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碰到裏正,我送了他一籃馬蹄。這籃我們自己也吃不完,一會兒季康路過,你讓他拿點去吧。”


    崔季康每天這個點,都在山上砍柴,有時候摘到野果,路過她家會留下一捧。


    有來有往,徐茵也經常讓他拿點東西迴去。


    小瑾同誌這一世的兄弟姐妹,一年交道打下來,也就小叔子崔季康可以經常走動。


    小姑子是女主,徐茵擔心自己這個炮灰和女主離得近了容易被拉迴劇情,還是少接觸為妙。


    崔二機靈是機靈,但摳也是真摳,為了娶紙紮鋪掌櫃的女兒,聽小叔子說攢下來的工錢,每次迴家都要數一遍,生怕他們娘動用。


    對親娘都如此,更別提對待兄弟姐妹了,在他心裏都敵不過他想娶的紙紮鋪小娘子。


    不過,小瑾同誌腿傷的時候,他倒是提著東西上門探望過,盡管就半斤綠豆糕,但徐茵承這筆人情,年前給婆家送常規節禮時,裝了兩斤鴨蛋給他。


    “你二弟的親事定下來了嗎?到時候咱家隨多少禮?”


    徐茵把馬蹄洗幹淨,坐在屋簷下削皮。


    頭茬馬蹄鮮嫩甘甜,今兒中午打算吃頓馬蹄宴:黑木耳素炒馬蹄、馬蹄香菇蒸肉餅、蘿卜馬蹄龍骨湯。


    肉和骨頭是男人一大早去鎮上買迴來的。


    過去半年,見她一天比一天瘦,還以為她得了什麽病,愣是帶她去醫館看大夫,大夫說身體好得很,他才放心,但還是想方設法給她滋補。


    有葷有素還有湯,完美!


    主食就做馬蹄雜糧餅,飯後再來碗銀耳紅棗馬蹄甜湯,解膩又滋補。


    崔孟瑾鋸完最後一根竹子,把竹條整理好捆到一起,下午就可以去紮籬笆了。


    收拾幹淨院子,他洗了手過來幫忙削馬蹄皮。


    “這事你拿主意就好。聽老三說,紙紮鋪掌櫃想給女兒招贅,娘不同意二弟入贅,這事兒恐怕還有的鬧。”


    “娘同意了!”


    接話的是崔季康。


    他從山上迴來了,肩上背著一捆拆,手裏提著一個竹簍,看到徐茵,興奮地舉高竹簍,語氣透著興奮:


    “大嫂,我找到你要的小刺球了!是不是這個?”


    他聽狗蛋說,大嫂一直在找一種渾身長滿刺、容易沾衣服頭發上的小刺球。


    小刺球?


    徐茵一下子沒想起來。


    直到看清竹簍裏的東西,啊!蓖麻子!


    她瞬間雙眼放光:“你在哪兒找到的?”


    “山溪溝旁邊,好大一叢呢,隻是外麵長著荊棘,乍看看不出來。我追著一隻野兔才發現的。”說到這兒,崔季康耷拉下小臉,“可惜野兔溜太快,沒逮著。”


    “哈哈哈!沒事沒事,下次大嫂捉到野兔了彌補你!”


    徐茵誇了他一通,本想留他吃飯,可他硬要迴去也就沒強留。


    倒出竹簍裏的蓖麻子,給他裝了三四斤馬蹄,馬蹄上麵放了六顆鹹鴨蛋,還有一紙包剁好的排骨。


    “大嫂,這些小刺球夠了嗎?不夠我明兒上山再去摘。”


    看到有蛋有肉,少年有些難為情。


    索性春耕之後地裏的活相對比較少,他每天都有時間上山,大不了幫大嫂多摘點刺球迴來。


    “不用,迴頭我把蓖麻樹移栽下來,省的來迴跑。”


    “那我帶你去,那地方有點偏。”


    “好。”


    崔季康和他大哥打了聲招唿就興衝衝地迴家了。


    崔孟瑾見她圍著一堆小刺球這麽歡喜,好奇地問:“這東西有什麽用麽?”


    “有用的很哪!”


    蓖麻子本身是一味消腫拔毒的中藥材,其次因為含油脂高,是做底肥的好材料。


    不過施肥前需要把去了刺殼的蓖麻籽像瓜子一樣炒熟,放涼後磨成粉,像草木灰一樣均勻鋪在土壤裏。蓖麻子做底肥,肥效不比油菜籽餅渣差。


    吃過午飯,崔孟瑾去荷塘幾處比較危險的堤口紮籬笆,徐茵在院子裏攤曬蓖麻子,曬得表皮幹裂,不需要費勁剝就能把裏麵的籽取出來。


    正忙著,裏正又過來了。


    他跟族老們商量好了,決定搞個集體荷塘。


    “孟瑾媳婦,我覺得你晌午說的那些很有道理,我們決定就照著你說的來。關於工分,還有那什麽分紅,你能再具體說說嗎?”


    徐茵:“……”


    她這是成大窪村集體經濟顧問了?


    “您老坐下聊吧。”徐茵把小瑾同誌那把躺椅搬了出來,給裏正坐,又去廚房衝了一壺蒲公英茶,抓了兩把過年時炒的瓜子、花生,還洗了一盤馬蹄,削了皮當水果吃,這才坐下來和裏正邊喝茶邊聊。


    裏正不由得感慨:全村大概找不出第二個像孟瑾媳婦這樣講究的人了,隻是說幾句話,又是茶水又是點心的,還讓他靠在躺椅上鬆鬆筋骨,舒坦啊!


    既然大窪村真的決定搞集體荷塘,徐茵把所有與蓮藕、鴨子相關的項目都羅列了一遍。


    “不過剛開始,咱們別一下子全鋪開,先挑兩項穩妥的,譬如藕粉加工坊、鹹鴨蛋醃製坊,其餘的可以等以後慢慢添加。”


    裏正邊聽邊點頭:“對對對,還是穩妥要緊。”


    “隻是眼下已經暮春,今年種藕怕是太遲了。”徐茵沉吟道,“不過可以先養鴨,鴨苗大一些正好趕上給水稻田除蟲除草。今年先看我家荷塘的收成,收成好的話到時候留一些給村裏做種。明年開春先挑一個湖試種,種出來的藕,怎麽銷、怎麽製藕粉都經手一遍,準備就緒了後年就能大刀闊斧正式幹了!”


    “有道理有道理!”


    “工分我是這樣想的,按所需工種大致劃分一下崗位,譬如養鴨,有趕鴨、鴨舍清理、喂鴨吃喝、後期還有撿蛋等活計,這些活可以分攤到不同的人身上,每個人都兼一點,完成得好就給滿工分,完成了但效果要打折,那就視情況定工分,沒完成肯定沒工分,假如因為怠工導致鴨子受損,還得倒扣工分。年底統一結算。”


    “分紅就是等年底,把鴨子或鴨蛋賣出去以後掙到的錢,按工分多少結算給大家夥。”


    “還有……”


    裏正把徐茵說的一一記在腦海裏,但擔心今天記住了明天又忘記,迴到家就拿出珍惜的文房四寶,一邊迴憶一邊謄抄了一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席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席禎並收藏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