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憂這邊暫時告一段落,勝縣的捕快們協助鎮北軍轉戰在三不管地界,十日之間剿滅了這裏所有的山賊,之所以用了這麽久,那是因為在路上花費的時間要遠遠超過剿匪的時間。


    那些山賊在麵對正規軍的時候簡直不堪一擊,莫憂也認識到軍隊和捕快的區別,那真是沒法比較,差的太遠了。


    偏將這邊是真的走投無路了,隻能被身後的五騎追著逃迴京城,雖然呂大將軍沒有處罰偏將,但是偏將自知光迴到京城沒用,朝中還是要有人支持自己才行,所以一進城他連口水也來不及喝,就開始四處奔走找關係,他希望憑著父親的關係,期望能大事化小。


    此時的京城情況也有些特殊,正值權臣相爭的階段,老臣們死的死追求多活幾年的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尋找老國師身上,正是他們這些後起之秀出來秀一手的時間。


    這些都在小皇帝的眼中,算是很正常的情況,隻要盯著沒有文武大臣關係緊密即可,文臣之間需要幾個說話算數的,要不辦事兒的時候會很費力,武將也同樣如此,都得有領頭的,最好就是幾個領頭的之間還有些不合,那就是最好的情況了。


    小皇帝也在學習著如何能更好的當一個皇帝,所有事情都一把抓,事事親力親為並不可取,那真是會累死人的,如此一來平衡權臣之間的關係更是重中之重,還得讓他們辦事,還不能因為權勢過大尾大不掉,很考驗掌控能力。


    現在的局麵有些尷尬,偏將受人指點尋找靠山,整個過程就是這樣的,他先找的文臣,非戰爭時期,還是文臣說的話更有用一些。


    權臣甲看不上他,偏將便去投靠權臣乙,但是卻吃了閉門羹,權臣乙甚至還傳話出來,“權臣甲都看不上的人,我又豈能看在眼裏,讓他滾吧。”


    這隻是舉個例子,實際上所有有機會能保下偏將的權臣都一水的拒絕了偏將的接觸,他們一開始還沒有什麽經驗,但在見幾位大臣被豬隊友拖下水之後卻是懂了。


    不是說聯合的人越多遇好,你聯合的人還得優質,像偏將這種玩意兒,沒有哪個集團想要的,主要是怕壞事兒。


    偏將又轉而聯絡武將,這邊更直接,武將性子普遍更直,連麵子都沒給偏將留,人家文臣那邊好歹還知道找一個理由閉門不見,而這邊幹脆就是視而不見,偏將舔著臉去找武將二代的時候還被一通嘲諷,這待遇比前些年沒去鎮北軍還不如。


    他哪裏知道,那五騎兵可不是白來的,他叛變的事兒已經暗暗擴散出去,文臣那邊還不大清楚,但武將這邊幾乎都收到一些消息,沒有老一輩的武將拔刀砍人都已經很給虎威大將軍麵子了。


    ……


    小皇帝這邊也第一時間收到了忘憂閣的情報,說句實在的,論各地消息的收集,一般皇帝知道的永遠沒有那些權臣快,小皇帝這都算是消息靈通的了。


    那一夜小皇帝沒說什麽,後來據知情人訴說,高武把寢宮附近的人全都趕了出去,估摸著情況好不了,說不定又砸了多少古董呢。


    如此又過了一天勝縣的戰報才過來,沒有任何權臣遲滯戰報,這已經是極快了,戰報上上報了莫憂的立功情況還有偏將和朱良叛逆的事兒。


    小皇帝震怒,連商議一聲都沒有,直接命令呂大將軍反擊,別的先不管,總要找迴些麵子,展示一下大勝的態度,至於偏將嘛,直接處死,這種人渣還留著做什麽?等著過年啊?


    早朝上,被捆好的偏將連個哀求的機會都沒有,更沒有人給他求情,給他出主意讓他找權臣的那一位大臣更是直接出麵,自然不是要救人,他是想要監斬,可以說是急著跟偏將劃清界限。


    小皇帝本來已經消氣了,畢竟已經發泄了一晚上,勝縣那邊也沒出大事兒,現在一見這唯一跟偏將有接觸的朝臣,那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這朝臣的人品堪憂,說不定還趕不上偏將,以後也是叛徒胚子。


    小皇帝琢磨了一下,想著是不是一起處死算了,後來一想又覺得不太好,準備迴去跟親信智囊們商議一下,看看如何解決最好,如此早朝就這樣過去了,由那位朝臣監斬偏將,淩遲處死。


    高武跟在小皇帝身後,其實能估摸個大概,能做大太監的人,在揣摩聖意這一點上肯定是不輸他人的,是當仁不讓的小皇帝肚子裏的第一蛔蟲。


    小皇帝正準備讓高武召集王鼇他們,一看高武幹脆把議題先說了,也沒用王鼇他們出招高武就足夠解決問題了,他用出一計,幹脆讓那朝臣以後專職監斬好了。


    “監斬?”小皇帝立馬意會,如此得罪人的差事,一般沒人願意幹,每次監斬都是各位大臣大打太極的時候,這監斬官可不是一個好差事,普遍活不太長。


    一方麵斬殺的人都是朝臣,很容易引起其他大臣的疏遠,令一方麵,被斬殺的罪人很難做到斬草除根,事後他們的親人是會報複的。


    按常理來說,下達命令的是皇帝,最先報複的也應該是皇帝才是,但那些心懷仇恨人根本就不能用常理推測,根據忘憂閣的統計,監斬官是最容易遭受報複的,當然了,想要報複皇帝那難度可就太大了,基本沒人能做到。


    而且這些也不是監斬官首當其衝的最主要原因,你想啊,監斬官一扔斬立決的令牌,劊子手聽命無奈的一刀下去,那些人最恨的是誰?


    這算是很毒的計策了,小皇帝點點頭,看了看高武,似乎有話要說,高武拱拱手,“聖上,老奴可不是善人。”


    小皇帝搖搖頭,“朕從來都知道。”太監之間的爭鬥也不容易,善人早就死了。


    ……


    半月之後,鎮北軍大營不遠處的一座大山。


    莫憂立在山頭,鷹哥兒在他頭頂很低的地方盤旋,他們在一起觀戰。


    一片紅雲從大營飄出,他們沒有援軍,也沒有呂將軍和朝廷的命令,“不聽軍令是死罪吧?”


    呂將軍一身常服站在一邊,“他們就沒打算活著迴來。”


    唯有鮮血才能洗刷恥辱,火雲騎兵受不了虎威大將軍擔此罵名,他們要用生命贖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尺君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慢熱Ki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慢熱King並收藏鐵尺君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