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病人常這樣的,自己哪兒疼都摸不準。


    一說腿疼整條腿摸,一說腰疼整個腰全摸甚至摸到前腹,一說肚子疼更誇張了,恨不得把自己體內消化道器官全摸個遍。


    遇到這種病人,醫生第一步肯定是要確定病人究竟是哪個部位疼。人體消化器官好多個的,不知道是哪一個的問題怎麽治。問題這種喜歡摸全肚的病人,你給他觸診,可能他哪兒都覺得你按的疼。


    患者說胃疼,做胃鏡沒事,拉黑便?


    “做過大便潛血?隻有一個加。”


    “對對對,所以那醫生說不重。”


    病人的迴答肯定不懂醫生話裏的深意。謝婉瑩知道譚老師說口裏一個加,是指大便潛血弱陽性,可不一定是胃出血,也有可能是痔瘡或是腸道小出血。


    “你平常喜歡吃什麽?”


    飲食習慣是消化道疾病的最大致病因素,要問清楚。


    “我平常在公司上班,吃的飯盒。”


    “喝酒嗎?”


    男性少不了喝酒抽煙。喝酒抽煙一樣是致病高發因素。


    “我很少喝酒也很少抽煙的。”病人否認。


    看病人迴答問題的表情不像有撒謊。聞氣味,沒有聞到病人身上有很重的煙味或酒味。


    問到這,醫生停住了。室內的氣氛登時微妙的安靜。


    小夥子看看麵前兩位醫生,不清楚發生什麽,眼裏冒出納悶的小眼神。明明他剛沒說什麽錯話吧。


    謝婉瑩拿著的筆頭頓在病曆紙上。


    身邊的譚老師在沉思,她也在緊張思索。


    照前麵的問診來看,這病人看似沒什麽大問題。胃鏡本院內科醫生也做了,沒大問題。


    難道是病人精神有問題了?過於緊張自己的身體了?不然怎麽一點黑便後來也沒拉黑便了,做了胃鏡查了沒事,居然再來掛外科副高的號。


    有些年輕人是比老年人更怕死,一點小病大驚小怪的,非得找到專家問診安心。這種病人在門診不少見的。


    見醫生不說話,小夥子擔心,解釋道:“我朋友說內科醫生看不了,不行找外科看看。”


    原來是這原因讓病人突然來找外科了。


    內科不行是可以找外科,但是找外科有指征的,是要手術指征。


    內行的醫生聽了這話能怎辦?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謝婉瑩不用看身邊譚老師的表情都知道:譚老師徹底佛了。


    時間一秒一秒過去,總得和病人說清楚。


    不如再開點什麽助消化的藥?


    “肚子上麵脹嗎?”謝婉瑩問,開完口她才意識到自己忘了孫老師的叮囑,沒有老師指示她不該主動插嘴。


    瞄眼譚老師。譚老師沒給她不說話的眼神。


    “脹。”病人答。


    肚子脹胃脹是消化道疾病常見症狀,一個問題確定不了什麽。病人答完聳聳肩,認為醫生這問題白問,未想,對麵這位年紀輕輕的女醫生突然來這一句:“你是不是經常吃火鍋?”


    “我,我沒經常吃。”小夥子的口氣裏有些忐忑了,好像他自己也知道喜歡吃火鍋不是很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媽向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媽向善並收藏迴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