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規模不大,員工並不多,還不到三十人,其中一半是普通青工,負責組裝機框這類勞力活;剩下的一半是李軻在弟弟李軒的指點下從其他電子廠出高價挖來的熟練工,專門負責焊接芯片之類的技術活。
這個李軒倒是個人才,是香江中文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就和哥哥一起創業,開了這家公司,專門盜版日本的街機遊戲出售,剛開始的時候很是火了一段時間,可後來因為香江對專利版權的管理越來越嚴格,以及社團的壓榨,公司的日子就越來越難過,現在已經到不得不出售公司的地步了。
香江的街機廳大多都在各大社團的控製之下,他們做盜版遊戲為社團減輕了成本,但也讓社團看到了裏麵的利益,於是在合作的同時,不斷擠壓他們,利用各種手段想拿下這家工廠據為己有,李柯以前雖然混社團,卻是個矮騾子,在大佬麵前說不上話。
而李軒更隻是個書生,讓他搗鼓專業技術上的事情一點兒問題也沒有,可處理和社團的關係就不拿手了,所以公司就落到了這種地步。
“方先生,別看我們公司規模不大,但實力還是相當不錯的,這些技術人員都是老手,焊接芯片很是拿手,這東西普通人不學個把月根本弄不好,焊接時稍微一不小心就可能把芯片或者電路板給弄壞了,這損失可就大了。”李軒給沈隆做著解說。
“嗯,不錯,不錯。”沈隆邊看邊點頭,“你們公司的設備和員工技術都不錯,的確有投資的價值,你們就這麽放棄確實可惜了。”
“哎,不放棄也沒辦法啊,現在盜版遊戲不好做了,政府查得嚴,那些社……街機廳又不斷壓價,搞得我們的利潤越來越低,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李柯歎道,他剛才其實想說社團來著,又害怕嚇到沈隆,於是趕緊改口,他還想把公司賣出去呢。
“我看得差不多了,咱們去裏麵聊吧!”看了一圈兒之後,沈隆和阮梅到了他們兄弟倆的辦公室,“你們想怎麽出售公司?”
“方先生,我們為了這家公司,一共投入了兩百多萬港幣,租用廠房、購置機器、招聘人才,花了五年功夫才把公司做到如今這種程度,現在因為家裏有事,不得不出售,說實話我們心裏也舍不得。”說起這些,兄弟倆都有些傷感。
“李先生,賬不是這麽算的,你們好多機器都已經舊得不能再用了,我總不能花錢買垃圾吧?等收購了你們公司,還得投錢買新設備……還有,我聽說好幾家社團都想拿下你們公司,我將來還得替你們承受他們的壓力,這都是成本啊!”沈隆開始討價還價。
“這樣好了,我給你們兩個選擇!”雙方你來我往幾個迴合之後,沈隆亮出了自己的條件,“要麽,我給你們三百萬,你們把公司留給我;要麽我給你們兩百八十萬,你們兄弟倆繼續留在公司,我給你們留百分之五的股份,你們繼續管理公司。”這兩個一個擅長技術,一個擅長和社會各類人等打交道,都是不錯的人才。
“沈先生,繼續留在公司,我們也不知道該做什麽啊?”李軒有些迷茫,盜版遊戲的生意是做不下去了,其它生意他還沒有頭緒,但凡有一點兒辦法,也不至於要出售公司啊。
“這個不用著急,盜版遊戲不讓做了,我們可以做正版遊戲啊,誰說隻有日本人和美國人才能開發遊戲呢?香江這些年也積累了不少電子方麵的人才,有這個基礎。”其實現在香江的電子業基礎發展不錯。
1959年,日本索尼通過一家香江公司,在當地開設了第一家收音機工廠,每月生產4,000部收音機,香江電子工業的萌芽就從這裏開始;到了1960年香江有三家收音機工廠,1961年增至12家,1962年5月更增至14家。
與此同時,幾家美國著名的電子公司到香江設廠,裝配分立組件,如磁芯存儲組件、二極管、晶體管和電容器等,推動了香江電子業的極速發展;數據來看,1960年香江電子廠僅4家,1970年這數字就已經變成了230家,雇傭工人人數也從183人增至3.8萬人。
70年代,大規模集成電路問世,電腦、電子表產品迅速增長。更多外資在港設廠,帶來了更多“寶貝”——用於裝配集成電路、電子表、音箱器材、計算機、電視機等電子產品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使香江電子工業有了第一次發展高潮。
到1980年,在港電子廠增至1316家,雇員達到9.3萬人,出口值達到134.17億港元,此時已經占到香江出口總值的12.2%,成為香江第二大行業;1981年半導體收音機的出口量超過美國和西德,居世界首位。
巔峰時期,香江電子業的出口值一度占到香江製造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香江的電子業能如此迅猛第發展是因為香江是自由港,進出口不課稅,待遇優惠;香江渠道多,消息靈通;小廠多,動作靈活,一個新電子產品的製造時間,美國要8個月,日本要5個月,而香江平均不到3個月,靈活性,在劇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得優勢。
所以在香江從事電子業是有基礎的,而且也有希望做好,隻可惜由於資金實力薄弱、無力開發新技術,基礎元件隻能依賴進口,受國際形勢影響較大,以及通貨膨脹、地價暴漲等原因的影響,香江電子業最終走向了沒落。
不過沈隆既然來了,肯定會改變這一現狀,而他收購這家小公司就是第一步,一上來他就打算改變香江電子業研發能力不強的劣勢,用新產品的開發來和日本、美國商人爭奪市場。
“方先生,新遊戲的開發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們也嚐試過,但都失敗了。”李軒並不相信沈隆能做到這些。
“你們可以看看再說!阿梅,把我的包遞過來。”
這個李軒倒是個人才,是香江中文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就和哥哥一起創業,開了這家公司,專門盜版日本的街機遊戲出售,剛開始的時候很是火了一段時間,可後來因為香江對專利版權的管理越來越嚴格,以及社團的壓榨,公司的日子就越來越難過,現在已經到不得不出售公司的地步了。
香江的街機廳大多都在各大社團的控製之下,他們做盜版遊戲為社團減輕了成本,但也讓社團看到了裏麵的利益,於是在合作的同時,不斷擠壓他們,利用各種手段想拿下這家工廠據為己有,李柯以前雖然混社團,卻是個矮騾子,在大佬麵前說不上話。
而李軒更隻是個書生,讓他搗鼓專業技術上的事情一點兒問題也沒有,可處理和社團的關係就不拿手了,所以公司就落到了這種地步。
“方先生,別看我們公司規模不大,但實力還是相當不錯的,這些技術人員都是老手,焊接芯片很是拿手,這東西普通人不學個把月根本弄不好,焊接時稍微一不小心就可能把芯片或者電路板給弄壞了,這損失可就大了。”李軒給沈隆做著解說。
“嗯,不錯,不錯。”沈隆邊看邊點頭,“你們公司的設備和員工技術都不錯,的確有投資的價值,你們就這麽放棄確實可惜了。”
“哎,不放棄也沒辦法啊,現在盜版遊戲不好做了,政府查得嚴,那些社……街機廳又不斷壓價,搞得我們的利潤越來越低,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李柯歎道,他剛才其實想說社團來著,又害怕嚇到沈隆,於是趕緊改口,他還想把公司賣出去呢。
“我看得差不多了,咱們去裏麵聊吧!”看了一圈兒之後,沈隆和阮梅到了他們兄弟倆的辦公室,“你們想怎麽出售公司?”
“方先生,我們為了這家公司,一共投入了兩百多萬港幣,租用廠房、購置機器、招聘人才,花了五年功夫才把公司做到如今這種程度,現在因為家裏有事,不得不出售,說實話我們心裏也舍不得。”說起這些,兄弟倆都有些傷感。
“李先生,賬不是這麽算的,你們好多機器都已經舊得不能再用了,我總不能花錢買垃圾吧?等收購了你們公司,還得投錢買新設備……還有,我聽說好幾家社團都想拿下你們公司,我將來還得替你們承受他們的壓力,這都是成本啊!”沈隆開始討價還價。
“這樣好了,我給你們兩個選擇!”雙方你來我往幾個迴合之後,沈隆亮出了自己的條件,“要麽,我給你們三百萬,你們把公司留給我;要麽我給你們兩百八十萬,你們兄弟倆繼續留在公司,我給你們留百分之五的股份,你們繼續管理公司。”這兩個一個擅長技術,一個擅長和社會各類人等打交道,都是不錯的人才。
“沈先生,繼續留在公司,我們也不知道該做什麽啊?”李軒有些迷茫,盜版遊戲的生意是做不下去了,其它生意他還沒有頭緒,但凡有一點兒辦法,也不至於要出售公司啊。
“這個不用著急,盜版遊戲不讓做了,我們可以做正版遊戲啊,誰說隻有日本人和美國人才能開發遊戲呢?香江這些年也積累了不少電子方麵的人才,有這個基礎。”其實現在香江的電子業基礎發展不錯。
1959年,日本索尼通過一家香江公司,在當地開設了第一家收音機工廠,每月生產4,000部收音機,香江電子工業的萌芽就從這裏開始;到了1960年香江有三家收音機工廠,1961年增至12家,1962年5月更增至14家。
與此同時,幾家美國著名的電子公司到香江設廠,裝配分立組件,如磁芯存儲組件、二極管、晶體管和電容器等,推動了香江電子業的極速發展;數據來看,1960年香江電子廠僅4家,1970年這數字就已經變成了230家,雇傭工人人數也從183人增至3.8萬人。
70年代,大規模集成電路問世,電腦、電子表產品迅速增長。更多外資在港設廠,帶來了更多“寶貝”——用於裝配集成電路、電子表、音箱器材、計算機、電視機等電子產品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使香江電子工業有了第一次發展高潮。
到1980年,在港電子廠增至1316家,雇員達到9.3萬人,出口值達到134.17億港元,此時已經占到香江出口總值的12.2%,成為香江第二大行業;1981年半導體收音機的出口量超過美國和西德,居世界首位。
巔峰時期,香江電子業的出口值一度占到香江製造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香江的電子業能如此迅猛第發展是因為香江是自由港,進出口不課稅,待遇優惠;香江渠道多,消息靈通;小廠多,動作靈活,一個新電子產品的製造時間,美國要8個月,日本要5個月,而香江平均不到3個月,靈活性,在劇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得優勢。
所以在香江從事電子業是有基礎的,而且也有希望做好,隻可惜由於資金實力薄弱、無力開發新技術,基礎元件隻能依賴進口,受國際形勢影響較大,以及通貨膨脹、地價暴漲等原因的影響,香江電子業最終走向了沒落。
不過沈隆既然來了,肯定會改變這一現狀,而他收購這家小公司就是第一步,一上來他就打算改變香江電子業研發能力不強的劣勢,用新產品的開發來和日本、美國商人爭奪市場。
“方先生,新遊戲的開發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們也嚐試過,但都失敗了。”李軒並不相信沈隆能做到這些。
“你們可以看看再說!阿梅,把我的包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