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我不想練大一統了……我已經……我已經練不起了……您說得對,這套功法不是我能練得起的……”
這世界從一開始,就沒有什麽狗屁的“公平”存在!
看著痛哭流涕的恭少龍,卞世不由發出了一道長長的歎息。
“唉……”
孤獨!
尋真求索真的很無聊嗎?沒錯,真的很無聊,就連卞世自己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雖然求出結果的那一瞬間真的是非常振奮人心,然而實際上,能最終求出結果的機會又有幾次呢?
若非不是卞世的頭腦比別人更加好用、能算出更多的“結果”來,恐怕就連他自己都要對這套體係生出厭惡!
要說施加壓力將恭少龍嚇跑,卞世自己是萬然沒有這個打算的,隻可惜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承受這種“無聊”!
隻是如今木已成舟,再說什麽也沒用了。
卞世長歎完畢,開口道:“也罷……從此以後,你就安心當個工人吧。和以前一樣,我的東西也會有你的分,隻是你用的生產資料可都是我自己造的,你以後想靠大一統的東西,還是離不開我!”
這話簡直就是挑明了兩者之間的經濟附庸關係,然而恭少龍雖然心中覺得苦澀,卻又能有什麽辦法?他之前自以為快要摸到卞世的家底了,自己的翅膀也很快就能長硬了,可直到現在卻發現人家的家底實在是太厚太重,就算擺在自己麵前讓自己搬都搬不走!
卞世不知該說什麽,隻好招唿道:“來!先看看我做的新機器。”
恭少龍抬眼望去,看到了一座嶄新的鋼鐵疙瘩,齒輪皮帶不斷從機器的四麵八方聳立出來,看上去雖然算不得精巧,但也能察覺出一種別樣的“機械美”。
這十幾天以來,卞世一直在工作台前搗鼓的就是這東西了:一台真正的——最起碼名義上做到了——一台真正的自動化流水線。
“新的彈藥流水線完全拋棄了電動傳送,現在完全由腳踏車直接提供動力。通過總計137個省力杠杆和397個大小齒輪的結構結合,這台機器的最終省力效率達到了97%以上——當然作為代價,它的力臂被延長了將近4000倍。不過就算如此,它如今也總算是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生產了!”
卞世說的這些東西恭少龍其實有一大半能聽得懂,然而因為不想重揭傷疤,他一時間不想開腔。
完全拋棄電力而使用人力作為動力源,最急需解決的應當是動力大小的問題——礦石和線圈的出力可以不斷疊加,但人體的出力卻顯得始終有限。要將彈殼擠壓成型打磨拋光,強大的動力源絕不可少,要是完全使用人力驅動,生產線就會麵臨著動力不足的嚴肅問題。
對此,卞世給出的解決方案也顯得非常簡單——配備以大量的省力結構,用齒輪和杠杆節省工作人員的出力!
正如阿基米德所說,給我一根杠杆便能撬動地球,這個世界上沒有用省力結構辦不到的事情,區別隻在於力臂的長短而已。使用大量的省力結構和扭曲重疊的導力裝置,就算是恭少龍用踩腳踏車的力氣也足以推動整道生產線的運轉!
大致概括一下,製造一顆子彈大概可以被拆分做三道工序——彈殼生產、彈頭生產、組裝工作。然而無論是其中的哪個環節都不能算得上是“簡單”。先不說別的,光是彈頭就必須要保證彈殼鋼芯在內的兩層結構,彈殼部分更是包括了彈殼、裝藥、底火在內的三層結構,其中的底火又可以被分為包殼裝藥和撞針三層,想將其組裝起來更是工序萬分。若說加工一杆步槍已經比較考驗製造者的工業能力,加工一顆合格的步槍子彈可一點都不比加工一把槍消耗的產能低多少!
衝盂、退火、酸洗、引伸、衝尖、剖口……無論是哪一步工序,對工業器械的精細度來說都是一道十足的考驗。如此龐大的工程,地球時代的生產線甚至要拉伸到好幾十米長占據大半個工廠……無論是空間還是經濟底蘊,卞世現在都是不具備的
所以,卞世的新流水線並不專注於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而是選擇保證每一道工序都能保證最低要求。
眼下的這道生產線無法完全解決一枚子彈的生產,甚至連完整的彈殼生產——主要是製造底火的那部分——都無法做到。但要說將這些步驟拆分出來,直接連接著機床的它卻能把每一道工序都做到很好。
不過這樣也就夠了,流水線的意義就在於模塊化工程,用一天生產彈殼用一天生產彈頭再用一天將它們組裝起來,這種效率比用一天時間做完所有工作高出無數倍。在當前這種幾乎完全以人工生產的小作坊中,這樣一套
當然,這套機械究竟有沒有問題,還要用實際檢驗說了算。
“來!快把這機器開動起來,我來看看這玩意有沒有問題!”卞世迫不及待地招唿恭少龍道。
雖說卞世絕對相信自己的計算能力不會出錯,但要是……“萬一”呢?
不過還好,最後的結果顯得非常理想,並沒有什麽關鍵問題上的紕漏。與此同時,卞世也得出了這套裝置生產一顆子彈需要多久——平均下來,將近一刻鍾一顆。
因為硬件設計,一次流水線運行的時候最多也隻能同時支撐12顆子彈運轉。再多了,齒輪杠杆就會卡住。整套流水線差不多要三十分鍾才能轉完一圈,生產出六枚四分之一顆子彈——彈殼、彈頭、底火、組裝中的其中一步。不過就算是一刻鍾才能生產出一顆子彈,這也比之前的生產效率好多了。
畢竟以前兩個人就算一整晚不眠不休也隻能產出個位數的彈頭,現在的產量卻能將近三位數,這怎麽不是巨大的進步?
以前兩百發子彈都要攢好幾星期,現在一天就能生產出這麽多子彈了,這是巨大的進步啊!
望著眼前的得意之作,卞世若有所思。
“果然還是希望能早點普及電力……徹底地解決掉產能問題啊。”
……
與此同時,在這山頭的另一個角落,葉良辰的臉上卻狠狠地挨了一巴掌。
“蠢貨!對付這種家夥用封鎖戰術,你難道都不長腦子的嗎!”咆哮聲隨即響起,仿佛又一道狠厲地巴掌,扇在他的同一側臉頰上。
這世界從一開始,就沒有什麽狗屁的“公平”存在!
看著痛哭流涕的恭少龍,卞世不由發出了一道長長的歎息。
“唉……”
孤獨!
尋真求索真的很無聊嗎?沒錯,真的很無聊,就連卞世自己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雖然求出結果的那一瞬間真的是非常振奮人心,然而實際上,能最終求出結果的機會又有幾次呢?
若非不是卞世的頭腦比別人更加好用、能算出更多的“結果”來,恐怕就連他自己都要對這套體係生出厭惡!
要說施加壓力將恭少龍嚇跑,卞世自己是萬然沒有這個打算的,隻可惜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承受這種“無聊”!
隻是如今木已成舟,再說什麽也沒用了。
卞世長歎完畢,開口道:“也罷……從此以後,你就安心當個工人吧。和以前一樣,我的東西也會有你的分,隻是你用的生產資料可都是我自己造的,你以後想靠大一統的東西,還是離不開我!”
這話簡直就是挑明了兩者之間的經濟附庸關係,然而恭少龍雖然心中覺得苦澀,卻又能有什麽辦法?他之前自以為快要摸到卞世的家底了,自己的翅膀也很快就能長硬了,可直到現在卻發現人家的家底實在是太厚太重,就算擺在自己麵前讓自己搬都搬不走!
卞世不知該說什麽,隻好招唿道:“來!先看看我做的新機器。”
恭少龍抬眼望去,看到了一座嶄新的鋼鐵疙瘩,齒輪皮帶不斷從機器的四麵八方聳立出來,看上去雖然算不得精巧,但也能察覺出一種別樣的“機械美”。
這十幾天以來,卞世一直在工作台前搗鼓的就是這東西了:一台真正的——最起碼名義上做到了——一台真正的自動化流水線。
“新的彈藥流水線完全拋棄了電動傳送,現在完全由腳踏車直接提供動力。通過總計137個省力杠杆和397個大小齒輪的結構結合,這台機器的最終省力效率達到了97%以上——當然作為代價,它的力臂被延長了將近4000倍。不過就算如此,它如今也總算是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生產了!”
卞世說的這些東西恭少龍其實有一大半能聽得懂,然而因為不想重揭傷疤,他一時間不想開腔。
完全拋棄電力而使用人力作為動力源,最急需解決的應當是動力大小的問題——礦石和線圈的出力可以不斷疊加,但人體的出力卻顯得始終有限。要將彈殼擠壓成型打磨拋光,強大的動力源絕不可少,要是完全使用人力驅動,生產線就會麵臨著動力不足的嚴肅問題。
對此,卞世給出的解決方案也顯得非常簡單——配備以大量的省力結構,用齒輪和杠杆節省工作人員的出力!
正如阿基米德所說,給我一根杠杆便能撬動地球,這個世界上沒有用省力結構辦不到的事情,區別隻在於力臂的長短而已。使用大量的省力結構和扭曲重疊的導力裝置,就算是恭少龍用踩腳踏車的力氣也足以推動整道生產線的運轉!
大致概括一下,製造一顆子彈大概可以被拆分做三道工序——彈殼生產、彈頭生產、組裝工作。然而無論是其中的哪個環節都不能算得上是“簡單”。先不說別的,光是彈頭就必須要保證彈殼鋼芯在內的兩層結構,彈殼部分更是包括了彈殼、裝藥、底火在內的三層結構,其中的底火又可以被分為包殼裝藥和撞針三層,想將其組裝起來更是工序萬分。若說加工一杆步槍已經比較考驗製造者的工業能力,加工一顆合格的步槍子彈可一點都不比加工一把槍消耗的產能低多少!
衝盂、退火、酸洗、引伸、衝尖、剖口……無論是哪一步工序,對工業器械的精細度來說都是一道十足的考驗。如此龐大的工程,地球時代的生產線甚至要拉伸到好幾十米長占據大半個工廠……無論是空間還是經濟底蘊,卞世現在都是不具備的
所以,卞世的新流水線並不專注於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而是選擇保證每一道工序都能保證最低要求。
眼下的這道生產線無法完全解決一枚子彈的生產,甚至連完整的彈殼生產——主要是製造底火的那部分——都無法做到。但要說將這些步驟拆分出來,直接連接著機床的它卻能把每一道工序都做到很好。
不過這樣也就夠了,流水線的意義就在於模塊化工程,用一天生產彈殼用一天生產彈頭再用一天將它們組裝起來,這種效率比用一天時間做完所有工作高出無數倍。在當前這種幾乎完全以人工生產的小作坊中,這樣一套
當然,這套機械究竟有沒有問題,還要用實際檢驗說了算。
“來!快把這機器開動起來,我來看看這玩意有沒有問題!”卞世迫不及待地招唿恭少龍道。
雖說卞世絕對相信自己的計算能力不會出錯,但要是……“萬一”呢?
不過還好,最後的結果顯得非常理想,並沒有什麽關鍵問題上的紕漏。與此同時,卞世也得出了這套裝置生產一顆子彈需要多久——平均下來,將近一刻鍾一顆。
因為硬件設計,一次流水線運行的時候最多也隻能同時支撐12顆子彈運轉。再多了,齒輪杠杆就會卡住。整套流水線差不多要三十分鍾才能轉完一圈,生產出六枚四分之一顆子彈——彈殼、彈頭、底火、組裝中的其中一步。不過就算是一刻鍾才能生產出一顆子彈,這也比之前的生產效率好多了。
畢竟以前兩個人就算一整晚不眠不休也隻能產出個位數的彈頭,現在的產量卻能將近三位數,這怎麽不是巨大的進步?
以前兩百發子彈都要攢好幾星期,現在一天就能生產出這麽多子彈了,這是巨大的進步啊!
望著眼前的得意之作,卞世若有所思。
“果然還是希望能早點普及電力……徹底地解決掉產能問題啊。”
……
與此同時,在這山頭的另一個角落,葉良辰的臉上卻狠狠地挨了一巴掌。
“蠢貨!對付這種家夥用封鎖戰術,你難道都不長腦子的嗎!”咆哮聲隨即響起,仿佛又一道狠厲地巴掌,扇在他的同一側臉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