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兒一邊去撿地上的折子,一邊柔聲說道:“陛下且息怒!為了個折子,氣壞了龍體,可怎麽好?”


    “你自己看看!看看他們寫的是什麽?”李觀棋餘怒未消地吼道。


    月兒這才低頭看向手中的折子,雖然已經被李觀棋撕破了,但是主要內容還是看的明白的——在最上麵的一塊,正好是折子結尾,上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簽名,一看便知道是百官的聯名奏折,令人吃驚的是東方睿、林白、曹永利、陸空海等重臣的名字赫然也在上麵。先不管這折子上寫的是什麽,如果真照著太宗遺訓來的話,李觀棋這下得同時向多少人道歉啊?


    月兒趕緊再看向前麵,秀眉也一點一點兒皺了起來,因為被撕破了,所以折子上的內容也是斷斷續續的:“兵者,兇器也!為聖人所不取……兵甲研究所欲奪天地之造化……孜孜追求殺生之火器,棄天地仁和於不顧……致天地失衡、陰陽失調……故天降橫禍以示警……惟願聖上即刻下詔禁止兵甲研究所……重責趙正、高天工等罪魁……免招更大禍端……”


    看到這裏,月兒已經基本明了是怎麽一迴事了,這些大臣聯名上書的意思便是:兵甲研究所製造火器,是不祥之事,這場爆炸就是報應,如果不立即停止研究,並將趙正等人治罪的話,恐怕還會有更大的禍端要降臨!


    其實也怪不得上書的這些大臣們,這個時代的人還是非常愚昧的,火器特別是黃油炸藥的威力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他們不自覺地會認為這些是應該神才能掌握的本領,人類掌握了,隻能會招致懲罰。這就跟今天的社會,大家對核武器的認識一樣。


    “月兒!你怎麽看?”李觀棋已是逐漸平靜了下來,語氣略緩地問向月兒。


    “陛下!”月兒正容說道:“自古以來,凡欲求真證道,無不經曆千難萬險。便如皇上此前的各項改革。也是一步一步走來,不知中間有過多少曲折艱辛。兵甲研究所之事,至為不幸,令人痛惜。然而卻不可因噎廢食,半途而廢,那樣隻會讓死去的人死的毫無價值”


    李觀棋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冷哼了一聲說道:“上百號有頭有臉的大臣,其中還有幾位是朕倚為臂膀的中樞重臣。見識居然還不如你一個女孩子,真不知他們的書都是怎麽讀的,敢情讀書都讀傻了!”


    天色還沒放亮,便有一個一個的太監出了內城,挨家挨戶傳旨去了——乾偉皇帝要舉行臨時大朝會。


    百官雖然不知道李觀棋突然把大家都召集起來為的是什麽,但是多多少少都能猜到肯定和兵甲研究所的事故有關。


    果然,在百官行過三跪九叩大禮之後,李觀棋發話了,“今兒叫大家來,主要是和大家商量商量怎麽表彰在兵甲研究所事故中死難的有功之士!誰有好的建議。盡管說來!”


    “嘩”的一聲,群臣之中頓時起了躁動,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他奶奶的,每次開這大朝會,都跟趕集似的,說了多少遍也沒用,這幫讀著聖賢書長大的家夥咋就連這起碼的素質都沒有呢?”李觀棋望著底下嘰嘰喳喳的文武百官,皺著眉頭,在心裏嘀咕著。


    大臣們商量了一番,東方睿率先出班奏道:“臣等昨日聯名上奏的‘請罷兵甲研究所事’。不知陛下可曾閱示?”


    “朕不曾見!勤政殿的奏章都堆成山了,朕一時之間哪裏能夠批閱殆盡?”李觀棋耍起了無賴。


    “那臣等現在便麵奏聖上!兵者,兇器也,為聖人所不取……”東方睿不愧是正牌子進士出身。竟然要當場將昨夜李觀棋所看的那份奏折背誦出來。


    “今兒不談這事兒!”李觀棋打斷了東方睿,略顯不耐煩地說道,“朕剛才便說了,今兒是要討論怎麽表彰死難之士的!不是跟這有關的事情,暫且先放到一邊吧!”


    “臣等所奏,與此事息息相關。不可不奏!”東方睿繼續著自己的思路,說道,“兵甲研究所製備火器,乃是欲奪天地之造化,故而招致上天懲罰,所遇難者雖令人悲痛,然實不宜予以表彰!”


    “啪”的一聲,李觀棋一巴掌拍在龍書案上,騰地一下站起身來,怒道:“放肆,他們在用自己的才華,為大乾研製最先進的武器,以守衛我們的國土與人民!你居然說他們是受上天懲罰?是何居心?上天會懲罰為了保護別人而犧牲自己的人嗎?”


    “這?”東方睿沒有想到李觀棋會反應如此激烈,受驚之下一時語塞,竟不知道如何反駁。


    秦敏中是不讚同東方睿等人的觀點的,俗話說死者為大,人都死了,再去說三道四本來就不地道,而且這兵甲研究所歸根結底是李觀棋的主意,甚至所有的經費都是從他自己的腰包裏麵出的。先不說裁撤兵甲研究所之後,大乾朝沒有了神兵利器,在外交上的劣勢;就是裁撤不裁撤也似乎輪不上大臣們來說話,因為這兵甲研究所到目前來說,其實都不算是大乾朝的正式機構,他根本就是皇上私人的。所以,在東方睿等人找他一同署名時,他並沒有隨波逐流。


    此刻眼見李觀棋果然因為這事兒而暴怒,他不願看見皇上和中樞大臣鬧矛盾,便出班說道:“表彰死者之功,既可慰藉英靈,亦可增加人們的敬意!臣讚同陛下的意見!”


    “臣也附議!”趙普也出班奏道。


    “臣也附議!”這次走出來的是徐權。


    朝中的大臣們多數都是牆頭草,隨風倒的,現在眼見三個中樞大學士中兩個讚成,一個不讚成的還挨了訓,誰都知道現在風是往哪兒刮了。於是頓時“臣也附議”的話語聲此起彼伏!


    東方睿、林白和陸空海等人本來還想“據理力爭”來著,看到這種一邊倒的局麵,也頓時生出一股子的無力感,隻好選擇了“悶聲大發財”。(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萌萌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襪染輕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襪染輕塵並收藏皇帝萌萌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