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芬的臉色一片紅,隻能否定自己剛說的話了:“我剛才說的意思不是這個——”


    說完,她焦急了,因為誰都聽得出來她占了下風,再看三個老師竟然一直沒叫停,是怎麽迴事。


    三個老師正隔岸觀火,高深莫測~


    “你沒有和譚老師說過話,你沒有看過譚老師的手術,你沒有執行過譚老師下的醫囑。你剛來半天,你認為你能知道譚老師怎麽想的?”正麵的學術理論說不過這個新來的,羅燕芬趕緊另辟蹊徑,想用老資格來告訴指導新人就犯。


    對方亂動我不動,謝婉瑩鎮定地告訴對方:“這是術前討論。我討論的中心圍繞的是病人的病曆,重點是檢查報告以及病人現有的身心狀態。病人的主治醫生的想法是貫徹在病人的病曆中的。我不是討論譚老師的個人心理活動,我是討論病人的情況。”


    “可你剛剛一直在說譚老師怎麽想——”


    “我沒有討論他想的其它的事,我隻討論他對這個病人的手術方案成型思路,有錯嗎?”


    對方居然能這樣解釋!


    羅燕芬啞了口,接著說:“譚老師對病人手術的成型思路你怎麽能了解?你沒有和老師談過。”


    “老師下的醫囑,叫我們注意的東西,均會在病人病曆中有所體現,隻要是醫學生都知道這點。”


    聽到她這話,羅燕芬不知覺要去重新翻翻病曆,結果發現,病曆在譚老師手裏。


    去和老師要迴病曆重新看?自打臉沒有記住病人的情況?


    轉眼間她打消掉這個主意,也不信謝婉瑩能清楚記住病曆裏寫了什麽東西。


    像這種長期患病的病人,病曆很多的,檢查報告更是一大堆,誰都沒法記清楚。


    “你說說譚老師在病曆裏寫了什麽?”羅燕芬筆頭指著她提問。


    沒想到謝婉瑩一行話下來條理清晰,不緊不慢,抓住重點:“病人上周五收入院的,譚老師馬上開了和血液方麵有關的檢查。到了周一的時候,譚老師甚至有考慮叫血液科來會診。因為入院時血紅蛋白七十六,輸了兩天血以後,病人的精神狀況老樣子。感覺是病人身體適應成慢性貧血了。”


    “你怎麽知道譚老師有考慮讓血液科來會診?我們天天和譚老師相處在一起沒聽他提過這個事。”


    對方來來去去,隻強調自己和譚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比她謝婉瑩長。


    謝婉瑩心裏也想:你天天跟老師在一起做什麽的?老資格卻連老師的醫囑都看不明白?


    “醫囑裏有寫,譚老師想給病人開骨穿後來取消。可見譚老師總體考慮方向是病人的血液問題會導致手術的風險很大。開腹的話,出血較多怕病人止不住血。但是血液各項檢查基本正常,所以取消了骨穿。”謝婉瑩再提出論據。


    這個新來的連這點病曆細節都注意到了嗎?羅燕芬額頭出了點汗。這會兒不能否認,不然老師會認為她沒有詳細記住病人的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媽向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媽向善並收藏迴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