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淩很快就隨著朱勇率領的四萬大軍趕往鷂兒嶺救援了,由於大軍幾乎全都是騎兵,因此幾十裏的路程倒也算不得什麽,隻不過出於謹慎,朱勇一直刻意壓著行軍速度。


    監軍劉僧此時就騎著戰馬行在最前麵,白白胖胖的他慣於捧王振的臭腳,因此跟著得道升遷,可這同時也養成了他對底下人頤指氣使的臭毛病。


    所以就算現在麵對的是朱勇,他也改不了那副愛顯擺的脾氣嘴臉,“成國公,照著咱家說,是不是該加快速度了?老那麽慢悠悠地拖著也不是個事兒啊!”


    “劉公公,不是我不想走快,而是需要前軍把路給探好了,以防瓦剌埋伏。”朱勇倒算是個好脾氣,加上他也不願意得罪王振,因此說話時都盡量顯得客氣一些。


    “咱家聽著成國公這話可沒道理。”劉僧搖了搖頭,非但沒有意識到朱勇話語中的抬舉,反而更加得寸進尺,“瓦剌現在沒準正跟咱們的後軍隊伍打著呢,若是現在迅速趕過去的話,正好能給瓦剌人致命一擊,可要是拖得久了,嗬嗬……路是探清楚了,瓦剌的埋伏也布好了!”


    此時永順伯薛綬就跟在劉僧後麵,隻見他從外表上看來,與一般的漢人無異,但身上的一些細節打扮,卻能表露出自己蒙古人的身份。


    比如他的身上沒有穿著重鎧,腿腳上綁的也是打緊的毛皮圈,但這並非是提醒自己蒙古人的身份,而是習慣於這樣行軍作戰罷了。


    薛綬平日裏是個暴脾氣,而且一直看不上王振那群宦官,所以此時聽著劉僧又在這裏指手畫腳,大放厥詞,便毫不客氣地說道,“皇上把行軍大權交到了成國公手裏,哪輪得著你在這裏說三道四?”


    劉僧沒料到敢有人這樣填對自己,不由得迴身瞪了薛綬一眼,爾後怒氣勃發道,“嘿!你算個什麽東西?敢跟咱家這樣說話?”


    “我是先皇親自敕封的伯爵!”其實像薛綬這些前來歸附的蒙古人,朝廷給他們的待遇還是很優厚的,所以他說這話時也帶著一股底氣,“倒是你算個什麽東西?連馬都騎不利索!”


    “你……”劉僧一聽見薛綬這樣說,頓時氣得張口結舌,爾後看向朱勇道,“成國公,你來評評理,咱家身為監軍,他跟咱家這是什麽態度?你就看著他這麽欺負咱家?”


    其實朱勇心中早就厭煩透了劉僧,可又不得不給王振留上幾分薄麵,於是便出聲調停道,“劉公公息怒,永順伯說話是急了一些,可也都是為國家、為大軍計,還望劉公公見諒則個!”


    “不成!咱家咽不下這口氣!”劉僧在眾人麵前丟了麵子,竟是執意不依不饒,“若是成國公評不了這個理兒,那咱家迴去就跟老祖宗說,讓老祖宗替咱家做主!”


    朱勇聽著劉僧竟然把王振搬出來抬壓人,恨不得上去就給他幾巴掌,因為這個人不識趣兒啊!


    其實有時候政治講究的就是一個妥協,即便如王振、朱勇等人,也要給對方留上幾分麵子,這樣才能和平相處,說起來就是把握好一個度。


    所以身處官場最怕遇見像劉僧這樣的蠢人,因為他倚仗權勢不知道收斂,麵子這個東西都是互相抬起來的。你不給我留點餘地,我自然也要讓你臉上掛不住,真把人逼急了能有什麽好果子吃?


    可劉僧顯然不懂這個道理,他對王振無底線地諂媚逢迎,換來了如今的權勢,自然就要把威風耍出去,譜得擺足了!


    在劉僧看來,朱勇對自己態度那麽好,就是因為他害怕王振,卻不明白那隻是沒有人願意為了些許小事兒而去拚自己的底牌罷了。


    若是朱勇被逼得拿出所有的身家性命死磕,王振都得嚇一跳,更何況一個小小的劉僧呢?


    王振明白這個事理兒,所以他對張輔、朱勇等人都得留著幾分麵子,無奈的是他沒想到自己信任的劉僧竟是這樣一個蠢貨。


    “成國公,你倒是說句話啊!”劉僧見朱勇一直沉默,心裏就更不得勁了,“難道咱家來這兒,就是讓你們欺負的?”


    “劉公公,如今大敵當前,就先把這些個人恩怨放一放吧。”朱勇皺皺眉頭,終究是有些忍耐不住了,“何況又算不得什麽大事兒!”


    “好!好!”劉僧看了朱勇一眼,爾後冷笑一聲道,“咱家算是看出來了,你們這些武將都是穿一條褲子的!”


    其實在劉僧出發之前,王振就專門給他交代過,一定要在大軍裏把話語權給抓住了,這樣才能在皇上麵前搶功勞。


    而抓權的方式是什麽?那就是立威!劉僧把這句話記得很牢,所以他決不允許現在這種情況的發生!


    自己把這次的事兒辦漂亮了,就能替老祖宗在皇上麵前長宦官的臉,到時候得到重用還不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於是劉僧陡然生出一股氣勢道,“成!沒人管咱家,咱家就自己走!反正這離鷂兒嶺就還十幾裏地!”


    “你們幾個,帶著手底下的人跟咱家走!”劉僧說著,便抬手一指跟在自己身後的幾個軍官,他們都是靠依附王振起家的,當然會聽自己的話,“咱們去前麵給大軍開路,迴頭立了功勞,老祖宗跑不了你們!”


    劉僧說罷,便一馬當先,帶著大隊人馬直接向前衝去。朱勇見狀,忙在後麵喊道,“劉公公,那些都是輕騎兵,沒有火器,擺不了陣法!”


    “咱家要的就是能走得快的!”劉僧的話此時被風吹得忽近忽遠,“成國公,這次有了功勞,那可都是咱家的!”


    附注:在此稍微解釋一下,希望大家對監軍有一個正確的理解。首先,大家不要覺得監軍就是一個陪襯,其實監軍的權力真的很大(因為他們某種程度上算是皇帝的觸手和代言人,皇帝設置監軍,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防止武將在軍中專權),比如唐朝時期作為大將的高仙芝,就得受監軍邊令誠的管製,並且後來也可以說是死於邊令誠之手(這個很讓人氣憤了,大家可以去查一查相關史實)。


    明朝的太監監軍雖然沒有那麽誇張,甚至權利變化範圍很大,但不外乎以下怪圈:朝中太監得勢,他們跟著權力大,朝中太監不得勢,他們跟著權力小。此時王振在朝中可以說是炙手可熱,而朱勇又一直對王振有所結交避讓,所以對劉僧自然是要保留幾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權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大小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大小蔣並收藏明朝第一權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