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無名臉上的疑惑,李觀棋並不解答,而是輕輕一笑,衝那夥計問道:“你們這店旁邊怎麽那麽大一塊空地?卻也沒見長草,像是剛剛拆了房子平整過的,也是你們家的嗎?”
“迴公子的話。這兒可是江陵縣城的中心地腳兒,地價貴著呢。我們家雖然是百年老店,可到底隻是小本買賣,哪裏有錢買那麽一大塊地啊?再說了,買來又能做什麽啊?那是謝老爺剛剛買下的,把地上的房子都拆了,說是要給他剛剛納的第十三房小妾蓋花園子用的。”那店小二一邊嘮叨著,一邊把李觀棋等人讓進了西跨院。
“地上原有的房子,是民宅還是店鋪?”李觀棋邊進院門邊問道。
“小的明白公子您想問什麽!”那店小二開門點燈,打洗臉、燙腳水,忙個不停,口中兀自不閑地說道,“那麽大一塊地,牽扯的可不是一家兩家,這當中自然有不想賣的,可是謝老爺是咱江陵最大的地主,手裏頭又二十多萬畝地。
這幾年的收成又好,就打一畝地按三石糧食來算,二十萬畝地一年得收多少的租子?那可是整整三十萬石啊!您說說他家裏的這錢還有數嗎?而且謝老爺不光有錢,還有勢啊,就是府裏和縣裏也都是吃的開的。被他看上的地,不想賣也得賣啊!”
李觀棋本來已經脫了靴子正在泡腳,聽了那店小二的話,突然一愣,皺眉問道:“二十萬畝地收成六十萬石,卻收三十萬石的租子?這不還是五五收租嗎?我記得皇上明明在年初已經下了明詔:佃戶要先分三成的收成,然後再五五收租嗎?”
那店小二微微一笑說道:“公子爺是京師來的吧?”
“不錯。”李觀棋更加疑惑了,“可這跟我們是不是京師來的有什麽關係啊?”
“當然有關係了。”店小二邊給李觀棋遞擦腳布邊說道,“您說的那是京師的規矩,不是咱這兒的規矩。”
“不對啊!”李觀棋接過擦腳布,自己擦著腳,同時繼續說道。“我哥哥就在戶部任職。皇上的詔令明明是讓天下各道各州都按此辦理的,怎麽到你們這兒就不適用了呢?”
“這有什麽奇怪的?公子難道沒聽過‘山高皇帝遠’這句話嗎?”店小二接過李觀棋用罷的毛巾,又倒了一碗清茶端了過來,說道。“別的地方小的不知道,可是在這江陵縣,地租交多少,卻是謝老爺說了算的。”
眼見著李觀棋的臉色漸漸冷了下來,賀子銘怕他當場發作。忙在旁邊說道:“公子,咱們就是來遊山玩水的,他江陵縣的地租交多交少又同咱們有什麽關係?”
店小二看了一眼賀子銘,心說:遊山玩水你跑這兒來幹嘛?但是也沒多想,自顧自的接著說道:“不過,皇上的詔令畢竟是有人知道的,現在江陵縣已經傳開了。聽說佃戶們都正在串聯,要集合起來讓謝老爺等地主減租呢。說不定,你們還能看場好戲呢!”
李觀棋沒想到緊鄰著江南道的山南道竟然敢置自己的詔令於不顧,想來更遠的劍南道就更不必說了。心中不覺鬱悶起來,那茶喝到嘴裏也覺得分外苦澀,隻嚐了一口便放下了,又問道:“你說的好戲指的是什麽?”
店小二剛想答話,卻聽外頭有人叫:“柱子!客人四位——住北院!”
喚作柱子的店小二忙高聲答應一聲,又對李觀棋道:“公子您先安歇,要什麽東西隻管吩咐!”
說罷端著李觀棋用過的水出去了。
看看李觀棋的情緒不高,無名故意說道:“公子,這家店果然又是老店哩,您到底是怎麽看出來的?就說給我聽聽吧。我實在是猜不出來。”
李觀棋看了他和賀子銘一眼,微微一笑說道:“你們不用這麽一副小心翼翼的表情,也不用刻意逗我開心。如果連這麽一點兒小事,我都調整不過來。那麽我早就氣死了。”
無名尷尬的一笑說道:“公子說的什麽,我聽不懂。我是真的想知道你是怎麽一眼就瞧出來這家店是老店的呢?”
李觀棋嗬嗬一笑說道:“你那眼睛打架的時候好使,怎麽在平時就不好使了呢?你沒看到這店門口的門樓子兩邊的柱子都被人摸的油光透亮的了?沒有點兒年頭,能是那副模樣?”
吃過晚飯,天色已經全黑了下來。一輪明月漸漸升起,透過院外稀疏的樹影。將輕紗一樣柔和的月光灑落下來。
因為這幾日連續趕路,身上覺得比較累,李觀棋並沒有如往常一樣先出去上街私訪,而是換了一雙寬鬆的布鞋,一件月白色的綢質直裰,從上房踱了出來,在天井裏緩緩散步,仰頭望月。
賀子銘輕輕走過來問道:“公子還在想著那位姓謝的地主?不若我去將江陵縣令叫來,公子問問他?”
李觀棋輕輕地搖了搖頭說道:“去去一個地主還不值我勞心費力的,我剛才在想的姓陳的和姓徐的兩個人。”
賀子銘自然聽的出來李觀棋所指的是那兩個人,便問道:“這兩個人有何不妥嗎?”
李觀棋舒了一口氣說道:“大的不妥暫時倒還沒發現。不過剛才聽那店小二一番話,這山南道並不是很賣我的麵子啊!”
賀子銘微微皺了皺眉頭,還是說道:“朝廷政令不行,應該是地方官員執行不力所致,跟駐軍將領關係不是很大吧?”
李觀棋無聲的一笑說道:“陳光曦可不是一般的駐軍將領,他是開國元勳之後,現在還襲著國公的爵位,他們陳家世代駐守山南,這麽多年下來,早已根深蒂固,民間更有‘山南山南,全靠陳王,不知有乾,遑論李皇!’的說法。在這兒,陳光曦的話要比我的話更管用啊!”
話說到這份上,就不是賀子銘這個侍衛還能接著說著的了,他隻是覺得如果陳光曦真是如李觀棋所說的那般,那麽在大軍儀仗趕來之前,李觀棋的身份無論如何也不能暴露了,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未完待續。)
“迴公子的話。這兒可是江陵縣城的中心地腳兒,地價貴著呢。我們家雖然是百年老店,可到底隻是小本買賣,哪裏有錢買那麽一大塊地啊?再說了,買來又能做什麽啊?那是謝老爺剛剛買下的,把地上的房子都拆了,說是要給他剛剛納的第十三房小妾蓋花園子用的。”那店小二一邊嘮叨著,一邊把李觀棋等人讓進了西跨院。
“地上原有的房子,是民宅還是店鋪?”李觀棋邊進院門邊問道。
“小的明白公子您想問什麽!”那店小二開門點燈,打洗臉、燙腳水,忙個不停,口中兀自不閑地說道,“那麽大一塊地,牽扯的可不是一家兩家,這當中自然有不想賣的,可是謝老爺是咱江陵最大的地主,手裏頭又二十多萬畝地。
這幾年的收成又好,就打一畝地按三石糧食來算,二十萬畝地一年得收多少的租子?那可是整整三十萬石啊!您說說他家裏的這錢還有數嗎?而且謝老爺不光有錢,還有勢啊,就是府裏和縣裏也都是吃的開的。被他看上的地,不想賣也得賣啊!”
李觀棋本來已經脫了靴子正在泡腳,聽了那店小二的話,突然一愣,皺眉問道:“二十萬畝地收成六十萬石,卻收三十萬石的租子?這不還是五五收租嗎?我記得皇上明明在年初已經下了明詔:佃戶要先分三成的收成,然後再五五收租嗎?”
那店小二微微一笑說道:“公子爺是京師來的吧?”
“不錯。”李觀棋更加疑惑了,“可這跟我們是不是京師來的有什麽關係啊?”
“當然有關係了。”店小二邊給李觀棋遞擦腳布邊說道,“您說的那是京師的規矩,不是咱這兒的規矩。”
“不對啊!”李觀棋接過擦腳布,自己擦著腳,同時繼續說道。“我哥哥就在戶部任職。皇上的詔令明明是讓天下各道各州都按此辦理的,怎麽到你們這兒就不適用了呢?”
“這有什麽奇怪的?公子難道沒聽過‘山高皇帝遠’這句話嗎?”店小二接過李觀棋用罷的毛巾,又倒了一碗清茶端了過來,說道。“別的地方小的不知道,可是在這江陵縣,地租交多少,卻是謝老爺說了算的。”
眼見著李觀棋的臉色漸漸冷了下來,賀子銘怕他當場發作。忙在旁邊說道:“公子,咱們就是來遊山玩水的,他江陵縣的地租交多交少又同咱們有什麽關係?”
店小二看了一眼賀子銘,心說:遊山玩水你跑這兒來幹嘛?但是也沒多想,自顧自的接著說道:“不過,皇上的詔令畢竟是有人知道的,現在江陵縣已經傳開了。聽說佃戶們都正在串聯,要集合起來讓謝老爺等地主減租呢。說不定,你們還能看場好戲呢!”
李觀棋沒想到緊鄰著江南道的山南道竟然敢置自己的詔令於不顧,想來更遠的劍南道就更不必說了。心中不覺鬱悶起來,那茶喝到嘴裏也覺得分外苦澀,隻嚐了一口便放下了,又問道:“你說的好戲指的是什麽?”
店小二剛想答話,卻聽外頭有人叫:“柱子!客人四位——住北院!”
喚作柱子的店小二忙高聲答應一聲,又對李觀棋道:“公子您先安歇,要什麽東西隻管吩咐!”
說罷端著李觀棋用過的水出去了。
看看李觀棋的情緒不高,無名故意說道:“公子,這家店果然又是老店哩,您到底是怎麽看出來的?就說給我聽聽吧。我實在是猜不出來。”
李觀棋看了他和賀子銘一眼,微微一笑說道:“你們不用這麽一副小心翼翼的表情,也不用刻意逗我開心。如果連這麽一點兒小事,我都調整不過來。那麽我早就氣死了。”
無名尷尬的一笑說道:“公子說的什麽,我聽不懂。我是真的想知道你是怎麽一眼就瞧出來這家店是老店的呢?”
李觀棋嗬嗬一笑說道:“你那眼睛打架的時候好使,怎麽在平時就不好使了呢?你沒看到這店門口的門樓子兩邊的柱子都被人摸的油光透亮的了?沒有點兒年頭,能是那副模樣?”
吃過晚飯,天色已經全黑了下來。一輪明月漸漸升起,透過院外稀疏的樹影。將輕紗一樣柔和的月光灑落下來。
因為這幾日連續趕路,身上覺得比較累,李觀棋並沒有如往常一樣先出去上街私訪,而是換了一雙寬鬆的布鞋,一件月白色的綢質直裰,從上房踱了出來,在天井裏緩緩散步,仰頭望月。
賀子銘輕輕走過來問道:“公子還在想著那位姓謝的地主?不若我去將江陵縣令叫來,公子問問他?”
李觀棋輕輕地搖了搖頭說道:“去去一個地主還不值我勞心費力的,我剛才在想的姓陳的和姓徐的兩個人。”
賀子銘自然聽的出來李觀棋所指的是那兩個人,便問道:“這兩個人有何不妥嗎?”
李觀棋舒了一口氣說道:“大的不妥暫時倒還沒發現。不過剛才聽那店小二一番話,這山南道並不是很賣我的麵子啊!”
賀子銘微微皺了皺眉頭,還是說道:“朝廷政令不行,應該是地方官員執行不力所致,跟駐軍將領關係不是很大吧?”
李觀棋無聲的一笑說道:“陳光曦可不是一般的駐軍將領,他是開國元勳之後,現在還襲著國公的爵位,他們陳家世代駐守山南,這麽多年下來,早已根深蒂固,民間更有‘山南山南,全靠陳王,不知有乾,遑論李皇!’的說法。在這兒,陳光曦的話要比我的話更管用啊!”
話說到這份上,就不是賀子銘這個侍衛還能接著說著的了,他隻是覺得如果陳光曦真是如李觀棋所說的那般,那麽在大軍儀仗趕來之前,李觀棋的身份無論如何也不能暴露了,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