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德來說,修行的速度比被人慢,隻是其中一點,依照完整版基礎吐納法的說法,他需是從修行之初,就要考慮祭煉自己的本命道器!


    這完整版的基礎吐納法出自太陽神鏡,跟玄門聖地的基礎吐納法隻有些微詫異,故而,這完整版基礎吐納法,來頭不小,自是跟玄門聖地的基礎吐納法一個等級。


    或許在那些大能的眼中,殊途同歸,在修行的開始,便差不多吧。亦或者,這基礎吐納法,還有更大的來頭。


    這些猜測,先不必說,基礎吐納法開篇便言明,一切的修行,最初的基礎最為重要,基礎有多厚,日後的修行才能有多高。故而,若想修煉本命道器,陪伴自己一路前行,乃至成就器之極致,便是要從自己修行之初祭煉,令其伴隨自己修行的每一個時刻,每一重境界,讓本命道器,也如自己一般,從凡俗超脫,從起始便開始修行,鑄就渾厚的根基。


    完整版的基礎吐納法,比之洞虛宮所藏,多出了許多倍內容,這多出的內容中,就有器篇,內中記載數種本命道器的祭煉之法,同時,也記載了十多種護道法器的祭煉法。


    那數種本命道器,李德都細細的研究過,共有五種,一顆珠子,一座寶塔,一尊火爐,一麵寶鏡,一個銅鍾。


    關於這五件本命道器,隻有法器層次的祭煉之法,但是其未來的道路,卻是給出了些許描述。


    或成純陽神珠,或成神火塔,或成神火爐,或成神鏡,或成神鍾。


    李德自家五行屬火,這五件本命道器倒也都是火屬,隻是他思來想去,卻是選了那尊火爐。


    他自家屬火,未來的道路,要麽走純粹的火屬之道,修成火道真仙,要麽柔和太陽與火,走大日之道。


    他自家的未來未定,故而,那純陽珠,神火塔,便被淘汰。加上,那麵帶他逃離地球的神鏡在,自家沒必要再祭煉一麵寶鏡,在爐與鍾之間,那爐最好的選擇。


    至於鍾,或許神話中,有東皇鍾威震天下,乃是最為頂級的至寶,但,東皇鍾,本是混沌鍾,不入五行,可為護身至寶,卻不能成為承載自身之道的本命道器。


    自家的本命道器火爐,法器層次,需要的靈材倒是好尋,對洞虛宮來說,也隻是一些珍貴些的靈材罷了。隻是要將這尋常的靈材,煉成本命道器火爐,一是要用特殊的禁法凝練禁製,二是要用種種靈藥洗練才行。


    修行之路,自氣海而始,而氣海境的修行,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乃是采煉靈氣,凝練真氣,待煉成九九八十一道真氣,便是功成。接著,就要打通體內經脈,何時真氣自體內,完成一個大周天循環,才是完成。最後,則是打通體內三百六十五處大穴,便是氣海圓滿。


    而後,破開天靈,真氣衝入玄關一竅內,破碎玄牝之門,以真氣熔煉自玄門中噴出的特殊物質,修成法力,鑄成道基,如此,便邁入修行的第二境,築基境。


    而李德的本命道器火爐,在煉成八十一道真氣前,必須煉成,不然,他的器就不圓滿。


    如此一算,李德的日子就不輕鬆,自家的修行本就慢旁人太多,需是要努力修行,早日將真氣煉出八十一道,又要想方設法,弄些修行的資糧,加速自家的修行速度,再者,還要學習禁法,凝練禁製,同時,祭煉本命道器,需要的諸多靈藥,也要一一尋來。


    而且修行不是閉門造車,他就算這般盤算的好,真過起日子來,或是這事,或是那意外的,自是不能如意。


    想到此處,李德歡喜興奮中,也頗為糾結,不過,跟踏入超凡之路,開始修行比起來,其餘的困難,那就不是困難,困難,不就是讓人拿來克服的嘛!


    修為才是根本,李德心中已有規劃,在煉成九道真氣前,並無力去做他事,他便準備安心呆在山峰中修行。


    日出時,采煉大日紫氣,彌補真氣種子,開辟氣海丹田的損耗。日出後,返迴院內,誦讀玄門經典,領悟玄門真意,此為早課。早課後,便是修真煉法,凝練自家真氣,下午,便是學習禁法,符篆等修行知識。


    其實那早課,並非修行所必須,隻是李德看的小說太多,覺得書中所言,修行玄門功法,若不熟讀玄門經典,必不能參悟透其中的真意,不能修煉到極深的境界,他自家極為認同這等觀點,便將誦讀玄門經典,列為自家的日常修行功課之一。


    列好了計劃,李德自山頂下來,迴了自己的小院,雖然山頂出僻靜,日出時采煉大日紫氣極為便捷,但是這乃是洞虛宮之中,這一座山峰中有陣法束縛靈氣,將大多數靈氣都束縛起來,匯集到自己這一脈的那處大院之內。李德的小院中,也有單獨的靜室,靜室內有陣法調控,可釋放被大陣束縛的靈氣,以滿足修行所需。


    李德之所以跑到山上,全是為了那大日紫氣,故而,他采煉完了大日紫氣,便返迴院中,在靜室中修行,可加快自家的修行速度。


    玄門典籍,並不廣傳,雖不是修行之聖法,但是各個玄門一道的宗門,卻是都視若珍寶,非本門弟子不傳。故此,洞虛宮雖是玄門外傳,卻也隻有千分之一左右的道藏傳承。


    這道藏,乃是玄門基礎典籍,共計十二萬九千六百冊,包羅萬象,幾乎涵蓋玄門的所有道義。除去那些玄門聖地有完整的道藏外,其餘玄門一道的宗門,都不完整,如洞虛宮,隻有一百多冊傳承。


    李德在靜室之中,取出一冊道藏,認真誦讀,並做好筆記,凡是其中不明白之處,盡數記錄下來,一冊道藏不過萬餘字,李德讀了一個時辰也才讀了十分之一,蓋世因為,其中不明之處太多,跟那冊道藏一般厚的冊子,被他寫了半冊子還多。


    他每日給自己規劃,便是讀一個時辰的道藏,讀完道藏,便操控靜室中的陣法機關,釋放靈氣。


    雖然整個山峰的大部分靈氣都被陣法束縛,但是整個山峰中,還是彌漫著一定濃度的靈氣,若不釋放靈氣,他吞吐一口,隻有十絲靈氣進入體內,若是將陣法機關放開一成,他吞吐一口,便有二十絲靈氣,乃是一倍差距。


    以他此時的修為,一倍的靈氣濃度,已然足夠!


    整個洞虛宮,除去掌教一脈,其餘幾脈的山峰,靈脈差不多,蘊含的靈氣差不多,但是鬥戰一脈人數最少,加上李德的幾個師兄師姐外出,不在山內,因而,這陣法束縛的靈氣才這般濃鬱。


    若是別的山峰,縱然是將陣法機關全部開啟,靜室內的靈氣濃度,也才是外界的四五倍而已。這就給了李德一個,拉近跟別人修行差距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日道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色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色熊貓並收藏大日道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