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爾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剪斷所有從上察裏岑斯基牽往普洛多維斯基的電話線。
原因當然還是封鎖消息……從某方麵來說電話比電台更難控製,電台數量少,隻需要將有限的幾部電台控製在手裏就可以了。電話吧,你很難知道哪個地方冷不防就藏著一部,民用的、軍用的,數不勝數防不勝防。
控製的辦法,就是將所有電話線一股腦剪斷,於是所有電話就全都成了廢物。
另一邊,第82步兵團就搭乘上了繳獲的列車,兩列。
這讓安德裏安卡有些奇怪。
“我們隻需要一列火車就夠了,為什麽要兩列?”安德裏安卡問。
“防線!”舒爾卡想也不想就迴答:“還有兵力展開!”
於是安德裏安卡就明白了。
當火車駛進火車站後,第82步兵團隻怕第一時間就會與敵人展開激戰,如果所有兵力都擠在一列火車上……一方麵是初期需要火車作為掩護,兩列火車可以提供的掩護就增加一倍,另一方麵則是兵力自然展開同一時間內能暴出來的戰鬥力會比一列火車多得多。
甚至還有一種考慮,火車進站後會有多條鐵軌,如果遭到敵人圍攻,兩列火車一左一右對齊排列,就可以形成一個天然的防禦縱深使第82步兵團有更多的運動空間而不至於被兩麵夾擊。
舒爾卡搭乘的是列火車第二節車廂。
之所以在這個位置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火車之間的聯係不通暢……這兩列火車都是貨運火車,德、羅軍用來運送補給和物資的,所以基本沒必要進行通訊。
在這種情況下,舒爾卡如果在第二列火車就很難掌握前方的情報並及時下命令……兩列火車之間的通訊是使用信號旗和信號燈進行通訊。
蘇聯軍隊通訊落後也有落後的好處,因為這使他們的原始通訊設備十分齊全技能也很嫻熟。
比如信號旗,用的就是一麵帶著熒光棒的紅旗,夜裏需要傳遞信息時就打開熒光揮舞,用旗語可以很好的傳達指示和命令。
信號燈就是用亮、暗規律打出電碼,這種傳遞度比較慢。
同時電話兵已經在火車內拉上電話線並裝上電話用於火車內部的通訊,於是從車頭的命令就可通過電話傳達到車尾,車尾通過信號旗、信號燈傳遞到後一列的車頭,再由電話將命令快傳遞下去以實現兩列火車的協同。
如果舒爾卡在第二列火車的話,反應時間就可能多一倍,因為它必須有一個情報在火車間傳遞,舒爾卡做決策,再將命令傳迴去的過程。
舒爾卡當然不會笨到選擇這種方式。
試了試電話和通訊,一切正常後,舒爾卡才下令出。
火車放出大量的蒸汽,像喘著粗氣的老牛似的拖著後方的車廂緩緩出站向普洛多維托耶方向駛去。
這時阿梅代歐向舒爾卡報告道:“上校,普洛多維托耶的電報,他們詢問為什麽電話線路不通?我怎麽迴答?”
想了想,舒爾卡就迴答道:“迴答不知道,或許是讓俄國人遊擊隊剪斷了!”
“是,上校!”阿梅代歐有些疑惑,他沒想到舒爾卡居然會讓他先迴答“不知道”。
阿梅代歐不明白的是,這時候的迴話往往是越不確定就越有迷惑性。
因為就連普洛多維托耶都不知道的情況,隻有一個營兵力的上察裏岑斯基又憑什麽能確定?如果能確定,是不是代表俄國人已經包圍了上察裏岑斯基?
所以,一句“不知道”再加上“或許是遊擊隊”,就恰到好處的解釋了所有問題,其潛台詞就是:“上察裏岑斯基一切正常!”
頓了一會兒,舒爾卡就補了一句:“告訴他們,因為火車被炸毀我們補給不足,希望他們能為我們準備一些補給和裝備!”
“是,上校!”阿梅代歐馬上就把電報了出去。
接著很快就得到迴音……“我們在火車站準備好了補給,不過很抱歉,它們是我軍裝備,你知道的,那或許不適合你們使用!”
“沒關係!”舒爾卡迴答:“總比用刺刀和拳頭與敵人作戰要好!”
這隻是舒爾卡的一個嚐試,沒想到羅馬尼亞人還真上當了……這樣一來,萬一蘇軍的彈藥用完了,火車站還會有一批補給和裝備在等著。
上察裏岑斯基距離普洛多維托耶六十餘公裏,火車足足在鐵軌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
這一路上倒是順風順水,舒爾卡等人甚至還看到羅馬尼亞工兵在鐵路線上維修……有些鐵路在白天被炸斷或是炸壞,為了迎接舒爾卡這支“援軍”,羅馬尼亞工兵也是相當盡力。
如果說有什麽意外的話,那就是火車在路上碰到一隊蘇軍騎兵。
那是第81騎兵師的,他們因為度快而且一路穿插,前鋒已經到達這條鐵路線一帶。
舒爾卡二話不說馬上命令戰士們開槍射擊……這是必須的,否則附近暗處藏著羅馬尼亞士兵而火車上的“德軍”不開槍的話,馬上就露餡了。
隻不過子彈大多都是朝天上打,要麽就是射向地麵,反正此時是黑夜,真打假打沒人能現。
騎兵也隻是空放了幾槍然後就避開了。
於是舒爾卡就知道赫魯曉夫明白了他那封電報隱含的意思,否則,以蘇軍此時的情報和狀況,隨便讓騎兵在鐵路上裝幾個炸藥包就能將他們這支“援軍”暫時攔下。
火車大概在十一點半到達普洛多維托耶。
要進城的時候碰到羅軍防線……鐵路線當然是羅軍防禦的重點,這不僅是為了防止火車衝關,更是因為鐵路線可以說是野外唯一的硬地,而硬地同時又是坦克、裝甲車前進的最佳選擇。
所以,羅軍用一堆路障擋在鐵路前,後方還有一輛坦克……捷克製的35t,這坦克在此時也差不多要淘汰了,差不多也是用來做路障的。
兩側就是一座座碉堡,一個個槍口一門門火炮都對準了鐵路。
原因當然還是封鎖消息……從某方麵來說電話比電台更難控製,電台數量少,隻需要將有限的幾部電台控製在手裏就可以了。電話吧,你很難知道哪個地方冷不防就藏著一部,民用的、軍用的,數不勝數防不勝防。
控製的辦法,就是將所有電話線一股腦剪斷,於是所有電話就全都成了廢物。
另一邊,第82步兵團就搭乘上了繳獲的列車,兩列。
這讓安德裏安卡有些奇怪。
“我們隻需要一列火車就夠了,為什麽要兩列?”安德裏安卡問。
“防線!”舒爾卡想也不想就迴答:“還有兵力展開!”
於是安德裏安卡就明白了。
當火車駛進火車站後,第82步兵團隻怕第一時間就會與敵人展開激戰,如果所有兵力都擠在一列火車上……一方麵是初期需要火車作為掩護,兩列火車可以提供的掩護就增加一倍,另一方麵則是兵力自然展開同一時間內能暴出來的戰鬥力會比一列火車多得多。
甚至還有一種考慮,火車進站後會有多條鐵軌,如果遭到敵人圍攻,兩列火車一左一右對齊排列,就可以形成一個天然的防禦縱深使第82步兵團有更多的運動空間而不至於被兩麵夾擊。
舒爾卡搭乘的是列火車第二節車廂。
之所以在這個位置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火車之間的聯係不通暢……這兩列火車都是貨運火車,德、羅軍用來運送補給和物資的,所以基本沒必要進行通訊。
在這種情況下,舒爾卡如果在第二列火車就很難掌握前方的情報並及時下命令……兩列火車之間的通訊是使用信號旗和信號燈進行通訊。
蘇聯軍隊通訊落後也有落後的好處,因為這使他們的原始通訊設備十分齊全技能也很嫻熟。
比如信號旗,用的就是一麵帶著熒光棒的紅旗,夜裏需要傳遞信息時就打開熒光揮舞,用旗語可以很好的傳達指示和命令。
信號燈就是用亮、暗規律打出電碼,這種傳遞度比較慢。
同時電話兵已經在火車內拉上電話線並裝上電話用於火車內部的通訊,於是從車頭的命令就可通過電話傳達到車尾,車尾通過信號旗、信號燈傳遞到後一列的車頭,再由電話將命令快傳遞下去以實現兩列火車的協同。
如果舒爾卡在第二列火車的話,反應時間就可能多一倍,因為它必須有一個情報在火車間傳遞,舒爾卡做決策,再將命令傳迴去的過程。
舒爾卡當然不會笨到選擇這種方式。
試了試電話和通訊,一切正常後,舒爾卡才下令出。
火車放出大量的蒸汽,像喘著粗氣的老牛似的拖著後方的車廂緩緩出站向普洛多維托耶方向駛去。
這時阿梅代歐向舒爾卡報告道:“上校,普洛多維托耶的電報,他們詢問為什麽電話線路不通?我怎麽迴答?”
想了想,舒爾卡就迴答道:“迴答不知道,或許是讓俄國人遊擊隊剪斷了!”
“是,上校!”阿梅代歐有些疑惑,他沒想到舒爾卡居然會讓他先迴答“不知道”。
阿梅代歐不明白的是,這時候的迴話往往是越不確定就越有迷惑性。
因為就連普洛多維托耶都不知道的情況,隻有一個營兵力的上察裏岑斯基又憑什麽能確定?如果能確定,是不是代表俄國人已經包圍了上察裏岑斯基?
所以,一句“不知道”再加上“或許是遊擊隊”,就恰到好處的解釋了所有問題,其潛台詞就是:“上察裏岑斯基一切正常!”
頓了一會兒,舒爾卡就補了一句:“告訴他們,因為火車被炸毀我們補給不足,希望他們能為我們準備一些補給和裝備!”
“是,上校!”阿梅代歐馬上就把電報了出去。
接著很快就得到迴音……“我們在火車站準備好了補給,不過很抱歉,它們是我軍裝備,你知道的,那或許不適合你們使用!”
“沒關係!”舒爾卡迴答:“總比用刺刀和拳頭與敵人作戰要好!”
這隻是舒爾卡的一個嚐試,沒想到羅馬尼亞人還真上當了……這樣一來,萬一蘇軍的彈藥用完了,火車站還會有一批補給和裝備在等著。
上察裏岑斯基距離普洛多維托耶六十餘公裏,火車足足在鐵軌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
這一路上倒是順風順水,舒爾卡等人甚至還看到羅馬尼亞工兵在鐵路線上維修……有些鐵路在白天被炸斷或是炸壞,為了迎接舒爾卡這支“援軍”,羅馬尼亞工兵也是相當盡力。
如果說有什麽意外的話,那就是火車在路上碰到一隊蘇軍騎兵。
那是第81騎兵師的,他們因為度快而且一路穿插,前鋒已經到達這條鐵路線一帶。
舒爾卡二話不說馬上命令戰士們開槍射擊……這是必須的,否則附近暗處藏著羅馬尼亞士兵而火車上的“德軍”不開槍的話,馬上就露餡了。
隻不過子彈大多都是朝天上打,要麽就是射向地麵,反正此時是黑夜,真打假打沒人能現。
騎兵也隻是空放了幾槍然後就避開了。
於是舒爾卡就知道赫魯曉夫明白了他那封電報隱含的意思,否則,以蘇軍此時的情報和狀況,隨便讓騎兵在鐵路上裝幾個炸藥包就能將他們這支“援軍”暫時攔下。
火車大概在十一點半到達普洛多維托耶。
要進城的時候碰到羅軍防線……鐵路線當然是羅軍防禦的重點,這不僅是為了防止火車衝關,更是因為鐵路線可以說是野外唯一的硬地,而硬地同時又是坦克、裝甲車前進的最佳選擇。
所以,羅軍用一堆路障擋在鐵路前,後方還有一輛坦克……捷克製的35t,這坦克在此時也差不多要淘汰了,差不多也是用來做路障的。
兩側就是一座座碉堡,一個個槍口一門門火炮都對準了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