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衛星關鍵的是什麽?


    是追蹤。


    低軌衛星入境快出境也快,一兩個小時就繞地球一圈,“嗖——”地一下就從頭頂上掠過去了,老趙他們送往未來的低軌偵查衛星高度隻有三百公裏,一個小時就繞地球一圈,如此高的運行速度會讓半夏麵臨同樣的難題——這小東西跑太快難以追蹤,難追蹤就難瞄準,沒法用天線對準它,那就很難接收數據。


    “一般你們打衛星,是怎麽追蹤衛星軌道的?”白楊問。


    “用軟件啊,比如說satorbit,heavens-above,現成免費不要錢,能查到所有公開衛星的軌道參數,它什麽時候出現什麽時候過頂,哪個角度哪個方位都清清楚楚。”王寧搬著一隻小板凳坐在客廳裏,手裏正用老虎鉗扳直衣架子,“專業一點的還有stk,類似的軟件滿大街都是,讓全世界的衛星對你不再有隱私。”


    很顯然bg4msr那個時代不可能再有這些軟件了,人類完全滅絕,沒有互聯網,沒有服務器,也沒有人再維護和更新。


    “她那邊的衛星軌道肯定沒法讓她自己去找,她怎麽找?我們這邊告訴她就是了。”白震也搬著一隻小板凳坐在客廳裏,手裏握著老虎鉗在剪衣架子,“如果運氣好,衛星重新入軌不出偏差,那我們這邊一報參數,她很快就能對準。”


    “其實最好的方案是帶一顆中繼星過去,把中繼星投放在三萬六千公裏高度的同步軌道上。”趙博文同樣搬著一隻小板凳坐在客廳裏,手裏也握著老虎鉗,將一隻衣架子剪開拉直,“這樣中繼星會一直懸在那姑娘的頭頂上,偵查星把數據傳給中繼星,中繼星再把數據傳迴地麵,就不必花力氣追蹤了,否則成天舉個八木天線站樓頂上跟著衛星轉,那脊椎病都要搞出來。”


    “那你倒是讓他們帶顆中繼星去啊。”


    白震“哢”地一下剪斷了手裏的衣架子。


    “我早他媽就提了,被航天組給罵迴來了。”趙博文撇撇嘴,“他們跟我說,你還是人嗎?你就不是人!”


    “結果呢?中繼星帶是沒帶啊?”


    王寧也“哢”地一下剪斷了手裏的衣架子。


    “帶了,不過他們警告我這會大幅度提升軌道設計的難度,同時大幅度提升衛星重新入軌的失敗概率。”趙博文迴答,“我說那也沒辦法,你們能想象一個小姑娘整天站在樓頂上舉著八木天線轉圈圈嗎?她別的事都不用幹了?”


    三個老男人圍坐在一起絮絮叨叨,手裏的活倒是不停,就像是村頭婦女坐在一起閑聊八卦打毛衣,多少閑言碎語就是這麽傳出來的,隻不過白震王寧趙博文三個人手裏的不是織針和毛線,而是老虎鉗與衣架子,“哢哢”聲此起彼伏。


    白楊下午放學一迴家就看到他們坐在一起虐待衣架子,把衣架子五馬分屍,現場慘不忍睹,不知道是有什麽深仇大恨。


    這是在幹嘛呢?


    這是在製作八木天線。


    八木天線毫無疑問是ham群體裏最常用的天線類型,相對於普通的棒杆天線、偶極天線,八木天線的優勢在於高增益和高定向,信號在一個方向上極化,通俗地講,其他天線是大燈泡,光線四散,八木天線是手電筒,光隻朝一個方向射。


    由於八木天線信號極化的特性,它也是ham們經常用來打衛星的天線,由於普通業餘電台功率很低,而衛星功率更低,電台與衛星聯係就像是啞巴跟聾子說話,這倆人之間還遠隔千裏——通常情況下他們是不可能聽到彼此的,除非啞巴掌握武林絕學逼音成線。


    這個逼音成線就是八木天線。


    白震放下手裏的晾衣架,從地板上撿起一條細長的木板,不知道是從哪個家具廠裏撿來的邊角料,大概有一米多長。


    “那顆中繼星上行下行頻率多少?”


    “上行144mhz,下行430mhz。”趙博文迴答。


    “u段傳輸速度有點慢,你搞個x波段也好哦。”王寧說。


    “搞x波段接收就複雜了,偵查星和中繼星之間是x波段聯係,中繼星能把數據儲存起來慢慢傳迴地球,這個不用著急。”趙博文從茶幾上拿起卷尺,“反射器做多長?”


    “上行兩米波,反射器長度一米,二分之一波長。”


    白震接過卷尺,在拉得筆直的晾衣架上量出一米的長度:“不行,這晾衣架不夠大,量不到一米,有沒有更大的晾衣架?”


    老媽從廚房裏出來:“家裏的晾衣架已經全部被你們給糟蹋幹淨了。”


    “我讓小朱去買個大號的。”


    王寧說著就撥通了電話。


    這天晚上小朱跑遍了秦淮區的超市。


    晾衣架拉直了就是金屬絲,白震剪下一段一米長的金屬絲,當做八木天線的反射器——八木天線的構造是如此簡單,用木條和晾衣架就能製作出來,這也是白震等人之所以選擇八木的原因,它可以隨地取材,做法簡單,對新手極其友好。


    木條做中軸,五根拉直的晾衣架依次垂直安插在木條上,看上去像魚骨頭,形成一個豐字形,就是一架簡單的五元件八木天線。


    最靠後,同時也是最長的晾衣架叫做反射器,它負責聚攏信號,就像是手電筒裏的水銀碗。


    倒數第二根晾衣架叫做振子,振子是所有天線的核心,它是信號源,電流在振子上瘋狂蹦迪產生電磁波。


    剩下的三根晾衣架叫做引向器,它們引導電波的輻射方向,讓它朝天線指向的方向輻射,以達到指哪打哪的目的。


    “你們做完之後就教她做嗎?”白楊坐在一旁看三人做手工,手搓八木天線是老ham的基本功,趙博文是忘得差不多了,老爹和老王手藝尚未生疏。


    “等我們確認這東西能行,就讓她在那邊照葫蘆畫瓢複製一個一模一樣的。”老爹迴答,“湊合著上吧。”


    “這個簡單,一學就會。”趙博文說,“有了八木天線,她就能接收到衛星傳下來的信號,再傳給我們,計劃通計劃通。”


    “振子要多長?”


    “96厘米,或者97厘米,你看著剪吧。”


    “剩下三根一樣長。”


    “都88厘米。”


    “注意間距啊,我們要增益高一點的,還是頻帶特性好一點的?”


    “都試一試唄,做好之後拿去打打看ao-91,試試效果如何……還有,注意調整一下阻抗。”


    “閉眼50歐。”


    “swr儀你們誰帶了?”


    “沒事,我讓小朱帶一個過來!”


    三人組最後製作完成了一架uv雙段八木,他們把這東西扛起來指東指西時像是扛著機關槍——半夏也這麽認為,兩天後她做好那架八木時,覺得這東西揮舞起來簡直就像馬中呂布用的那柄方天畫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們生活在南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瑞說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瑞說符並收藏我們生活在南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