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事隻有四更了,明天繼續五更!


    ***********


    在港口足足等了兩個多小時,深夜一點時船隊才到達港口。


    但如果以為這時候就能上船離開那就大錯特錯了,碼頭工人必須得把船上的貨物運下來,等碼頭空了之後部隊才能上船。


    “該死!”舒爾卡聽加夫裏洛夫少校罵了聲:“他們來遲了!”


    “是的,他們來遲了!”福明政委迴答:“他們說船隊12點左右就該到這的!”


    “出了什麽問題?”加夫裏洛夫少校問。


    “我不知道!”福明政委說:“可能是路上出了什麽問題……”


    “舒爾卡!”加夫裏洛夫少校衝著舒爾卡這方向叫道:“去問問是怎麽迴事?”


    “是,少校同誌!”舒爾卡應了聲,就帶著演員往碼頭方向走。


    “為什麽是你?”演員問:“團長同誌有計多警衛,他可以讓別人去!”


    “因為時間緊迫,奧庫涅夫!”舒爾卡一邊小跑著一邊說:“他們不知道要問些什麽!”


    “難道不是問船隊為什麽來遲嗎?”演員在後頭緊緊的跟了上為:“任何人都會問的不是嗎?”


    “不,奧庫涅夫同誌!”舒爾卡說:“你要知道一點,船隊從克裏米亞開到這裏,卸完貨後要趕在天亮前返迴,如果遲到的話,你知道意味著什麽嗎?”


    “我明白了!”演員迴答:“我們會錯過了在克裏米亞的早飯!”


    舒爾卡恨不得一腳將演員踢到海裏。


    “所以我說這個問題可能不是別人能問的!”舒爾卡說。


    “有什麽區別嗎?”演員還是不明白是怎麽迴事。


    “飛機,奧庫涅夫!”舒爾卡說:“天一亮就會有德國人的轟炸機,這關係到我們所有人的性命,除非你能遊到克裏米亞!”


    演員不由一愣,然後馬上加快了速度:“那我們得快一點,我不會遊泳!”


    兩人跑到了碼頭旁,隻見十餘艘運輸船停泊在碼頭處正在緊張的卸貨,舒爾卡跑上前去問著下方看起來像是工頭的中年人,問:“船隊遲到了是嗎?”


    “難道你不會用眼睛看嗎,年輕人?”中年人一邊指揮著工人搬運一邊不耐煩的迴應著。


    “我們是有第333團的,我們什麽時候才能上船?”舒爾卡問。


    工頭扭過頭來望了舒爾卡一眼,然後說道:“我勸你們還是改期吧,不要想著上船的事了!”


    “為什麽?”


    “除非半小時內把貨卸完,否則他們趕不及在天亮前返迴的!”


    “你們需要多少時間卸完?”舒爾卡又問。


    “一個半小時!”工頭迴答。


    “如果我能給你們增加兩千多人,能加快速度嗎?”


    “不,同誌!”工頭說:“或許速度會快一點,但渡口就這麽大,容不下那麽多人!”


    舒爾卡往工頭指示的方向望去,然後就明白工頭這話的意思了……運輸船無法進入淺海直接靠到岸邊,所以是通過搭建起兩百多米長的浮橋直通至運輸船。


    所以的確像工頭說的那樣,人多也許會快些,但快不了多少。


    “我們去向團長同誌報告吧!”演員說:“說不定改期更合適!”


    “不,奧庫涅夫!”舒爾卡說:“你去通知團長同誌,讓他把部隊帶過來,我們需要把所有人一起運貨!”


    “我說了!”工頭不耐煩的說道:“人多解決不了問題,它可能還會造成堵塞!”


    “不,同誌!”舒爾卡說:“人多能解決問題,你告訴你的工人們,他們隻需要負責把貨物從船上抬下來遞給我們!”


    “嘿,你聽明白我說什麽了嗎?”工頭說:“你這麽做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按他說的做!”這時加夫裏洛夫少校趕了上來,用命令的語氣對工頭說道:“不管他說什麽!”


    “好吧!”工頭攤了攤手。


    “同誌們!”舒爾卡朝後頭趕來的士兵們叫道:“我們必須得在半小時內把貨卸完然後上船,否則我們所搭乘的船將無法在天亮前逃出危險區域,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德國人的轟炸機將會把我們的船當作靶子,你們希望這樣嗎?”


    “不,少尉!”


    “我們該怎麽做?”


    ……


    如果關係到自己的生死,每個人都願意團結在一起,這一點從戰場上下來的士兵們最清楚了,於是舒爾卡很容易就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方法其實很簡單,渡口兩百米的浮橋的確無法擠進太多的人,但這並不代表貨物需要像工人那樣一箱一箱的往下扛,尤其那些貨物大多不重。


    這是運送戰場物資的常識:所有的物資比如彈藥、糧食、藥口等都要運送到戰場,而戰場往往會在沒有路的高地或是野外,如果有什麽物資打包成需要兩人、三人甚至需要汽車等才能搬得動,那毫無疑問就是自找麻煩。


    所以,要麽就是實在無法分解,比如坦克、大炮,要麽就是需要它的地方大多有汽車,比如汽油桶。


    否則大多都是方便單兵運輸的重量和大小。


    舒爾卡將方案告訴加夫裏洛夫少校,然後一聲令下,戰士們就以渡口數量為單位平均分成幾組,每組從運輸船一路沿著浮橋排到岸上。


    這就像是在浮橋上建起了一條傳送帶,隻不過這傳送帶是由人組成的。


    然後……貨物一箱箱的從船上卸下就一箱箱幾乎一刻不停的在“傳送帶”傳送。


    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因為它不但省下了工人來來迴迴走的時間,同時也避免了黑夜帶來的種種不便……它需要做的隻是一次又一次機械的接過眼前的箱子然後遞到後方,做了幾次後閉著眼睛都能完成了。


    這一幕隻看得工頭目瞪口呆,他對舒爾卡感歎道:“你是對的,同誌!你做到了……我想你們的確可以在半小時內完成!”


    “你欠我一份工錢!”舒爾卡說。


    工頭哈哈大笑起來,走了幾步在一個破箱子裏鼓搗了一陣,然後給舒爾卡遞上一個東西,問:“這個當工錢,夠了嗎?”


    舒爾卡摸了摸,然後笑了起來,迴答道:“夠了!”


    那是一瓶用布包裹著的伏特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聯194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蘇聯194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