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等人並不知道大明朝已經換了新皇帝,所以他們仍舊把手中的朱祁鎮當作一個寶貝來看待,因為這個人能給自己帶來的實際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且不說朱祁鎮空口白牙就替自己要來了大同庫內的兩萬兩千兩白銀,後來他還繼續利用自己的權威,讓人將大明戰死將領的家私全部抄沒,然後送出來分賜給眾人做禮物,這樣的活寶你上哪找去?
而伯顏帖木兒也樂於以朱祁鎮為誘餌,帶著他站在大同城關下耀武揚威,直等著城內大軍開門救人。
不過城內的郭登等人倒是沉得住氣,無論如何也不肯打開城門率軍出來營救朱祁鎮,殊不知這是因為之前朱祁鎮已經明確拒絕了劉安的營救計劃:他實在是太怕死了。
最後等了兩三天,伯顏帖木兒等人實在不耐煩了,便讓朱祁鎮向城內討了一些這個時節基本吃不到的西瓜、雪梨等物,然後穿著宋瑛、朱冕等人的大紅蟒袍,非常招搖地離開了大同。
(關於西瓜、雪梨一事,也是《明英宗實錄》上記載的,而且還尼瑪是朱祁鎮主動要來送的,太丟人了。雖然那時候沒有成熟的大棚種植技術,但即便如此,隻要有權有錢,享受一些超越時節的特殊福利想必也不是難事,所以大家就不要吐槽吃西瓜、雪梨的事兒了。)
不過也先等人並沒有迴環境惡劣的塞外,而是轉頭去了宣府,因為他們打算用同樣的方法敲詐一番楊洪:既然讓你開城門不成,那趁機跟你要點錢總沒有問題吧?
懷著這樣的想法,也先一邊讓三弟賽刊王和手下大將阿剌整軍備戰,一邊優哉遊哉地趕往宣府,準備繼續自己的敲詐勒索大業。
待也先等人再次來到宣府,已經距離上次有十日之久了,而這十天,足可以改變很多事情,比如大明朝的皇帝。
但也先等人並沒有想過這種可能性,所以他很自然地命人故伎重演,再次派袁彬去城關叫門,讓楊洪等將領出來拜見他們的皇帝朱祁鎮。
可尷尬的是,袁彬在下麵喊了半天,根本沒有人進行迴應,甚至連個走上城頭來答話的人都沒有。
當然,城內守軍敢這樣做,無非是出自總兵官楊洪的授意罷了。他已經知道大明朝換了皇帝,也接到了兵部尚書於謙以皇帝朱祁鈺的名義發來的信件,所以自然不用在意城下的朱祁鎮:您還是老老實實地迴漠北當您的太上皇去吧!
楊洪等人的這種態度可把也先給氣壞了:這次要是不坑你們一點錢,豈不是連路費都要賠進去啦?
於是也先氣急敗壞地將朱祁鎮找來,讓他親自給城內的楊洪寫信。
朱祁鎮哪敢不遵,於是便顫著手寫好了一封親筆信,然後伯顏帖木兒親自將這封信用箭射入了城中。
城下的袁彬叫門,城內守軍可以裝作聽不見,可當瓦剌人將朱祁鎮的親筆信用箭矢射上來時,這些大頭兵便沒了主意。
於是他們隻得報告給了都禦史羅亨信,然後由他將信件轉交給楊洪。
可楊洪看後隻是微微一笑,因為於謙早已告訴了他應對的方法。
結果過了沒多久,羅亨信便親自將朱祁鎮的親筆信用箭射了下來,爾後大聲喊道,“這都是假的,我們不會相信!”
也先聽到羅亨信的話,差點氣暈了過去,而朱祁鎮也是一副欲哭無淚的模樣:難道朕的威信已經衰減到如此地步了嗎?楊洪,羅亨信,你們好狠!
“大哥,楊洪此人向來強硬,恐怕咱們在大同占不到什麽便宜。”伯顏帖木兒處事最為冷靜,於是此時便向也先提出了最為合理的建議,“咱們不如先退迴……”
“不成!”也先惡狠狠地揮了揮馬鞭子,爾後瞥了縮在一旁的朱祁鎮一眼,“來都來了,不如趁機攻入關內……”
“大哥不可!”伯顏帖木兒聽也先這樣一說,急得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關內情況不明,且賽刊王、阿剌未將大軍休整完畢……”
“那該如何?”也先知道自己剛才說的是氣話,因此便隻是無奈地一攤手,“總不能真的就這樣迴去了!”
“去大同!”伯顏帖木兒斬釘截鐵地說道,“楊洪是個硬骨頭,可我看那個劉安卻是軟蛋,不如迴那裏討些便宜!而且咱們也可以順道休整一下大軍,到時候在關外把隊伍調齊了,再進關不遲!”
“好!那就聽你的!”也先說罷,便一揚馬鞭,爾後率著大軍再次往大同趕去。
這廂也先吃了不知道朱祁鈺登基的虧,那邊剛進京城的劉安心中則顯得惴惴不安,因為他也是剛剛得知大明朝已經換了皇帝,話說自己剛離開大同的時候,信兒還沒有送到啊!
自從朱祁鎮交代自己迴京城報告敵情,並將自己進封為廣寧侯後,劉安就迫不及待地快馬往京城趕來,甚至為了避免與瓦剌大軍相遇,他還專門走了紫荊關那條小道,可誰知卻突然間換了皇上,那……朱祁鎮進封自己為廣寧侯的話還作數嗎?在進入大殿參拜新皇帝之前,劉安腦中一直迴蕩著這個問題。
隻不過當劉安向朱祁鈺行完禮,並說出了前些日子在大同城下發生的情況後,他便發現眾人看向自己的眼神都已經變了,“陛下,這……這是上皇吩咐的,臣……蓋無虛言。”
“好!好一個蓋無虛言!”朱祁鈺謔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不自覺地把拳頭攥緊了,“你說,上皇還吩咐你什麽了?”
“這個……”劉安看得出朱祁鈺麵色不善,但由於心中的利益驅使,他還是低著頭說了出來,“上皇還說……將臣進為廣寧侯,以表功勳……”
“以表功勳?”朱祁鈺拿手指著劉安,忍不住冷笑兩聲,“廣寧伯,你還真說得出口啊!”
“陛下,臣啟奏!廣寧伯劉安挪取大同庫銀以資敵軍,喪權辱國,將其下獄論死!”這是兵部尚書於謙的聲音。
且不說朱祁鎮空口白牙就替自己要來了大同庫內的兩萬兩千兩白銀,後來他還繼續利用自己的權威,讓人將大明戰死將領的家私全部抄沒,然後送出來分賜給眾人做禮物,這樣的活寶你上哪找去?
而伯顏帖木兒也樂於以朱祁鎮為誘餌,帶著他站在大同城關下耀武揚威,直等著城內大軍開門救人。
不過城內的郭登等人倒是沉得住氣,無論如何也不肯打開城門率軍出來營救朱祁鎮,殊不知這是因為之前朱祁鎮已經明確拒絕了劉安的營救計劃:他實在是太怕死了。
最後等了兩三天,伯顏帖木兒等人實在不耐煩了,便讓朱祁鎮向城內討了一些這個時節基本吃不到的西瓜、雪梨等物,然後穿著宋瑛、朱冕等人的大紅蟒袍,非常招搖地離開了大同。
(關於西瓜、雪梨一事,也是《明英宗實錄》上記載的,而且還尼瑪是朱祁鎮主動要來送的,太丟人了。雖然那時候沒有成熟的大棚種植技術,但即便如此,隻要有權有錢,享受一些超越時節的特殊福利想必也不是難事,所以大家就不要吐槽吃西瓜、雪梨的事兒了。)
不過也先等人並沒有迴環境惡劣的塞外,而是轉頭去了宣府,因為他們打算用同樣的方法敲詐一番楊洪:既然讓你開城門不成,那趁機跟你要點錢總沒有問題吧?
懷著這樣的想法,也先一邊讓三弟賽刊王和手下大將阿剌整軍備戰,一邊優哉遊哉地趕往宣府,準備繼續自己的敲詐勒索大業。
待也先等人再次來到宣府,已經距離上次有十日之久了,而這十天,足可以改變很多事情,比如大明朝的皇帝。
但也先等人並沒有想過這種可能性,所以他很自然地命人故伎重演,再次派袁彬去城關叫門,讓楊洪等將領出來拜見他們的皇帝朱祁鎮。
可尷尬的是,袁彬在下麵喊了半天,根本沒有人進行迴應,甚至連個走上城頭來答話的人都沒有。
當然,城內守軍敢這樣做,無非是出自總兵官楊洪的授意罷了。他已經知道大明朝換了皇帝,也接到了兵部尚書於謙以皇帝朱祁鈺的名義發來的信件,所以自然不用在意城下的朱祁鎮:您還是老老實實地迴漠北當您的太上皇去吧!
楊洪等人的這種態度可把也先給氣壞了:這次要是不坑你們一點錢,豈不是連路費都要賠進去啦?
於是也先氣急敗壞地將朱祁鎮找來,讓他親自給城內的楊洪寫信。
朱祁鎮哪敢不遵,於是便顫著手寫好了一封親筆信,然後伯顏帖木兒親自將這封信用箭射入了城中。
城下的袁彬叫門,城內守軍可以裝作聽不見,可當瓦剌人將朱祁鎮的親筆信用箭矢射上來時,這些大頭兵便沒了主意。
於是他們隻得報告給了都禦史羅亨信,然後由他將信件轉交給楊洪。
可楊洪看後隻是微微一笑,因為於謙早已告訴了他應對的方法。
結果過了沒多久,羅亨信便親自將朱祁鎮的親筆信用箭射了下來,爾後大聲喊道,“這都是假的,我們不會相信!”
也先聽到羅亨信的話,差點氣暈了過去,而朱祁鎮也是一副欲哭無淚的模樣:難道朕的威信已經衰減到如此地步了嗎?楊洪,羅亨信,你們好狠!
“大哥,楊洪此人向來強硬,恐怕咱們在大同占不到什麽便宜。”伯顏帖木兒處事最為冷靜,於是此時便向也先提出了最為合理的建議,“咱們不如先退迴……”
“不成!”也先惡狠狠地揮了揮馬鞭子,爾後瞥了縮在一旁的朱祁鎮一眼,“來都來了,不如趁機攻入關內……”
“大哥不可!”伯顏帖木兒聽也先這樣一說,急得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關內情況不明,且賽刊王、阿剌未將大軍休整完畢……”
“那該如何?”也先知道自己剛才說的是氣話,因此便隻是無奈地一攤手,“總不能真的就這樣迴去了!”
“去大同!”伯顏帖木兒斬釘截鐵地說道,“楊洪是個硬骨頭,可我看那個劉安卻是軟蛋,不如迴那裏討些便宜!而且咱們也可以順道休整一下大軍,到時候在關外把隊伍調齊了,再進關不遲!”
“好!那就聽你的!”也先說罷,便一揚馬鞭,爾後率著大軍再次往大同趕去。
這廂也先吃了不知道朱祁鈺登基的虧,那邊剛進京城的劉安心中則顯得惴惴不安,因為他也是剛剛得知大明朝已經換了皇帝,話說自己剛離開大同的時候,信兒還沒有送到啊!
自從朱祁鎮交代自己迴京城報告敵情,並將自己進封為廣寧侯後,劉安就迫不及待地快馬往京城趕來,甚至為了避免與瓦剌大軍相遇,他還專門走了紫荊關那條小道,可誰知卻突然間換了皇上,那……朱祁鎮進封自己為廣寧侯的話還作數嗎?在進入大殿參拜新皇帝之前,劉安腦中一直迴蕩著這個問題。
隻不過當劉安向朱祁鈺行完禮,並說出了前些日子在大同城下發生的情況後,他便發現眾人看向自己的眼神都已經變了,“陛下,這……這是上皇吩咐的,臣……蓋無虛言。”
“好!好一個蓋無虛言!”朱祁鈺謔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不自覺地把拳頭攥緊了,“你說,上皇還吩咐你什麽了?”
“這個……”劉安看得出朱祁鈺麵色不善,但由於心中的利益驅使,他還是低著頭說了出來,“上皇還說……將臣進為廣寧侯,以表功勳……”
“以表功勳?”朱祁鈺拿手指著劉安,忍不住冷笑兩聲,“廣寧伯,你還真說得出口啊!”
“陛下,臣啟奏!廣寧伯劉安挪取大同庫銀以資敵軍,喪權辱國,將其下獄論死!”這是兵部尚書於謙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