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用飛剪船進行海上貿易,運輸的效率將變得極為恐怖。同等距離下,普通蓋倫貨船才走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少,飛剪船運送的貨物就已經抵達了。
高速高效的海運手段還能大幅度壓低成本——水手吃穿用度甚至患病死亡都是要花費大把銀子的。
如此一來,對於買家來說,飛剪船運來的貨物,至少能比以往便宜兩成以上!
另外飛剪船還有一項巨大的優勢,那就是不懼海盜。時下各大洋上遊曳的海盜船比起飛剪船來簡直慢如烏龜,沒等海盜們靠近,飛剪船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你拿什麽來搶?
可以想見,等大明遠洋商隊大量裝備飛剪船之後,無論是哪裏的生意,隻要他們去做了,就會迅速依靠成本優勢擊敗所有競爭對手。
什麽老牌西班牙黃金艦隊,什麽和蘭海上馬車夫,什麽新興海洋強國英吉利,全都會變成“落後產能”,眼巴巴地看著那個東方帝國賺走海上貿易的大頭。
當然,朱琳渼也非常清楚,如果這一天來臨,西方國家肯定會聯合起來用武力威脅大明。
所以必須建立一支能夠令其他國家不敢輕舉妄動的強大水師,才能有效保護大明的海上商路。不過往後有海外貿易的豐厚利潤支撐,加上他腦子裏大量後世先進的戰船設計圖,水師定然不懼任何對手的挑戰。
但飛剪船雖好,卻也隻限於做商船用。因為其船體太窄,側向穩定性非常差,側舷開上一炮幾乎能把自己給掀翻了。所以蓋倫戰船仍是海戰的主力,曆史上,一直到十九世紀下半葉,風帆蓋倫都牢牢統治著全球的海洋。
朱琳渼隨後便在潘明忠的指引下,在船廠最西側一個不起眼的船台上看到了正在施工中的飛剪船。
細長的船身,微微上翹的船頭,都與他前世收藏的那條飛剪船模型一模一樣。
他滿意點頭,吩咐邵知章道:“等這條船試製成功,馬上建造五條同樣的出來,銀子從遠洋商隊裏撥付。”
他又轉問潘明忠,“潘大人,隻是這船尺寸太小了些,是否能放大到三百噸左右?”船越大,抗風浪能力就越強。達到三百噸,才算是勉強具備了遠洋能力,否則就隻能跑跑東南亞和日本航線了。
“迴皇上,隻要第一條船建成,下官立刻便著手放大尺寸。工匠們已能熟練建造八百噸戰船,三百噸的飛剪船當有九成把握。”
“好。”朱琳渼又吩咐道,“此外千噸的二級戰列艦也要盡快著手試製,這些事卻都要勞煩潘大人出力主持了。”
一千噸的蓋倫戰船的圖紙他早就交給了船廠,但是從八百噸到一千噸看似提高不多,卻已快要摸到這個時代造船工業的天花板了。
龍骨的強度、船殼的厚度、桅杆的結構等等,對於造船底子薄弱的大明來說都是全新課題。要知道,如今放眼整個世界,能建造千噸以上戰船的船廠也絕不超過十所。
不過朱琳渼堅信,大明從來都不缺人才,隻要朝廷支持,用不了很久,工匠們肯定能掌握千噸甚至英國“海上君主”號那樣一千五百噸的巨無霸的建造工藝。
潘明忠忙躬身道:“下官遵旨,定竭盡全力以不負聖上期待!”
隨後,朱琳渼又在邵知章指引下視察了幾條三百到五百噸級的戰船建造情況。
眼下龍江船廠已有在冊的各級工匠近四千人,還有打雜的壯勞力上萬名,大小船台八座,已然成為整個亞洲最大的造船基地,五百噸以下的巡航艦和護衛艦都能輕鬆量產。
倒是軍器局的鑄炮速度開始跟不上戰船下水的速度了,以至兵部不得不多花銀子從澳門卜加勞炮廠訂貨。
朱琳渼已在規劃,等北伐的準備工作結束之後,得撥出些銀子擴建軍器局了。現下佛山幾座新的鐵場已經興建完成,或許可以在那邊增建一所鑄炮廠……
他眼望船台上一艘接近完工的三百噸護衛艦,心中正思忖著,石霖卻快步湊了上來,拱手低聲道:“陛下,顧炎武顧指揮使說有緊急軍情稟奏。”
有什麽事兒竟不能等迴宮了說?朱琳渼不由湧起不好的預感,對石霖道:“帶他過來。”又轉身示意邵知章、潘明忠等人退下。
顧炎武幾乎是小跑著前來,先行過大禮,而後望向旁邊的張家玉、應天祥等人。
朱琳渼道:“但說無妨。”
“是。”顧炎武這才臉帶焦急之色,揖道,“陛下,北京剛才送來五百裏急報,言說虜偽帝已離開北京,往沈陽衛遁去。虜將譚拜留守北京,城中草木皆兵,亂作一團……”
朱琳渼負手而立靜待下文,他知道,如果僅有順治北逃這種好消息,顧炎武不會是這副表情,也不會這麽急。
果然,顧炎武繼續道:“數日前屬下得聞迅捷營李將軍在揚州、都江一線遇虜賊拚死頑抗,又傳言虜酋多爾袞已至揚州統兵。屬下甚覺有異,便派人往揚州以北打探,卻皆如石沉大海。
“直到方才,始有探子重傷迴返,報虜賊縱兵將揚州以北的所有人口驅至淮河對岸,稍有不從者便遭屠戮,北鎮的十多名探子亦被裹挾其中。
“此後虜賊又於各處放火、毀壞道路。現下揚州、高郵等州府大片土地被賊兵燒成白地,百裏不見人煙,且災禍正在朝淮安府蔓延……”
“不好,”朱琳渼聞言瞳孔一縮,“建虜這是要放棄揚州等地,收縮死守淮河!
“揚州、淮安皆屬繁華之地,建虜如此暴行之下,怕得有數百萬人蒙難……”
顧炎武慌忙跪伏道:“都是屬下打探不力,還請聖上降罪。”
朱琳渼迅速冷靜下來,抬手道:“顧大人請起。建奴狡詐暴斂,又事發突然,非你之過。
“況且眼下南直隸境內虜賊未靖,大軍又缺乏修整,就算提前得到消息,怕也難以立刻揮軍北上。”
張家玉也在一旁思忖道:“陛下,或許虜賊就是故意大造殺戮,引我軍匆忙北上向救,以圖半道伏擊於我!”
高速高效的海運手段還能大幅度壓低成本——水手吃穿用度甚至患病死亡都是要花費大把銀子的。
如此一來,對於買家來說,飛剪船運來的貨物,至少能比以往便宜兩成以上!
另外飛剪船還有一項巨大的優勢,那就是不懼海盜。時下各大洋上遊曳的海盜船比起飛剪船來簡直慢如烏龜,沒等海盜們靠近,飛剪船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你拿什麽來搶?
可以想見,等大明遠洋商隊大量裝備飛剪船之後,無論是哪裏的生意,隻要他們去做了,就會迅速依靠成本優勢擊敗所有競爭對手。
什麽老牌西班牙黃金艦隊,什麽和蘭海上馬車夫,什麽新興海洋強國英吉利,全都會變成“落後產能”,眼巴巴地看著那個東方帝國賺走海上貿易的大頭。
當然,朱琳渼也非常清楚,如果這一天來臨,西方國家肯定會聯合起來用武力威脅大明。
所以必須建立一支能夠令其他國家不敢輕舉妄動的強大水師,才能有效保護大明的海上商路。不過往後有海外貿易的豐厚利潤支撐,加上他腦子裏大量後世先進的戰船設計圖,水師定然不懼任何對手的挑戰。
但飛剪船雖好,卻也隻限於做商船用。因為其船體太窄,側向穩定性非常差,側舷開上一炮幾乎能把自己給掀翻了。所以蓋倫戰船仍是海戰的主力,曆史上,一直到十九世紀下半葉,風帆蓋倫都牢牢統治著全球的海洋。
朱琳渼隨後便在潘明忠的指引下,在船廠最西側一個不起眼的船台上看到了正在施工中的飛剪船。
細長的船身,微微上翹的船頭,都與他前世收藏的那條飛剪船模型一模一樣。
他滿意點頭,吩咐邵知章道:“等這條船試製成功,馬上建造五條同樣的出來,銀子從遠洋商隊裏撥付。”
他又轉問潘明忠,“潘大人,隻是這船尺寸太小了些,是否能放大到三百噸左右?”船越大,抗風浪能力就越強。達到三百噸,才算是勉強具備了遠洋能力,否則就隻能跑跑東南亞和日本航線了。
“迴皇上,隻要第一條船建成,下官立刻便著手放大尺寸。工匠們已能熟練建造八百噸戰船,三百噸的飛剪船當有九成把握。”
“好。”朱琳渼又吩咐道,“此外千噸的二級戰列艦也要盡快著手試製,這些事卻都要勞煩潘大人出力主持了。”
一千噸的蓋倫戰船的圖紙他早就交給了船廠,但是從八百噸到一千噸看似提高不多,卻已快要摸到這個時代造船工業的天花板了。
龍骨的強度、船殼的厚度、桅杆的結構等等,對於造船底子薄弱的大明來說都是全新課題。要知道,如今放眼整個世界,能建造千噸以上戰船的船廠也絕不超過十所。
不過朱琳渼堅信,大明從來都不缺人才,隻要朝廷支持,用不了很久,工匠們肯定能掌握千噸甚至英國“海上君主”號那樣一千五百噸的巨無霸的建造工藝。
潘明忠忙躬身道:“下官遵旨,定竭盡全力以不負聖上期待!”
隨後,朱琳渼又在邵知章指引下視察了幾條三百到五百噸級的戰船建造情況。
眼下龍江船廠已有在冊的各級工匠近四千人,還有打雜的壯勞力上萬名,大小船台八座,已然成為整個亞洲最大的造船基地,五百噸以下的巡航艦和護衛艦都能輕鬆量產。
倒是軍器局的鑄炮速度開始跟不上戰船下水的速度了,以至兵部不得不多花銀子從澳門卜加勞炮廠訂貨。
朱琳渼已在規劃,等北伐的準備工作結束之後,得撥出些銀子擴建軍器局了。現下佛山幾座新的鐵場已經興建完成,或許可以在那邊增建一所鑄炮廠……
他眼望船台上一艘接近完工的三百噸護衛艦,心中正思忖著,石霖卻快步湊了上來,拱手低聲道:“陛下,顧炎武顧指揮使說有緊急軍情稟奏。”
有什麽事兒竟不能等迴宮了說?朱琳渼不由湧起不好的預感,對石霖道:“帶他過來。”又轉身示意邵知章、潘明忠等人退下。
顧炎武幾乎是小跑著前來,先行過大禮,而後望向旁邊的張家玉、應天祥等人。
朱琳渼道:“但說無妨。”
“是。”顧炎武這才臉帶焦急之色,揖道,“陛下,北京剛才送來五百裏急報,言說虜偽帝已離開北京,往沈陽衛遁去。虜將譚拜留守北京,城中草木皆兵,亂作一團……”
朱琳渼負手而立靜待下文,他知道,如果僅有順治北逃這種好消息,顧炎武不會是這副表情,也不會這麽急。
果然,顧炎武繼續道:“數日前屬下得聞迅捷營李將軍在揚州、都江一線遇虜賊拚死頑抗,又傳言虜酋多爾袞已至揚州統兵。屬下甚覺有異,便派人往揚州以北打探,卻皆如石沉大海。
“直到方才,始有探子重傷迴返,報虜賊縱兵將揚州以北的所有人口驅至淮河對岸,稍有不從者便遭屠戮,北鎮的十多名探子亦被裹挾其中。
“此後虜賊又於各處放火、毀壞道路。現下揚州、高郵等州府大片土地被賊兵燒成白地,百裏不見人煙,且災禍正在朝淮安府蔓延……”
“不好,”朱琳渼聞言瞳孔一縮,“建虜這是要放棄揚州等地,收縮死守淮河!
“揚州、淮安皆屬繁華之地,建虜如此暴行之下,怕得有數百萬人蒙難……”
顧炎武慌忙跪伏道:“都是屬下打探不力,還請聖上降罪。”
朱琳渼迅速冷靜下來,抬手道:“顧大人請起。建奴狡詐暴斂,又事發突然,非你之過。
“況且眼下南直隸境內虜賊未靖,大軍又缺乏修整,就算提前得到消息,怕也難以立刻揮軍北上。”
張家玉也在一旁思忖道:“陛下,或許虜賊就是故意大造殺戮,引我軍匆忙北上向救,以圖半道伏擊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