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蕭瑟,一葉搖落而知秋色臨,在趙國田野,到處是豐收的景象。


    趙安執政後,隱藏鋒芒,不輕易行兵戰之事,對外結交魏國,謙恭有禮,對內勤修國政,積極推廣郡縣製,選用德才兼備的人為縣令縣丞縣尉,日子徒然變得忙碌起來。


    作為相國,戴丞相也比往常忙碌,但卻沒有抱怨,蓋因為趙安比他更加勞累,時常天未亮就起來,和他商議政事,這樣一直到夜晚。


    伴隨著郡縣製的推行,趙安的求賢令昭告天下,不計較出身,隻看重德與才。


    一時之間,天下英才聞風而至,想要在趙國謀取一官半職,施展平生抱負。


    然而賢人又哪裏是那麽好找,來趙國的人才絡繹不絕,但始終沒有出現舉世聞名的賢才。


    無他,賢才都去齊秦楚這等大國了,趙國雖然如今蒸蒸日上,但還是無法和齊國這等大國相提並論。


    趙安在等待著他的賢才。


    在邯鄲城門口,趙安特別設置驛館,作為接待賢才的地方,宴請四方賓客。


    有一日,遠方來了個怪人。


    此人名為百裏溪,白發蒼蒼,騎著小毛驢,一身布衣,周遊天下。憑著一身學識,四處混吃混喝,日子過得好不瀟灑。


    剛到了邯鄲城,百裏溪就看到了驛館,有茶水在安置著來客。


    他見慣了齊國臨淄的繁華,而趙國邯鄲房屋不如臨淄高,街道也不如臨淄廣闊,邯鄲雖然繁華,但不足以入他眼。


    這茶,卻是他聞所未聞之物。


    春秋戰國時期,是沒有飲茶的習慣。茶開始於漢朝,在唐朝才盛行天下,怪不得百裏溪一無所知。


    百裏溪響應趙安求賢令而來,此刻坐在驛館裏,沒有羊肉酥漿便罷了,連酒水也沒有,唯有這看起怪異的茶,實在叫他失望透頂。


    “若有酒水便好了。”百裏溪在路上許久未曾飲酒,極其懷念酒水味道。


    “旅途勞累,請諸位先用茶。”


    這時驛館的小官吏用沸水澆茶葉,為不斷增多的來客送上茶水,一邊為客人倒茶,一邊說道,“在諸位的桌上俱有紙,飲完茶後,諸位可在紙上寫文章,可自由發揮,不論是治國定邦良策,還是為人處世之道,太子殿下若滿意,便會召見。”


    百裏溪轉頭一看,在桌上果然看到紙,這種紙是新鮮事物,他有耳聞,卻也是第一次見過。


    寫文章,才有見太子的機會?


    百裏溪有些輕視,覺得趙安沒有待客之道,特別是對賢才沒有尊重,好歹給一頓飯吃,哪有一杯“茶”就打發了。


    什麽茶,他根本就沒聽說過,看著樣子不就是煮些野草忽悠人嘛。


    正好此時口渴,百裏溪也不拒絕,張口一飲,入口是無盡的甘甜醇味,路途勞累全部化解了。


    滋味鮮醇,前所未有的新體驗。


    百裏溪低頭瞧這茶水,深感驚異,此生沒有嚐過此種靈液,出乎意料的好,極珍貴之。


    “好啊。”


    百裏溪眼睛亮了,這才細品,鼻子細細聞之,從茶水泛濫出的茶香極為明顯,馥鬱芬芳,充斥著鼻腔,霎時神清氣爽。


    這等妙品,飲之,人生快事。


    愛酒不如愛茶,百裏溪欲罷不能,叫驛館官吏速速將空杯滿上,可以想象以後世間多了一個好茶之人。


    百裏溪飲完茶後,意猶未盡,才想起了要寫文章。


    要寫什麽文章好呢?


    百裏溪白發蒼蒼,卻不糊塗,眼珠子滴溜溜地轉著,心中很是明白——趙安求賢,無非是想強國,雄霸天下。


    這一下,他琢磨完太子喜好,就準備投其所好,想從太子騙取一些茶葉過來。


    拿起毛筆,百裏溪開始動筆,分析天下形式:“殿下所圖,無非雄霸天下。”


    “然縱觀天下,南楚據地千裏,兵甲百萬,可攻可守。東齊有魚鹽之利,富甲天下,國富兵強。西秦地勢險要,士兵驍勇善戰,可謂虎狼之師。北有胡林樓煩匈奴,亦不是善輩……”


    “趙國位處各國要衝,群雄環顧,想稱霸何其難也?趙地,四戰之地,故而民風慷慨善戰,多狹義之士,殿下當順勢而為,既然全民向武,殿下便以武興國。”


    “崇武強國,霸業可圖。”


    寫完文章,百裏溪十分滿意,微笑著起身,悠悠地離開驛館。


    各國有各國特色,鄭國的流行音樂享譽天下,魯國素來被譽為禮儀之邦……趙國沒或許什麽文化,俠武精神天下聞名。


    百裏溪知道,國家要強大,就要順大勢。


    剩下的時間就是在邯鄲閑逛,等待著趙安召見,他這番見解自認為是非同凡響,趙安必然刮目相看。


    燕趙多豪傑,邯鄲多美女。


    這句話流傳於天下,燕趙名將輩出,絕不是開玩笑的。


    百裏溪走出驛館後,行走在邯鄲城,看到姑娘花枝招展,微微感歎,誠不欺我。邯鄲多美女,也不是吹牛。


    ……


    ……


    到了夜晚,趙安迴到太子府邸,翻閱著驛館裏呈上來的文章,一篇篇細看過去,想博取百家所長。


    趙安麵色始終平淡,但心中有些不耐,太多濫竽充數之作,這簡直在浪費他的時間。


    這些日子,為了手中權力,他已經夠操心的了,玩樂時間少得可憐,還要浪費時間去甄別這些文章,著實可惱。


    可是趙安又怕其他人眼光有問題,不自己去甄別會錯失了良才。


    到某一刻,他眉頭才忽然一挑,心裏感覺到滿意。


    百裏溪的文章引起他的注意,以武興國,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沒想到竟然有人有這種見解。


    “以武固然可以興國,但想要稱霸天下,涿鹿中原,還遠遠不夠。”


    趙安放下文章,搖頭一笑。


    好戰,不意味著選擇做沒腦子的莽夫。趙國之前就是太好戰,不懂藏其鋒芒,四麵樹敵,才導致趙國一日不如一日。


    “瑩兒。”趙安唿喚了聲趙瑩兒。


    趙瑩兒來到趙安麵前,端端正正跪在旁,“殿下。”


    “將這篇文章收起來。”


    “是。”


    趙瑩兒微笑著應了聲,小心翼翼地收過文章,起身將文章放入趙安的書房。


    趙安的書房,她一向可以自由出入,因為趙安的藏書,她增長了許多見識。


    這篇以武興國的文章她自然沒有錯過,在剛放置的時候就偷看了一下,看完之後就呆了,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


    翌日,天氣晴朗。


    趙安親自去驛館裏,尋訪百裏溪。因為百裏溪愛上了茶,恰好在驛館裏喝茶,一下就見到了。


    在驛館裏的單獨隔間內,趙安約見百裏溪,為的是得到禮賢下士的名聲。


    在一旁,十位從特種部隊選拔出來,武藝高強的侍衛在旁護衛著安全。


    趙安微笑問:“諸子百家,請問先生是哪一家?”


    百裏溪神情恭敬地迴答:“哪家有飯吃,老朽便是哪一家。”


    趙安聽了不覺笑了,原來和他一樣無恥,道:“先生的文章,本殿下看過了。以武興國,十分符合我意,先生可願意留在我趙國為卿?”


    “老朽愚鈍,一向懶散慣了,難以擔當大任。”百裏溪搖了搖頭,對於官場早已厭倦,堅決拒絕了,似乎是想做一個隱士。


    趙安見百裏溪再三推辭,雖然有些掃興,但也不好勉強,和百裏溪在隔間長談。


    百裏溪和趙安交談後,心裏也吃了一驚,發現趙安有獨特見解,見解之深甚至不輸於他。


    趙國太子確實如外界傳言那般賢明。


    “賢哉,以殿下之見解,趙國不久可霸於天下!”百裏溪感歎了一句,是拍馬屁也是在說心裏話。


    年少的人,年輕氣盛,野心蓬勃。


    百裏溪看著趙安,透過趙安的目光,仿佛看到了趙國的未來,他知道以武可以興國,卻不足以立霸於天下。


    趙國在四戰之地,趙國強大,其他國家豈能坐視不理,必然禍亂四起。想到這裏,百裏溪更不願意留在趙安身邊了。


    與其陪伴野心勃勃、有才華的君主,不如侍奉安於現狀、有德行的君主,這是百裏溪輾轉諸侯,得到的人生感悟。


    前者隻能得一時富貴,後者才確保子孫榮華無憂。


    臨走之前,百裏溪厚著臉皮道:“殿下,你這裏的茶,實在是妙物。可否贈老朽一些茶葉?”


    “好。”趙安答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商店到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卡卡大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卡卡大仙並收藏帶著商店到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