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芸霜隨著芸露一起起床,換了她的舊衣服。她今年長了個兒,以前的衣服倒都穿不下去了,從那邊帶迴來的衣服料子沒有村裏人穿的那麽粗,隻能穿芸露的,鞋也是穿了芸露的舊鞋子。
吃過早飯,兩姐妹就扛著鋤頭,背個簍子就上山了。依舊是芸露找,芸霜在後頭挖,速度確實快了很多。
到了二十六那日,兩姐妹又一人拿了一個籃子上鎮裏了。
晚間,芸露又把裝錢的箱子倒出來數了,今年芸霜也跟著一起數。芸霜迴來那天晚上就把自己的工錢給了芸露,有八個月的工錢,還有一個月的賞錢,就是二千七百文,她換成了兩個一兩的大錢,剩下的七百文自己用了三百多,還留了三百多,就給了芸露二兩。芸露自己這一年做衣服也賺了有近一兩,再加這賣了幾次筍子得了二兩多,這麽算下來,今年兩姐妹還賺了有五六兩。而花銷並不大,今年家中沒誰生病,就給雲霖範氏買了些東西,花了一兩多,加上過年買的年貨,也就花了一兩多,還存了三兩的樣子。這麽過下去,日子隻會越過越好的。
又是一年新年,似乎和以往沒什麽差別,今年那兩個錢氏都沒有來拜年,連薛檜都沒有來,說是小錢氏懷孕了,留在家裏照顧她。大家都知道這是借口,不過不來也好,就薛三爺和薛杞一家子,大家省心很多。
還有不同的就是她幾個表哥打算參加開春的縣試,她大表兄還打算一路考下去,考了縣試就接著考府試和院試,要是能中秀才那是極好的,不中也沒關係,反正他還小,過幾年再考沒事,這一次就是去考一次試試。
芸霜這假期要放到年後,在此之前,兩姐妹還去了李範氏家拜了個年,和她說了一會話。
若說這個年唯一讓芸露不舒心的地方就是大家都在問她的婚事,問她有什麽打算,說她再過一年就出了孝期了,該為自己打算了,無時無刻不再提醒她已經十四,在這個年代到了該找婆家的年紀。她沒有父母幫著相看,就隻有一個祖母能幫著一點了,更多的就靠自己了。說實在的,她是真的不想嫁人,單不論她的觀念不同,就以她的情況來說,沒人敢娶她吧。她是不可能不管弟弟和祖母的,娶了她就是娶了她背後一家子,她要嫁人必定帶著範氏和雲霖一起嫁。
又是一年春,芸霜十六就去了縣裏,芸露自己去接了點做衣服的活計,還是做粗布衣裳,價錢也沒有變,唯一變的就是芸露手速快了許多,而且針腳不亂,顯然是她拿針的水平提高了。做衣服之餘,她
還會拿多了的碎布繡點東西,不為其他,隻因著李範氏說要做富人衣裳,繡工也得好,還親自教了她刺繡。做富人衣服做工費貴的地方就是那一點子刺繡,哪怕隻繡了一個邊,價錢就多了幾倍。李範氏說,等她繡工好了,就讓她也接點簡單的帶刺繡的活計。她也不求自己的繡工多麽好,她時間擺在那,沒有那麽多時間精力去練習刺繡,更別提刺繡需要的材料了,隻要能繡個邊就滿足了。
轉眼就到了二月,縣試的日子,芸露心中也有些緊張,期盼著她那幾個表兄考上才好。算著日子,芸露帶著雲霖提前一天去了她外祖家,第二日她外祖父帶著她幾個表兄迴來了,還有是幾個他帶的學生,也參加了今年的縣試。看著她表兄們的笑顏,估摸這成績不會差了,果真,她大表兄和二表兄是考過了,準備去參加四月的府試。除此之外,她外祖父帶的學生裏有好幾個考過了第一場的,而且都打算參加四月的府試。
三兄弟去參加考試,就高隆沒考過,他也不氣餒,本來這三人中他最小,書也讀的最差,沒考過很正常,高家人也沒對他抱多大的希望。
得到了考過的消息,芸露心放下了,睡了一晚就帶著雲霖迴家了。
四月的時候,她依舊是算著日子去了高家,這會兩兄弟運氣都不錯,都過了,現在他們都和他爺爺一樣是童生了。既然過了,家中又不是沒錢,兩兄弟都打算參加六月的院試,考中就是秀才,考不過就是童生了。
這幾個月之間,芸露經曆她來這裏的又一件大事,她來葵水了。算算年紀,她已經十四歲半了,是該來了。而月事帶她早就備好了,她不是什麽都不懂的小女孩,早在十三歲生日後就縫了幾個備用著,就防著這葵水突然來。
六月,除了院試,還有一個好消息,那晉王敗了,首級被人割了,打了兩年多的仗終於結束了。這戰事是在五月初結束的,六月初才傳入安定鎮的老百姓耳中,估摸是傳遍全國了。
因著打贏了仗,皇帝高興,下了旨意,減了一半的賦稅,這消息是七月初官府發了通告才知道的,這個消息可比打了勝仗還讓老百姓們高興,一半的賦稅可是很多糧食,減輕了很多人家的壓力,至少芸露算著,少交一半,她就不用外祖家救濟糧食了。
戰事結束了,家中有去參軍打仗的就盼著自家的兒郎能平安迴來,薛大爺就每天抽著旱煙往村口望,薛根九歲的兒子薛四泰每天都跟著自家爺爺站在村口等自家爹,而本該最為期盼的何氏卻有些慌張。自然被每天看她
不順眼的秦氏給看出來了,兩妯娌還吵了一架,秦氏說何氏是不是在外麵有了野男人所以天天一副不期望自己丈夫迴來的鬼樣子,何氏說自己每天都在家,哪來的野男人,自己隻是太期盼丈夫了才心神不寧。兩妯娌吵得很兇,村裏人好多人都聽見了,還是薛大爺發了火才消停了。
芸露也期盼自己父親能安然無恙,最好是能完整的迴來,她也就隻能期盼一下,到底能不能活著就看命了。去打仗的誰不是看命。
高家那邊,高毅中了秀才,是增生,高太爺還在歎息,可惜了,不是廩生。而高家大爺,就是高太爺他大哥家二十歲的二孫子考中了廩生,把高家樂得,兩家合起來辦了一場三天的流水席,桌上有魚有肉,上桌還宰了雞鴨。
當年高太爺讀書,就是他大哥供的,可惜沒供出來,他那嫂子就有了意見,等兩老過世了就分了家。高太爺也是個重情的人,心裏記著自家大哥對他的好,等自己教書了,就把他大哥家幾個孫子帶去讀書,這不四個孫子中有三個不愛讀書的,一個愛讀書的就中了秀才,這日子不就好起來了嗎。當初大孫子讀書,高太爺嫂子還不樂意,還是他大哥拍板說讀,她幾個兒子也說讓他們讀,她才不情不願的讓幾個孫子去讀書了。以前看高太爺家總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這下孫子考了秀才,她高興了,都忘了以往自己的醜態,還誇高太爺眼光好,教書也教的好。
這高家算是這鄉下的書香門第了,一家出了兩個秀才,這村裏考上秀才的也就他們兩個,高太爺的名聲就上去了,連鎮上高家都派了一個兒子來送禮,還來攀起了親戚,說是本家。雖說兩家都姓高,但是翻起族譜來,兩家是本家還是十幾輩前的事情了,如今不止出了五服,還相隔了幾百上千年,連本族都算不上了。但是嘛,這高家是鎮上的土霸王,送的禮也多,不止幾十兩銀子,那些布匹點心什麽的也送了不少。
一次出兩個秀才,是這高家的福氣旺,鎮上誰不知的,不止高家,還有這安定鎮其他的鄉紳地主們也都送了禮,那地主們就直接送田,連那縣太爺都派人送了禮來。一時高家供讀書的本錢都迴來了,還賺了幾倍不止。還有些有錢人家想把自己兒孫送到高家這邊來,讓高太爺教書,還有人想請高太爺上門教書的,束脩絕對高。其他讀書人也慕名而來,大都想拜在高太爺門下,特別是參加了這次童試未過的,那心意是十分足。
高太爺自己沒考上秀才,但教出了兩個秀才,心裏十分得意,地位一下子高了許多。不過他也
不是那種特別愛慕虛名的人,這種名聲,他該接的就接了,也不為此自滿得意了,能考中不隻是他教得好,更是他們學得好,這就是為什麽他教的學生也多,往年沒有人考中過,而今年出了兩個。
薛家除了芸露一家子,薛大爺也帶著三個小孫子來了,除了道喜,還有就是想把自家這三個適齡孫子放入高大爺的門下了。高家出了秀才,薛大爺也羨慕啊,羨慕之餘就想著自家要是能出個秀才就好了,這麽想著就帶著三個孫子來詢問了。
這幾天,來說要拜入高太爺門下的何其多,他不可能個個都應承了,自然都是說了幾句模棱兩可的話,先推了。
薛大爺有些失落,高太爺想著他們是姻親,這幾年薛大爺家也挺幫助芸露他們三的,就說:“老哥,這事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呢,我們村裏的學堂不大,得擴建才行。這教書育人啊,是好事,我看和我兒子們商量一下能否擴建一下,若是擴建了,能多收弟子了,你就把他們哥三送來,老弟我教。”
薛大爺喜出望外,心想高太爺這麽說,這事十有八九就成了。
吃過早飯,兩姐妹就扛著鋤頭,背個簍子就上山了。依舊是芸露找,芸霜在後頭挖,速度確實快了很多。
到了二十六那日,兩姐妹又一人拿了一個籃子上鎮裏了。
晚間,芸露又把裝錢的箱子倒出來數了,今年芸霜也跟著一起數。芸霜迴來那天晚上就把自己的工錢給了芸露,有八個月的工錢,還有一個月的賞錢,就是二千七百文,她換成了兩個一兩的大錢,剩下的七百文自己用了三百多,還留了三百多,就給了芸露二兩。芸露自己這一年做衣服也賺了有近一兩,再加這賣了幾次筍子得了二兩多,這麽算下來,今年兩姐妹還賺了有五六兩。而花銷並不大,今年家中沒誰生病,就給雲霖範氏買了些東西,花了一兩多,加上過年買的年貨,也就花了一兩多,還存了三兩的樣子。這麽過下去,日子隻會越過越好的。
又是一年新年,似乎和以往沒什麽差別,今年那兩個錢氏都沒有來拜年,連薛檜都沒有來,說是小錢氏懷孕了,留在家裏照顧她。大家都知道這是借口,不過不來也好,就薛三爺和薛杞一家子,大家省心很多。
還有不同的就是她幾個表哥打算參加開春的縣試,她大表兄還打算一路考下去,考了縣試就接著考府試和院試,要是能中秀才那是極好的,不中也沒關係,反正他還小,過幾年再考沒事,這一次就是去考一次試試。
芸霜這假期要放到年後,在此之前,兩姐妹還去了李範氏家拜了個年,和她說了一會話。
若說這個年唯一讓芸露不舒心的地方就是大家都在問她的婚事,問她有什麽打算,說她再過一年就出了孝期了,該為自己打算了,無時無刻不再提醒她已經十四,在這個年代到了該找婆家的年紀。她沒有父母幫著相看,就隻有一個祖母能幫著一點了,更多的就靠自己了。說實在的,她是真的不想嫁人,單不論她的觀念不同,就以她的情況來說,沒人敢娶她吧。她是不可能不管弟弟和祖母的,娶了她就是娶了她背後一家子,她要嫁人必定帶著範氏和雲霖一起嫁。
又是一年春,芸霜十六就去了縣裏,芸露自己去接了點做衣服的活計,還是做粗布衣裳,價錢也沒有變,唯一變的就是芸露手速快了許多,而且針腳不亂,顯然是她拿針的水平提高了。做衣服之餘,她
還會拿多了的碎布繡點東西,不為其他,隻因著李範氏說要做富人衣裳,繡工也得好,還親自教了她刺繡。做富人衣服做工費貴的地方就是那一點子刺繡,哪怕隻繡了一個邊,價錢就多了幾倍。李範氏說,等她繡工好了,就讓她也接點簡單的帶刺繡的活計。她也不求自己的繡工多麽好,她時間擺在那,沒有那麽多時間精力去練習刺繡,更別提刺繡需要的材料了,隻要能繡個邊就滿足了。
轉眼就到了二月,縣試的日子,芸露心中也有些緊張,期盼著她那幾個表兄考上才好。算著日子,芸露帶著雲霖提前一天去了她外祖家,第二日她外祖父帶著她幾個表兄迴來了,還有是幾個他帶的學生,也參加了今年的縣試。看著她表兄們的笑顏,估摸這成績不會差了,果真,她大表兄和二表兄是考過了,準備去參加四月的府試。除此之外,她外祖父帶的學生裏有好幾個考過了第一場的,而且都打算參加四月的府試。
三兄弟去參加考試,就高隆沒考過,他也不氣餒,本來這三人中他最小,書也讀的最差,沒考過很正常,高家人也沒對他抱多大的希望。
得到了考過的消息,芸露心放下了,睡了一晚就帶著雲霖迴家了。
四月的時候,她依舊是算著日子去了高家,這會兩兄弟運氣都不錯,都過了,現在他們都和他爺爺一樣是童生了。既然過了,家中又不是沒錢,兩兄弟都打算參加六月的院試,考中就是秀才,考不過就是童生了。
這幾個月之間,芸露經曆她來這裏的又一件大事,她來葵水了。算算年紀,她已經十四歲半了,是該來了。而月事帶她早就備好了,她不是什麽都不懂的小女孩,早在十三歲生日後就縫了幾個備用著,就防著這葵水突然來。
六月,除了院試,還有一個好消息,那晉王敗了,首級被人割了,打了兩年多的仗終於結束了。這戰事是在五月初結束的,六月初才傳入安定鎮的老百姓耳中,估摸是傳遍全國了。
因著打贏了仗,皇帝高興,下了旨意,減了一半的賦稅,這消息是七月初官府發了通告才知道的,這個消息可比打了勝仗還讓老百姓們高興,一半的賦稅可是很多糧食,減輕了很多人家的壓力,至少芸露算著,少交一半,她就不用外祖家救濟糧食了。
戰事結束了,家中有去參軍打仗的就盼著自家的兒郎能平安迴來,薛大爺就每天抽著旱煙往村口望,薛根九歲的兒子薛四泰每天都跟著自家爺爺站在村口等自家爹,而本該最為期盼的何氏卻有些慌張。自然被每天看她
不順眼的秦氏給看出來了,兩妯娌還吵了一架,秦氏說何氏是不是在外麵有了野男人所以天天一副不期望自己丈夫迴來的鬼樣子,何氏說自己每天都在家,哪來的野男人,自己隻是太期盼丈夫了才心神不寧。兩妯娌吵得很兇,村裏人好多人都聽見了,還是薛大爺發了火才消停了。
芸露也期盼自己父親能安然無恙,最好是能完整的迴來,她也就隻能期盼一下,到底能不能活著就看命了。去打仗的誰不是看命。
高家那邊,高毅中了秀才,是增生,高太爺還在歎息,可惜了,不是廩生。而高家大爺,就是高太爺他大哥家二十歲的二孫子考中了廩生,把高家樂得,兩家合起來辦了一場三天的流水席,桌上有魚有肉,上桌還宰了雞鴨。
當年高太爺讀書,就是他大哥供的,可惜沒供出來,他那嫂子就有了意見,等兩老過世了就分了家。高太爺也是個重情的人,心裏記著自家大哥對他的好,等自己教書了,就把他大哥家幾個孫子帶去讀書,這不四個孫子中有三個不愛讀書的,一個愛讀書的就中了秀才,這日子不就好起來了嗎。當初大孫子讀書,高太爺嫂子還不樂意,還是他大哥拍板說讀,她幾個兒子也說讓他們讀,她才不情不願的讓幾個孫子去讀書了。以前看高太爺家總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這下孫子考了秀才,她高興了,都忘了以往自己的醜態,還誇高太爺眼光好,教書也教的好。
這高家算是這鄉下的書香門第了,一家出了兩個秀才,這村裏考上秀才的也就他們兩個,高太爺的名聲就上去了,連鎮上高家都派了一個兒子來送禮,還來攀起了親戚,說是本家。雖說兩家都姓高,但是翻起族譜來,兩家是本家還是十幾輩前的事情了,如今不止出了五服,還相隔了幾百上千年,連本族都算不上了。但是嘛,這高家是鎮上的土霸王,送的禮也多,不止幾十兩銀子,那些布匹點心什麽的也送了不少。
一次出兩個秀才,是這高家的福氣旺,鎮上誰不知的,不止高家,還有這安定鎮其他的鄉紳地主們也都送了禮,那地主們就直接送田,連那縣太爺都派人送了禮來。一時高家供讀書的本錢都迴來了,還賺了幾倍不止。還有些有錢人家想把自己兒孫送到高家這邊來,讓高太爺教書,還有人想請高太爺上門教書的,束脩絕對高。其他讀書人也慕名而來,大都想拜在高太爺門下,特別是參加了這次童試未過的,那心意是十分足。
高太爺自己沒考上秀才,但教出了兩個秀才,心裏十分得意,地位一下子高了許多。不過他也
不是那種特別愛慕虛名的人,這種名聲,他該接的就接了,也不為此自滿得意了,能考中不隻是他教得好,更是他們學得好,這就是為什麽他教的學生也多,往年沒有人考中過,而今年出了兩個。
薛家除了芸露一家子,薛大爺也帶著三個小孫子來了,除了道喜,還有就是想把自家這三個適齡孫子放入高大爺的門下了。高家出了秀才,薛大爺也羨慕啊,羨慕之餘就想著自家要是能出個秀才就好了,這麽想著就帶著三個孫子來詢問了。
這幾天,來說要拜入高太爺門下的何其多,他不可能個個都應承了,自然都是說了幾句模棱兩可的話,先推了。
薛大爺有些失落,高太爺想著他們是姻親,這幾年薛大爺家也挺幫助芸露他們三的,就說:“老哥,這事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呢,我們村裏的學堂不大,得擴建才行。這教書育人啊,是好事,我看和我兒子們商量一下能否擴建一下,若是擴建了,能多收弟子了,你就把他們哥三送來,老弟我教。”
薛大爺喜出望外,心想高太爺這麽說,這事十有八九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