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大帥,城裏信號傳來,今晚三更動手。”
離府穀縣城隔了個山頭的一處避風凹地中的帳篷裏,一名漢子正單膝跪地向坐在中間那人稟告道。
兩邊還坐著十多個壯漢,腰間掛著刀,全都挺直著上身,一動不動,仿佛雕塑一般。
雖然這些人都穿著尋常衣服,可任何人看了,都能看出來,這些人肯定是在軍中待過。
中間那人一聽,手一揮讓報信之人退下,同時冷聲說道:“你們都給我聽著,眼下還在城裏的,都是我的仇人。今晚行事,不管男女老幼,一律殺無赦。所得財物隻需上繳一半,另外出力最多者,給你們保一個出身!”
十多個壯漢一起跪倒在馬紮邊上,抱拳低頭,同時說道:“是,老爺!”
中間這人沒有理他們,徑直走出了帳篷,眺望著遠處的府穀縣城,咬牙說道:“敢滅我尤家上下,我就讓你們所有人都陪葬!”
沒錯,這人就是憤然辭職,帶家丁迴府穀報仇的尤世祿。
他是做了多年總兵的人,對於打仗廝殺最是拿手。知道賊人眾多,不可能帶著六百左右的家丁就去攻城。
因此,他到府穀地界雖然已有好幾天,卻隻是遠遠地躲著,派了手下家丁喬裝災民,前去投靠賊人,混進了府穀縣城中。
今天城裏的得力家丁傳來信號,約好了三更動手。他毫不懷疑,這是個好機會。
因為今天又來了一大夥賊人,怎麽樣都要擺酒宴請一番。這一下鬧到三更天,防守最鬆懈,人也最疲憊的時候,自己這手下的家丁突然殺起來,賊人就是再多,也難逃一死!
尤世祿想著,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轉頭又對跟出來的那些家丁頭目下令道:“都去休息,迴頭給我狠狠地殺!”
城裏的農民軍,對於城外伏著的那頭索命猛虎,卻絲毫不知,隻是沉浸在隊伍壯大的喜悅中。
在原本尤府大堂中,擺著三桌主席,農民軍中地位最高的一些頭目都聚集在這裏。
在正中間的那一桌,自然是地位最高的那幾位。其中王嘉胤坐在主位,舉著酒杯大聲樂嗬道:“兄弟們,王二兄弟千裏迢迢帶著人馬前來,辛苦就不用說了,大家敬王二兄弟一杯,哥哥先幹為敬了!”
說完之後,他一飲而盡,倒轉酒杯,示意全部喝完,頓時引來了一陣叫好之聲。
王二也是一臉高興,跟著一飲而盡,反正北方漢子,又是江湖兒女,喝酒那是沒得說了!
吳廷貴、馬七、楊六、不沾泥等人紛紛響應,站起來笑著吼著各種名目,前去和王二幹杯。
也難怪他們會高興,原本在府穀縣城,胡寬可是地頭蛇。在這縣城中,是以他的勢力最大。
自從王嘉胤找借口支開胡廣之後,王嘉胤這一係的人馬就開始不斷地壯大。慕名來投的災民都會由他們先挑,胡寬隻是留到最後。
有人為此打抱不平過,王嘉胤就找上了胡寬,推心置腹地訴苦,說是手下兄弟多,他們都在他麵前抱怨人手太少,這個當哥哥的也難做,隻好先委屈下三弟了。
王嘉胤上門如此一說,胡寬又是忠厚漢子,自然就為他大哥著想,體諒了。
也因此,就一個多月的時間,府穀縣城的勢力,反而是胡寬的人數最少了,還是以原本的人為主。
甚至在今日一早的時候,王嘉胤又找上胡寬,說了王二多麽的不容易,馬上要到府穀縣城了,你現在人數最少,讓點地盤出來。
在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訴說下,胡寬沒辦法,又讓出了王嘉胤想要的地段。結果變成了他獨立防守縣城西門,要知道,這裏可是最容易受到官府攻擊的地方。
為此,他手下有不少人開始有怨言,說胡寬太遷就王嘉胤了。
這邊失意,那邊自然就得意了。吳廷貴、楊六和不沾泥以及馬七等人,連續補充了災民後,已是實力大增。特別是最近一些天,更是有一些身強體壯,又有武藝之人來投,讓他們更是高興地合不攏嘴,直接委任了小頭目給他們。
他們喝得高興,並有意無意地冷落胡寬,隻是不斷地互相喝酒慶祝。
胡寬就是再傻,也感覺到他們這些人在排擠自己。他看看禮數應該盡到之後,便站起來向王嘉胤和王二告辭,推說迴去還有事要處理,就告辭了。
王嘉胤假意挽留了一下,便放他走了。他心中也得意,現在其他各地的兄弟來投,就算胡廣迴來,他們兄弟再次聯手,也已是沒有迴天之力。
在這府穀縣城,自己的實力已是最強,自己的權威,也無人再能撼動。要是胡廣迴來之後,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眼色,就給他點厲害看看,也不用再顧忌什麽了!
胡寬有點悶悶不樂地剛迴到家,就有手下的一些頭目找上門來,憤怒地控訴不沾泥和馬七的手下又先挑事,手底下的人打了一架。
胡寬真是有點生氣了,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好多次了,一開始他想著大家都是殺官造反的人,也就體諒著忍了。沒想到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他為此去找過王嘉胤,說是會處理,卻還是有發生。
加上胡寬在宴席上又感覺到了排擠,心中要說沒有怨氣是假的。他去看了打架受傷的兄弟,然後吩咐手下的頭目,大家團結點,以後再有這事,一定當場打迴來,事後有他。
反正現在地盤小了,相對人口數量增加,隨便一喊都是兄弟。
夜色慢慢地深了,除了城西胡寬的地盤早已正常休息之外,其他地方都還在喝酒慶祝著。
到了差不多三更天,很多人都已經喝高了,或爛醉如泥,或唿唿大睡,少數一些人還在喝著。
沒有人注意到,城外正無聲息地行進著一支殺氣騰騰的隊伍,往城南撲來。
城南處的守卒,已經在夢鄉中被幹掉了好些個。城頭箭樓上的燈籠,又開始忽閃忽閃起來。
;
“大帥,城裏信號傳來,今晚三更動手。”
離府穀縣城隔了個山頭的一處避風凹地中的帳篷裏,一名漢子正單膝跪地向坐在中間那人稟告道。
兩邊還坐著十多個壯漢,腰間掛著刀,全都挺直著上身,一動不動,仿佛雕塑一般。
雖然這些人都穿著尋常衣服,可任何人看了,都能看出來,這些人肯定是在軍中待過。
中間那人一聽,手一揮讓報信之人退下,同時冷聲說道:“你們都給我聽著,眼下還在城裏的,都是我的仇人。今晚行事,不管男女老幼,一律殺無赦。所得財物隻需上繳一半,另外出力最多者,給你們保一個出身!”
十多個壯漢一起跪倒在馬紮邊上,抱拳低頭,同時說道:“是,老爺!”
中間這人沒有理他們,徑直走出了帳篷,眺望著遠處的府穀縣城,咬牙說道:“敢滅我尤家上下,我就讓你們所有人都陪葬!”
沒錯,這人就是憤然辭職,帶家丁迴府穀報仇的尤世祿。
他是做了多年總兵的人,對於打仗廝殺最是拿手。知道賊人眾多,不可能帶著六百左右的家丁就去攻城。
因此,他到府穀地界雖然已有好幾天,卻隻是遠遠地躲著,派了手下家丁喬裝災民,前去投靠賊人,混進了府穀縣城中。
今天城裏的得力家丁傳來信號,約好了三更動手。他毫不懷疑,這是個好機會。
因為今天又來了一大夥賊人,怎麽樣都要擺酒宴請一番。這一下鬧到三更天,防守最鬆懈,人也最疲憊的時候,自己這手下的家丁突然殺起來,賊人就是再多,也難逃一死!
尤世祿想著,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轉頭又對跟出來的那些家丁頭目下令道:“都去休息,迴頭給我狠狠地殺!”
城裏的農民軍,對於城外伏著的那頭索命猛虎,卻絲毫不知,隻是沉浸在隊伍壯大的喜悅中。
在原本尤府大堂中,擺著三桌主席,農民軍中地位最高的一些頭目都聚集在這裏。
在正中間的那一桌,自然是地位最高的那幾位。其中王嘉胤坐在主位,舉著酒杯大聲樂嗬道:“兄弟們,王二兄弟千裏迢迢帶著人馬前來,辛苦就不用說了,大家敬王二兄弟一杯,哥哥先幹為敬了!”
說完之後,他一飲而盡,倒轉酒杯,示意全部喝完,頓時引來了一陣叫好之聲。
王二也是一臉高興,跟著一飲而盡,反正北方漢子,又是江湖兒女,喝酒那是沒得說了!
吳廷貴、馬七、楊六、不沾泥等人紛紛響應,站起來笑著吼著各種名目,前去和王二幹杯。
也難怪他們會高興,原本在府穀縣城,胡寬可是地頭蛇。在這縣城中,是以他的勢力最大。
自從王嘉胤找借口支開胡廣之後,王嘉胤這一係的人馬就開始不斷地壯大。慕名來投的災民都會由他們先挑,胡寬隻是留到最後。
有人為此打抱不平過,王嘉胤就找上了胡寬,推心置腹地訴苦,說是手下兄弟多,他們都在他麵前抱怨人手太少,這個當哥哥的也難做,隻好先委屈下三弟了。
王嘉胤上門如此一說,胡寬又是忠厚漢子,自然就為他大哥著想,體諒了。
也因此,就一個多月的時間,府穀縣城的勢力,反而是胡寬的人數最少了,還是以原本的人為主。
甚至在今日一早的時候,王嘉胤又找上胡寬,說了王二多麽的不容易,馬上要到府穀縣城了,你現在人數最少,讓點地盤出來。
在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訴說下,胡寬沒辦法,又讓出了王嘉胤想要的地段。結果變成了他獨立防守縣城西門,要知道,這裏可是最容易受到官府攻擊的地方。
為此,他手下有不少人開始有怨言,說胡寬太遷就王嘉胤了。
這邊失意,那邊自然就得意了。吳廷貴、楊六和不沾泥以及馬七等人,連續補充了災民後,已是實力大增。特別是最近一些天,更是有一些身強體壯,又有武藝之人來投,讓他們更是高興地合不攏嘴,直接委任了小頭目給他們。
他們喝得高興,並有意無意地冷落胡寬,隻是不斷地互相喝酒慶祝。
胡寬就是再傻,也感覺到他們這些人在排擠自己。他看看禮數應該盡到之後,便站起來向王嘉胤和王二告辭,推說迴去還有事要處理,就告辭了。
王嘉胤假意挽留了一下,便放他走了。他心中也得意,現在其他各地的兄弟來投,就算胡廣迴來,他們兄弟再次聯手,也已是沒有迴天之力。
在這府穀縣城,自己的實力已是最強,自己的權威,也無人再能撼動。要是胡廣迴來之後,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眼色,就給他點厲害看看,也不用再顧忌什麽了!
胡寬有點悶悶不樂地剛迴到家,就有手下的一些頭目找上門來,憤怒地控訴不沾泥和馬七的手下又先挑事,手底下的人打了一架。
胡寬真是有點生氣了,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好多次了,一開始他想著大家都是殺官造反的人,也就體諒著忍了。沒想到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他為此去找過王嘉胤,說是會處理,卻還是有發生。
加上胡寬在宴席上又感覺到了排擠,心中要說沒有怨氣是假的。他去看了打架受傷的兄弟,然後吩咐手下的頭目,大家團結點,以後再有這事,一定當場打迴來,事後有他。
反正現在地盤小了,相對人口數量增加,隨便一喊都是兄弟。
夜色慢慢地深了,除了城西胡寬的地盤早已正常休息之外,其他地方都還在喝酒慶祝著。
到了差不多三更天,很多人都已經喝高了,或爛醉如泥,或唿唿大睡,少數一些人還在喝著。
沒有人注意到,城外正無聲息地行進著一支殺氣騰騰的隊伍,往城南撲來。
城南處的守卒,已經在夢鄉中被幹掉了好些個。城頭箭樓上的燈籠,又開始忽閃忽閃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