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丘吉爾選擇了妥協。
丘吉爾不得不妥協,因為佩特裏說得對,此時的英國已無法再承受一次打擊,同時英國也沒必要承受這樣的風險……英國所要做的無非就是將攔截的美援放行,然後再加一些補給而已。
這些補給對正被德國潛艇封鎖的英國本土來說或許還頗為可觀,但在非洲方向……那不過就是增加點殖民地的負擔而已。
當然,在這其間丘吉爾還是不甘心,他讓佩特裏甚至還讓孟席斯(軍情六處局長)去調查了一番。
“如果我們自己能查出是什麽能威脅本土安全!”丘吉爾氣唿唿的揚著手裏的清單,說道:“那麽,我就可以朝這個東西吐一口唾沫並狠狠的甩在他們臉上!”
然而,現實卻讓丘吉爾失望了。
軍情五處和軍情六處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查出個頭緒來。
關於這一點,不得不說貝利亞的高明,他隻是簡簡單單的把這件事交給舒爾卡負責,就讓整個英國情報局都摸錯了方向……軍情五處、六處的重點都落在舒爾卡有可能從敵人那繳獲什麽文件上,這當然不可能成功。
於是幾天後,約翰就再次出現在舒爾卡的辦公室裏……這個辦公室是貝利亞給舒爾卡安排的,舒爾卡的助手除了幾個通訊員外還有一個負責對外情報的內務部少校。
這讓舒爾卡有種恍然隔世的感覺,因為不久前身為步兵的他最不待見的就是內務部的人,現在卻在內務部工作而且還指揮著內務部的少校。
想當初可是隨便一個內務部的上尉就能對他們指手劃腳的。
這個辦公室並不完全是針對英國,貝利亞交給舒爾卡的任務是:盡可能多的掌握德國人新裝備的信息為將來與英國人談判爭取籌碼。
在這方麵說實話進展不大,因為蘇聯的情報係統此時還相對比較落後,他們無法短時間打入德國人的秘密基地獲取有價值的情報。
其實至少有一部份原因是舒爾卡認為沒必要。
因為需要的情報舒爾卡都知道,甚至這種v1導彈的名稱、性能,以及將來會發展成什麽樣他都知道。
舒爾卡一想到這就覺得心情舒暢,蘇聯情報單位夢寐以求甚至特工以付出性命為代價都無法得到的情報,舒爾卡卻早就了然於胸了。
不過這同樣也是一種負擔,因為舒爾卡明明知道卻又什麽都不能說,隻能憋著一肚子的信息看著他們瞎忙活。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陰”,辦公室的主要任務毫無進展,一個次要任務卻是突飛猛進。
庫爾恰托夫在這其間來找過舒爾卡幾次。
確切的說,不是幾次而是幾天……自從與舒爾卡談了一次話後這家夥似乎就賴在舒爾卡的辦公室裏不走了。
“舒爾卡同誌!”庫爾恰托夫說:“關於你的猜測,我覺得有些不現實的地方,比如這小型飛機的發動機……我們都知道發動機是十分昂貴的,那麽用一個發動機驅動一枚炸彈發射向敵人,這是否可行?”
“所以這需要一款廉價的發動機!”舒爾卡迴答:“甚至可以說是一次性的,不需要考慮它的壽命,隻需要能完成一次飛行!”
庫爾恰托夫一愣,然後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這的確可行,德國人想必已經擁有這種廉價的發動機並把它用在這款裝備上了!不過另外,舒爾卡同誌,更大的問題,是我們該怎麽讓它找到目標!”
頓了下,庫爾恰托夫就解釋道:“我的意思是……我們雖然可以用陀螺儀使它保持平穩的飛行,但卻無法確定它已經到達目標上空!”
“時間,庫爾恰托夫同誌!”舒爾卡說:“比如我們想要轟炸某座城市,那麽我們就可以調整好它的飛行方向,並用實驗得出的數據估計它的速度,然後……我們需要的隻是在它內部調好時間!”
時間乘以速度等於路程,然後就可以大概的轟炸目標城市。
“我也想過這個!”庫爾恰托夫說:“但是,你不認為這樣做的話精度可能無法達到作戰要求嗎?”
庫爾恰托夫不愧是蘇聯著名的物理學家,事實上他還可以說是軍事應用上的物理學家,否則一般不會考慮到精度是否會達到作戰要求這樣的問題。
而事實也的確像庫爾恰托夫說的那樣,因為差之毫厘謬之千裏的問題,v1導彈動不動就偏離目標十幾甚至幾十公裏,是公裏……這精度幾乎就跟“廢物”沒什麽兩樣,但德國人生產了大量的v1把它當作炮彈打向倫敦,隻要求能炸到而不要求能炸準,也著實把英國嚇得夠嗆。
英國人初時不知道v1導彈沒有精度,以為它們要炸的就是這幢樓、那幢房,甚至碰巧還炸中了幾幢重要建築,甚至還是拐著彎繞著圈炸中的,這就把英國人嚇得魂都沒了,以為德國人的這玩意可以千裏之外想打哪就打哪,那這場戰爭還有必要打下去嗎?於是都有人提出向德國投降。
“如果想要增加精度的話……”舒爾卡說:“我們為什麽不將它與雷達結合?”
“什麽?與雷達結合?”庫爾恰托夫不由目瞪口呆,雷達在這時還是新玩意,就算他是物理學家也不知道雷達還可以這麽玩。
“是的!”舒爾卡說:“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種小飛機發射出去後我們就無法獲知它的位置,當然也就無法操控它,如果我們能在雷達上看到它並通過無線電對它實時操控……”
“太棒了,舒爾卡同誌!”庫爾恰托夫驚叫起來:“這個主意太棒了,它……它是可行的,當然是可行的!可以成級數的提高精度,我們甚至可以操控它飛往目標!這是一種跨時代的武器,舒爾卡同誌,它是一種偉大的發明!在它麵前,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天哪!我們扼住了戰爭的咽喉……”
庫爾恰托夫激動得都有些語無倫次起來,從那以後他天天到舒爾卡的辦公室報到。
丘吉爾不得不妥協,因為佩特裏說得對,此時的英國已無法再承受一次打擊,同時英國也沒必要承受這樣的風險……英國所要做的無非就是將攔截的美援放行,然後再加一些補給而已。
這些補給對正被德國潛艇封鎖的英國本土來說或許還頗為可觀,但在非洲方向……那不過就是增加點殖民地的負擔而已。
當然,在這其間丘吉爾還是不甘心,他讓佩特裏甚至還讓孟席斯(軍情六處局長)去調查了一番。
“如果我們自己能查出是什麽能威脅本土安全!”丘吉爾氣唿唿的揚著手裏的清單,說道:“那麽,我就可以朝這個東西吐一口唾沫並狠狠的甩在他們臉上!”
然而,現實卻讓丘吉爾失望了。
軍情五處和軍情六處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查出個頭緒來。
關於這一點,不得不說貝利亞的高明,他隻是簡簡單單的把這件事交給舒爾卡負責,就讓整個英國情報局都摸錯了方向……軍情五處、六處的重點都落在舒爾卡有可能從敵人那繳獲什麽文件上,這當然不可能成功。
於是幾天後,約翰就再次出現在舒爾卡的辦公室裏……這個辦公室是貝利亞給舒爾卡安排的,舒爾卡的助手除了幾個通訊員外還有一個負責對外情報的內務部少校。
這讓舒爾卡有種恍然隔世的感覺,因為不久前身為步兵的他最不待見的就是內務部的人,現在卻在內務部工作而且還指揮著內務部的少校。
想當初可是隨便一個內務部的上尉就能對他們指手劃腳的。
這個辦公室並不完全是針對英國,貝利亞交給舒爾卡的任務是:盡可能多的掌握德國人新裝備的信息為將來與英國人談判爭取籌碼。
在這方麵說實話進展不大,因為蘇聯的情報係統此時還相對比較落後,他們無法短時間打入德國人的秘密基地獲取有價值的情報。
其實至少有一部份原因是舒爾卡認為沒必要。
因為需要的情報舒爾卡都知道,甚至這種v1導彈的名稱、性能,以及將來會發展成什麽樣他都知道。
舒爾卡一想到這就覺得心情舒暢,蘇聯情報單位夢寐以求甚至特工以付出性命為代價都無法得到的情報,舒爾卡卻早就了然於胸了。
不過這同樣也是一種負擔,因為舒爾卡明明知道卻又什麽都不能說,隻能憋著一肚子的信息看著他們瞎忙活。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陰”,辦公室的主要任務毫無進展,一個次要任務卻是突飛猛進。
庫爾恰托夫在這其間來找過舒爾卡幾次。
確切的說,不是幾次而是幾天……自從與舒爾卡談了一次話後這家夥似乎就賴在舒爾卡的辦公室裏不走了。
“舒爾卡同誌!”庫爾恰托夫說:“關於你的猜測,我覺得有些不現實的地方,比如這小型飛機的發動機……我們都知道發動機是十分昂貴的,那麽用一個發動機驅動一枚炸彈發射向敵人,這是否可行?”
“所以這需要一款廉價的發動機!”舒爾卡迴答:“甚至可以說是一次性的,不需要考慮它的壽命,隻需要能完成一次飛行!”
庫爾恰托夫一愣,然後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這的確可行,德國人想必已經擁有這種廉價的發動機並把它用在這款裝備上了!不過另外,舒爾卡同誌,更大的問題,是我們該怎麽讓它找到目標!”
頓了下,庫爾恰托夫就解釋道:“我的意思是……我們雖然可以用陀螺儀使它保持平穩的飛行,但卻無法確定它已經到達目標上空!”
“時間,庫爾恰托夫同誌!”舒爾卡說:“比如我們想要轟炸某座城市,那麽我們就可以調整好它的飛行方向,並用實驗得出的數據估計它的速度,然後……我們需要的隻是在它內部調好時間!”
時間乘以速度等於路程,然後就可以大概的轟炸目標城市。
“我也想過這個!”庫爾恰托夫說:“但是,你不認為這樣做的話精度可能無法達到作戰要求嗎?”
庫爾恰托夫不愧是蘇聯著名的物理學家,事實上他還可以說是軍事應用上的物理學家,否則一般不會考慮到精度是否會達到作戰要求這樣的問題。
而事實也的確像庫爾恰托夫說的那樣,因為差之毫厘謬之千裏的問題,v1導彈動不動就偏離目標十幾甚至幾十公裏,是公裏……這精度幾乎就跟“廢物”沒什麽兩樣,但德國人生產了大量的v1把它當作炮彈打向倫敦,隻要求能炸到而不要求能炸準,也著實把英國嚇得夠嗆。
英國人初時不知道v1導彈沒有精度,以為它們要炸的就是這幢樓、那幢房,甚至碰巧還炸中了幾幢重要建築,甚至還是拐著彎繞著圈炸中的,這就把英國人嚇得魂都沒了,以為德國人的這玩意可以千裏之外想打哪就打哪,那這場戰爭還有必要打下去嗎?於是都有人提出向德國投降。
“如果想要增加精度的話……”舒爾卡說:“我們為什麽不將它與雷達結合?”
“什麽?與雷達結合?”庫爾恰托夫不由目瞪口呆,雷達在這時還是新玩意,就算他是物理學家也不知道雷達還可以這麽玩。
“是的!”舒爾卡說:“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種小飛機發射出去後我們就無法獲知它的位置,當然也就無法操控它,如果我們能在雷達上看到它並通過無線電對它實時操控……”
“太棒了,舒爾卡同誌!”庫爾恰托夫驚叫起來:“這個主意太棒了,它……它是可行的,當然是可行的!可以成級數的提高精度,我們甚至可以操控它飛往目標!這是一種跨時代的武器,舒爾卡同誌,它是一種偉大的發明!在它麵前,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天哪!我們扼住了戰爭的咽喉……”
庫爾恰托夫激動得都有些語無倫次起來,從那以後他天天到舒爾卡的辦公室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