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前夕。
唐玄宗?
快馬?
這幾個因素疊加在一起,邵陽心頭一動,已經不由冒出了一個念頭——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楊玉環。
楊玉環,楊貴妃,在曆史上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一方麵,楊玉環能歌善舞,通音律,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也是邵陽至今接觸到的第一個。
但另一方麵,因著楊玉環受到唐玄宗的寵愛,使得他的家族兄弟都位列高官。特別是楊國忠,被唐玄宗賜名,身兼十餘要職,一手把持朝政,敗壞了朝堂綱紀,直接導致了日後的“安史之亂”。
使得盛唐開始走向衰敗。
……
如今身後有通遠道長做保鏢,邵陽也是膽大的很。他心念一動,思及此事,當即雙足一點,身子如同一隻蒼鷹一般掠起。
而後,他虛空橫移,在一根橫出的枝杈上微微一借力,頓時直奔疾馳而來的那數騎而去。
“什麽人?”
“什麽人?”
那幾人正是為楊玉環送“荔枝”之人,沿著專為此事設置的“貢道”,為楊貴妃送去新鮮的荔枝。
豈會料到,行至半途居然碰到了人搗亂?
敢欺惹到皇家的頭上?
戰馬被驚,縱聲嘶鳴!
那幾人勒住戰馬,為首之人大喝道:“什麽人?這是獻給當今聖上的供奉,也敢阻攔?”
邵陽笑道:“攔的就是你們。”
唿!
他驀地一伸手,向著那幾人抓去。邵陽如今何等道法神通?56點的靈覺一下展開,霎時間綿密地覆蓋過去,將眼前幾人盡數籠罩在了其中。
那幾人一驚,不料攔路之人敢出手不說,出手還如此凜冽犀利!
砰!
隻是一個照麵的功夫,幾人已經一個個倒飛出去,躺了一地。邵陽隨手一探,將一個錦盒拿在手中,打開一看,赫然是一盒新鮮的荔枝。
邵陽不由感慨,楊貴妃好食荔枝,唐玄宗竟然派人自千裏之外花費偌大代價,快馬加鞭送荔枝過來。
如此奢靡浪費,盛極一時的大唐豈能不衰敗?
這些知識一群奉命行事之人,所以邵陽也無意與他們為難,將錦盒在懷中一袖,“荔枝我取走了,可以迴去告訴當今陛下,說我日後會去朝堂拜見陛下,送上治國良策。”
嗖。
說完,邵陽袍袖一拂,已經自幾人的眼前消失不見。
那幾人既慶幸逃得一生,又憂急如焚,這丟了楊貴妃要的荔枝,他們迴去之後該如何交代?
沒奈何,眾人隻好重新上馬,向長安而去。
路上商量說辭,自不必多說。
卻說邵陽迴到通遠道長的跟前,將錦盒打開,與通遠道長笑道:“道長,來嚐嚐新鮮的荔枝。”
通遠搖頭,“奢靡之物,我不願入口。”
邵陽卻沒什麽忌諱,撚起一枚,笑道:“盛唐之衰,是人禍,與荔枝何幹?”
通遠微微一笑,也不跟他多爭辯,很耐心地看著邵陽將荔枝三兩口吃下,才開口問道:“邵陽,你故意攔下荔枝,有什麽打算?”
他看出邵陽是故意,不過對邵陽的目的卻不大能猜透。
時光碎片之中,有太多的可能性!
當然,對於邵陽如此“肆意妄為”,通遠道長也沒有絲毫介意。到了他這般境界,遊走在時光碎片之中,幾乎就如同是在嬉戲人間,就算一己之力難以對抗唐朝大軍,但他若想走,隻怕這些時光碎片中的“劇情人物”也很難能攔得住他。
邵陽笑道:“當然是以此為進身之階,去見一見這位風流天子了。”
……
有人搶劫了送給楊貴妃的荔枝!
這個消息,很快從臨近的州縣、很快傳到了深宮,緊跟著又傳入了文武百官耳中。再然後沒多久,幾乎半個長安都已經風聞了此事!
市井之間多有議論。
縱然此時正值盛唐,但由於唐玄宗怠政,楊氏兄妹肆意妄為,禍亂朝綱,所以隱隱已經有了衰敗之象。
所以,市井之間,不少人對此都多有怨詞。
也因此,風聞了有神秘異人出手,將要獻給楊貴妃的荔枝搶走,頓時引起了朝野之間的紛紛議論;還別說,不少人對這位“神秘異人”還頗有好感,私下裏稱之為“俠盜”。
不少遊俠兒,甚至將這位神秘異人引以為自己的偶像。
十分崇慕。
當然,對唐玄宗來說,自然絕不可忍!
唐玄宗。
年輕時候的唐玄宗,生得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是有名的“帥哥”。而現如今他上了一些年紀,再加上久居高位,所以又多了幾分不怒而威。
他在後宮之中,聽聞了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稟報。
“荔枝被劫?”
與一臉憤慨的楊國忠不同,唐玄宗臉上反而露出了幾分沉思之色。
“是啊!”楊國忠聲音高亢了幾分,“陛下,這是皇家供奉的荔枝,這些蠻橫盜賊居然也敢劫掠,這分明是對陛下的蔑視,對我大唐的蔑視!所以,依臣之見,必須盡快點選精兵強將,封堵終南,將這一盜賊搜尋出來。”楊國忠一臉的義憤填膺。
唐玄宗卻想的比楊國忠深遠的多,“不急。”
楊國忠是個草包;但唐玄宗卻是誅殺韋後集團,評定太平叛亂,撥亂反正,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
縱然如今年歲漸長,做出了許多荒唐事,但那也是因為他的懈怠,而非昏庸。
唐玄宗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疑點。
“這賊人……也是有趣,他既然有這等高來高去的本領,想來從嶺南取來更鮮嫩的荔枝,也並非難事。為何非要盯上朕要給愛妃的這幾枚?”
楊國忠瞠目結舌,“這……”他一時間自然也解釋不出來。
唐玄宗有著許多成為明君的潛質。
也有著許多成為昏君的特點。
片刻後,唐玄宗已經決定下來,他吩咐侍立在一旁的高力士,“去傳安祿山過來。”
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管是一定要管的,但如何管,卻也有一番算計。安祿山聰敏任事,可以擔當此任。
高力士熟知唐玄宗,已經明白他的想法,當即應道:“是。”
唐玄宗?
快馬?
這幾個因素疊加在一起,邵陽心頭一動,已經不由冒出了一個念頭——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楊玉環。
楊玉環,楊貴妃,在曆史上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一方麵,楊玉環能歌善舞,通音律,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也是邵陽至今接觸到的第一個。
但另一方麵,因著楊玉環受到唐玄宗的寵愛,使得他的家族兄弟都位列高官。特別是楊國忠,被唐玄宗賜名,身兼十餘要職,一手把持朝政,敗壞了朝堂綱紀,直接導致了日後的“安史之亂”。
使得盛唐開始走向衰敗。
……
如今身後有通遠道長做保鏢,邵陽也是膽大的很。他心念一動,思及此事,當即雙足一點,身子如同一隻蒼鷹一般掠起。
而後,他虛空橫移,在一根橫出的枝杈上微微一借力,頓時直奔疾馳而來的那數騎而去。
“什麽人?”
“什麽人?”
那幾人正是為楊玉環送“荔枝”之人,沿著專為此事設置的“貢道”,為楊貴妃送去新鮮的荔枝。
豈會料到,行至半途居然碰到了人搗亂?
敢欺惹到皇家的頭上?
戰馬被驚,縱聲嘶鳴!
那幾人勒住戰馬,為首之人大喝道:“什麽人?這是獻給當今聖上的供奉,也敢阻攔?”
邵陽笑道:“攔的就是你們。”
唿!
他驀地一伸手,向著那幾人抓去。邵陽如今何等道法神通?56點的靈覺一下展開,霎時間綿密地覆蓋過去,將眼前幾人盡數籠罩在了其中。
那幾人一驚,不料攔路之人敢出手不說,出手還如此凜冽犀利!
砰!
隻是一個照麵的功夫,幾人已經一個個倒飛出去,躺了一地。邵陽隨手一探,將一個錦盒拿在手中,打開一看,赫然是一盒新鮮的荔枝。
邵陽不由感慨,楊貴妃好食荔枝,唐玄宗竟然派人自千裏之外花費偌大代價,快馬加鞭送荔枝過來。
如此奢靡浪費,盛極一時的大唐豈能不衰敗?
這些知識一群奉命行事之人,所以邵陽也無意與他們為難,將錦盒在懷中一袖,“荔枝我取走了,可以迴去告訴當今陛下,說我日後會去朝堂拜見陛下,送上治國良策。”
嗖。
說完,邵陽袍袖一拂,已經自幾人的眼前消失不見。
那幾人既慶幸逃得一生,又憂急如焚,這丟了楊貴妃要的荔枝,他們迴去之後該如何交代?
沒奈何,眾人隻好重新上馬,向長安而去。
路上商量說辭,自不必多說。
卻說邵陽迴到通遠道長的跟前,將錦盒打開,與通遠道長笑道:“道長,來嚐嚐新鮮的荔枝。”
通遠搖頭,“奢靡之物,我不願入口。”
邵陽卻沒什麽忌諱,撚起一枚,笑道:“盛唐之衰,是人禍,與荔枝何幹?”
通遠微微一笑,也不跟他多爭辯,很耐心地看著邵陽將荔枝三兩口吃下,才開口問道:“邵陽,你故意攔下荔枝,有什麽打算?”
他看出邵陽是故意,不過對邵陽的目的卻不大能猜透。
時光碎片之中,有太多的可能性!
當然,對於邵陽如此“肆意妄為”,通遠道長也沒有絲毫介意。到了他這般境界,遊走在時光碎片之中,幾乎就如同是在嬉戲人間,就算一己之力難以對抗唐朝大軍,但他若想走,隻怕這些時光碎片中的“劇情人物”也很難能攔得住他。
邵陽笑道:“當然是以此為進身之階,去見一見這位風流天子了。”
……
有人搶劫了送給楊貴妃的荔枝!
這個消息,很快從臨近的州縣、很快傳到了深宮,緊跟著又傳入了文武百官耳中。再然後沒多久,幾乎半個長安都已經風聞了此事!
市井之間多有議論。
縱然此時正值盛唐,但由於唐玄宗怠政,楊氏兄妹肆意妄為,禍亂朝綱,所以隱隱已經有了衰敗之象。
所以,市井之間,不少人對此都多有怨詞。
也因此,風聞了有神秘異人出手,將要獻給楊貴妃的荔枝搶走,頓時引起了朝野之間的紛紛議論;還別說,不少人對這位“神秘異人”還頗有好感,私下裏稱之為“俠盜”。
不少遊俠兒,甚至將這位神秘異人引以為自己的偶像。
十分崇慕。
當然,對唐玄宗來說,自然絕不可忍!
唐玄宗。
年輕時候的唐玄宗,生得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是有名的“帥哥”。而現如今他上了一些年紀,再加上久居高位,所以又多了幾分不怒而威。
他在後宮之中,聽聞了楊國忠、高力士等人的稟報。
“荔枝被劫?”
與一臉憤慨的楊國忠不同,唐玄宗臉上反而露出了幾分沉思之色。
“是啊!”楊國忠聲音高亢了幾分,“陛下,這是皇家供奉的荔枝,這些蠻橫盜賊居然也敢劫掠,這分明是對陛下的蔑視,對我大唐的蔑視!所以,依臣之見,必須盡快點選精兵強將,封堵終南,將這一盜賊搜尋出來。”楊國忠一臉的義憤填膺。
唐玄宗卻想的比楊國忠深遠的多,“不急。”
楊國忠是個草包;但唐玄宗卻是誅殺韋後集團,評定太平叛亂,撥亂反正,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
縱然如今年歲漸長,做出了許多荒唐事,但那也是因為他的懈怠,而非昏庸。
唐玄宗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疑點。
“這賊人……也是有趣,他既然有這等高來高去的本領,想來從嶺南取來更鮮嫩的荔枝,也並非難事。為何非要盯上朕要給愛妃的這幾枚?”
楊國忠瞠目結舌,“這……”他一時間自然也解釋不出來。
唐玄宗有著許多成為明君的潛質。
也有著許多成為昏君的特點。
片刻後,唐玄宗已經決定下來,他吩咐侍立在一旁的高力士,“去傳安祿山過來。”
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管是一定要管的,但如何管,卻也有一番算計。安祿山聰敏任事,可以擔當此任。
高力士熟知唐玄宗,已經明白他的想法,當即應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