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在另一道防線上休息兩天,接著再堅守一天,如此反複打滾……每個士兵打的每場戰鬥都有活著離開戰場的希望,於是他們才願意團結在一起與敵人作戰。


    否則,無論怎麽努力最終都是死,很容易就會產生破罐子破摔放棄的心理,甚至走極端叛變投降。


    人其實都一樣,隻是蘇聯高層不了解這些而一味的要求每個士兵都能駐守在陣地上與敵人拚命,而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很好的建議!”基爾波諾斯上將點了點頭,說:“就像我說的,你比那些讀過軍校的參謀強多了!”


    舒爾卡不由老臉一紅。


    這可不是他想到的辦法,首創這種戰術的應該是廖耀湘,他指揮著中國遠征軍在緬甸麵對日軍優勢兵力時就是用這種“滾筒式”戰術一邊防禦一邊後退,為後續防線的準備爭取到時間。


    會後,舒爾卡和加夫裏洛夫少校就搭乘吉普車迴駐地……確切的說那不是吉普車而是轎車,蘇聯人將民用轎車塗成軍綠色後就把它丟到軍隊裏供軍官使用了,還給它一個名字“嘎斯m1”軍官指揮車。


    這樣的車越野能力不強而且坐位等都很難適應戰場的需要,尤其是蘇聯到處都是糟糕的公路,所以很快就被“嘎斯61、67”等取代。


    “你真讓人吃驚,舒爾卡!”在顛箥的車上,坐在副駕駛位上的加夫裏洛夫少校迴過頭來給舒爾卡遞上一根煙,說道:“我還以為你會想到‘木屋偽裝’戰術隻是運氣,沒想到又來一個‘空間換時間’!”


    “它依舊是運氣,少校!”舒爾卡小心的靠了上去,用手掌擋著風並擦燃火柴為少校和自己點燃了煙。


    少校點燃煙之後才笑了起來:“也許吧,我們現在的確很需要運氣!”


    頓了下,少校又說:“你是怎麽看的,舒卡卡?”


    “什麽怎麽看?”


    “對這場戰爭!”加夫裏洛夫少校說:“或者說基輔,你認為我們能擋得住德國人的進攻嗎?”


    “不,不能!”舒爾卡搖頭迴答。


    “你怎麽能這麽肯定?”加夫裏洛夫少校有些意外:“就算我們有了‘木屋偽裝’和‘空間換時間’也不能?”


    “我想是的,少校!”


    “為什麽?”加夫裏洛夫少校問。


    “我亂說的,少校!”舒爾卡敷洐道:“我不知道,或許是因為直覺,又或者是出於害怕,我總認為我們守不住基輔!”


    加夫裏洛夫少校哈哈笑了起來:“放心,舒爾卡!我們會守住基輔的,我們擁有比敵人更多的部隊、彈藥,還有其它的東西!我們會守住的!”


    但舒爾卡卻知道事實並非如此,甚至他知道加夫裏洛夫少校也不確定,否則他就不會問這句話了。


    舒爾卡歎了一口氣,將目光投往車窗外的曠野,心裏卻思考著加夫裏洛夫少校剛才說的那番話。


    加夫裏洛夫少校說的是對的,蘇軍在基輔有更多的兵力、補給,還有後方源源不斷的增援,他們有實力擋住德軍的南方集團軍。


    問題就在於……德軍中央集團軍已經勢如破竹的深入蘇聯腹地而且越過了普裏皮亞特沼澤,古德裏安的裝甲部隊隻要往南一拐就從腹背包抄基輔,於是就有史上最大的合圍戰。


    所以,有時候舒爾卡都在想,自己做的這一切是不是全是途勞?!


    就算爭取了時間又怎麽樣?


    就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突圍又如何?


    就算鞏固了基輔防禦又有什麽用?


    最終基輔還是會在一個更大的包圍圈裏無法脫身,當然舒爾卡也不例外。


    但是舒爾卡又能怎麽辦呢?


    說服基爾波諾斯上將撤退?


    基爾波諾斯上將不是不知道撤退,史上的他一次又一次的請求撤退,但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絕,名將朱可夫也要求西南方麵軍及時撤出,卻被當場撤職。


    想到這,舒爾卡隻能搖了搖頭讓自己不再去想這些能力之外的事了,他隻能走一步算一步,盡力讓這場戰役對蘇軍更有利一些。


    另一件讓舒爾卡忙碌的,就是他新任職的排長。


    如果僅僅隻是排長那還不算什麽,因為他這個排長其實跟班長差不多,幾場戰鬥下來全排十幾個:一班6人,二班4人,三班7人,再加上他這個排長……總人數18人。


    問題就在於上級認為第333團屢立戰功是所以打算補充人員將它打造成英雄團、模範團。


    這本來也不是問題,沒有人會不喜歡補充人員的,英雄團和模範團也馬馬虎虎,雖然上戰場後壓力會大些但也意味著能優先得到補給。


    問題就在於這些補充的人員全是從基輔征來的新兵。


    加夫裏洛夫少校曾經對此表示抗議:“阿爾喬緬科同誌,如果要把第333團打造成模範團的話,怎麽能補充這些新兵?”


    阿爾喬緬科是新任的第27軍軍長,少將軍銜,他原本是步兵第95師師長。


    “少校!”阿爾喬緬科迴答道:“現在是戰爭狀態,而且戰局十分緊張,你以為有什麽部隊會願意將訓練有素的士兵給你呢?更何況,這些士兵分配到你部隊後,能適應你的指揮嗎?要知道我們可能很快就要上戰場了!”


    這倒是真的,士兵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甚至指揮官也需要適應自己的士兵,但現在顯然沒有這個時間。


    阿爾喬緬科少將拍了拍加夫裏洛夫少校的肩膀:“加入第333團的雖然都是新兵,但他們都是勇敢的人,因為他們是基輔人,在知道侵略者就要打到基輔時自發的組織起來的,我相信你能指揮好他們!”


    於是,一群甚至連軍裝都不齊全的新兵就進入了第333團。


    舒爾卡的一排分到了十五人,霎時全排就有將近一半的新兵。


    而且,他們顯然不全是阿爾喬緬科少將說的那樣,為了抵抗侵略者組織起來加入軍隊的。


    因為第一天,舒爾卡就發現有個新兵在向他們兜售打火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聯194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蘇聯194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