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太後……”
郭維經剛要撩衣跪倒,曾太後已幾步衝到了他麵前,焦急道:“郭閣部,我聽說皇帝現今在湖廣?”
郭維經退了半步,揖道:“迴太後,確實如此。何騰蛟挾天子入楚,並頒偽詔自封首輔、太師、上國柱,又汙稱輔政王殿下‘八大罪’,大聚湖廣兵馬……欲以逆軍對抗朝廷。”
曾太後刹時臉色慘白,忙又問道:“那、那朝議要如何應對?”
“輔政王殿下已調四路近六萬大軍合圍湖廣,羅明受水師鎮武昌北岸,另有近萬粵軍隨時聽調。”朝廷對湖廣的兵力部署不是什麽絕密,郭維經來前剛去兵部了解過,“三天前殿下已令忠貞營奔赴嶽州。川、贛、桂三路人馬亦於兩個月前便開始備戰,眼下隨時都能拔營。
“荊州至承天府一線並無大股楚軍防守,以臣估算,至多半個月,川軍便會抵達武昌,匯同贛軍與何騰蛟決戰。”
曾太後聞言心中一縮,腳下踉蹌,白大戚慌忙上前將她扶住,這才勉強沒跌坐在地。
她非常清楚,雙方十多萬大軍廝殺混戰,屆時刀箭無眼,玉石俱焚,源兒很可能會被戰火所傷。甚至如果何騰蛟戰事不利,還會拿皇帝到前線威脅琳渼,隻需一發流矢,她的源兒……
她大聲驚叫,拚命搖頭不敢再想下去。緩了片刻,她一把拉住郭維經,“不行,不能打仗!琳渼在哪兒?我要見他,我要見他!”
郭維經為難道:“太後,輔政王他已親往鎮江布置長江防線……”
“那、那召黃道周,召路振飛來,快!”她顯然已行止失據,喊道,“要他們立刻上表罷兵!”
一個時辰後,白大戚神色尷尬地迴稟,“太後,黃閣老、路閣老都各領公事離城去了,不知何時才能返迴。”
事關大明社稷安危,黃道周等人昨日又親見朱琳渼平定湖廣亂局的決心,心知已是開弓沒有迴頭箭。此時他們得聞太後召見,立刻便想到所為何事,於是都找借口遠避不見。
是夜,曾太後輾轉反側,稍一合眼,腦海中就會出現各種兒子遇難的慘相:或朝廷攻破武昌,亂軍之中源兒被刀槍殺死;或大軍攻城,炮彈唿嘯落入源兒所居之室;或銃炮在武昌城內引起大火,熊熊烈焰將兒子吞噬……
“不——”
她尖叫著坐了起來,隻覺心中劇痛,沙啞的嗓子不斷喃喃著,“源兒不能有事,絕不能……我要源兒平安迴來……”
她說著淚水已決堤般湧出,“我什麽都不要,隻要源兒平安,隻要他平安……”
門外白大戚聞聲慌忙進屋,幫她撫著後背,連聲道:“太後放心,聖上不會有事兒的,很快會迴來的。”
曾太後突然披衣而起,便要向殿外走,一邊焦急道:“白大戚,備車,去鎮江!我要找琳渼!”
她迴頭看去,卻見太監立在原地沒動,不禁皺眉道:“愣著做什麽?”
白大戚緊走幾步將屋門關上,在她詫異的目光中轉過身,揖道:“太後,恕奴婢直言,您便是去尋輔政王殿下,怕也沒什麽用。”
“為何……”
白大戚躬得更低了,望著腳尖,“太後,您可記得土木之禍後,英宗如何?”
曾蕙一愣,這她自然知道,正統年間,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兵敗,被蒙古也先俘虜,史稱土木堡之變。
白大戚見她不出聲,又繼續道:“以奴婢所見,眼下情勢與那時何其相似!大明慣例,以社稷為重,君王為輕。當年憑英宗威望,滿朝上下都未因此事對也先低頭,並立即改奉他為太上皇,又迎代宗登基主政。
“如今天子落入何騰蛟之手,聖上在朝中又毫無根基,朝廷斷不可能為了聖上一人安危而屈從逆臣。今日您召黃閣老等人卻不得見,便是朝臣的態度。”
曾太後當即默然,如丟了魂一般緩緩退迴屋中,無力地跌坐椅上。
半晌,她抹去臉上淚水,哀歎一聲,“十多萬人馬混戰,源兒身處兩軍對壘的核心之處,簡直九死一生……”
白大戚沉聲接道:“何止於此!奴婢聽聞湖廣此番還勾結了建虜,若何騰蛟引清軍入楚,聖上直若羊入虎口。亦或蛟賊兵敗,喪心病狂之下弑君泄憤,皆不無可能。”
“不會的,不會……”曾蕙驚恐地死盯著太監,渾身戰栗,“怎麽辦?怎麽才能救我的源兒……”
白大戚眉頭緊皺,心中將下午楊廷麟在隆福門外對自己所說的一番話迴憶一遍,終於用力一咬牙,伏身跪在曾太後麵前,“太後,如今要想聖上平安無事,隻有一個辦法!”
“有辦法?”後者噌地站起身來,急道,“快說,是何辦法?!”
白大戚深吸了口氣,一字一頓道:“昭告天下,天子退位,則蛟賊手中再無依仗,必降!”
他將一句話說完,已是滿頭冷汗,伏在地上一動不敢動,隻等著太後雷霆之怒降下。
誰料,忽聽曾太後用力撫掌,“是了!我怎未想到此節!”語氣中甚至帶了一絲喜色,“若退位,源兒便隻是一普通宗室而已,何騰蛟挾持他何用?屆時我去求琳渼,隻要交還源兒,便赦蛟不死,他自無理由害源兒!”
實則當朱琳源在孝陵醒來時,她便覺得已再無奢望,隻盼能和兒子平安渡過餘生,什麽皇權、富貴都不再重要。甚至她還想到是否是兒子命淺福薄,否則為何每禦極位,便會遭遇禍事。
此時聽太監說能用皇位換得平安,她幾乎想都沒想便覺得可行,夾在這風口浪尖上,做這勞什子皇帝何益?此次源兒若能平安歸來,就帶他尋一僻靜處隱居,隻求安穩度日便心滿意足。
她遂一把扶起白大戚,“如此良策你怎不早說,隻要能救源兒,怎麽樣都行!”
白大戚心中鬆了口氣,又道:“若太後同意此法,便當盡快行事。否則一旦大軍入楚,兩邊廝殺起來,屆時何騰蛟就算想退一步,怕也難控製住局麵了。”
“對,事不宜遲!”曾蕙眼中有了光彩,吩咐道,“召黃道周來……對了,他在避我不見。來人啊,更衣,我去周府找他。”
郭維經剛要撩衣跪倒,曾太後已幾步衝到了他麵前,焦急道:“郭閣部,我聽說皇帝現今在湖廣?”
郭維經退了半步,揖道:“迴太後,確實如此。何騰蛟挾天子入楚,並頒偽詔自封首輔、太師、上國柱,又汙稱輔政王殿下‘八大罪’,大聚湖廣兵馬……欲以逆軍對抗朝廷。”
曾太後刹時臉色慘白,忙又問道:“那、那朝議要如何應對?”
“輔政王殿下已調四路近六萬大軍合圍湖廣,羅明受水師鎮武昌北岸,另有近萬粵軍隨時聽調。”朝廷對湖廣的兵力部署不是什麽絕密,郭維經來前剛去兵部了解過,“三天前殿下已令忠貞營奔赴嶽州。川、贛、桂三路人馬亦於兩個月前便開始備戰,眼下隨時都能拔營。
“荊州至承天府一線並無大股楚軍防守,以臣估算,至多半個月,川軍便會抵達武昌,匯同贛軍與何騰蛟決戰。”
曾太後聞言心中一縮,腳下踉蹌,白大戚慌忙上前將她扶住,這才勉強沒跌坐在地。
她非常清楚,雙方十多萬大軍廝殺混戰,屆時刀箭無眼,玉石俱焚,源兒很可能會被戰火所傷。甚至如果何騰蛟戰事不利,還會拿皇帝到前線威脅琳渼,隻需一發流矢,她的源兒……
她大聲驚叫,拚命搖頭不敢再想下去。緩了片刻,她一把拉住郭維經,“不行,不能打仗!琳渼在哪兒?我要見他,我要見他!”
郭維經為難道:“太後,輔政王他已親往鎮江布置長江防線……”
“那、那召黃道周,召路振飛來,快!”她顯然已行止失據,喊道,“要他們立刻上表罷兵!”
一個時辰後,白大戚神色尷尬地迴稟,“太後,黃閣老、路閣老都各領公事離城去了,不知何時才能返迴。”
事關大明社稷安危,黃道周等人昨日又親見朱琳渼平定湖廣亂局的決心,心知已是開弓沒有迴頭箭。此時他們得聞太後召見,立刻便想到所為何事,於是都找借口遠避不見。
是夜,曾太後輾轉反側,稍一合眼,腦海中就會出現各種兒子遇難的慘相:或朝廷攻破武昌,亂軍之中源兒被刀槍殺死;或大軍攻城,炮彈唿嘯落入源兒所居之室;或銃炮在武昌城內引起大火,熊熊烈焰將兒子吞噬……
“不——”
她尖叫著坐了起來,隻覺心中劇痛,沙啞的嗓子不斷喃喃著,“源兒不能有事,絕不能……我要源兒平安迴來……”
她說著淚水已決堤般湧出,“我什麽都不要,隻要源兒平安,隻要他平安……”
門外白大戚聞聲慌忙進屋,幫她撫著後背,連聲道:“太後放心,聖上不會有事兒的,很快會迴來的。”
曾太後突然披衣而起,便要向殿外走,一邊焦急道:“白大戚,備車,去鎮江!我要找琳渼!”
她迴頭看去,卻見太監立在原地沒動,不禁皺眉道:“愣著做什麽?”
白大戚緊走幾步將屋門關上,在她詫異的目光中轉過身,揖道:“太後,恕奴婢直言,您便是去尋輔政王殿下,怕也沒什麽用。”
“為何……”
白大戚躬得更低了,望著腳尖,“太後,您可記得土木之禍後,英宗如何?”
曾蕙一愣,這她自然知道,正統年間,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兵敗,被蒙古也先俘虜,史稱土木堡之變。
白大戚見她不出聲,又繼續道:“以奴婢所見,眼下情勢與那時何其相似!大明慣例,以社稷為重,君王為輕。當年憑英宗威望,滿朝上下都未因此事對也先低頭,並立即改奉他為太上皇,又迎代宗登基主政。
“如今天子落入何騰蛟之手,聖上在朝中又毫無根基,朝廷斷不可能為了聖上一人安危而屈從逆臣。今日您召黃閣老等人卻不得見,便是朝臣的態度。”
曾太後當即默然,如丟了魂一般緩緩退迴屋中,無力地跌坐椅上。
半晌,她抹去臉上淚水,哀歎一聲,“十多萬人馬混戰,源兒身處兩軍對壘的核心之處,簡直九死一生……”
白大戚沉聲接道:“何止於此!奴婢聽聞湖廣此番還勾結了建虜,若何騰蛟引清軍入楚,聖上直若羊入虎口。亦或蛟賊兵敗,喪心病狂之下弑君泄憤,皆不無可能。”
“不會的,不會……”曾蕙驚恐地死盯著太監,渾身戰栗,“怎麽辦?怎麽才能救我的源兒……”
白大戚眉頭緊皺,心中將下午楊廷麟在隆福門外對自己所說的一番話迴憶一遍,終於用力一咬牙,伏身跪在曾太後麵前,“太後,如今要想聖上平安無事,隻有一個辦法!”
“有辦法?”後者噌地站起身來,急道,“快說,是何辦法?!”
白大戚深吸了口氣,一字一頓道:“昭告天下,天子退位,則蛟賊手中再無依仗,必降!”
他將一句話說完,已是滿頭冷汗,伏在地上一動不敢動,隻等著太後雷霆之怒降下。
誰料,忽聽曾太後用力撫掌,“是了!我怎未想到此節!”語氣中甚至帶了一絲喜色,“若退位,源兒便隻是一普通宗室而已,何騰蛟挾持他何用?屆時我去求琳渼,隻要交還源兒,便赦蛟不死,他自無理由害源兒!”
實則當朱琳源在孝陵醒來時,她便覺得已再無奢望,隻盼能和兒子平安渡過餘生,什麽皇權、富貴都不再重要。甚至她還想到是否是兒子命淺福薄,否則為何每禦極位,便會遭遇禍事。
此時聽太監說能用皇位換得平安,她幾乎想都沒想便覺得可行,夾在這風口浪尖上,做這勞什子皇帝何益?此次源兒若能平安歸來,就帶他尋一僻靜處隱居,隻求安穩度日便心滿意足。
她遂一把扶起白大戚,“如此良策你怎不早說,隻要能救源兒,怎麽樣都行!”
白大戚心中鬆了口氣,又道:“若太後同意此法,便當盡快行事。否則一旦大軍入楚,兩邊廝殺起來,屆時何騰蛟就算想退一步,怕也難控製住局麵了。”
“對,事不宜遲!”曾蕙眼中有了光彩,吩咐道,“召黃道周來……對了,他在避我不見。來人啊,更衣,我去周府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