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嘉的終極目標,當然是百分之七十的酒精。
也就是消毒酒精。
雖然這玩意兒在醫療上的用途有很大的限製性,但是就這個時代而言,用來消毒是最經濟劃算的——沒錯,他能想到的最簡單的消毒方式,還就是酒精。
碘伏和碘酒什麽的,他是想都沒敢想的。
就算碘酒的配置稍微簡單一些,但是天然的純碘他要從哪裏搞?一點概念都沒有。
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酒精了。
其實常規來說,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都有殺菌消毒作用,隻不過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之間的效果最好而已。
四十度的白酒,完全滿足不了李元嘉的需求。
所以告訴韓山他需要更烈的酒,而且越烈越好之後,李元嘉酒任由他們自由發揮去了。反正方法已經告訴了他們,無論蒸餾設備的改進還是溫度的掌控,由著他們自己來摸索就是了,就算李元嘉親自參與進去恐怕也不見得能幹的比他們更好。
作為一家之主,他隻要等著結果就好了。
不過領完命準備離開的時候,韓山猶豫了一下,問道:大王,這酒如此猛烈,而且透明無暇,如果咳咳,我是說如果拿出去賣的話,冬天應該會有不少人願意買的吧?
嗯?拿出去賣?
聽了韓山的話之後,李元嘉先是一愣,隨即看向自己管家的眼神都變得古怪了起來。
這個老古董,這是提議讓王府賣酒了?
稀罕啊!
隻不過韓山可不知道李元嘉此時心中所想,還以為自己的話讓大王不高興了,連忙惶恐的用手拍了自己臉蛋兩下:大王恕罪,韓山多嘴了!
嗬嗬,無妨。
李元嘉自然不會怪罪自己的老管家,隻是笑著擺了擺手道:我隻是有些意外,你竟然能想到冬天這種酒才會受歡迎嗬嗬,不過這酒耗費糧食甚多,大肆釀造並且售賣的話,恐怕會有麻煩啊!
天大地大,糧食最大。
任何一個封建社會,糧食都是最重要的物資。
蒸餾酒別的什麽都好,就是耗糧太厲害了,加上因為工藝不過關導致的損耗,一斤酒耗費的糧食往往是其他酒類的數倍乃至十數倍!對於剛剛建國不過二十年的大唐來說,這個代價可能酒有些大了。
貿然大肆釀造的話,李元嘉怕會被人參上一本,更別說拿出去賣了。
韓山不是不明白這一點,隻是一時間沒想到而已,所以這會兒馬上就點了點頭道:大王所慮甚是,是韓山冒失了!
嗬嗬。
看著韓山略帶點遺憾的樣子,李元嘉心中一動,突然笑道:其實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不過過段時間再說吧!你們繼續釀酒,看能不能造出更烈的出來,過段時間我看看情況再說!
眨眼間的功夫,李元嘉就想到了一種可能性。
他一個閑散的親王,貿然使用大批糧食來釀酒的話,肯定是要引起非議的,甚至有那剛直不阿的禦史說不定還要參他一本。不過如果下命令的是當朝皇帝,而且對大唐還有好處的話呢?
所以心中一動,李元嘉眉頭一挑問道:韓山,江南的茶園如今有多大?每年可產茶葉多少?
雖然有些意外大王會突然問到茶葉的事情,不過韓山還是馬上就開口答道:迴大王的話,江南山嶺土地價格便宜,大王又對這茶葉極為看重,所以前前後後已經買了有四千多畝!每年產茶葉的話現在恐怕隻有兩千餘斤!
四千多畝,兩千餘斤?
聽了韓山的話之後,李元嘉頓時一愣。
茶葉的產量這麽低的麽?
不對吧?
就算他對一畝地能產多少茶葉不是很懂行,可是要隻有這點產量的話,未來的茶農們還不賠死?而且前兩年送來炒製的茶葉時,好像也不是這個說法吧?
對此韓山自然是點了點頭,馬上就給出了迴答:大王,主要是茶樹多為新栽,想要收獲還需要等上一兩年時間。
明白了。
翻了個白眼,李元嘉自嘲的笑了笑。
他知道茶樹不是種下就能當年產茶,但是李元嘉卻忘了自家這幾千畝的茶園大多是去年和今年才買下來的。就算再本地雇傭了足夠的人手,栽下去的茶樹卻也沒辦法當年就能收獲。
所以沉吟了片刻之後,李元嘉擺了擺手道:行了,這事情我知道了,讓他們照看好這幾千畝的茶園,以後本王可是有大用的!
是,大王!
點頭應是之後,韓山猶豫了一下,接著問道:那這個蒸餾酒,我們
不要停,繼續釀造!
雙眼一眯,李元嘉淡然道:一邊嚐試釀造更烈的酒,一邊把釀出來的給我保存好!今年入冬之前,至少給我準備好兩百壇
就在李元嘉心中暗暗對茶葉和白酒的未來開始做準備的時候,皇宮西南的延康房,魏王李泰在自己的府邸裏正進行著一場關於他的對話。
父王,這天竺數字是韓王所創嗎?
在又做對了一道加法題之後,李欣開心不已,拉著李泰的衣袖問道。平時學數術的時候艱難無比,用了這天竺數字之後突然變得簡單了起來,這讓小王子對父王口中所說的那位叔公起了興趣。
韓王?當然不是!
笑著搖了搖頭,李泰胖乎乎的臉上此時滿是慈愛之色:都說了是天竺數字,自然就是天竺人所創,韓王不過是嗯。
雖說他今年也不過才十歲,但是作為大唐皇帝的兒子,李泰或許是真的天賦異稟,早早的便生下了長子李欣。他有李欣的年齡讓李元嘉知道後都忍不住流淚——當叔叔的還在一門心思閉門當和尚的時候,當侄子的兒子都能打醬油了,你說氣不氣?
不過年齡雖然不大,李泰對自己的長子卻頗為關愛。
所以在日常攻讀從韓王府帶迴來的數學書時,李欣看到了嚷嚷著要學,李泰便花心思教了他幾天,沒想到這小家夥竟然學的比他都快!
話說了一半,李泰突然停了下來。
微微皺起眉頭,魏王突然覺得有些奇怪:既然自己那位十一叔明確表示這些數字是他從天竺傳來的書中學到的,那麽為什麽他從來沒有見過,甚至聽都沒有聽說過?
眯了眯眼睛,李泰心裏突然有些懷疑。
不過也就想了一下之後,李泰很快就拋開了這點小心思,低下頭笑問道:欣兒,你覺得是老師教授的數術容易,還是父王教你的容易?
對此李欣毫不猶豫,馬上就狂點小腦袋:當然是父王教的容易!
哈哈!
看著兒子天真的樣子,李泰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然後開心的拍了拍李欣的小腦袋:既然這樣的話,以後父王每咳咳,有時間就來教你數學好了。
也就是消毒酒精。
雖然這玩意兒在醫療上的用途有很大的限製性,但是就這個時代而言,用來消毒是最經濟劃算的——沒錯,他能想到的最簡單的消毒方式,還就是酒精。
碘伏和碘酒什麽的,他是想都沒敢想的。
就算碘酒的配置稍微簡單一些,但是天然的純碘他要從哪裏搞?一點概念都沒有。
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酒精了。
其實常規來說,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都有殺菌消毒作用,隻不過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之間的效果最好而已。
四十度的白酒,完全滿足不了李元嘉的需求。
所以告訴韓山他需要更烈的酒,而且越烈越好之後,李元嘉酒任由他們自由發揮去了。反正方法已經告訴了他們,無論蒸餾設備的改進還是溫度的掌控,由著他們自己來摸索就是了,就算李元嘉親自參與進去恐怕也不見得能幹的比他們更好。
作為一家之主,他隻要等著結果就好了。
不過領完命準備離開的時候,韓山猶豫了一下,問道:大王,這酒如此猛烈,而且透明無暇,如果咳咳,我是說如果拿出去賣的話,冬天應該會有不少人願意買的吧?
嗯?拿出去賣?
聽了韓山的話之後,李元嘉先是一愣,隨即看向自己管家的眼神都變得古怪了起來。
這個老古董,這是提議讓王府賣酒了?
稀罕啊!
隻不過韓山可不知道李元嘉此時心中所想,還以為自己的話讓大王不高興了,連忙惶恐的用手拍了自己臉蛋兩下:大王恕罪,韓山多嘴了!
嗬嗬,無妨。
李元嘉自然不會怪罪自己的老管家,隻是笑著擺了擺手道:我隻是有些意外,你竟然能想到冬天這種酒才會受歡迎嗬嗬,不過這酒耗費糧食甚多,大肆釀造並且售賣的話,恐怕會有麻煩啊!
天大地大,糧食最大。
任何一個封建社會,糧食都是最重要的物資。
蒸餾酒別的什麽都好,就是耗糧太厲害了,加上因為工藝不過關導致的損耗,一斤酒耗費的糧食往往是其他酒類的數倍乃至十數倍!對於剛剛建國不過二十年的大唐來說,這個代價可能酒有些大了。
貿然大肆釀造的話,李元嘉怕會被人參上一本,更別說拿出去賣了。
韓山不是不明白這一點,隻是一時間沒想到而已,所以這會兒馬上就點了點頭道:大王所慮甚是,是韓山冒失了!
嗬嗬。
看著韓山略帶點遺憾的樣子,李元嘉心中一動,突然笑道:其實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不過過段時間再說吧!你們繼續釀酒,看能不能造出更烈的出來,過段時間我看看情況再說!
眨眼間的功夫,李元嘉就想到了一種可能性。
他一個閑散的親王,貿然使用大批糧食來釀酒的話,肯定是要引起非議的,甚至有那剛直不阿的禦史說不定還要參他一本。不過如果下命令的是當朝皇帝,而且對大唐還有好處的話呢?
所以心中一動,李元嘉眉頭一挑問道:韓山,江南的茶園如今有多大?每年可產茶葉多少?
雖然有些意外大王會突然問到茶葉的事情,不過韓山還是馬上就開口答道:迴大王的話,江南山嶺土地價格便宜,大王又對這茶葉極為看重,所以前前後後已經買了有四千多畝!每年產茶葉的話現在恐怕隻有兩千餘斤!
四千多畝,兩千餘斤?
聽了韓山的話之後,李元嘉頓時一愣。
茶葉的產量這麽低的麽?
不對吧?
就算他對一畝地能產多少茶葉不是很懂行,可是要隻有這點產量的話,未來的茶農們還不賠死?而且前兩年送來炒製的茶葉時,好像也不是這個說法吧?
對此韓山自然是點了點頭,馬上就給出了迴答:大王,主要是茶樹多為新栽,想要收獲還需要等上一兩年時間。
明白了。
翻了個白眼,李元嘉自嘲的笑了笑。
他知道茶樹不是種下就能當年產茶,但是李元嘉卻忘了自家這幾千畝的茶園大多是去年和今年才買下來的。就算再本地雇傭了足夠的人手,栽下去的茶樹卻也沒辦法當年就能收獲。
所以沉吟了片刻之後,李元嘉擺了擺手道:行了,這事情我知道了,讓他們照看好這幾千畝的茶園,以後本王可是有大用的!
是,大王!
點頭應是之後,韓山猶豫了一下,接著問道:那這個蒸餾酒,我們
不要停,繼續釀造!
雙眼一眯,李元嘉淡然道:一邊嚐試釀造更烈的酒,一邊把釀出來的給我保存好!今年入冬之前,至少給我準備好兩百壇
就在李元嘉心中暗暗對茶葉和白酒的未來開始做準備的時候,皇宮西南的延康房,魏王李泰在自己的府邸裏正進行著一場關於他的對話。
父王,這天竺數字是韓王所創嗎?
在又做對了一道加法題之後,李欣開心不已,拉著李泰的衣袖問道。平時學數術的時候艱難無比,用了這天竺數字之後突然變得簡單了起來,這讓小王子對父王口中所說的那位叔公起了興趣。
韓王?當然不是!
笑著搖了搖頭,李泰胖乎乎的臉上此時滿是慈愛之色:都說了是天竺數字,自然就是天竺人所創,韓王不過是嗯。
雖說他今年也不過才十歲,但是作為大唐皇帝的兒子,李泰或許是真的天賦異稟,早早的便生下了長子李欣。他有李欣的年齡讓李元嘉知道後都忍不住流淚——當叔叔的還在一門心思閉門當和尚的時候,當侄子的兒子都能打醬油了,你說氣不氣?
不過年齡雖然不大,李泰對自己的長子卻頗為關愛。
所以在日常攻讀從韓王府帶迴來的數學書時,李欣看到了嚷嚷著要學,李泰便花心思教了他幾天,沒想到這小家夥竟然學的比他都快!
話說了一半,李泰突然停了下來。
微微皺起眉頭,魏王突然覺得有些奇怪:既然自己那位十一叔明確表示這些數字是他從天竺傳來的書中學到的,那麽為什麽他從來沒有見過,甚至聽都沒有聽說過?
眯了眯眼睛,李泰心裏突然有些懷疑。
不過也就想了一下之後,李泰很快就拋開了這點小心思,低下頭笑問道:欣兒,你覺得是老師教授的數術容易,還是父王教你的容易?
對此李欣毫不猶豫,馬上就狂點小腦袋:當然是父王教的容易!
哈哈!
看著兒子天真的樣子,李泰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然後開心的拍了拍李欣的小腦袋:既然這樣的話,以後父王每咳咳,有時間就來教你數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