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連遺囑都沒有來得及寫,也沒有來得及說,就去了。
蔡琰一身素衣,跪在靈堂邊,低聲哭泣,蔡邕的去世給了她很大的打擊。
這些日子,蔡邕的身邊一直有著楚風在服侍著,她出來的次數少了,呆在蔡邕的身邊的時間也少了。
也是因為楚風的突然表白,表露自己的心聲,讓蔡琰不知道如何麵對楚風,所以不願意出來。
隻是沒有想到,蔡邕會突然去世。
經過這些天的調養,蔡邕的神色也好多了,每一天都能夠吃飯,也能夠想事情。
兩位大夫還說蔡邕還能夠活一段時間,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他會突然在夜裏去世了,誰也沒有發現,也不清楚當時到底是什麽情況。
等到發現的時候,蔡邕早已經咽氣了,身體都僵硬冰冷了。
當蔡邕的死上報到了曹操那裏的時候,曹操也是給足了麵子,非常的重視,直接上書,請求按照大漢朝官的禮儀安葬。
其實,這樣的上書,皇帝肯定是收不到的,他現在還在被別人搶來搶去,連飯都吃不飽,那裏還有機會看到這樣的上書啊。
就算是看到了,也不會答應的。
因為當初董卓把持朝政的時候,蔡邕可是董卓的手下,可是擁護董卓的人。
皇帝是多麽的恨董卓,恨不得直接扒皮抽筋,怎麽可能會答應一個擁護董卓的人的葬禮,按照大漢朝官的葬禮安葬。
曹操自然也是知道皇帝收不到,也知道就算是收到了,估計也不會答應,而且他也沒有那個送給皇帝的想法,畢竟這一來一去,時間很長。
還有一個就是,他現在有那個實力去關內營救皇帝了,可是作為一個老大哥,他又不願意讓皇帝來束縛了自己。
上報隻是一個形式而已,不過幾天,曹操就安排人到東郡,主持蔡邕的葬禮。
楚風雖然也讀過大漢禮儀,但是卻也隻是理論,沒有實際操作的基礎上,也是什麽都不太懂。
也辛虧了曹操安排來了人,幫助楚風一起主持了一次風光的葬禮。
“老夫鄭玄,乃是伯喈好友,聽到消息,就趕過來了,唉,世之大儒,又少了一人啊。”
一位銀色的頭發,常常胡須,走路需要一人攙扶著的老者,慢慢地走到了靈堂上,微微施了一禮,歎了一口氣。
楚風立即上前對這位老者施了一禮,說道:“師父在世的時候,就說過鄭公之名號,說鄭工博學多才、滿腹經綸,世之儒學者,鄭公位其首。
能夠得到鄭公如此相待,也能夠含笑九泉。”
鄭公扶起楚風,打量了一下,說道:“我和伯喈時長有書信來往,伯喈在信中說過你,他說你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卻也是讓他傷心的弟子。
伯喈重情義,當初他在流放之地,一腔熱血抱負得不到施展,是董卓征召他迴來,才有了他施展自己才學的機會。
所以對於董卓,伯喈隻是把他當做是給了自己施展才學的機會的恩人,也是欣賞他才學的人,無關乎其他。
唉,一心想要寫出傳世經典著作的漢史,卻讓他因此而失去了性命,如伯喈這般,才是值得我們敬佩之。
我此番前來,是按照以前說好的,為他樹碑立傳的。”
楚風並不知道蔡邕和鄭玄說了多少,聽到鄭玄要為蔡邕樹碑立傳,立即差人去安排了,同時,把鄭玄請到了廂房休息。
蔡琰的情緒不是很好,一直跪在那裏,來一個人來行禮,她也會迴禮。
時間長了,楚風看著心疼。
“休息一會兒吧,你這樣下去,會把自己累垮了的,師父在天之靈,也不願意見到你如此啊。”
蔡琰並沒有起身,還是低著頭跪在那裏。
隻不過,還沒有堅持一會兒,就直接昏過去了,從辰時一直跪到了現在,就算是身體素質強的人也會受不了啊。
畢竟跪在地上,雙腿的血液不能很好的循環,如果不及時活動,很有可能造成下肢充血。
蔡琰的身子骨本來就虛弱,能夠跪這麽長時間,也是相當不錯了。
此時來往之人比較多,還有道士在一旁,楚風隻是輕輕地扶著蔡琰,立即安排丫鬟攙扶蔡琰去休息。
守靈之後,由八個大漢抬著棺材,從東郡城內的內街出發,到了城外一處風景、風水都很好的地方安葬。
眼看著蔡邕的棺材被黃土掩埋,蔡琰終於大哭了起來,神情悲壯。
以前守護她的人走了,以後她很可能就是一個人了,就像是無根之水,沒有了親人、沒有了父親、沒有了家。
精神憔悴的蔡琰哭了一會兒,就一直抽噎著,最後跪在那裏很長時間,才被楚風安排丫鬟攙扶起來,迴到了蔡府。
人去萬事休,蔡邕沒有寫完的漢史,也沒有人再去接著寫,也不會有人去接著寫。
楚風把書房裏麵的那些竹簡全部收藏了起來,這漢史隻有這原稿一份,肯定是不便於現在麵世的,到時候,要是被弄丟了,那就真的找不到了。
“春桃,你去和小姐說一聲,就說我想要見她一麵,有事情想要和她商量。”
楚風一直在安排人清肅整個蔡府,還有送那些前來吊唁的人。
等到事情都完成的差不多了,才有機會找蔡琰,可是蔡琰卻不想見他。
“小姐,小姐說,她身體不舒服,不想見你,她還說,郎君如果有事,可以先行迴去。
老爺臥病在床,郎君侍奉左右,已經盡了孝道,以後郎君就不要迴來了。”
蔡琰這是要斷絕關係了啊,以後都不用迴來了,估計就是再也不要見麵的意思。
楚風在原地走來走起,最後鼓起勇氣,直接進入了後院。
後麵的春桃也緊隨而上,在前麵帶路,這個時候,楚風才是老大。
這也是楚風第一次進入蔡府的後院,當初在長安的時候,沒有進去過。
到了東郡,也沒有機會,至於他自己的那座宅院的後院,倒是沒有什麽稀奇的。
而進了這裏的後院,心情似乎有一種莫名的激動。
(本章完)
蔡琰一身素衣,跪在靈堂邊,低聲哭泣,蔡邕的去世給了她很大的打擊。
這些日子,蔡邕的身邊一直有著楚風在服侍著,她出來的次數少了,呆在蔡邕的身邊的時間也少了。
也是因為楚風的突然表白,表露自己的心聲,讓蔡琰不知道如何麵對楚風,所以不願意出來。
隻是沒有想到,蔡邕會突然去世。
經過這些天的調養,蔡邕的神色也好多了,每一天都能夠吃飯,也能夠想事情。
兩位大夫還說蔡邕還能夠活一段時間,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他會突然在夜裏去世了,誰也沒有發現,也不清楚當時到底是什麽情況。
等到發現的時候,蔡邕早已經咽氣了,身體都僵硬冰冷了。
當蔡邕的死上報到了曹操那裏的時候,曹操也是給足了麵子,非常的重視,直接上書,請求按照大漢朝官的禮儀安葬。
其實,這樣的上書,皇帝肯定是收不到的,他現在還在被別人搶來搶去,連飯都吃不飽,那裏還有機會看到這樣的上書啊。
就算是看到了,也不會答應的。
因為當初董卓把持朝政的時候,蔡邕可是董卓的手下,可是擁護董卓的人。
皇帝是多麽的恨董卓,恨不得直接扒皮抽筋,怎麽可能會答應一個擁護董卓的人的葬禮,按照大漢朝官的葬禮安葬。
曹操自然也是知道皇帝收不到,也知道就算是收到了,估計也不會答應,而且他也沒有那個送給皇帝的想法,畢竟這一來一去,時間很長。
還有一個就是,他現在有那個實力去關內營救皇帝了,可是作為一個老大哥,他又不願意讓皇帝來束縛了自己。
上報隻是一個形式而已,不過幾天,曹操就安排人到東郡,主持蔡邕的葬禮。
楚風雖然也讀過大漢禮儀,但是卻也隻是理論,沒有實際操作的基礎上,也是什麽都不太懂。
也辛虧了曹操安排來了人,幫助楚風一起主持了一次風光的葬禮。
“老夫鄭玄,乃是伯喈好友,聽到消息,就趕過來了,唉,世之大儒,又少了一人啊。”
一位銀色的頭發,常常胡須,走路需要一人攙扶著的老者,慢慢地走到了靈堂上,微微施了一禮,歎了一口氣。
楚風立即上前對這位老者施了一禮,說道:“師父在世的時候,就說過鄭公之名號,說鄭工博學多才、滿腹經綸,世之儒學者,鄭公位其首。
能夠得到鄭公如此相待,也能夠含笑九泉。”
鄭公扶起楚風,打量了一下,說道:“我和伯喈時長有書信來往,伯喈在信中說過你,他說你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卻也是讓他傷心的弟子。
伯喈重情義,當初他在流放之地,一腔熱血抱負得不到施展,是董卓征召他迴來,才有了他施展自己才學的機會。
所以對於董卓,伯喈隻是把他當做是給了自己施展才學的機會的恩人,也是欣賞他才學的人,無關乎其他。
唉,一心想要寫出傳世經典著作的漢史,卻讓他因此而失去了性命,如伯喈這般,才是值得我們敬佩之。
我此番前來,是按照以前說好的,為他樹碑立傳的。”
楚風並不知道蔡邕和鄭玄說了多少,聽到鄭玄要為蔡邕樹碑立傳,立即差人去安排了,同時,把鄭玄請到了廂房休息。
蔡琰的情緒不是很好,一直跪在那裏,來一個人來行禮,她也會迴禮。
時間長了,楚風看著心疼。
“休息一會兒吧,你這樣下去,會把自己累垮了的,師父在天之靈,也不願意見到你如此啊。”
蔡琰並沒有起身,還是低著頭跪在那裏。
隻不過,還沒有堅持一會兒,就直接昏過去了,從辰時一直跪到了現在,就算是身體素質強的人也會受不了啊。
畢竟跪在地上,雙腿的血液不能很好的循環,如果不及時活動,很有可能造成下肢充血。
蔡琰的身子骨本來就虛弱,能夠跪這麽長時間,也是相當不錯了。
此時來往之人比較多,還有道士在一旁,楚風隻是輕輕地扶著蔡琰,立即安排丫鬟攙扶蔡琰去休息。
守靈之後,由八個大漢抬著棺材,從東郡城內的內街出發,到了城外一處風景、風水都很好的地方安葬。
眼看著蔡邕的棺材被黃土掩埋,蔡琰終於大哭了起來,神情悲壯。
以前守護她的人走了,以後她很可能就是一個人了,就像是無根之水,沒有了親人、沒有了父親、沒有了家。
精神憔悴的蔡琰哭了一會兒,就一直抽噎著,最後跪在那裏很長時間,才被楚風安排丫鬟攙扶起來,迴到了蔡府。
人去萬事休,蔡邕沒有寫完的漢史,也沒有人再去接著寫,也不會有人去接著寫。
楚風把書房裏麵的那些竹簡全部收藏了起來,這漢史隻有這原稿一份,肯定是不便於現在麵世的,到時候,要是被弄丟了,那就真的找不到了。
“春桃,你去和小姐說一聲,就說我想要見她一麵,有事情想要和她商量。”
楚風一直在安排人清肅整個蔡府,還有送那些前來吊唁的人。
等到事情都完成的差不多了,才有機會找蔡琰,可是蔡琰卻不想見他。
“小姐,小姐說,她身體不舒服,不想見你,她還說,郎君如果有事,可以先行迴去。
老爺臥病在床,郎君侍奉左右,已經盡了孝道,以後郎君就不要迴來了。”
蔡琰這是要斷絕關係了啊,以後都不用迴來了,估計就是再也不要見麵的意思。
楚風在原地走來走起,最後鼓起勇氣,直接進入了後院。
後麵的春桃也緊隨而上,在前麵帶路,這個時候,楚風才是老大。
這也是楚風第一次進入蔡府的後院,當初在長安的時候,沒有進去過。
到了東郡,也沒有機會,至於他自己的那座宅院的後院,倒是沒有什麽稀奇的。
而進了這裏的後院,心情似乎有一種莫名的激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