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茂是最先到桃李村的。


    他人高馬大,又是國家武術隊出身,確實是養老園保安隊長的最佳人選。


    雖然園區還沒有建起來,但安保的任務也不輕。


    基建現場的巡邏、基建材料的看守,都需要人手。


    徐茵讓他休整兩天,然後讓方哥帶著他熟悉熟悉桃李村的環境,然後就要開始招小弟了。


    說是招,其實就是打電話聯係天南海北的昔日老隊友,問他們有沒有意向來桃李村上班。


    一般來說,混得好的不會來,隻有像張順茂這樣混得不太如意、又沒有組建家庭、沒有拖家帶口負擔的單身漢才願意跑偏遠小山村工作。


    何況張順茂還挺機靈的,沒有一開始就拋出誘人的薪資待遇,雖然以前是挺知根知底的,但在社會混了這麽多年,誰知道還是不是當初那些個心思單純的熱血青年。


    所以他開頭問的是他現在在南部一個小山村上班,所在的養老院還想招些人,於是派他問問昔日的兄弟們。


    對方一聽養老院,下意識以為是跟城裏那些敬老院差不多的養老公寓,又是在山裏頭,誰願意去啊!


    一圈聯係下來,最終願意來的人還不到十個。


    九個人裏,七個以前和張順茂交情不錯,認為他不是坑兄弟的人,正好眼下的工作幹得也不是很如意,果斷來投奔他了;還有兩個在同一家化工廠上班,去年有一桶有毒化工原料泄露,他倆被老板派去處理,不小心吸入了一些毒素,雖然馬上去醫院檢查治療了,但後遺症是一直咳嗽,遲遲不好,早就想換工作了。


    徐茵聽張順茂匯報完,想想前期有一支十人安保隊伍也夠了,就讓他給兄弟們訂機票、安排宿舍。


    在養老園一期公寓還沒建好之前,員工們隻能暫時住山腳的村民家。


    徐茵和村長商量以後,把村民們家裏的空房間騰出來,打掃幹淨、貼上牆紙、掛上窗簾、安上空調。


    房間有大有小,可以自行選擇單人間或是雙人間。


    房間裏統一配備床、床頭櫃、書桌、衣櫃、儲物櫃、洗臉架;臉盆、水壺、毛巾、牙刷這些生活用品也都報公司賬。


    所以,方卓藍一到,還沒來得及熟悉環境,就投入了工作:登賬記賬。


    員工食堂設在村長家,至於請哪些人幫忙,由村長安排。


    但有一個要求:餐飲務必幹淨衛生。


    徐茵給村長畫餅:“建築隊現在是統一問鎮上的快餐店訂餐的,如果您這個小食堂辦得好,他們就不用專門去鎮上訂餐了。我這裏十幾個員工加上建築隊的一百多號人,您想想能帶動多少勞動力?咱們村裏那些閑置的菜地,是不是也都能利用起來了?”


    村長又不是傻子,盡管徐茵是租他家房子開小食堂,盈虧由養老園項目負擔,他和其他雇工拿的是勞務費,但如果來吃飯的人多,各家各戶菜地裏的菜不就有銷路了?還能幫忙解決村民們的就業問題。


    桃李村規模小、人口少,大部分又出去打工了,能用的人不多,但還有他丈母娘家所在的村、兒媳婦娘家所在的村啊。


    就他知道的,他兩個連襟、兒媳婦的兩個兄弟家,這兩年蓋新房的蓋新房、娶媳婦的娶媳婦,多多少少都背了點債,平時哪裏有活去哪裏,工地搬磚、進城砌牆、騎個三輪車拉貨……啥活沒幹過?都是能吃苦耐勞的人。他們要是願意來幫忙,這小食堂準能辦起來。


    想想建築隊要在這裏待多久啊,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就說現在正在造的一期養老公寓,據說要小半年才完工。


    <divss="contentadv">完了還有二期、三期以及養老園的各個功能活動樓……可以說,沒個三五年,完工不了。


    村長稍稍一想,就覺得這營生能做!


    “幹!”


    他捋袖子開幹。


    徐茵去過村長家,他家位於村道旁,進出村方便,而且人口多、院子大,有足夠的空間開小食堂。


    不過以他家現有的房子格局,做員工餐廳稍顯寒磣了點。


    為了讓員工吃好喝好,有充足的精力投身到工作中,徐茵批了一筆款,在村長家的前院蓋了一間玻璃房河景餐廳。


    因為村長家臨河,這條河是由多股溪流匯聚而成的,由東向西穿行而過。


    河水原先就很幹淨,自從響應五水共治的惠民政策後,就更加清澈了,接近兩米深的河,站在岸邊就能看清河底的水草和大石頭。


    之所以建玻璃房,一是節省時間,整體玻璃房隻需訂購,就會有專業人士上門安裝,兩三天就給你裝好了,從主體到橫梁再到零部件全都是環保產品,裝好就能投入使用;二是玻璃房不僅美觀而且不影響村長家的采光。


    夏天光照強烈,就合上頂部的遮陰板、放下竹簾,反正裝了空調,進去涼快得很。


    員工餐廳能同時容納五十人同時用餐,到時候發放餐券,大家按餐券上的就餐時間分流去餐廳用餐,當然也可以打包迴宿舍吃。


    吃和住這兩最關鍵的問題解決,並且讓員工們相當滿意,徐茵也就放心了。


    接下來,就靠大家眾人一心共同建設這座能讓無數人眼前一亮、並且十分向往的養老園了。


    忙碌的時候,時間就會過得非常快。


    不知不覺,夏季到了尾聲,住在山腰,早晚有點涼了。


    站在大平台上遠眺,原先一望無垠的綠,如今間或染上了金黃。


    象征豐收的秋天即將來臨。


    桃李村的田地是周邊幾個村最少的,但每家每戶平均下來也有三五畝。


    原先這些田都比較分散,有的在山腳、有的在河邊,有的散布在屋前屋後。


    徐氏集團承包下來以後,準備聚到一起,構成一個整體的田莊。


    所以這一季豐收以後,子公司會派人過來丈量土地,給村民們換置到統一的種植區塊,並且派專業的人過來栽培有機水稻或其他農作物,村民們今後就不用下地勞作,等著領分紅就行。


    所以,這最後一次收割,村民們心情特別好,不僅今年收成好,最主要的是——很快就要迎來無壓力零負擔、清閑美好的養老生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席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席禎並收藏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