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永年做賊心虛,他剛和心腹商議決定給投降,要將清軍放入城中,此時聽鄭成功說了“放其進來”四個字,頓時眼皮一跳,頸後已滲出冷汗。隻覺得鄭成功就是在暗指自己剛才密議之事。


    他下意識地退了一步,用力搖頭,“不、不行!這怎麽可能?”


    黃道周雖覺常永年神態異樣,卻隻當是聖上突崩而眾人皆驚,卻並未多想,又點頭道:“陳王此去快則四五日,慢則七八日即返。眼下巨變突生,我等當以穩妥為上,隻需堅守長汀不被虜襲了城去,便是大功。待陳王歸來,再做他議。”


    常永年立刻接道:“對對,黃閣老所言極是,堅守便好。”說完,迅速抹了把汗,匆匆低頭離去。


    鄭成功見長汀城中兩位主事之人皆不讚同自己之計,隻得長歎一聲。


    此番皇帝在往上杭的途中遇害,他總覺得是因為自己誤傳消息,使陳王直奔長汀所致。是以他心中極為愧疚,隻當是兩人對自己還有懷疑,於是便也不再堅持,又默默帶人於各城門檢查防務去了。


    “難道事有敗露,那鄭森是在暗示於我?”常永年焦急道。


    馬忠沉吟片刻,卻搖了搖頭,“將軍莫慌,我們行事謹慎,當不會為他所悉。若真的走漏了風聲,你我怎能還安坐於此?”


    他雙眼微眯,繼續道:“這鄭森恐怕不簡單啊。”


    “此話怎講?”


    “依屬下判斷,這鄭森是想和咱們爭功。”


    常永年疑惑道:“爭功?”


    “咱們隻是想偷偷摸摸將清軍放進城來,取獻城獻太子之功。而人家可是要光明正大地行事,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把城獻了。將軍方才未依其計實乃高明。”


    常永年大吃一驚,“難不成他也想投清?!”


    馬忠點頭,“將軍思之,這鄭森是誰?他是鄭芝龍之子,鄭芝龍既降,他怎會與其父相悖?要說此人真是有能耐,不知用了什麽法子迷惑住陳王,得其如此信任。


    “對了,將軍曾跟我說過,陳王臨出城之前反複叮囑敵將扮作明軍騙城。他為何會有此一說?以屬下之見,當是那鄭森拿假消息予陳王,借陳王之口說出清軍要來之事,他再佯裝要設伏兵行獻城之實,必無人生疑!”


    “好一個連環計!”常永年不禁挑指讚歎,“現在想來,陳王正是隨那鄭森來長汀的。定是他與滿洲人早有勾連,引開陳王所部,好方便清軍行事!”


    “正是如此。”


    常永年又道:“既然我們所圖相同,何不與他合作,則大事必成!”


    馬忠立刻搖頭道:“萬萬不可!”


    “這又為何?”


    “乃父鄭芝龍早已輸誠,且有獻閩關、束閩兵之大功,在清廷已有不小根基。


    “我們若同其子合作,縱不說計謀是他所設,便是我們出力更大,屆時隻消鄭芝龍一句話,那功勞便都是他鄭森的了。”


    常永年目露陰冷,“如此說來當趁亂將這鄭森……”他說著用手在脖子上比劃了一下。


    馬忠卻仍是搖頭,“亦不可。待將軍投誠之後,那鄭芝龍必是您的上級,屆時若讓他查到蛛絲馬跡,將軍會有性命之憂。”


    “那怎麽辦?”常永年皺眉道,“難道就看著他將獻城之功搶去?”


    馬忠微微一笑,“將軍莫急,屬下有一借力打力之計,可保大事定矣。”


    曾皇後先是生產之後便勞頓奔逃,後又有隆武駕崩這樣天塌般的沉重打擊,至使她現下身體極為虛弱,隻是躺在榻邊暗自垂淚,整個人渾渾噩噩。


    若非太監說常永年有事關太子殿下安危的要事相稟,她根本不會見他。


    “你說鄭森意圖降虜?!”曾皇後神色凝重道。


    常永年隔著幔布急道:“臣亦不敢斷言。但眼下多事之秋,凡事不可不慎。


    “那鄭氏舉族已降,此時陳王剛率主力離開長汀,鄭森便突然冒出要引敵入城之計。說是伏兵以擊之,若是他事先告知虜賊,或又在伏兵中做些手腳,屆時這長汀城事小,我大明若再失太子……”


    曾皇後聽到“太子”二字,立刻變得警覺起來,也不知從哪兒來的力氣,竟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你所言當真?”


    “黃閣老當時也在場,臣句句屬實。”常永年這是玩了個文字遊戲,他說的是鄭成功計劃伏兵一事屬實,有人作證,但曾皇後聽來卻成了他剛才關於鄭成功會通賊的分析屬實。


    常永年又按照剛才馬忠所教他的繼續道:“臣剛才細思,陳王本欲南下救駕,卻陰差陽錯地來了長汀,以至……據臣所知,正是鄭森告訴陳王,聖駕就在長汀。”


    其實周之藩建議皇帝走長汀之事曾皇後是親耳聽到的,當然也知道後來黃道周建議隆武和太子分開走的時候鄭成功已被趕走。


    但她自從失去了隆武,神經變得極為敏感,立刻又想起隆武將鄭成功支走之事,定是因為鄭氏有問題。


    她變得焦躁起來,如今她所有的精神寄托便全在太子身上,絕不能容許他有任何差池。她圓瞪雙目望向常永年,“常將軍,那你說眼下要如何應對?”


    常永年就在等她這句話,當即揖道:“臣建議,宜先將鄭森拘禁,待陳王歸來之後再細細分辨。若其有詭,自由陳王處置。若無,再行寬慰便是。”


    曾皇後立刻點頭,抬手道:“快,傳我懿旨,將鄭森圈於府衙吏舍,沒我允許不得擅離。”


    常永年又提醒道:“還有他那些親隨……”


    “對,還有他手下,一並圈禁!”


    ……


    努山近來頗為心煩,他令英親王之命入汀州與杜爾德等人搶功,但一路跑至汀水邊上,也沒見什麽可搶之功。


    倒是隨身攜帶的幹糧已消耗過半。他正籌劃著是否要先在附近村舍搶些糧食,便有士卒來報,說在附近抓了個鬼鬼祟祟之人,懷疑是明軍探子。


    努山不耐煩地白了那士卒一眼,“這種破事還用跟我稟報?宰了便是。”


    “嗻!”


    那士卒剛要轉身,努山便聽到遠處有人嘶喊,“我家將軍欲獻南明太子予天軍!”


    ? ?因為在下純新人一名,跪求各種訂閱、推薦、月票、收藏,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碼字的動力,非常感謝大家!


    ?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崛起1646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海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海山並收藏大明之崛起1646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