說錯,眼前的孝陵如此氣勢磅礴,大有追趕秦皇漢武的架勢。
不過據正衡所知,中國帝王修建的陵墓規製,大抵上是以唐宋為界,之前的秦漢時期,更多注重的是對陵寢地宮的建設,地麵上隻是加以封土和蔭樹,是為所謂的“覆鬥式”;唐宋時是以山為陵,盛行在山中鑿墓,並開始興起在外部建立神道和享宮;而唐宋之後,尤以明清帝陵為例,則將重點轉移到了地麵,修建龐大的地上宮殿,而地宮無論規製還是麵積,都較之前朝小了很多……
正衡先前已經進過景陵和裕陵,對定陵也曾從門縫裏撇見過個大概,自然之道這幾座帝陵都是按照明清帝陵所應具備的特點加以建造,唯獨孝陵反其道行之,不知是不是因為順治是滿人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對於關內的陵寢規製還沒掌握的關係,又或者順治皇帝真有廣大的抱負,非要合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偉業於一身,以至於在修建陵墓時,也要將秦漢和唐宋帝陵的特點兼容並包,聚天下之險於地宮中,好不氣派。隻怪他的子孫隻學得表麵功夫,地上宮殿修得富麗堂皇,可地宮卻一個較之一個得寒酸……
兩個人邊聊邊等,可就是不見那口棺材漂過山丘靠近過來。正衡向著旁邊挪動了幾步,踮著腳想要看個清楚,可猛然間見那口棺材重又出現,卻並非繼續向著靠近他們的方向而來,反而是沿著剛才來時的路線,逆向折返迴去了。
夏侯水也看到了這種情況,一時間還沒明白這意味著什麽,隻當自己滿懷期待地等著細看棺槨,如今卻見它又遠去,不禁感到有些失望而已。然而正衡卻不由地大驚失色,急速地退後了幾步,將墓室裏的山川流水的布局仔細看了又看,隨即自言自語般的連著道了句“怪了,真是怪了”……
夏侯水見正衡一副疑惑的神情,忙問他覺得哪裏奇怪?正衡眉頭緊皺,伸手指著護城河中的棺槨道
“孝陵地宮的布局依照聚險天下的規製設計,你看這山川高聳雄壯,河流蜿蜒曲折,雖是帝王死後歸葬之所,卻無處不透露出雄壯的陽剛之氣。那口棺槨以水代路,取的是巡行天下之意,然而行路到了那座山丘的後麵,先是是因為某種原因導致水路不暢,所以才會被阻隔了那麽長時間,沒再靠近。當然,孝陵建造的年代久遠,水道難免會有所阻塞,可問題是棺槨被滯留在那裏也就算了,怎麽還會逆流而上?如此‘倒行逆施’,不僅觸犯了帝王的忌諱,還會令整座地宮的風水格局陰陽失調,難怪前些年大清的國運衰落,最終還是難以避免地被趕下了帝座了……”
聽正衡說到這裏,夏侯水忽然一拍手道:“你說孝陵的風水格局破敗,可要是棺材裏的不是順治本人,而是一個女人的話,那又會如何?”
隻見在頭頂“星光”的照耀下,墓室裏雖還不至於細節盡顯,可卻至少現出了大概的輪廓。其麵積竟然比起景陵和裕陵大了不止十倍,放眼望去,與其說是墓室,倒更像是個小型的廣場一般,可謂是氣場十足。並且,與由石塊簡單堆砌起來的房間不同,四方的墓室裏地麵高低起伏,該是被故意用土堆築起來的幾座微型的大山,其間更有條寬約三四米的河流蜿蜒曲折,若隱若現地盤橫在大山之間……
正衡和夏侯水一起,都為眼前的景象驚住了,這哪裏是清朝的孝陵,分明更像是秦始皇陵的奇異構造嘛。望著眼前的奇景,正衡甚至忍不住背誦起《史記》中對於秦始皇陵的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 ,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正衡年幼的時候,曾不下百次誦讀過這段記述,這才會如此倒背如流。他一直感概於秦始皇陵的宏偉,卻不想今天竟能夠親眼見識到與這段描述,至少有八九分契合的實例,恍然間,就感覺好像自己身在的並非孝陵,反而更像是歸屬於先古秦漢的偉大建築,其勢之恢弘,絕不是明清帝陵所能具備……
正衡的精神剛從遊離的狀態中恢複過來,一個不好念頭立刻湧上心頭,他下意識地用衣袖掩住口鼻,剛想大聲叫喊著讓夏侯水也照著他的樣子去做,卻見夏侯水並不以為然,反倒越過他,向前又走了幾步,直走到那條人造的護城河邊,蹲下身,伸手在其中撈了一把,轉而對著他道:
“放心吧,隻是清水而已!”
正衡仍舊捂著嘴巴走上前去,這才發現夏侯水所言非虛,麵前這條護城河水清見底,怎麽看都不像是有劇毒的水銀。
這個插曲令正衡頗感尷尬,一向被他取笑膽小的夏侯水竟然表現得更加沉穩,與他相比,正衡則是在太過慌亂了,他略微想了一後得出結論,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形,看來全都要拜《史記》中那段記載所賜,畢竟這裏仍舊還是孝陵,而不是遠在千裏之外的秦始皇陵……
正衡舒了口氣,剛想把袖子放下,卻見自遠處的一座小山的拐角處的護城河麵上,緩緩飄來了個方方正正而又巨大無比的東西,他定睛看了一眼,不由得頭皮一緊,慌忙揪住夏侯水的衣領,把他向著遠離護城河的方向拖離開來,可還沒等退上多遠,一不留神兩個人腳下絆在一起,紛紛仰倒在了地上。正衡自從進入到地宮後,還從未如此狼狽,夏侯水不明所以,未等從地上爬起就要先埋怨他幾句,可視線一下就落在剛才正衡看到的東西上,立刻就明白了正衡為何會如此慌張了——要說起來,忽然出現的東西並不十分可怕,不過是一口巨大的石槨罷了,可問題是石槨如此厚重,竟然卻是漂浮在護城河上,如果河中的不是水銀的話,又怎麽會出現這樣的景象?
夏侯水這次是真的慌了手腳,連滾帶爬地就往墓門的方向逃去,可越是慌張,腳下卻越是失了根基,還沒等爬上幾步,就又一頭栽在了地上,腦門“嘭”地一下撞在堅硬的地磚上,磕出了個不小的筋包。可他一手捂著腦門,一手在地上猛的一撐,總算又站直起身,卻聽到正衡在他後麵,不急不緩地叫了聲:
“別跑啦,沒啥事,怪我太緊張了……”
夏侯水將信將疑地轉過身,這才發現正衡早就重又迴到了河邊,正在親自查驗了河水的成分。他怯怯地走到正衡的身邊,問這水到底是怎麽迴事?
正衡告訴夏侯水說,如果護城河真是由水銀構成,那這墓室裏早就被揮發出來的毒氣充滿,光憑兩條腿,是逃也逃不掉的——先前他隻因為突然看到有口石槨漂浮在水麵,情急之下並未加以分析,後來在地上摔了一跤,反倒立時清醒了許多,冷不丁地忽然想到,之所以棺槨能夠漂浮在水麵上,並不一定就是水的問題,或許是那口棺槨根本就不是石質材料,而是在木材表麵刷了層泥灰……
經正衡這麽一解釋,夏侯水也恍然大悟,想起他先前曾撩起過河中的液體在手,如果真是水銀的話,那還不早就被毒死幾次了?再者說了,清水和水銀的無論質感還是重量都大不一樣,若不是一時失了神智,恐怕連八歲的孩童都能分得清楚。
說話間那口棺槨隨著河水的流動,暫時隱沒在了當中的一座山丘後。正衡先前一直目不轉睛的注視著它的行蹤,可畢竟因為相距甚遠,隻能依稀辨認出棺槨的大體尺寸,卻無法看清其上的其它細節,趁著棺槨還沒再次出現,他趕緊問夏侯水對此有什麽看法?
夏侯水驚魂初定,稍微想了一下後道:“我早就說嘛,大清朝花費那麽多財力和物力,總不可能隻是為了造一座空塚,看這架勢,倒真是按照史書上對秦始皇陵的地宮描寫全盤仿造而成,棺材遊離與河道之上,其意在巡視由土堆構建起的江山,千秋萬代,勇士隆昌……”
正衡道:“你先前不是也說過,順治沒有被埋在孝陵裏嗎,現在怎麽又說他向秦始皇看齊,不做吃齋念佛的和尚,而要死後也為帝王了呢?”
夏侯水幹咳了幾聲後說:“這個,這個,其實也不矛盾,佛理講究的就是魂靈不滅,九道輪迴,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恰恰正是帝王天命所歸的理論基礎。出家向來都有化內化外之別,想那順治爺必定是個想要將表麵功夫做足,卻又不甘舍棄榮華富貴的主兒,看看眼前這排場,恐怕自秦漢之後,就再無能夠與其匹敵的了……”
正衡隻覺得夏侯水真是裏外兩張嘴,怎麽都占理,好好的佛法被他這麽一解釋,反倒有些不倫不類了。不過有一點他倒沒有說錯,眼前的孝陵如此氣勢磅礴,大有追趕秦皇漢武的架勢。
不過據正衡所知,中國帝王修建的陵墓規製,大抵上是以唐宋為界,之前的秦漢時期,更多注重的是對陵寢地宮的建設,地麵上隻是加以封土和蔭樹,是為所謂的“覆鬥式”;唐宋時是以山為陵,盛行在山中鑿墓,並開始興起在外部建立神道和享宮;而唐宋之後,尤以明清帝陵為例,則將重點轉移到了地麵,修建龐大的地上宮殿,而地宮無論規製還是麵積,都較之前朝小了很多……
正衡先前已經進過景陵和裕陵,對定陵也曾從門縫裏撇見過個大概,自然之道這幾座帝陵都是按照明清帝陵所應具備的特點加以建造,唯獨孝陵反其道行之,不知是不是因為順治是滿人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對於關內的陵寢規製還沒掌握的關係,又或者順治皇帝真有廣大的抱負,非要合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偉業於一身,以至於在修建陵墓時,也要將秦漢和唐宋帝陵的特點兼容並包,聚天下之險於地宮中,好不氣派。隻怪他的子孫隻學得表麵功夫,地上宮殿修得富麗堂皇,可地宮卻一個較之一個得寒酸……
兩個人邊聊邊等,可就是不見那口棺材漂過山丘靠近過來。正衡向著旁邊挪動了幾步,踮著腳想要看個清楚,可猛然間見那口棺材重又出現,卻並非繼續向著靠近他們的方向而來,反而是沿著剛才來時的路線,逆向折返迴去了。
夏侯水也看到了這種情況,一時間還沒明白這意味著什麽,隻當自己滿懷期待地等著細看棺槨,如今卻見它又遠去,不禁感到有些失望而已。然而正衡卻不由地大驚失色,急速地退後了幾步,將墓室裏的山川流水的布局仔細看了又看,隨即自言自語般的連著道了句“怪了,真是怪了”……
夏侯水見正衡一副疑惑的神情,忙問他覺得哪裏奇怪?正衡眉頭緊皺,伸手指著護城河中的棺槨道
“孝陵地宮的布局依照聚險天下的規製設計,你看這山川高聳雄壯,河流蜿蜒曲折,雖是帝王死後歸葬之所,卻無處不透露出雄壯的陽剛之氣。那口棺槨以水代路,取的是巡行天下之意,然而行路到了那座山丘的後麵,先是是因為某種原因導致水路不暢,所以才會被阻隔了那麽長時間,沒再靠近。當然,孝陵建造的年代久遠,水道難免會有所阻塞,可問題是棺槨被滯留在那裏也就算了,怎麽還會逆流而上?如此‘倒行逆施’,不僅觸犯了帝王的忌諱,還會令整座地宮的風水格局陰陽失調,難怪前些年大清的國運衰落,最終還是難以避免地被趕下了帝座了……”
聽正衡說到這裏,夏侯水忽然一拍手道:“你說孝陵的風水格局破敗,可要是棺材裏的不是順治本人,而是一個女人的話,那又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