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難怪德軍不知道蘇軍t34是怎麽過河的。


    這正是舒爾卡為了能夠達到戰役的突然性而做的準備。


    一條河就是可以做文章的地方,蘇軍據河而守,而且河邊到處都是爛泥,一看就不像是坦克能通過的地方。


    再加上橋又被蘇軍炸毀,於是德軍就很放心的在河的另一邊構築陣地,因為不認為坦克能夠快速過河,他們沒有構築反坦克壕也沒有埋設反坦克雷。


    事實上,德軍沒有構築反坦克壕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第二天做準備……坦克無法跨過反坦克壕,不管是自己的坦克還是敵人的坦克,這無疑會給第二天的進攻帶來很多麻煩。


    然而,德軍不知道的是,舒爾卡早就讓工兵構築了幾座水下橋。


    水下橋,顧名思義就是在水下的橋。


    構築方法並不困難,隻需要將鋼梁和鋼板鋪設在水下,有些甚至是在岸邊分段焊接好之後再沉到水裏連接……莫斯科附近的好處,就是永遠都不缺這些鋼材以及焊工。


    水下橋與其它橋的區別,就是它的橋麵在水下半米左右。


    通常沒有人會這麽建橋,但就像之前所說的,戰場上的思維與和平時代有區別。


    它在戰場上的好處就是,從表麵根本就觀察不到異橋,甚至走到麵前都很難發現,隻有往水裏踏一步才發現原來還有這麽一個玩意。


    羅科索夫斯基在聽說“水下橋”之後還特地趕來巡視了一番並讓坦克在上頭來來迴迴的走了幾次。


    確信它的確可行後,羅科索夫斯基就笑著對舒爾卡說道:“他們應該給你發一個勳章,舒爾卡同誌……你甚至讓坦克在水裏飄著前進了!”


    被羅科索夫斯基這麽一說,舒爾卡覺得還真像。


    不過當然,這同樣不是舒爾卡的發明,此時的中國,因為沒有製空權擔心橋梁被敵機炸斷,就已經很普遍的使用這種水下橋保證運輸補給線……它可以讓日軍飛行員找不到橋梁的準確位置。


    僅僅隻有水下橋還不夠,蘇軍在對岸做了類似的手腳。


    工兵們在河岸附近往下挖一層,然後鋪上堅實的石塊和原木使坦克能通過,完了後再用爛泥鋪上一層並與旁邊完美的接合在一起。


    於是,在德軍眼裏看似是坦克無法通過的河流、爛泥,但在蘇軍的地圖上卻是一條條直通德軍陣地前沿的大路。


    傍晚時分,當德軍打完一天的仗構築完工事打算停下來休息的時候,蘇軍的攻勢就展開了。


    羅科索夫斯基一聲令下,坦克就在炮聲的掩護下一輛輛的從掩體裏開了出來然後駛上了“水下橋”,不過十分鍾的時間五十餘輛t34就駛過了小河衝向德軍陣地。


    如果說這場進攻有什麽不足的話,那就是戰士們經過“水下橋”時不可避免的會弄濕靴子。


    舒爾卡也是其中之一,剛踩進河水就感覺一陣刺骨的冰涼,不過很快就沒了感覺,也不知道是被凍麻木了還是因為戰鬥的緊張。


    坦克冒著青煙一路往敵人戰壕衝去,幾發照明彈打向敵人方向,照亮了敵人一張張驚惶失措的臉……他們顯然不知道該怎麽打這場仗了,因為麵對的是幾乎所有反坦克武器都無效的t34。


    t34前進到距離敵人防線一百米左右的範圍就停了下來。


    仗打到現在,所有人都摸清了敵我裝備的性能,t34在一百米外幾乎是無敵的,所以他們不會傻到將坦克開到德軍麵前讓他們的反坦克炮能夠發揮作用。


    接著,坦克炮調整了一下射向,“轟”的一聲就將德軍一個機槍陣地炸上了天。


    坦克機槍也響了起來,子彈就像刮起一陣風似的,在敵人戰壕前橫掃而過將德軍士兵壓得抬不起頭來。


    這時,蘇軍士兵就躲在坦克後將一枚枚迫擊炮炮彈打進德軍戰壕裏……


    這是一場完全不成比例的戰鬥。


    雖然德軍是守方,按常理在這樣的局部戰鬥中應該占據優勢。


    問題在於德軍的掩護隻有戰壕、沙袋,而蘇軍卻是一輛輛宛如練了鐵布衫、金鍾罩的t34。


    在不用擔心被敵人摧毀的情況下,t34的坦克炮和機槍能夠毫無壓力的壓製住敵人的一切,於是蘇軍很快就搶占了戰鬥的製高點。


    在迫擊炮炮彈將德軍炸得鬼哭狼嚎的時候,德軍坦克就一輛接著一輛的從後方開了上來。


    原本紮哈卡維奇少校希望能在後半夜發起進攻。


    紮哈卡維奇少校之所以有這個想法是因為他了解德軍的坦克。


    “敵人的坦克受不了嚴寒!”紮哈卡維奇少校說:“如果我們在後半夜發起進攻的話,他們至少有一半的坦克無法啟動!而且那時還是他們睡得正熟的時候……”


    “不,紮哈卡維奇同誌!”羅科索夫斯基少將想也不想就打斷了紮哈卡維奇少校的話,他反問道:“我們的坦克對陣敵人坦克有勝算嗎?”


    “當然,羅科索夫斯基同誌!”紮哈卡維奇少校迴答:“一百米外他們就無法擊穿我們的裝甲,而我們卻可以把它們當作靶子!”


    “所以……”羅科索夫斯基少將攤了攤手。


    然後紮哈卡維奇少校馬上就明白了。


    首先是蘇軍沒時間在下半夜才發起進攻……最高統帥部要求在第二天淩晨兩點前奪迴原有陣地。


    其次,如果敵人坦克對t34不構成威脅的話,那麽它是否凍住是否能啟動就不應該納入考慮範疇,因為即便它能啟動能開上戰場也隻是一個“靶子”。


    羅科索夫斯基的判斷是正確的,就像現在正發生的,敵我坦克在百米開外麵對麵互相射擊,對德軍來說很明顯又是一場悲劇性結果……一輛輛坦克開上來,就一輛輛摧毀。


    而那些被摧毀的坦克有些發生爆炸或是被引燃,就會成為一個個豎立在防線前的“火炬”,它照亮了周圍德軍的防線乃至其後接踵而至的坦克。


    於是,t34再次調整自己的炮口,將一發發穿甲彈無情的射向德軍坦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聯194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蘇聯194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