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我終於想明白了!”
“十一叔之所以敢立一個月造出三百台翻車的軍令狀,可不是因為您送過去的一百個木匠和一百個雜役,而是在於他可以讓這兩百個人的效率達到最大化……效率和最大化都是十一叔新書裏麵的詞,兒臣也是剛剛學會的。”
“對,一個木匠哪怕有一個助手幫忙,想要做一台翻車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如果十個木匠和十個雜役一起合作,每個人都隻負責一個部件的話,他們的度就會加快至少一倍……無他,唯手熟爾!這個在十一叔的書裏也寫的有,兒臣昨天就已經想明白了。”
“每個人做一種部件,度比什麽都做要快得多,做出來的話隻要讓專門的人去把它們裝起來就好了!這些人每天幹的就是裝配的活兒,日子久了自然而然就會非常熟練,度也會快得多……”
“父皇,兒臣前麵說的這些都隻是一部分而已,隻要認真去學的話誰都能搞明白。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也是必須要用到數學的地方,就不是誰都能搞懂了……”
“哼!”
如同打了雞血一樣,正在喋喋不休的說著自己的心得時,李泰突然聽到了一聲冷哼,頓時一愣,愕然的看向了自己的父皇。
咋的了?
老爹的臉色怎麽突然變得這麽難看?
下意識的閉上了嘴巴,但是李泰的胖臉上滿是茫然。
他當然不知道自己剛才那句“不是誰都能搞懂”的話,直接把自己的皇帝老爹給包括了進去。因為當初李元嘉曾經給他解釋過一遍,但是李世民一來沒什麽興趣去了解細節,另一方麵也是真心的聽不太懂,所以直到現在也沒有搞明白。
現在聽兒子那麽一說,怎能不惱火?
雖然不是很明白到底是怎麽迴事兒,不過看到老爹那麽難看的臉色,李泰哪裏還不知道該閉上嘴巴?
隻不過猶豫了一下之後,李泰還是接著說道:“父皇,兒臣隻是在想,十一叔想出來的這個辦法,是不是也可以在其他地方使用……”
就在這幾天,李泰真正明白了原始版流水線的巨大威力。
雖然他還沒有看到實物,但是在看了剛剛從十一皇叔那裏拿來的數學應用書之後,自小聰慧的李泰光是靠計算就已經想清楚了很多——或許眼睛看到的東西是假的,從別人口中聽來的也可能是謊言,但是……
“什麽都可能是假的,但是數字不會!”
現在再迴想起十一叔和自己說的那番話,李泰心中就隻剩下了欽佩——李元嘉並沒有直接告訴他答案,而是讓李泰自己去書中尋找,而當他最終想明白了,也計算清楚了之後,才會那樣的興奮,那樣的信服!
數字就在那裏,李泰自己算出來的!
隻不過看著一臉興奮,表情種也充滿了期待的兒子,李世民的眼中卻閃過了一抹奇異之色,搖了搖頭淡然道:“能不能用在其他地方先不用管,我看還是等你十一叔那邊的結果出來之後再說吧!泰兒,你剛才說想要做什麽來著?”
“父皇,兒臣想要跟著十一叔一起做翻車……”
“不,絕對不行!”
不等他把話說完,李世民已經用力的一揮手,沉聲道:“此事已經交予了你十一叔,而且太子也會跟進,你就不要摻和了。泰兒,你不是奏請要修撰《括地誌》嗎?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專心做好,不要在其他的地方分心了……”
……
二侄子想要摻和翻車工坊的事情李元嘉並不知道,當然就算是知道了肯定也是無所謂,甚至還會有點小開心。
相較於太子來說,李泰明顯更對李元嘉的胃口。
因為李泰明顯更加的好學,或者說更加的具有好奇心,這次的六本數學書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初李承乾受命和他一起來做翻車的時候,李元嘉就第一時間送給了對方一套書,但是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太子可一次也沒有再找過他這個十一叔。
但是李泰就不一樣了,這小子是真的搞懂了那六本書!
說實話,如果那不是皇帝的嫡子,大唐的魏王,李元嘉絕對會死命的把他給拉到自己這邊來——好奇心濃厚,勤奮好學,這都不算什麽,更重要的是李泰足夠聰明,聰明到可以自學六本數學書的程度,簡直就是李元嘉夢寐以求的大唐徒弟!
尤其是這天當他收到李泰專門讓人送來的一個小本本,上麵寫滿了一百個木匠單打獨鬥造翻車,和他們組建成一條流水線造翻車的分析,甚至給出了大概的數據時,李元嘉簡直就像是見到了怪物的手劄!
妖孽啊!
隻可惜……
“那是李泰,老二的心尖尖!”
忍不住把李泰寫的東西又從頭到尾翻看了一遍之後,李元嘉覺得自己的心髒揪揪的疼——明知道李泰不可能跟自己學東西的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
這小子,簡直就是天生的科學家!
拿著幾本書就可以自學阿拉伯數字,自學完未來小學乃至初一的數學知識;然後看了李元嘉後麵給他的兩本書,竟然知道自己去找府中的木匠們,調查他們製造每一個零部件的時間……
這不是妖孽,誰是?
越想越是心塞,李元嘉心頭一悶,直接讓人把韓路成給叫了過來:“新華書店裏的數學書,到現在為止賣出去了幾套?”
沒有絲毫的猶豫,韓路成馬上就開口道:“迴大王,五天前我曾經問過一次,總共賣出去了六套!而且我也讓他們仔細記錄了買家的身份,應該是房二公子認識的人……咳咳,數學書賣的不多,不過咱們的白紙始終都供不應求,每次隻要送去新貨,不到晚上肯定就賣光了。”
眼看大王的臉色不對,韓路成識趣的把話題轉到了白紙上麵。
隻不過李元嘉可沒興趣去關心自家白紙的銷量,因為他知道現在絕對是賣家市場,供不應求的那種。所以這會兒他的一張臉黑沉沉的,腦海裏始終隻有一個念頭:“六套?隻賣了六套出去,而且還都是小舅子找人去買的?全世界最頂尖的數學知識啊,大唐人太不識貨了……”
“十一叔之所以敢立一個月造出三百台翻車的軍令狀,可不是因為您送過去的一百個木匠和一百個雜役,而是在於他可以讓這兩百個人的效率達到最大化……效率和最大化都是十一叔新書裏麵的詞,兒臣也是剛剛學會的。”
“對,一個木匠哪怕有一個助手幫忙,想要做一台翻車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如果十個木匠和十個雜役一起合作,每個人都隻負責一個部件的話,他們的度就會加快至少一倍……無他,唯手熟爾!這個在十一叔的書裏也寫的有,兒臣昨天就已經想明白了。”
“每個人做一種部件,度比什麽都做要快得多,做出來的話隻要讓專門的人去把它們裝起來就好了!這些人每天幹的就是裝配的活兒,日子久了自然而然就會非常熟練,度也會快得多……”
“父皇,兒臣前麵說的這些都隻是一部分而已,隻要認真去學的話誰都能搞明白。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也是必須要用到數學的地方,就不是誰都能搞懂了……”
“哼!”
如同打了雞血一樣,正在喋喋不休的說著自己的心得時,李泰突然聽到了一聲冷哼,頓時一愣,愕然的看向了自己的父皇。
咋的了?
老爹的臉色怎麽突然變得這麽難看?
下意識的閉上了嘴巴,但是李泰的胖臉上滿是茫然。
他當然不知道自己剛才那句“不是誰都能搞懂”的話,直接把自己的皇帝老爹給包括了進去。因為當初李元嘉曾經給他解釋過一遍,但是李世民一來沒什麽興趣去了解細節,另一方麵也是真心的聽不太懂,所以直到現在也沒有搞明白。
現在聽兒子那麽一說,怎能不惱火?
雖然不是很明白到底是怎麽迴事兒,不過看到老爹那麽難看的臉色,李泰哪裏還不知道該閉上嘴巴?
隻不過猶豫了一下之後,李泰還是接著說道:“父皇,兒臣隻是在想,十一叔想出來的這個辦法,是不是也可以在其他地方使用……”
就在這幾天,李泰真正明白了原始版流水線的巨大威力。
雖然他還沒有看到實物,但是在看了剛剛從十一皇叔那裏拿來的數學應用書之後,自小聰慧的李泰光是靠計算就已經想清楚了很多——或許眼睛看到的東西是假的,從別人口中聽來的也可能是謊言,但是……
“什麽都可能是假的,但是數字不會!”
現在再迴想起十一叔和自己說的那番話,李泰心中就隻剩下了欽佩——李元嘉並沒有直接告訴他答案,而是讓李泰自己去書中尋找,而當他最終想明白了,也計算清楚了之後,才會那樣的興奮,那樣的信服!
數字就在那裏,李泰自己算出來的!
隻不過看著一臉興奮,表情種也充滿了期待的兒子,李世民的眼中卻閃過了一抹奇異之色,搖了搖頭淡然道:“能不能用在其他地方先不用管,我看還是等你十一叔那邊的結果出來之後再說吧!泰兒,你剛才說想要做什麽來著?”
“父皇,兒臣想要跟著十一叔一起做翻車……”
“不,絕對不行!”
不等他把話說完,李世民已經用力的一揮手,沉聲道:“此事已經交予了你十一叔,而且太子也會跟進,你就不要摻和了。泰兒,你不是奏請要修撰《括地誌》嗎?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專心做好,不要在其他的地方分心了……”
……
二侄子想要摻和翻車工坊的事情李元嘉並不知道,當然就算是知道了肯定也是無所謂,甚至還會有點小開心。
相較於太子來說,李泰明顯更對李元嘉的胃口。
因為李泰明顯更加的好學,或者說更加的具有好奇心,這次的六本數學書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初李承乾受命和他一起來做翻車的時候,李元嘉就第一時間送給了對方一套書,但是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太子可一次也沒有再找過他這個十一叔。
但是李泰就不一樣了,這小子是真的搞懂了那六本書!
說實話,如果那不是皇帝的嫡子,大唐的魏王,李元嘉絕對會死命的把他給拉到自己這邊來——好奇心濃厚,勤奮好學,這都不算什麽,更重要的是李泰足夠聰明,聰明到可以自學六本數學書的程度,簡直就是李元嘉夢寐以求的大唐徒弟!
尤其是這天當他收到李泰專門讓人送來的一個小本本,上麵寫滿了一百個木匠單打獨鬥造翻車,和他們組建成一條流水線造翻車的分析,甚至給出了大概的數據時,李元嘉簡直就像是見到了怪物的手劄!
妖孽啊!
隻可惜……
“那是李泰,老二的心尖尖!”
忍不住把李泰寫的東西又從頭到尾翻看了一遍之後,李元嘉覺得自己的心髒揪揪的疼——明知道李泰不可能跟自己學東西的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
這小子,簡直就是天生的科學家!
拿著幾本書就可以自學阿拉伯數字,自學完未來小學乃至初一的數學知識;然後看了李元嘉後麵給他的兩本書,竟然知道自己去找府中的木匠們,調查他們製造每一個零部件的時間……
這不是妖孽,誰是?
越想越是心塞,李元嘉心頭一悶,直接讓人把韓路成給叫了過來:“新華書店裏的數學書,到現在為止賣出去了幾套?”
沒有絲毫的猶豫,韓路成馬上就開口道:“迴大王,五天前我曾經問過一次,總共賣出去了六套!而且我也讓他們仔細記錄了買家的身份,應該是房二公子認識的人……咳咳,數學書賣的不多,不過咱們的白紙始終都供不應求,每次隻要送去新貨,不到晚上肯定就賣光了。”
眼看大王的臉色不對,韓路成識趣的把話題轉到了白紙上麵。
隻不過李元嘉可沒興趣去關心自家白紙的銷量,因為他知道現在絕對是賣家市場,供不應求的那種。所以這會兒他的一張臉黑沉沉的,腦海裏始終隻有一個念頭:“六套?隻賣了六套出去,而且還都是小舅子找人去買的?全世界最頂尖的數學知識啊,大唐人太不識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