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嚐試了上百種的組合。”


    在給李元嘉雙手捧上了一麵鏡子之後,韓成恭敬的說道:“但是始終難以做到您說的那種程度,能把人臉照的纖毫畢現……這是效果最好的一塊!”


    “嗯……”


    舉起手中的鏡子看了看,李元嘉微微的皺了皺眉頭。


    好醜!


    先不說這麵鏡子黑乎乎、黃唧唧的,裏麵的人臉模模糊糊的跟銅鏡幾乎一個水平,就說這裏麵……


    眨了眨眼睛,李元嘉搖了搖頭道:“嘖嘖,這也太不均勻了吧?”


    “是,很不均勻。”


    用力的咽了口吐沫,韓成苦笑道:“我們嚐試了很多種辦法,始終做不到把它們均勻的鋪到玻璃上……不過大王請放心,我們一定會繼續努力的。”


    雖然心中有些忐忑,但是韓成倒也不算慌亂。因為他現在也慢慢摸清楚了大王的性子,並不是說你事情沒做好就一定會受罰,而是隻要用心做了,哪怕結果不是那麽好,最多也就是說上兩句……更多的時候,得到的還是鼓勵和幫助。


    所以這就是韓成他們越來越習慣於留下各種試驗記錄的原因,隻要各種數據齊全、真實,大王看了之後絕對不會責罰任何人!


    “嗯。”


    果然如韓成所料一樣,李元嘉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


    韓成他們做鏡子的辦法非常簡單,就是把各種各樣的金屬熔化,然後往玻璃上麵塗抹——凝固了之後,就能形成一層“膜”,可以反射光線。


    原理很簡單,操作起來很麻煩。


    這個辦法的提出者,當然就是穿越者李元嘉,而當初的說法也是靈機一動,想到了這個天馬行動的點子……


    事實上,當然不是李元嘉憑空想象的。


    所有的原理和方法都來自於他上輩子的記憶,隻不過很可惜的是,他對鏡子製作的了解也就限於這一點原理了,至於說具體應該如何操作,或者說詳細到應該使用哪一種金屬,李元嘉就麻爪了。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銀和水銀。


    兩種金屬,一種好像是未來現代鏡子使用的材料,但是想想就知道製作的難度肯定很大,也不知道古代的工匠們能不能搞定;而另一種則古老一點,李元嘉的印象中應該是威尼斯人使用的材料!


    雖然不知道古代威尼斯人是怎麽把水銀蓋在玻璃上,但是應該是它沒錯了。


    所以從一開始,李元嘉就沒有把目標定在銀上。


    他很清楚的知道這裏麵有多大的難度……對於未來的現代社會而已,玻璃就是一種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工業品,無論你走到什麽地方都能看到,價格更是便宜到一個玻璃瓶子隻要幾分錢。


    但是就那幾分錢的玻璃瓶子,放在貞觀十三年李元嘉就敢賣一千貫!


    沒錯,至少一千貫!


    要知道,就現在韓成他們生產的玻璃,那些疙疙瘩瘩、布滿了色點和雜誌的平板玻璃,李元嘉就敢喊出一百貫一塊的價格,還有價無市,那些權貴們想買都買不到,更別說一個純淨無暇的玻璃瓶了。


    一千貫一個,都算是便宜的……


    扯遠了。


    在大唐這個時空,想要造出完美的玻璃可太難了。


    至少十年之內,李元嘉不敢想純淨度的問題,隻是希望韓成他們能盡可能的改進工藝,提高玻璃的質量。


    玻璃如此,鏡子就更加難了。


    用大腿想都知道,想要把銀均勻的在玻璃上鋪上薄薄的一層,這完全超出了時代技術的水平,短時間內根本就不可能成宮。


    唯一的希望,就在水銀上麵。


    可是即便如此,李元嘉也不敢直接告訴匠人們應該用水銀來做鏡子,而是告訴他們原理和方法,任由他們一種一種的去嚐試,去試錯。


    到現在為止,已經砸進去了上千貫了。


    想道過去幾個月玻璃工坊為了試錯扔水裏的那些錢,李元嘉的嘴角就下意識的抽了抽,很是心疼。


    沒辦法,搞科研就是這麽的費錢。


    為了保證效率和質量,現在的玻璃工坊用的都是木炭……最差也要用上等的焦炭,這兩樣東西都貴的一比。另外還有各種各樣的金屬,或者說礦物,在這個時代同樣屬於“奢侈品”,如果不是金屬活字工坊那邊以前有不少積累,光是把它們收集起來就需要大把的時間和資金。


    更別說為了這些匠人,李元嘉還要提供一個高標準的工坊,和數十套舒適的宅子,這些東西哪一樣不花錢?


    在這個時代,也就李元嘉才願意砸這個錢,因為他很清楚鏡子出來之後能給自己賺多少錢。要是隨便換一個人,這種事兒絕對是想都別想。


    就算知道鏡子值錢,可是有誰知道該如何“發明”它?而就算知道原理和方法,在數以千貫的巨大投入下,又有幾個人願意投資,或者說有這個身家?


    “唉,要是皇帝願意投資就好了。”


    想起現在還在九成宮,不願意迴長安的那個家夥,李元嘉的眉角狂跳了幾下,心中極度的不爽。


    當皇帝的,心都太黑了。


    在他的要求和韓成等人的努力下,如今玻璃工坊的工匠越來越多,玻璃的產量每個月都在提升,最遲到年底就能上漲到一個月兩百塊的樣子。


    但是生產出來的大部分成品,都被送進了大興宮。


    可讓李元嘉頭疼的是,到現在李世民也沒有給一個確定的答案——好麵子的皇帝說不會白要弟弟的玻璃,到時候肯定會給錢,但是到底給多少,什麽時候給?


    人家不說,李元嘉也不敢問啊!


    而且更加讓他無奈的是,不管玻璃也好,還是將來研究出來的鏡子也好,李元嘉還要琢磨著給皇帝多少幹股!


    人家不要,李元嘉卻不敢不給。


    畢竟這玩意兒要真是做好了,做大了,那真的會成為這個時代最頂級的奢侈品之一!光是長安和洛陽的這些大唐權貴們,一年就能給玻璃工坊創造多麽龐大的利潤?


    更別說除了大唐,外麵的國家難道有錢人就缺了?


    所以玻璃和鏡子將會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如果李元嘉想要保護的話,今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將是韓王一係的金礦。


    但是……


    這個金礦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了李元嘉就算貴為親王,都不敢獨吞的地步。


    家族的老大李世民,是肯定要分一些過去的。


    所以一想到那家夥隻等著收好處,卻從來不投一貫錢,李元嘉這心裏就滿是不爽,顛了顛手中的鏡子後隨口問道:“韓成,你們試過水銀沒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醫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草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草席並收藏大唐醫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