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熱夫,是曆史上成就了莫德爾的地方。


    原因不僅是因為莫德爾在德軍潰退時守住勒熱夫並依靠它從側翼對蘇軍發起反攻,更是因為在幾個月後蘇軍對德軍在此發起更大規模的反攻……勒熱夫距莫斯科不到200公裏,是德軍被擊退後防線中距離莫斯科最近的部位,原則上對德軍裝甲部隊來說隻需要三小時就能打到莫斯科。


    德軍也正是這麽做的,他們在這裏集結幾個裝甲師準備對莫斯科發起突襲。


    蘇軍當然無法忍受這種情況,於是發起代號“火星行動”的戰役率先對勒熱夫發起進攻。


    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擁有數量絕對優勢的蘇軍在進攻勒熱夫時付出四十餘萬人的傷亡卻無法拿下勒熱夫。


    這場戰役之所以名不見經傳,隻是因為另一麵同時發生了更有名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這個結果也使朱可夫被批評為“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就不會打仗”的將軍。


    舒爾卡知道勒熱夫的重要性,而此時莫德爾在勒熱夫方向的防禦並不是很嚴密,於是也更容易將其攻下。


    這也是舒爾卡建議占領勒熱夫的原因之一。


    當天傍晚近衛坦克第1旅就出發了。


    行軍倒是十分順利,除了大批的蘇軍及物資往前線運送之外幾乎就看不到敵人。


    這是蘇軍的主場優勢,雖然有些地方的百姓對莫斯科沒有多大的好感,但一旦意識到蘇聯有可能勝利,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站在蘇聯一邊。


    於是,德軍士兵想要在村鎮或是百姓中藏身是幾乎不可能的,百姓會第一時間向蘇軍報告甚至自發的將這些德軍抓住或打死。


    村鎮沒有德軍的容身之處,同時野外又是低溫且沒有食物,於是德軍如果不想死的話就隻有投降。


    這使蘇軍能迅肅清殘敵,反過來如果是德軍就不一樣了,他們總是會遭到大量的遊擊隊的襲擊和騷擾,而且這些遊擊隊相當一部份還是正規軍轉過來的。


    近衛坦克第1旅在行軍的路上十分惹人注意,原因是很多蘇軍沒見過他們的坦克。


    時不時的會有人問:“嘿,你們這些是什麽坦克?”


    這時近衛坦克第1旅的戰士們就會迴答:“是英國坦克!”


    “你們是英國人嗎?或者在英國受過訓練?”


    ……


    戰士們一臉懵圈。


    對於蘇軍士兵來說,使用英國、美國坦克作戰是件很奇怪或者說很新鮮的事。


    第二天近衛坦克第1旅才趕到勒熱夫外圍。


    勒熱夫距離特維爾100公裏左右,這對“瑪蒂爾達”來說需要十幾個小時……這絕對是件很折磨人的事。


    這使舒爾卡都有些耐不住性子了,他對卡圖科夫說道:“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應該使用自己的坦克,尤其是‘t34’!”


    “我們會的!”卡圖科夫對此深表讚同:“我已經向上級報告了,事實證明他們給我們的坦克是堆垃圾,雖然我們的確用它們打了勝仗!”


    這要求很合理,畢竟近衛坦克第1旅使用英式、美式坦克隻能說是坦克不足時的權宜之計,或者也可以說是對這批坦克戰鬥力及優缺點的一種檢測或是學習。


    不過不管怎麽樣,此時的近衛坦克第1旅還是要用它們戰鬥。


    舒爾卡和卡圖科夫等人首先是見到的是第243師師長葉戈羅維奇上校。


    第273師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師,編入第39集團軍負責與近衛坦克第1旅協同進攻勒熱夫。


    他一上來就對卡圖科夫說道:“你們總算來了,我們需要你們的坦克掩護,準備下,我們一小時後進攻!”


    卡圖科夫不由一愣,問:“難道就沒有其它了嗎?”


    “還需要什麽其它的嗎?”


    “敵人的火力布署,兵力,還有其它一些情況!”


    “我們可以在進攻前進行一次火力偵察!”葉戈羅維奇想也不想就迴答道。


    火力偵察是蘇軍隻是普遍使用的一種戰術,它的目的是為了探明敵人的火力布署和弱點。


    不過雖說是火力偵察,實則是試探性進攻……他們通常是用一個連甚至一個營,在什麽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對敵人發起進攻,就算這一個連、一個營隻有幾個人撤迴來然後告訴其它人一些信息,也被認為是成功的。


    不過這種做法實際上沒什麽用,因為一個連、一個營的偵察最多隻停留於敵人防線外圍,當主力部隊進攻突破外圍防線時對其縱深依舊一無所知。


    “不!”卡圖科夫阻止了葉戈羅維奇,卡圖科夫是個較為謹慎的猶太人,他不喜歡這種野蠻、粗暴,而且是用士兵的生命去執行這種意義不大的“火力偵察”。


    “我們可以與空軍聯係,讓他們給我們一些情報!”卡圖科夫說。


    葉戈羅維奇上校無所謂的攤了攤手。


    似乎在他看來做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打仗無非就是指揮著部隊往前衝,至於敵人情況是怎麽樣的……當士兵們衝上去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舒爾卡認為,這隻怕也是蘇軍在幾個月後的戰鬥中占據絕對兵力優勢卻折戟於勒熱夫城下的原因之一。


    不一會兒卡圖科夫需要的情報就由參謀送到了指揮部。


    看著地圖對照著情報,卡圖科夫一邊標注一邊皺起了眉頭。


    舒爾卡也看出了問題:


    勒熱夫一帶是沼澤,附近隻有勒熱夫是“硬地”……在沼澤裏是“硬地”就意味著它必須高於其它地方,否則不可避免的會被沼澤掩蓋。


    也就是說,勒熱夫是這片地區唯一的高地。


    德國人就在高地周圍利用河道及地形走勢布置上鐵絲網、地雷及兵力。


    也難怪蘇軍在“火星計劃”時,數十萬人也無法拿下這片地區。


    “他們隻能隱約的拍到戰壕走勢!”卡圖科夫說:“不過我想,在主幹道處他們還會配上反坦克炮,縱深還會有炮兵,如果再加上空軍……”


    舒爾卡知道這意味著什麽,這對行動緩慢的英式坦克來說簡直就是個惡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聯194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蘇聯194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