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這一日,馮雪正在借由眾生網絡感受萬民夢境,參悟夢境規則的時候,卻有一消息傳到了他這裏。
“你說當年的卷簾大將和天蓬元帥前來投奔?”馮雪眯了眯眼睛,算算日子,現在正好是原著西遊的時候,大唐也確實派了使團進來,不過還沒走到福陵山,就被第一個算學城給攔了下來,而且沙僧和八戒都沒有觀音幫忙,自然還在自己的地盤窩著。
之前馮雪也不是不知道他們在哪裏,隻是因為和天庭有些關係,並不想這麽早撕破臉皮,所以並沒有主動拉人,不過如今他們自己送上門來,倒是怪不得他了。
“我這就去。”馮雪點點頭走了出去,倒不是說沙僧和八戒這兩個人重要到足以讓他暫停領悟規則,而是他們存在本身便是能夠讓馮雪更久的領悟規則的存在。
西遊世界已經被他攪得亂成一團,之所以還沒有徹底崩潰,就是因為西遊這件事仍舊發生了,雖然取經人不再是唐僧,經書也不再是佛經而是科學經,但是終究是發生了,那麽現在隻要把沙僧和八戒倆人塞過去,便又能再拖十四年。
畢竟這個世界的人口眾多,用來感悟夢境規則的奧妙真是最適合不過的了,若是迴到巴別塔,他就隻能一點一點的從心象世界居民的夢境中尋覓答案,效率至少差了兩倍。
當然,他是打算在離開的時候將整個西牛賀洲所有被神棍細胞附體之人全部遷入心象世界的,畢竟在他到達正神級之後,限製領土的便不再是“心”的大小了,隻要吞掉足夠的土壤,心象世界就能形成足夠的陸地。
而西遊世界,並不缺土。
對了,有件事情忘了說了,那就是馮雪已經決定要參悟夢境規則了。
這其實也是個很無奈的事情,因為欺騙這個規則應該是最難參透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規則本身也會騙人,你以為你參悟了,但是這是不是規則騙你的呢?你以為你沒參悟,會不會是已經參悟了,但是規則卻騙你沒參悟呢?
這就是那個問題了,你猜我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你猜我猜你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你猜我猜你猜我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你……
所以馮雪打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參悟欺騙規則,而是從虛數上下手,但是虛數規則明明不存在卻又存在的這種玄之又玄的概念很難找到一個切入點,所以馮雪最後隻能通過先參悟最容易領悟的夢境規則了,畢竟他手裏有夢境之主的權柄嘛!
反正規則無大小,隻要領悟了,你就是規則級,隻要持有比例夠高,夢境規則一樣能戳翻陰陽、死亡之類的超級規則。
廢了這麽多話,馮雪卻是四翼一抖,便來到了沙僧和八戒所在的地理城,這地理城落座於流沙河畔,福陵山邊,也難怪兩人會來這裏投奔。
之前說過天蓬元帥下界的貓膩,這裏就不得不再說一說卷簾大將了。
之前也說過,沙僧這個卷簾大將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的內侍、太監之類,而是所謂的禦前帶刀護衛。
也就是傳說中的中那個南那個海保鏢。
所以有人猜測,沙僧是因為和王母有一腿,所以才被玉帝貶下來的,這個猜測其實很荒謬,假如你是玉帝,有人給你帶了原諒帽,你他喵的不閹了他?貶下界雖然每隔幾天就要利劍穿胸,但這怎麽看都不是對待奸夫的法子。(要真是原諒帽的關係,我覺得玉帝會派巨靈神天天用大錘砸他的小丁丁,長好了再砸,砸完了再讓他長,神仙嘛!)
那麽沙僧被貶下界還要遭酷刑究竟是為了啥呢?
要知道,對待天蓬這個政治犯,玉帝也隻是毀了他的仙身,將他扔進豬圈便不管不顧了,可是沙僧居然每隔幾天還要被利劍穿心,他究竟犯了多大過錯?
其實答案原著也說了,在蟠桃會上打碎了個琉璃盞。
琉璃盞是個啥玩意?不就是個玻璃杯嗎?在人間稀罕,在天庭也稀罕嗎?實在不行去水晶宮砸一塊下來不比琉璃盞晶瑩剔透?
答案很簡單,因為沙僧是故意摔的!
為啥?我們來想想蟠桃會是幹啥用的。
是的,蟠桃會是用來吃桃子的,而且根據功勞不同,身份不同,會發給不同的桃子,不同的數量。
之前也說了,這沙僧當年在人間可是一頂一的豪俠,九州四海都有他的威名,成仙上天後也是當了玉帝的貼身護衛,允許帶兵器上殿。
所以他膨脹了,認為自己勞苦功高,覺得蟠桃會應該給他個大桃子(典型就是那種“我憑本事吃飯幹嘛看你臉色”的類型)。
然而結果很明顯,他隻是個護衛,蟠桃會很可能隻分了他個小桃子,甚至就沒給他桃子,他這一生氣,隨手便把手裏的杯子給摔了。
你想想,元首宴請諸位大佬,你一個保鏢居然敢摔杯子?你這是想摔杯為號咋地?來人,給我把他攆到下界去,利劍穿胸,讓他給我好好長長記性,你就是個保鏢,心眼給我放開點!
值得一提的是,經由這麽一鬧,沙僧確實是變了,從原本的心高氣傲,一副“我憑本事吃飯,我怕誰”的樣子,變成了典型的機關老油條。
沙僧強不強?應該是很強的,且不說他比天蓬元帥至少早了三百多年飛升(沙僧第一次見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時候並不認識,如果是比他倆晚上天,那麽至少聽過前輩的威名,隻有在他們上天之前被貶下凡間,才會不知道大鬧天宮的猴子,而一次蟠桃會要三百六十五年,換句話說,沙僧在猴子大鬧天宮至少三百六十五年之前,就已經是卷簾大將了),光是沙僧吃了唐僧九輩子,便足以見得他功力深厚。
別說那九個骷髏不是唐僧的九世,在西遊記成書之前,元雜曲中便有沙僧說他吃了唐僧九世的介紹(雖然西遊記裏隻是隱晦的說是吃了九個取經人),而且後來九個骷髏頭渡唐僧過流沙河,正好應了佛門前世渡來生的說法。
但是取經路上,沙僧卻並沒有任何表現,這是為啥呢?因為他打從一開始就不想成佛,既然不想成佛,那表現的事情就給想要成佛的人去做吧,他的目標從最開始就隻有一個,那就是觀音開始許諾給他的——
事成之後,官複原職。
雖然觀音最後並沒有實現這個諾言也就是了。
“你說當年的卷簾大將和天蓬元帥前來投奔?”馮雪眯了眯眼睛,算算日子,現在正好是原著西遊的時候,大唐也確實派了使團進來,不過還沒走到福陵山,就被第一個算學城給攔了下來,而且沙僧和八戒都沒有觀音幫忙,自然還在自己的地盤窩著。
之前馮雪也不是不知道他們在哪裏,隻是因為和天庭有些關係,並不想這麽早撕破臉皮,所以並沒有主動拉人,不過如今他們自己送上門來,倒是怪不得他了。
“我這就去。”馮雪點點頭走了出去,倒不是說沙僧和八戒這兩個人重要到足以讓他暫停領悟規則,而是他們存在本身便是能夠讓馮雪更久的領悟規則的存在。
西遊世界已經被他攪得亂成一團,之所以還沒有徹底崩潰,就是因為西遊這件事仍舊發生了,雖然取經人不再是唐僧,經書也不再是佛經而是科學經,但是終究是發生了,那麽現在隻要把沙僧和八戒倆人塞過去,便又能再拖十四年。
畢竟這個世界的人口眾多,用來感悟夢境規則的奧妙真是最適合不過的了,若是迴到巴別塔,他就隻能一點一點的從心象世界居民的夢境中尋覓答案,效率至少差了兩倍。
當然,他是打算在離開的時候將整個西牛賀洲所有被神棍細胞附體之人全部遷入心象世界的,畢竟在他到達正神級之後,限製領土的便不再是“心”的大小了,隻要吞掉足夠的土壤,心象世界就能形成足夠的陸地。
而西遊世界,並不缺土。
對了,有件事情忘了說了,那就是馮雪已經決定要參悟夢境規則了。
這其實也是個很無奈的事情,因為欺騙這個規則應該是最難參透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規則本身也會騙人,你以為你參悟了,但是這是不是規則騙你的呢?你以為你沒參悟,會不會是已經參悟了,但是規則卻騙你沒參悟呢?
這就是那個問題了,你猜我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你猜我猜你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你猜我猜你猜我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你……
所以馮雪打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參悟欺騙規則,而是從虛數上下手,但是虛數規則明明不存在卻又存在的這種玄之又玄的概念很難找到一個切入點,所以馮雪最後隻能通過先參悟最容易領悟的夢境規則了,畢竟他手裏有夢境之主的權柄嘛!
反正規則無大小,隻要領悟了,你就是規則級,隻要持有比例夠高,夢境規則一樣能戳翻陰陽、死亡之類的超級規則。
廢了這麽多話,馮雪卻是四翼一抖,便來到了沙僧和八戒所在的地理城,這地理城落座於流沙河畔,福陵山邊,也難怪兩人會來這裏投奔。
之前說過天蓬元帥下界的貓膩,這裏就不得不再說一說卷簾大將了。
之前也說過,沙僧這個卷簾大將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的內侍、太監之類,而是所謂的禦前帶刀護衛。
也就是傳說中的中那個南那個海保鏢。
所以有人猜測,沙僧是因為和王母有一腿,所以才被玉帝貶下來的,這個猜測其實很荒謬,假如你是玉帝,有人給你帶了原諒帽,你他喵的不閹了他?貶下界雖然每隔幾天就要利劍穿胸,但這怎麽看都不是對待奸夫的法子。(要真是原諒帽的關係,我覺得玉帝會派巨靈神天天用大錘砸他的小丁丁,長好了再砸,砸完了再讓他長,神仙嘛!)
那麽沙僧被貶下界還要遭酷刑究竟是為了啥呢?
要知道,對待天蓬這個政治犯,玉帝也隻是毀了他的仙身,將他扔進豬圈便不管不顧了,可是沙僧居然每隔幾天還要被利劍穿心,他究竟犯了多大過錯?
其實答案原著也說了,在蟠桃會上打碎了個琉璃盞。
琉璃盞是個啥玩意?不就是個玻璃杯嗎?在人間稀罕,在天庭也稀罕嗎?實在不行去水晶宮砸一塊下來不比琉璃盞晶瑩剔透?
答案很簡單,因為沙僧是故意摔的!
為啥?我們來想想蟠桃會是幹啥用的。
是的,蟠桃會是用來吃桃子的,而且根據功勞不同,身份不同,會發給不同的桃子,不同的數量。
之前也說了,這沙僧當年在人間可是一頂一的豪俠,九州四海都有他的威名,成仙上天後也是當了玉帝的貼身護衛,允許帶兵器上殿。
所以他膨脹了,認為自己勞苦功高,覺得蟠桃會應該給他個大桃子(典型就是那種“我憑本事吃飯幹嘛看你臉色”的類型)。
然而結果很明顯,他隻是個護衛,蟠桃會很可能隻分了他個小桃子,甚至就沒給他桃子,他這一生氣,隨手便把手裏的杯子給摔了。
你想想,元首宴請諸位大佬,你一個保鏢居然敢摔杯子?你這是想摔杯為號咋地?來人,給我把他攆到下界去,利劍穿胸,讓他給我好好長長記性,你就是個保鏢,心眼給我放開點!
值得一提的是,經由這麽一鬧,沙僧確實是變了,從原本的心高氣傲,一副“我憑本事吃飯,我怕誰”的樣子,變成了典型的機關老油條。
沙僧強不強?應該是很強的,且不說他比天蓬元帥至少早了三百多年飛升(沙僧第一次見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時候並不認識,如果是比他倆晚上天,那麽至少聽過前輩的威名,隻有在他們上天之前被貶下凡間,才會不知道大鬧天宮的猴子,而一次蟠桃會要三百六十五年,換句話說,沙僧在猴子大鬧天宮至少三百六十五年之前,就已經是卷簾大將了),光是沙僧吃了唐僧九輩子,便足以見得他功力深厚。
別說那九個骷髏不是唐僧的九世,在西遊記成書之前,元雜曲中便有沙僧說他吃了唐僧九世的介紹(雖然西遊記裏隻是隱晦的說是吃了九個取經人),而且後來九個骷髏頭渡唐僧過流沙河,正好應了佛門前世渡來生的說法。
但是取經路上,沙僧卻並沒有任何表現,這是為啥呢?因為他打從一開始就不想成佛,既然不想成佛,那表現的事情就給想要成佛的人去做吧,他的目標從最開始就隻有一個,那就是觀音開始許諾給他的——
事成之後,官複原職。
雖然觀音最後並沒有實現這個諾言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