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喊殺聲、手榴彈的爆炸聲響成一片。


    在蘇軍兩棲登陸船衝上岸的那一刻就已經勝負已定了。


    如果是其它部隊,他們隻怕會第一時間逃跑或是投降。


    因為就像歐洲人所說的,如果無法改變戰局,那麽投降或是逃跑並不是恥辱。


    此時就是無法改變戰局的時候:德軍實際上已經被蘇軍包圍,而且是小範圍、近距離的包圍。


    確切的說是在靠近頓河這部份的德軍,初時被包圍的德軍並不多,大概一個團左右。


    這個圍的正麵是蘇軍一個坦克團,左翼是頓河,後方則是剛剛從頓河穿插上岸的第82步兵團。


    如果說有什麽生路的話,那就隻西麵包圍圈還沒有閉合。


    但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麽缺口。


    原因就像之前所說的,這是小範圍、近距離的包圍。


    大範圍、遠距離的包圍雖然也很恐怖,但它至少還有反應時間。


    比如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其一整個集團軍被包圍在斯大林格勒還可以在利用頓河和伏爾加河開辟出一片空地作為防禦縱深甚至還建造機場用於運輸。


    而小範圍、近距離的包圍,那幾乎就是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往往是還沒反應過來怎麽迴事敵人的子彈和刺刀就已經出現在後方了。


    第82步兵團對德軍第273團的包圍就是這樣。


    所以表麵上看西麵還有生路,但這生路卻完全在蘇軍的火力甚至是交叉火力控製和封鎖之下,即便沒有實質的完成包圍圈但在火力上已經合圍,更何況德軍士兵完全沒有反應時間。


    不過德軍第273團卻表現出超凡的戰鬥力,他們在蘇軍的兩麵夾攻下卻依舊拚死抵抗,依托著建築、黑暗,還有隱藏在屍體中不斷的偷襲蘇軍。


    舒爾卡其實沒有理會這麽多,他帶領著部隊一路往西穿插。


    由於第82步兵團的位置是在德軍二線而且是敵人防線的側翼,所以穿插十分順利……在防線側翼進攻與防線正麵進攻是兩迴事。


    從正麵進攻是敵我雙方兵力都充分展開,一刀對一刀、一槍對一槍,很容易陷入拉鋸戰。


    從側翼進攻則是我方兵力充分展開而敵人在同一單位時間內就隻有邊緣的一小撮人,兵力和火力完全不對等,蘇軍士兵一衝鋒就能直接闖進戰壕近身作戰。


    而在近身作戰方麵,顯然又是蘇軍的“波波莎”衝鋒槍更具優勢。


    於是,德軍防線就有如多米諾骨牌似的一塊接著一塊的倒下去。


    直至打到德軍第8空降師的防區才感覺到壓力進攻的勢頭才緩了下來……德空降師通常都是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同時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空降任務,他們裝備有許多衝鋒槍,這使其在近戰中擁有與“波波莎”不相上下的優勢。


    這時消息才傳到曼施坦因那。


    莫裏茨少將臉色蒼白的向曼施坦因報告道:“我很遺憾告訴您,元帥閣下,我們守不住了!”


    曼施坦因沒聽明白莫裏茨少將這話的意思,還以為莫裏茨少將隻是失去信心,於是安慰道:“振作起來,將軍!隻要我們堅持到天亮,我們的空軍很快就會……”


    “不,元帥!”莫裏茨少將打斷了曼施坦因的話:“我們的陣地已經失守了,您必須馬上組織撤退,否則整個頓河集團軍都會被包圍,包括您在內,元帥閣下!”


    “什麽?陣地失守了?”


    “是的!”莫裏茨少將說:“他們從頓河穿插進我們的防線,兩棲登陸船!我們無法擋住他們的進攻,一切都完了!卡拉奇,斯大林格勒!撤退吧,元帥。我們輸了!”


    曼施坦因愣了一下,不過也隻是愣了一下。


    他知道戰局如果像莫裏茨少將說的那樣的話,那就真是沒救了。


    於是曼施坦因不再遲疑,馬上就對副官下令道:“命令所有單位,往米洛韋方向撤退!”


    然後曼施坦因又對莫裏茨少將說道:“還有你們,將軍!撤退吧!”


    “不,元帥閣下!”莫裏茨少將迴答:“如果我們也撤退的話,那就沒有人能撤出卡拉奇了!”


    雖然曼施坦因不願承認,但事實的確如此,於是他咬了咬牙,說道:“是的,將軍!我向您致敬,我會照顧好你的家人的!”


    “謝謝,元帥閣下!”莫裏茨少將迴答:“我很榮幸與您一起戰鬥!”


    戰鬥還在繼續。


    由於第8空降師暫時擋住了舒爾卡的第82步兵團進攻的腳步,再加上莫裏茨少將到最後一刻都沒有離開指揮崗位,於是德軍成功的在混亂中組織起了一道臨時防線。


    這道臨時防線擋住了蘇軍三個多小時,一直到天亮。


    天色一亮蘇軍的戰鬥機就傾巢出動攔阻、截擊德軍戰機……不用想,德軍肯定會派出戰機全力為卡拉奇提供掩護。


    德軍空中力量或許總體占優,但蘇軍卻是將所有希望都集中在卡拉奇,於是最高統帥部將能調動的空中力量都集中在了這裏,一共兩百多架殲擊機和一百多架強擊機。


    那戰機是黑壓壓的一片,從卡拉奇上空飛過時整個天空的光線都被遮住了,就像又重迴黑夜似的。


    在這麽龐大數量的空軍攔截下,德空軍一時也無可奈何,隻能在外圍與蘇空軍展開激烈的空戰。


    於是,蘇軍在卡拉奇就暫時得到了製空權。


    蘇軍需要的也隻是暫時的製空權……


    這就是先手的重要性。


    如果製空權是先落到德軍手裏,那麽第51集團軍的坦克隻怕要大部份被德空軍摧毀,於是僵局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打破。


    但此時製空權卻是先落在蘇軍手裏……


    於是蘇軍坦克就“嘎啦嘎啦”的開到步兵前頭,炮兵的炮火在前方轟炸,步兵用坦克的裝甲做掩護,用坦克的火力開路,隻一個衝鋒就將德軍的防線突破。


    索科洛夫帶領著二營一馬當先的衝進敵人防線,他們在一間地下室裏找到一個指揮部,在其中找到了一名用手槍自盡的德軍少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聯194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蘇聯194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