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舒爾卡就走到辦公桌前看著地圖,然後對跟著過來的米哈依爾維奇和安德裏安卡說道:“敵人的進攻重點可能是這裏,馬馬耶夫崗!”
這其實不需要曆史知識,隻需要軍事知識就可以分析出來。
米哈依爾維奇少校對此表示同意:“它是斯大林格勒唯一的製高點,而且占領它就可以將斯大林格勒一分為二!”
斯大林格勒大至是個長方形,由新城區和舊城區組成。
舊城區在南半部,是居民集中地。
新城區在北半部,幾乎全是工廠以及對應工人的居住地……工人居住地被稱為某某新村,比如“紅十月”治金廠的對麵就是工人居住的“紅十月”新村。
馬馬耶夫崗就位於新城區與舊城區之間,而且靠近伏爾加河。
可以想像,一旦馬馬耶夫崗被德軍占領,不但會切斷新、老城區之間的聯係,在這裏架上火炮還可以打到距離它十公裏左右的“一號車站”以及港口。
這顯然會給斯大林格勒的防守帶來很大的麻煩。
“我們在那隻有一個步兵營!”米哈依爾維奇少校說:“我們必須增援馬馬耶夫崗,不能讓它落入敵人手裏!”
“少校同誌!”安德裏安卡說:“可我們兵力太少,而且斯大林格勒內的部隊各自為戰幾乎沒有統一的指揮!”
“可我們還能怎麽辦?”米哈依爾維奇少校說:“難道眼睜睜的看著戰略要地落到敵人手裏嗎?”
“我認為我們應該找到指揮部!”安德裏安卡說:“也就是第62集團軍指揮部,找到戈利科夫同誌,然後建立起統一的指揮與德軍作戰,否則我們不過是一盤散沙……這樣打不僅無法保住馬馬耶夫崗,即便是保住了,也很快就會再次落入德軍手中甚至導致整個防線的崩潰!”
應該說兩人的說法都有道理。
守住馬馬耶夫崗迫在眉睫,在斯大林格勒建立起統一的指揮則是長期作戰的基礎。
但是……
“我們知道第62集團軍指揮部在哪嗎?”舒爾卡問。
兩人不由一愣,然後安德裏安卡搖了搖頭,迴答:“不,我們不知道!”
此時的斯大林格勒在某種程度上正處於“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狀態,這主要是由蘇軍通訊設備落後決定的,再加上德軍實施通訊幹擾以及指揮員士氣不高反應消極。
其實這其中主要是指揮員反應消極或者也可以說對這場戰鬥失去了信心。
人一旦失去了信心,就會以為做什麽都是白費工夫,於是幹脆什麽都不做隻等著的上級的撤退命令。
比如戈利科夫身為第62集團軍司令,他帶領著一個集團軍十餘萬人被德軍輕鬆擊潰,於是很容易就會有這樣的想法:斯大林格勒沒救了,要想抵擋德軍就隻有退到伏爾加河東岸依靠河道。
至於收編城內的零散部隊……又能有什麽意義呢?十幾萬人在德軍的進攻麵前也隻擋幾天,這個團那個團的聚一塊,就是集合在一起讓敵人更快消滅。
於是就成了現在這樣的局麵。
否則的話,就算無線電、電報無法聯係,也該通訊兵到處下達命令集結部隊了。
可現在,舒爾卡等人甚至都不知道第62集團軍指揮部的位置,想報告都沒地方報告。
“找不到指揮部或許是件好事!”舒爾卡說。
“好事?”米哈依爾維奇疑惑的望向舒爾卡。
“如果找到指揮部的話,你們認為他們下一部會怎麽做呢?”
“收編部隊!”安德裏安卡說:“然後統一指揮作戰!”
“然後呢?”舒爾卡又問。
於是兩人就明白了舒爾卡的意思,統一指揮之後,無非就是將部隊調往敵我接觸線構築一道的防線,然後防禦、衝鋒……到時第82步兵團訓練的城市巷戰根本無法揮作用。
“我認為重要的是信心,米哈依爾維奇同誌!”舒爾卡說:“斯大林格勒最根本的問題,是從上到下對這場戰役失去了信心,也就是不相信我們能守住它,甚至可以說相當一部份人都在等待上級撤退的命令,因此才會有各種消極反應!”
“我同意!”米哈依爾維奇少校迴答:“可是我們能怎麽辦?現在別說其它人,就連我都對這場戰役失去了信心!”
“很簡單!”舒爾卡說:“我們應該打一仗,打一場勝仗!”
舒爾卡猜的沒錯。
第62集團軍的指揮部位於老城區葉利尚卡河畔的一個地下室裏。
指揮部之所以設在這裏,是因為他們甚至不知道敵人的進攻方向或是他們進攻位置,他們擔心德國人突然出現在麵前將他們包圍了……如果設在河畔,至少還有一個方向是安全的,同時有可能的話也可以依靠船隻撤退。
地下室裏的設備很簡陋,煤油燈下照亮了一個鋪著地圖的木桌,旁邊幾張椅子,但都沒有坐人。
集團軍司令戈利科夫正在一旁訓斥著部下。
“你們是坦克軍軍長,在沒有我同意的情況下就將指揮部遷到了伏爾加河岸邊!也就是說,我的指揮部還在你們的前麵,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抱歉,戈利科夫同誌!我們一時沒能聯係上……”
“勇敢的麵對自己的錯誤!”戈利科夫打斷了部下的話:“我們都知道把指揮部遷到伏爾加河岸邊是怎麽迴事,或者你也可以因為聯係不上指揮部,就可以將指揮部遷到伏爾加河東岸?!”
憤怒的走了幾步,戈利科夫又接著說道:“不,你這不是遷移指揮部,你這是逃跑,可恥的逃跑,明白嗎?根據國防人民委員第227號命令,您的行動應該如何評價?你希望我按第227號命令執行嗎?”
軍長眼裏露出驚恐,他請求道:“不,戈利科夫同誌,我希望您能再給我一次機會!”
“那就把指揮部遷迴來,跟你的士兵一起!”戈利科夫說:“從此堅決執行我的命令,每一條!”
“是,戈利科夫同誌!”
這其實不需要曆史知識,隻需要軍事知識就可以分析出來。
米哈依爾維奇少校對此表示同意:“它是斯大林格勒唯一的製高點,而且占領它就可以將斯大林格勒一分為二!”
斯大林格勒大至是個長方形,由新城區和舊城區組成。
舊城區在南半部,是居民集中地。
新城區在北半部,幾乎全是工廠以及對應工人的居住地……工人居住地被稱為某某新村,比如“紅十月”治金廠的對麵就是工人居住的“紅十月”新村。
馬馬耶夫崗就位於新城區與舊城區之間,而且靠近伏爾加河。
可以想像,一旦馬馬耶夫崗被德軍占領,不但會切斷新、老城區之間的聯係,在這裏架上火炮還可以打到距離它十公裏左右的“一號車站”以及港口。
這顯然會給斯大林格勒的防守帶來很大的麻煩。
“我們在那隻有一個步兵營!”米哈依爾維奇少校說:“我們必須增援馬馬耶夫崗,不能讓它落入敵人手裏!”
“少校同誌!”安德裏安卡說:“可我們兵力太少,而且斯大林格勒內的部隊各自為戰幾乎沒有統一的指揮!”
“可我們還能怎麽辦?”米哈依爾維奇少校說:“難道眼睜睜的看著戰略要地落到敵人手裏嗎?”
“我認為我們應該找到指揮部!”安德裏安卡說:“也就是第62集團軍指揮部,找到戈利科夫同誌,然後建立起統一的指揮與德軍作戰,否則我們不過是一盤散沙……這樣打不僅無法保住馬馬耶夫崗,即便是保住了,也很快就會再次落入德軍手中甚至導致整個防線的崩潰!”
應該說兩人的說法都有道理。
守住馬馬耶夫崗迫在眉睫,在斯大林格勒建立起統一的指揮則是長期作戰的基礎。
但是……
“我們知道第62集團軍指揮部在哪嗎?”舒爾卡問。
兩人不由一愣,然後安德裏安卡搖了搖頭,迴答:“不,我們不知道!”
此時的斯大林格勒在某種程度上正處於“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狀態,這主要是由蘇軍通訊設備落後決定的,再加上德軍實施通訊幹擾以及指揮員士氣不高反應消極。
其實這其中主要是指揮員反應消極或者也可以說對這場戰鬥失去了信心。
人一旦失去了信心,就會以為做什麽都是白費工夫,於是幹脆什麽都不做隻等著的上級的撤退命令。
比如戈利科夫身為第62集團軍司令,他帶領著一個集團軍十餘萬人被德軍輕鬆擊潰,於是很容易就會有這樣的想法:斯大林格勒沒救了,要想抵擋德軍就隻有退到伏爾加河東岸依靠河道。
至於收編城內的零散部隊……又能有什麽意義呢?十幾萬人在德軍的進攻麵前也隻擋幾天,這個團那個團的聚一塊,就是集合在一起讓敵人更快消滅。
於是就成了現在這樣的局麵。
否則的話,就算無線電、電報無法聯係,也該通訊兵到處下達命令集結部隊了。
可現在,舒爾卡等人甚至都不知道第62集團軍指揮部的位置,想報告都沒地方報告。
“找不到指揮部或許是件好事!”舒爾卡說。
“好事?”米哈依爾維奇疑惑的望向舒爾卡。
“如果找到指揮部的話,你們認為他們下一部會怎麽做呢?”
“收編部隊!”安德裏安卡說:“然後統一指揮作戰!”
“然後呢?”舒爾卡又問。
於是兩人就明白了舒爾卡的意思,統一指揮之後,無非就是將部隊調往敵我接觸線構築一道的防線,然後防禦、衝鋒……到時第82步兵團訓練的城市巷戰根本無法揮作用。
“我認為重要的是信心,米哈依爾維奇同誌!”舒爾卡說:“斯大林格勒最根本的問題,是從上到下對這場戰役失去了信心,也就是不相信我們能守住它,甚至可以說相當一部份人都在等待上級撤退的命令,因此才會有各種消極反應!”
“我同意!”米哈依爾維奇少校迴答:“可是我們能怎麽辦?現在別說其它人,就連我都對這場戰役失去了信心!”
“很簡單!”舒爾卡說:“我們應該打一仗,打一場勝仗!”
舒爾卡猜的沒錯。
第62集團軍的指揮部位於老城區葉利尚卡河畔的一個地下室裏。
指揮部之所以設在這裏,是因為他們甚至不知道敵人的進攻方向或是他們進攻位置,他們擔心德國人突然出現在麵前將他們包圍了……如果設在河畔,至少還有一個方向是安全的,同時有可能的話也可以依靠船隻撤退。
地下室裏的設備很簡陋,煤油燈下照亮了一個鋪著地圖的木桌,旁邊幾張椅子,但都沒有坐人。
集團軍司令戈利科夫正在一旁訓斥著部下。
“你們是坦克軍軍長,在沒有我同意的情況下就將指揮部遷到了伏爾加河岸邊!也就是說,我的指揮部還在你們的前麵,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抱歉,戈利科夫同誌!我們一時沒能聯係上……”
“勇敢的麵對自己的錯誤!”戈利科夫打斷了部下的話:“我們都知道把指揮部遷到伏爾加河岸邊是怎麽迴事,或者你也可以因為聯係不上指揮部,就可以將指揮部遷到伏爾加河東岸?!”
憤怒的走了幾步,戈利科夫又接著說道:“不,你這不是遷移指揮部,你這是逃跑,可恥的逃跑,明白嗎?根據國防人民委員第227號命令,您的行動應該如何評價?你希望我按第227號命令執行嗎?”
軍長眼裏露出驚恐,他請求道:“不,戈利科夫同誌,我希望您能再給我一次機會!”
“那就把指揮部遷迴來,跟你的士兵一起!”戈利科夫說:“從此堅決執行我的命令,每一條!”
“是,戈利科夫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