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老頭子微笑著雙目凝神的問小六:“小兄弟不如說說這酒樓該如何打理、國事又該如何調教呢?”
要說這話若是問起別人、興許真就會露怯,可要問小六,他自寫了那本由先秦到明清的撲街小說《穴居人日記》開始,早就把這些家國天下的論調當成了口頭禪。
更何況而今的他,左青龍(操過盤的雍老四)、右白虎(觀讀三千年的妲己)、前朱雀(失敗案例李自成)、後玄武(曹老流氓太上皇),就算這糟老頭子有些身份,又怎麽能難得住他?
小六凝視著對方,學著老頭之前的模樣捋了捋那根本不存在的胡子:“你想知道啊?先把酒幹了。”
“哈哈哈,江山自有新人出,好,老朽先幹為敬。”說著,捏起酒碗抿了一口。
小六十分不痛快的喊道:“你那碗裏等著養魚呐?”
直等到糟老頭子仰頭喝了個幹淨,小六才滿意的又坐了迴去,鼻子裏噴著酒氣的說:“無論治這酒樓還是治理一國,都當隻有四個字,“無為而治”。”
老頭本有期待的臉上瞬間閃過一絲失望、隨即便是不屑的搖了搖頭:“《道德經》裏的這四個字不知害苦了多少天下君王,毀了多少王朝,居然還有孺子在論這個調調。”
小六可能剛才悶下去的那幾碗酒有點上頭,打了個嗝說:“那是他們會錯了無為而治的意,《道德經》既然能稱為經,又有幾個人能讀懂的?”
老頭臉上似有嘲諷的問:“閣下又是如何解讀這無為而治呢?”
小六瞧不上他們這些所謂上流社會裏陰陽怪氣、顧左右而言他的磨嘰,更看不慣糟老頭子那一臉嘲弄的模樣,指著丫酒碗:“又想知道了啊?把酒喝了!”
妲己在老者身側噗嗤一笑,順勢給他又滿了一碗。
老者也不說話,捋著胡須斷然而坐對小六道:“閣下如仍是過往千古之陳詞濫調,當陪三碗如何?”
小六搭理都沒搭理他,隨手拎起個還未開泥封的酒壇往老者麵前一推:“要喝喝這個,別扯那沒用的。”
“嘭”,泥封應聲而開,酒香再次四溢,老頭端著這碗新酒咽下一口時猛一皺眉,險些吐出來,好半晌才咳嗽著喃喃一句:“誰給換成真酒了?剛才那種呢?”
大成子甕聲甕氣一拍桌子:“尼看看,鵝就說還是寡婦燒好喝吧。”
現而今,整張桌子除了老曹在假意轉弄空酒碗弄出的鐺鐺聲外、早經變得再無雜音,雍老四仍然賣著力氣啃著一隻已然毫無肉絲的雞爪子,但任誰都能看出,他也在等小六對無為而治的新解。
這是沈小六穿越到這大明朝以來頭一次撇下那股子痞氣,也是他第一迴裝出一副正經的神情,搞得身邊二丫看得癡了,她從未見過這般的相公,盡管伉儷間睡在一張炕席上已有三年。
“無為而治,老子自己也說是無為無不為,可你知道什麽是無為無不為嗎?”,小六手指頭輕敲著桌板說。
老頭沒有搭話,他怕著了小六的道再喝一碗。
小六也沒等他開口先說道:“比如你兒子這酒樓,你是先有的客人還是現有的這些夥計?”
他環顧了下四周穿著擺裙的姑娘改口說:“不是夥計,是大娘們兒。”引得眾女紛紛撇嘴。
老頭不語,也沒有任何表情,隻是呆坐。
小六仗著酒勁兒又說:“傻子都知道得先把澹煙樓蓋起來,再營造聲勢、製造氛圍、改良膳品、再雇些人間絕色迎合口味,這些就是無不為,明白嗎?但你當街拉客了嗎?沒有,是客人因為你有著這些他們喜歡的東西慕名而來的,來了以後更不會掀桌子砸碗,所以你也是無為。”
老頭歪著腦袋、雙眼聚神的看著小六,自己端起了酒碗喝了個幹淨,抹了抹胡須卻仍不發一言。
小六有點嘚瑟:“國事也一個樣,朝廷要教化民眾、要民富國強,可也得先明白民眾老爺們心裏要的是什麽。《史記》雲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老百姓不過要的就是口吃食,吃飽了才有力氣去聽朝廷大一統的輿論、才有精神去信奉皇權。”
他感覺口幹舌燥的頓了頓,抿了口酒猶如飲鴆止渴般又說:“不與民爭權、不與民奪利,永不加賦,這就是無為,但為了能夠達到這個“無為”,朝廷就需要改良各行業技術、探索更多能吃的食種,創造更多的平等就業機遇,讓百姓明白除了皇權以外人人平等的道理,這就是無不為,之乎者也那一套興不了華夏、能興華夏的隻有技術和探索。”
小六把話說完的最後一刻,巴掌結結實實的拍在了桌案之上,數個酒碗嗡嗡作響,雍老四身前摞起的碟盤晃了數晃。
也正是這時候小六才發現,萬裏小朱不知什麽時候已經混沌的睜開雙眼,此時的他正雙眼直勾勾的看著那老頭,由眼神中即可知,他們認識,不僅僅認識,朱翊鈞的眼神中還透露出一種複雜的神情,是畏懼?還是慌亂,小六看不懂。
門口守著的壯漢聽到屋內異常,幾個踏步便再次闖了進來,他先偷瞄了一眼朱翊鈞,再看老者,老者隻是閉目養神一語不發,隔空朝他擺了擺手,壯漢趕忙又退了出去。
第三次的尷尬,小六一頓胡噴,也不隻是噴過了頭還是屋內炭火一氧化碳超標,反正他感覺自己陣陣的頭暈。
這樣的沉寂足足蔓延了小半炷香的時間,老者才緩緩睜眼:“完了?”
小六一時沒反應過來:“嗯...對,完了。”
“就這些?”
“廢話,這些還不夠你經營個酒樓的?”
老者搖了搖頭,看了看萬裏小朱,小朱也在看著他,老者微微欠了欠身才道:“民以食為天這通行道理市井小子都懂,可自太祖來,我朝缺的仍舊是食,即便洪武、永樂兩朝三次變田為農,我們缺的還是個糧字,小哥可否告訴老朽,你說的食糧在哪?”
由醉眼悻悻朱翊鈞和這糟老頭子之間的眼神來開,小六認定老者的身份絕逼不凡,隻是不凡到什麽程度,他拿不準主意。
也正是在這樣的機巧心理下,他反而不敢再如剛才般放縱而談,斜著眼睛問了老頭一句:“你到底誰呀?”
老頭嗬嗬一笑,端起自己的酒碗說:“小哥想知道嗎?把你碗裏的酒喝了再說。”
要說這話若是問起別人、興許真就會露怯,可要問小六,他自寫了那本由先秦到明清的撲街小說《穴居人日記》開始,早就把這些家國天下的論調當成了口頭禪。
更何況而今的他,左青龍(操過盤的雍老四)、右白虎(觀讀三千年的妲己)、前朱雀(失敗案例李自成)、後玄武(曹老流氓太上皇),就算這糟老頭子有些身份,又怎麽能難得住他?
小六凝視著對方,學著老頭之前的模樣捋了捋那根本不存在的胡子:“你想知道啊?先把酒幹了。”
“哈哈哈,江山自有新人出,好,老朽先幹為敬。”說著,捏起酒碗抿了一口。
小六十分不痛快的喊道:“你那碗裏等著養魚呐?”
直等到糟老頭子仰頭喝了個幹淨,小六才滿意的又坐了迴去,鼻子裏噴著酒氣的說:“無論治這酒樓還是治理一國,都當隻有四個字,“無為而治”。”
老頭本有期待的臉上瞬間閃過一絲失望、隨即便是不屑的搖了搖頭:“《道德經》裏的這四個字不知害苦了多少天下君王,毀了多少王朝,居然還有孺子在論這個調調。”
小六可能剛才悶下去的那幾碗酒有點上頭,打了個嗝說:“那是他們會錯了無為而治的意,《道德經》既然能稱為經,又有幾個人能讀懂的?”
老頭臉上似有嘲諷的問:“閣下又是如何解讀這無為而治呢?”
小六瞧不上他們這些所謂上流社會裏陰陽怪氣、顧左右而言他的磨嘰,更看不慣糟老頭子那一臉嘲弄的模樣,指著丫酒碗:“又想知道了啊?把酒喝了!”
妲己在老者身側噗嗤一笑,順勢給他又滿了一碗。
老者也不說話,捋著胡須斷然而坐對小六道:“閣下如仍是過往千古之陳詞濫調,當陪三碗如何?”
小六搭理都沒搭理他,隨手拎起個還未開泥封的酒壇往老者麵前一推:“要喝喝這個,別扯那沒用的。”
“嘭”,泥封應聲而開,酒香再次四溢,老頭端著這碗新酒咽下一口時猛一皺眉,險些吐出來,好半晌才咳嗽著喃喃一句:“誰給換成真酒了?剛才那種呢?”
大成子甕聲甕氣一拍桌子:“尼看看,鵝就說還是寡婦燒好喝吧。”
現而今,整張桌子除了老曹在假意轉弄空酒碗弄出的鐺鐺聲外、早經變得再無雜音,雍老四仍然賣著力氣啃著一隻已然毫無肉絲的雞爪子,但任誰都能看出,他也在等小六對無為而治的新解。
這是沈小六穿越到這大明朝以來頭一次撇下那股子痞氣,也是他第一迴裝出一副正經的神情,搞得身邊二丫看得癡了,她從未見過這般的相公,盡管伉儷間睡在一張炕席上已有三年。
“無為而治,老子自己也說是無為無不為,可你知道什麽是無為無不為嗎?”,小六手指頭輕敲著桌板說。
老頭沒有搭話,他怕著了小六的道再喝一碗。
小六也沒等他開口先說道:“比如你兒子這酒樓,你是先有的客人還是現有的這些夥計?”
他環顧了下四周穿著擺裙的姑娘改口說:“不是夥計,是大娘們兒。”引得眾女紛紛撇嘴。
老頭不語,也沒有任何表情,隻是呆坐。
小六仗著酒勁兒又說:“傻子都知道得先把澹煙樓蓋起來,再營造聲勢、製造氛圍、改良膳品、再雇些人間絕色迎合口味,這些就是無不為,明白嗎?但你當街拉客了嗎?沒有,是客人因為你有著這些他們喜歡的東西慕名而來的,來了以後更不會掀桌子砸碗,所以你也是無為。”
老頭歪著腦袋、雙眼聚神的看著小六,自己端起了酒碗喝了個幹淨,抹了抹胡須卻仍不發一言。
小六有點嘚瑟:“國事也一個樣,朝廷要教化民眾、要民富國強,可也得先明白民眾老爺們心裏要的是什麽。《史記》雲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老百姓不過要的就是口吃食,吃飽了才有力氣去聽朝廷大一統的輿論、才有精神去信奉皇權。”
他感覺口幹舌燥的頓了頓,抿了口酒猶如飲鴆止渴般又說:“不與民爭權、不與民奪利,永不加賦,這就是無為,但為了能夠達到這個“無為”,朝廷就需要改良各行業技術、探索更多能吃的食種,創造更多的平等就業機遇,讓百姓明白除了皇權以外人人平等的道理,這就是無不為,之乎者也那一套興不了華夏、能興華夏的隻有技術和探索。”
小六把話說完的最後一刻,巴掌結結實實的拍在了桌案之上,數個酒碗嗡嗡作響,雍老四身前摞起的碟盤晃了數晃。
也正是這時候小六才發現,萬裏小朱不知什麽時候已經混沌的睜開雙眼,此時的他正雙眼直勾勾的看著那老頭,由眼神中即可知,他們認識,不僅僅認識,朱翊鈞的眼神中還透露出一種複雜的神情,是畏懼?還是慌亂,小六看不懂。
門口守著的壯漢聽到屋內異常,幾個踏步便再次闖了進來,他先偷瞄了一眼朱翊鈞,再看老者,老者隻是閉目養神一語不發,隔空朝他擺了擺手,壯漢趕忙又退了出去。
第三次的尷尬,小六一頓胡噴,也不隻是噴過了頭還是屋內炭火一氧化碳超標,反正他感覺自己陣陣的頭暈。
這樣的沉寂足足蔓延了小半炷香的時間,老者才緩緩睜眼:“完了?”
小六一時沒反應過來:“嗯...對,完了。”
“就這些?”
“廢話,這些還不夠你經營個酒樓的?”
老者搖了搖頭,看了看萬裏小朱,小朱也在看著他,老者微微欠了欠身才道:“民以食為天這通行道理市井小子都懂,可自太祖來,我朝缺的仍舊是食,即便洪武、永樂兩朝三次變田為農,我們缺的還是個糧字,小哥可否告訴老朽,你說的食糧在哪?”
由醉眼悻悻朱翊鈞和這糟老頭子之間的眼神來開,小六認定老者的身份絕逼不凡,隻是不凡到什麽程度,他拿不準主意。
也正是在這樣的機巧心理下,他反而不敢再如剛才般放縱而談,斜著眼睛問了老頭一句:“你到底誰呀?”
老頭嗬嗬一笑,端起自己的酒碗說:“小哥想知道嗎?把你碗裏的酒喝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