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繞著世界上第一個煤球爐轉了幾圈之後,李元嘉相當滿意的點了點頭,和之前他看到鐵匠們造出的第二口鍋時的反應完全就是兩迴事。


    煤球爐這種東西,他簡直是熟的不能再熟悉了。


    咳咳,應該說是另外一個“李元嘉”,一個從小生活在中國的煤都之一,也習慣了和煤打交道的李元嘉。作為一個北方人,八零後的他印象裏小時候根本就沒有天然氣那種東西,就連煤氣罐都沒有,各家各戶做飯也好,冬天取暖也好,靠的全都是一個個的煤球爐。


    至於說煤球的話,也全都是自己打的。


    那年頭父母的工資還不高,一個月加起來也就一百多塊,買人家現成的煤球是肯定不舍得買的,基本上都是買一車煤迴來自己打,而且配方也是最簡單的煤加泥加水。


    不光是他們家,那時候基本上大家都這樣幹。


    所以在李元嘉的記憶中,老媽廠子的家屬院裏,一大片空地上整整齊齊的擺滿了煤球,旁邊父子倆拿著自家的一個和從鄰居家借來的一個煤球機,吭哧吭哧打煤球的景象,已經成為了自己永遠都無法忘記的迴憶……


    眼前的這個煤球爐,除了感覺稍微大了點,工藝糙了些之外,簡直就是和記憶中一模一樣。


    “大王,您做這個東西有什麽用?”


    “嗬嗬,有什麽用?”


    斜著看了韓山一眼,李元嘉晃了晃腦袋笑道:“我跟你說,這玩意兒的用處大了去了!尤其是到了冬天的時候往屋子裏一放,不光是能取暖,而且還隨時都有熱水喝,就連你想要吃個火鍋什麽的也沒問題,隻要有煤球……我靠!”


    “啊?怎麽了,大王?”


    韓山被李元嘉的叫聲給嚇了一跳,忙不迭的問道。


    “煤球,煤球……沒有打煤球的那個玩意兒啊!”


    沒有理會韓山,李元嘉突然想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煤球爐有了,可煤球呢?或者說煤球機的問題怎麽解決?


    煤,黃泥,水和手持煤球機,做成煤球的四大必備要素。


    黃泥和水到處都是,而且不是值不值錢的問題,因為根本就不用花錢。煤的話也不擔心,因為老祖宗們用煤的曆史很早,漢朝開始就有人用來作為燃料,前隋的時候還有人用來燒茶喝,而且之前李元嘉也讓人打聽過,潞州這邊確實有“石碳”,貌似還挺多的……


    問題是,煤球機怎麽搞?


    就眼前這兩個鐵匠,連個鍋都造不妥當,指望他們造煤球機?


    別逗了!


    於是在李元嘉頭疼的時候,有個叫石生的鐵匠大著膽子問了一句:“大王,敢問這煤球是為何物?要不您畫個樣子出來,我幫您打造一個試試?”


    做出第二個鐵鍋之後,石生也是信心大增!


    雖然這玩意兒依然入不了李元嘉的眼,但那是因為上輩子他見過真正的工業化產品,圓的就像是用圓規畫出來的,而且通體厚薄一致,表麵更是光滑的站不住蒼蠅……咳咳,誇張了點,但是漂亮那是一定的。但是在貞觀年間,幾個石生合力打造出來的這第二口鍋,卻也算得上是不俗的手藝,至少比第一口順眼太多了。


    尤其是看到大王似乎對爐子很滿意,石生瞬間膨脹了。


    “煤球?打造?”


    聽了石生的話之後,李元嘉頓時樂了:“那玩意兒又不是鐵做的,你怎麽打造?它就是用石炭粉混上泥,再加上水做出來的東西……”


    用語言描述起來好像不是太容易,李元嘉幹脆揮了揮手,讓韓山去自己書房拿來了紙筆,然後用柳枝炭筆現場畫了起來——自從桌椅這玩意兒做出第一套之後,陳木接下來的這些時間就一直沒停過,前前後後做出了十幾套,把李元嘉平時經常待得地方都給擺滿了。而現在他用的這套桌椅,就是前兩天剛剛搬到這個小院子來的。


    所以用柳枝炭筆畫完了煤球的簡略圖之後,李元嘉搖頭道:“其實看起來不算複雜,不過重要的是一定要圓,正好能放進煤爐裏麵,另外還要有幾個洞眼,而且每個煤球上洞眼的位置必須要一樣……這個就不好做了啊!”


    “……”


    聽了大王的話,再看看眼前紙上的這個圖形,石生一時間有些懵逼了。


    似乎是生怕有什麽地方自己沒看懂一樣,石生瞪大了眼睛仔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後終於忍不住道:“大,大王,您畫的這個東西如果是用石炭粉和水、泥來做的話……應該不是很難吧?”


    作為一個石生,他對能燃燒的石炭粉也不算一無所知。


    “嗯?不是很難?”


    對於石生的這個迴應,李元嘉頓時也瞪大了眼睛。


    “是的,大王!”


    大著膽子點了點頭,石生立刻欠了欠身告罪一聲,從桌子上麵拿起了一張紙,然後把彎成了一個圓形,然後恭敬的說道:“我們可以做一個這樣的,底下有木板的東西,然後把石炭粉、泥和水和成的東西倒進去,等填滿後在上麵蓋一個已經做好洞眼的木板,接著用木棍一戳……”


    “哎喲,還真是啊!”


    看完了石生的演示之後,李元嘉頓時明白了。


    可不,就是這麽簡單啊!


    然後腦袋裏稍微那麽一抓,他就知道自己剛才是鑽了牛角尖了——煤球機存在的最大意義是使用簡單,而且效率極高,一個人一天甚至能打出來上千個煤球!但是沒有了煤球機,用手工的方式做的話也沒問題的啊,隻不過效率低一些……


    這年頭,效率低算個毛?


    一個人一天就算隻能做五十個……哪怕是二十個又如何?難道他堂堂一個親王府上還能缺了人手不成?


    發現自己想岔了之後,李元嘉頓時腦洞大開,連連擺手道:“要這麽看的話其實也不用那麽麻煩,你們迴頭做幾個粗點的鐵條,然後把它們固定在一起,每次等煤球成型後隻要往上麵一戳就是了……這樣更加的精準,能讓每個煤球上麵的洞眼位置都保持一致!對了,做煤球的模子最好也用鐵來打造,更經久耐用……”


    見大王幾乎是立刻便接受了自己的意見,石生自然是大希望過望,雀躍不已。


    而接下來,兩人便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開了。


    剩下另外一個鐵匠和韓山兩人麵麵相覷,尤其是管家韓山,看到李元嘉毫無顧忌的拿著紙筆和一個鐵匠在一起寫寫畫畫,渾然再沒有半分親王的風度,頓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醫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草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草席並收藏大唐醫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