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由於網路的因素,無法製表,故第三卷中的我國“曆史紀元”隻好省略了!)

    我國(含世界的主要事件)五千年曆史事件簡介

    (本節的重點,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之後)

    大約在200萬年前,在我國的四川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出現了最初人類,推翻了人類的起源是170萬年前,從東非開始的說法。

    最具代表的人群是1965年,在雲南元謀縣是那蚌村發現的元謀人,距今大約為170萬年前。在陝西藍田縣公王嶺發現的藍田人,距今大約80~70前萬年。1926年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發現的北京人,距今大約50萬前年。在安徽和縣發現的和縣人,距今大約30萬前年。在山西臨汾發現的丁村人,距今大約21~8萬前年。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洞穴之上,發現的山頂洞人,距今大約2萬前年。

    這個時期是我國的原始社會時期。

    公元前150萬年前,歐洲開始出現最初的人類。

    大約在公元前4700年之前,出現了傳說中的天、地、人三皇。大約在公元前4600年之後,在渭水中遊地區出現了五位帝王。

    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尼羅河流域出現文明。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兩河流域出現文明。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2000年,印度河流域出現文明。

    約公元前22世紀末至21世紀初,我國的第一個朝代—夏朝確立,原始公社製度解體,人類開始進入了奴隸製的社會,自此成為了“家天下”。

    公元前1700年初,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我們人類的曆史,大約已有200萬年的曆史,人類文明的曆史、中國的文化起源,就地下發掘來說一般由夏、商說起。中華有文字記載的的曆史,從夏、商開始至今上、下約五千年了。

    公元前17世紀初到公元前11世紀的商朝,出現了青桐文化,甲骨文,在伊尹手中得到了統一。

    大約在公元前1057年,周武王(姬發)在薑公的幫助下,率兵5萬伐紂。紂以70萬大軍(其中大部分是奴隸與東夷的戰俘)在牧野(今河南萁縣西南)迎戰,結果大敗。敗後,紂返迴朝歌的鹿台,跳入火中自亡,商朝自此結束,西周建立。

    公元前841年,周朝厲王時期,京城人暴動,打進王宮,厲王逃走,“共和行政”。我國的紀元開始。

    公元前771年,犬戎大軍入侵西周,西周結束。周平王遷都遷洛邑,東周開始。中國進入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的我國社會,已開始漸漸的由奴隸主義製度,向封建主義製度轉變了。同時,在思想文化上也確立了儒家的思想。

    然而,在這個時期,出現了許多反對當時盛行的、儒家學說的學派。這些學派與儒家孔、孟的學說開始針鋒相對了。

    大約在公元前571年,老子出生,約卒於公元前471年,得年百歲。

    公元前500多年,印度創立了佛教。

    大約在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約卒於公元前479年,得年73歲。

    大約在公元前389年,孟子出生,約卒於公元前305年,得年85歲。

    春秋時期的齊國人孫武,留下了具有世界影響的、充滿辯證法的、至今流傳的、武經七書之首的,軍事經典著作:《孫子兵法》,共十三篇。

    大約在公元前478年,反對儒家思想,主張:“兼愛、非攻”、希望“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的、墨家學派的墨子出生。約卒於約公元前392年,得天86年。

    公元前403年,晉國的趙、韓、魏三侯,將晉國智氏的土地,三家平分並獨立為侯,分別定都、建國。這時的東周已進入了又一個時期,即戰國時期。

    這個時期,人們開始廣泛的開始使用鐵器。中國社會開始進入封建社會,並一直延續到清朝的滅亡。

    大約在公元前365年,莊子出生,約卒於公元前290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開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法。

    公元前343年,魏攻韓,韓求救於齊,齊魏在馬陵大戰,孫臏大勝魏軍。龐涓自殺而亡。

    公元前三世紀,日本大和奴隸製國家形成。

    公元前283年,藺(lin)相如完璧歸趙。

    大約公元前280年,法家韓非出生,約卒於公元前233年。

    公元前278年,屈原在五月初五,抱石投汩(gu)羅江而亡。

    公元前270年,範睢入秦,被拜客卿。秦將伐齊,範向秦昭襄王建言:要想完成霸業,需奉行“遠交近攻”之政策。

    公元前260年,秦將白起,在長平的秦壁地區,將趙國紙上談兵的趙括打得大敗。

    公元前258年,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盜出兵符,將王齕(he)的秦軍打得大敗。造成了秦國20年間,無法再向各國發動侵略戰爭,救趙成功。

    公元前256年,秦滅周朝(東、西周朝共經37主,約計860年的曆史,是我國曆代王朝最長的一個王朝)。

    公元前237年,荊軻刺秦王嬴政未遂,被五馬分屍。

    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中國。嬴政自稱為“始皇帝一世”,定都鹹陽。開始執行中央集權,並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修建長城、營造阿房宮與驪山的墓陵、統一幣製等等。

    公元前218年,韓國人張良雇用大力士,在河南原陽博浪沙,用大鐵錘襲擊秦始皇之車,未遂。

    公元前213年,在左宰相李斯的建議下,秦始皇開始焚書(各國國史、詩經、書經等六藝)。公元前212年,在鹹陽坑殺知識分子460人(其中以術士為主)。

    公元前210年,50歲的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遊玩時,死於河北沙丘的途中。秦始皇死後,趙高、胡亥、李斯(宰相)三人密謀,假傳聖旨,令太子扶蘇自殺,胡亥登基為秦二世。

    公元前209年,中國爆發了第一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在安徽北部蘄(qi)縣大澤鄉揭竿而起。

    公元前208年,趙高以謀反罪將李斯殺害,

    公元前207年,趙高指鹿為馬。同年,趙高指使幹女婿閻樂謀反,殺害了胡亥,立扶蘇的兒子嬴嬰為王。仍是該年,趙高被子嬰與他的兩個兒子誘殺。

    公元前206年,劉邦終於在鹹陽的門口蘭田,大破秦軍,拿下了鹹陽。僅登上皇位46天的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西漢開始。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在烏江邊自刎,楚漢戰爭結束,劉邦稱帝。

    公元前200年,西漢叔孫通搞禮儀朝拜,一“跪”,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期。同時,確立的儒家思想,也一直影響著中國人民,直到清朝結束。

    公元前188年,西漢呂氏,自己公開臨朝聽政,控製一切,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公開臨朝的女人。

    公元前179年西漢文帝至公元前143年西漢景帝時期,為我國第一大盛世“文景盛世”時期。

    公元前154年,景帝劉啟時期,周亞夫平定吳王、楚王等七國之亂。

    公元前140年,進入仕途的,西漢大政論家,董仲舒創立了三綱(君臣之綱、父子之綱、夫妻之綱)、五常(仁、義、禮、智、信)體係。建言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用儒家學說,統一了中國的思想文化。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古今中外聞名的“絲綢之路”。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劉徹,開始對匈奴進行長期的討伐戰爭,發動了“馬邑之戰”。

    公元前127年春,車騎將軍衛青,大將軍李息,率軍收複了秦末以來的河套地區,使匈奴退往漠北。

    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騎兵萬人,發動了河西戰役。將中國的邊疆向西北推進了九百公裏,打通了通向西域的交往(即河西走廊)。

    公元前119年,大將衛青與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深入漠北,發動了漠北戰役,給匈奴造成了極大的創傷,不再能對漢朝構成嚴重的威脅。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劉徹,派遣四十歲的蘇武,帶著百餘人的使團,出使匈奴,並護送匈奴的使者迴匈。

    可是蘇武一到匈奴就被扣押,19年後(公元前81年一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受盡磨難的蘇武與常惠幾人,終於能得以迴國。

    公元前91年,忍辱負重的司馬遷,終於完成了《史記》(費時十二年)的撰寫。

    公元前33年,匈奴的唿韓邪單於,再次來到漢朝長安,要求作中國的女婿,永以修好。王昭君出塞和親。

    公元前2年,漢哀帝的時期,西域大月氏派使臣伊存到長安,佛教開始傳入中國。

    公元9年,王莽篡權,宣布自己正式做皇帝,改年號為“新”,西漢結束。

    公元17年,王匡、王鳳領導綠林起義軍。公元18年,樊崇,領導赤眉起義軍起義。

    公元23年,劉秀在昆陽(河南葉縣北)與王莽的軍隊進行大決戰,大敗王莽軍,造成了“新”朝廷的潰敗。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

    公元65年,東漢明帝時期,郎中蔡愔(yin)與秦景曆經千險西行天竺,又從大月氏用白馬馱著佛經迴洛陽,佛教開始在中國傳播。

    第二年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座寺廟,即白馬寺。自此佛教、儒家、道教三大教派長期的影響著中國人民。

    公元69年,東漢王景征發民工數十萬人,治理黃河與汴渠。曆時一年,長達一千餘裏的工程使黃河不再侵汴渠,這是東漢人民與自然界作鬥爭的一次偉大的勝利。

    公元97年,東漢王充,曆時三十餘年,完成《論衡》一書。該書對迷信活動,特別是鬼神之事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它極具戰鬥性,涉及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宗教等諸多方麵,無疑是中國傳統文化及世界文化中的寶貴財富。

    105年,宮廷中常侍、尚方令蔡倫,發明、創造與改進了造紙的方法,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創舉。

    132年,張衡又發明候風儀、渾天儀和地震儀。在世界科學文化領域中樹立了一座宏偉的豐碑。

    184年,張角、張寶、張梁以黃巾裹頭,發動了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

    189年,董卓進京,毒死劉辨,摔死何太後,立9歲的劉協繼位,押天子而胡作非為。

    192年,呂布殺董卓。董卓被點天燈、屠董三族。軍閥混戰開始。

    200年,西方基督教產生(另一說:是在公元前一世紀,歐洲產生了基督教)。

    208年,神醫華佗被曹操所殺。

    220年,曹操病故。是年十月,曹丕逼東漢獻帝劉協讓位,自己稱帝,國號魏。東漢到此結束。

    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是為蜀漢昭烈皇帝,史稱蜀漢。

    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是為大皇帝,國號為吳,定都建業。

    { 注:這一段曆史為魏、蜀、吳的三國時期。由於黃巾農民的大起義,與各路豪強的武裝鎮壓,以及軍閥相互之間的瘋狂大混戰,加之濫殺人口,造成了人口銳減的現象。三國的末期,人口由漢朝的五千多萬驟減至一千六百多萬(一說為767萬),使經濟的發展處於停澀與倒退的狀態。}

    263年,司馬懿的次之司馬昭,率十萬大軍分三路攻蜀,直至兵臨成都城下,劉禪自綁投降,蜀漢亡。

    265年,司馬昭中風病故,其子司馬炎繼續為晉王。同年,司馬炎逼曹奐禪讓帝位,改國號為晉(西晉武帝),魏國遂亡。

    280年,晉武帝司馬炎出兵20餘萬,分六路攻吳,吳不戰自潰,孫皓自綁投降,吳亡。三國分立的局麵由晉得到了暫短的統一。

    290年,白癡皇帝司馬衷(西晉惠帝)繼位。至313年,為八王混戰時期。

    317年,南逃的官僚,將安東將軍司馬睿推上帝位(元帝),建立了東晉,定都於建康(今南京),史稱東晉。

    375年,前秦苻堅,基本統一北方。

    383年,前秦苻堅率87萬大軍,攻打東晉。在謝安的指揮下,謝石與謝玄以八萬軍士,在淝水大破苻堅,造成苻堅的一蹶不振。

    429年~500年,祖衝之精確的計算出圓周率,及創製《大明曆》。

    581年,北周的隨公,楊堅廢殺了第五主的小皇帝,屠皇族,建立了隋朝。588年,發51。8萬大軍,南下伐陳,攻入建康,俘陳叔寶,589年,統一了全國。

    { 注:自290年,西晉的白癡皇帝司馬衷繼位後的八王之亂開始,造成的社會的動亂,直接導致了南朝、北朝、五胡,諸國的產生,使中國走向了大分裂。大分裂曆時近三百年,此時,全國才得到統一。}

    589年,隋朝建立後,楊堅采取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在法製上,他頒布了《開皇律》,廢除了梟首、車裂、隻要不謀反,不得株連九族,以及他創立的科舉製度等。對後世深有影響,對鞏固統治,完善社會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604年,登基後不久的隋朝楊廣就決定遷都東洛陽,動用百萬的民丁,開鑿貫穿南北三大河流,長達四千多裏的大運河。

    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攻下了長安。618年,楊廣被殺後,李淵稱帝,建立了唐朝。

    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設下伏兵,將李建成、李元吉射殺,並擊退東宮與齊王府的援兵。逼迫高祖退位禪讓,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

    同時,這一時期,為我國的第二大盛世時期,即“貞觀盛世”時期。

    629年,玄奘隻身從長安出發,一路曆經艱險,經過千辛萬苦,經過28個古國,前往天竺取經。經過16年的西行,於645年,終於迴到了長安。

    641年,唐太宗將24歲的,文成公主遠嫁給吐蕃(bo 我國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的年輕國王鬆讚幹布。730年,唐玄宗又將金城公主入藏嫁給吐蕃讚普,聯姻修好。

    684年,剛即位不到兩個月的唐中宗,被廢為廬陵王,幽禁於房州。武則天的四子李旦,被立為唐睿宗,但不準上朝參與朝政。自此,武則天開始了她自己親自臨朝專政的生涯。

    690年,68歲的,武則天改唐為周,自稱“聖神皇帝”,成為了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701年~762年,為詩仙李白的活動期。

    710年,韋氏與安樂公主,母女倆合謀,用毒餅毒死了55歲的中宗李顯。立16歲的李重茂為皇太子,是為唐少帝(不入唐皇室正統),韋氏妄圖自己臨朝攝政。

    712年,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由父禪位,是為唐玄宗(史習稱唐明皇)。

    712年~770年,為詩聖杜甫的活動期。

    733年~804年,為我國茶聖陸羽的活動期。

    753年,六十六歲的鑒真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不顧身危,進行了第六次的東渡。於754年1月,終於到達了日本的九州。

    755年~763年,為安史之亂時期。

    762年,唐朝的末期農民大起義,黃巢於881年,攻下潼關,進入長安,開始稱帝,國號大齊。

    800年,南亞伊斯蘭教產生。

    九世紀,封建製在歐洲確立。

    907年,朱溫逼哀帝禪位於自己,立國號為梁(史稱後梁),建都汴州。立國290年的唐朝自此滅亡。

    中國開始進入了第二次的分裂時期一一小分裂時代,即五代十國開始。

    960年,後周的趙匡胤在陳橋(開封城北20裏)舉行兵變,黃袍加身後殺迴開封。自立為帝,國號宋,是為宋太祖,北宋開始。

    975年,南唐後主李煜被北宋滅亡。978年,吳越的錢弘俶自動歸順北宋。979年,北漢的劉繼元亡於北宋,宋朝統一了中國。

    由907年,開始的五代十國,經72年後,結束,

    986年,宋太宗派30萬大軍,分三路進行伐遼,楊業作為西路軍潘美的副將,對遼進行阻擊。由於潘美的錯誤戰略,造成了楊業的孤軍奮戰,兒子楊延玉戰死沙場,楊業中箭被俘不降,絕食而亡。

    1000年,封建製度在歐洲建立。

    1054年,基督教分裂,天主教產生。

    1069年,王安石被宋神宗趙頊(xu)召入朝廷為副宰,開始變法。

    1084年,司馬光將花費了19年時間的《資治通鑒》撰寫完畢。

    1115年,女真族完顏部族的完顏阿骨打,在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正式稱帝,國號大金,是為金太祖。

    1119年~1121年,北宋的宋江率眾起義。1120年~1121年,北宋的方臘,率眾千餘人起義。

    1125年,遼國的耶律延禧被金朝俘虜,遼國滅亡。

    1126年11月,金太宗聽說李綱被貶後,再次舉兵南下攻打東京。東京淪陷後,為求和,欽宗趙恆與金兵簽訂了:“靖康之恥”的和約。

    1127年,金兵撤軍時俘走了宋徽宗趙佶與宋欽宗趙恆,以及眾多的皇親、國戚。臨走時還立了張邦昌為偽帝,北宋結束。

    康王趙構於1127年,在應天府稱帝,是為高宗,南宋開始。

    1130年,完顏兀術率軍南侵常州、鎮江。韓世忠在黃天蕩(今南京西北)圍堵完顏兀術,以八千軍士戰勝了兀術的十萬大軍,取得了大捷。

    1140年,金兵分四路南下,大舉南侵。完顏兀術有一支號稱不敗的勁旅,為3000名的“鐵浮圖”(騎兵身著雙層盔甲)、1萬匹的“拐子馬”(三馬相連)。

    而嶽飛則采用長鐮鉤刀專鉤“鐵浮圖”騎兵的頭、又采用步兵專砍“拐子馬”的馬腿,造成“鐵浮圖”與“拐子馬”的全軍覆沒,致使金兵不得不說:“憾山易,憾嶽家軍難。”

    1142年1月27日,奸相秦檜將抗金英雄嶽飛毒死於獄中,嶽雲、張憲被斬於市,眷屬被其流放。

    1206年,鐵木真在蒙古各部的擁戴下,即“汗”位,被尊稱為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定都於和林(今蒙古鄂爾渾河上遊的哈爾和林),成為了一個軍事奴隸製度的國家。

    1234年,在南宋、蒙古的打擊下金朝滅亡。然而,蒙古並沒有執行歸還燕雲十六州的協約,並且開始了長達44年的南侵。

    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國為大元朝。

    1275年,馬可•; 波羅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到達中國,17年後離開中國。著名的《馬可•;波羅行記》(又名東方見聞錄)的出版,造成了歐洲人、阿拉伯人不斷的往來於中國。同時也將中國的四大發明,帶向了歐洲和全世界。自此航海的事業,也開始發達起來。

    1279年,由於政治上的腐敗,由趙匡胤在960年,建立的宋朝,經320年、18主,被元朝滅亡。

    我國四大發明中的: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產生於我國的宋朝。

    1280年,郭守敬製定了新的《授時曆》頒行,將一年定為365。2425天。他通過全國27個觀察點(東近朝鮮,南至海南瓊山縣、北至西伯利亞、西至雲南滇池),所製定的這個《授時曆》,同具有高科技的今天相比,僅差26秒。

    1282年,抗元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後不降,被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處死,而英勇就義。

    1348年~1367年,元朝的末年爆發了:方國珍、劉福通、布王三、徐壽輝、郭子興、張士誠、韓林兒、明玉珍、陳友諒等諸多的農民起義。

    1351年,元末河北民工劉福通在潁州集聚了十多萬人,頭披紅巾作為起義軍的標識,率眾起義了。以此同時,江淮還有濠州(今安徽鳳陽)的郭子興(1352年,朱元璋投入了郭子興所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中),等領導的紅巾軍起義。

    1368年,朱元璋攻打至元朝的大都(今北京),開始稱帝,大明朝開始。立國97年的元朝結束,

    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1402年,朱棣攻入應天,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1403年,朱棣稱帝為明成祖,改年號永樂。

    1403年~1424年,為我國的第三大盛世:“永樂盛世”的時期。

    1405年~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

    1406年,朱棣從全國各地調集了10多萬的能工巧匠和近百萬的民工,以及無

    數的軍士開始建造宮城(紫禁城)和皇城。

    1408年,由1403年開始的、二千餘人編纂的、共22877冊(目錄60冊除外)、3。7億字的、世界上最完備的、大型百科書籍《永樂大典》編撰完成。

    1411年,明成祖朱棣開始著手遷都的方案。1421年,遷都北京,南京改作為陪

    都,並留有政府機構。

    1492年~1493年,克裏斯托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1519年~1521年,麥哲倫與埃爾卡洛進行首次環球航行。

    16世紀中葉,中南美洲淪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

    1553年~1568年:在戚繼光的打擊下,使得自明朝初期就開始的、曆經200年的、倭寇入侵我國沿海的騷擾行為,暫告一段落。

    1558年,李時珍開始編寫《本草綱目》。經過30年,長期的調查與努力的耕耘、以及三次易稿的、共52卷,約190萬字的、具有劃時代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終於完成。該書於1596年,(李時珍已去逝後三年)才得以出版。

    1562年,明代傑出的科舉先驅徐光啟誕生。

    1573年,張居正對腐朽的明朝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1582年,著名學者,意大利羅馬教會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開始來中國傳教。

    1587年,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誕生。

    16世紀的末期,荷蘭殖民者入侵印度尼西亞。直至17世紀的中期,印度尼西亞仍處於驚人的、落後的原始狀態。

    17世紀前至17世紀初,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曆史及舊事遺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翼龍浩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翼龍浩然並收藏中華曆史及舊事遺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