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州之戰結束後,羅成便是帶著薑鬆等人,統領驍龍軍迴身北平。
雖然天下局勢正朝著他們預料的方向發展,但並未達到一個程度。
對於羅成而言,這還不是動手的最好時機,因為他清楚,接下來就是楊廣的怒作時間。
可能用不了多久,甚至不用他們出手,這大隋的天下,就要覆滅了。
現如今燕雲的大旗乃是反對楊廣,待到大隋覆滅之後,才是最為合適的時機。
古人最為看重名正言順,哪怕是造反這樣的事情,也會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迴身北平之後,羅成並未閑著,他依舊是在操練兵馬,等待時機成熟。
對於羅成的決定,羅藝顯得有些疑惑,明明眾反王在揚州大勝朝廷,何不趁此機會,將楊廣一舉覆滅,也就沒有後麵的事情了。
畢竟羅藝不像是羅成,他不知道接下來的天下局勢會如何發展。對於他而言,貌似趁著這個機會,攻滅楊廣才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決定。
但羅成的想法不一樣,如果從燕雲出兵,強行攻打楊廣,雖然有一些益處,但最終卻是弊大於利,不僅耗費極大,更是吃力不討好。
現在的楊廣留於江都,而燕雲則在最北,可以說是鞭長莫及。
而且如今的大隋,雖然已經病入膏肓,但它的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正如羅成之前所言,現在與楊廣決戰,是魚死網破兩敗俱傷的做法,最好的對策,便是等待敵人內部不攻自破。
這需要很久嗎,羅成覺得未必。
楊廣的性格較為偏激,經曆了這接二連三的失敗,讓他如何能夠忍受得住?
楊廣的怒火爆發,承受的自然是他的下屬,到時候久積怨怒,最終爆發出來,定然十分恐怖。
羅成也沒有忘記,此事最為關鍵的,無疑是宇文化及了。
作為一代奸臣,羅成相信他很快便能將此事完成。
總的來說,經過羅成的一番解釋,羅藝雖未盡信,卻也沒有質疑。
自己這兒子,常有出人意料之舉,說不定這一次又說對了。
除了這些,最讓羅藝感慨的,無疑是被羅成帶迴來的楊林。
楊林被羅成自揚州擒拿之後,不過是十餘天時間,整個人的須發直接白了一大半。
雖然楊林算不上年輕,但在此之前,他看起來還是壯年。
現如今的楊林,萬念俱灰,一瞬間失落無比,整個人蒼老了許多。
羅藝看見楊林,心中亦是五味雜陳,昔日的好友變成這般模樣,有些東西讓羅藝欲言又止,不知道如何表明。
“虎臣,多年未見,近來可還安好?”羅藝注視著羅藝,頓了頓說道。
楊林神色一緊,竟然有些茫然,他不知道此刻維護大隋到底是對是錯。
稍作遲疑之後,楊林還是說道:“不錯,子延,你我自北平一別,亦有數年未見,老夫也不曾想到,我等會在如此情況下再見。”
羅藝臉色緩和,事情變到如今這般,無疑是讓他感慨的。
於是羅藝微微搖頭,說道:“此事誰能說得準呢,難道楊廣弑父殺君,虎臣你還要繼續維護他嗎?”
楊林低著頭,神情有些低落,哪怕他竭盡全力,最終還是失敗了,哪怕他不甘心,也是無濟於事。
楊林愣了愣,才遲疑著說道:“老夫維護的不是楊廣,而是大隋啊,是我等昔日追隨先帝,建立起的大隋天下啊!”
楊林的情感,羅藝是能夠明白的,因為昔日文帝帶人南征北戰,建立起的偌大帝國時,羅藝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對於大隋天下,羅藝同樣有著一份感情。
但他和楊林不同,在很久之前他就想通了,羅藝向楊林說道:“現在的大隋還是大隋嗎,楊廣弑殺先帝,我等千辛萬苦建立的大隋,早就沒有了。”
“你如今維護的,乃是昏君的暴政,對大隋可有半分好處,對天下的黎民百姓可有半分好處?”羅藝義正言辭的質問道。
楊林愕然,隨後又仿佛明白了些什麽,他低頭沉默著,想了半晌,忽然疑問道:“若是沒有了楊廣,天下還能有大隋嗎?”
羅藝無奈歎了口氣,但他又能怎麽樣呢,他隻得迴答道:“大隋自先帝駕崩的那一刻起,就已經不複存在了,如今各路反王混戰,何處才是大隋?”
“待到楊廣覆滅,天下哪裏會有大隋呢,或許會有一個新的國家建立,但最起碼,百姓不至於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羅藝話語一緩,說道。
這一瞬間,楊林想了許多,他對於大隋有著許多感情,現在看起來,卻有些恍惚了。
先帝已然逝去,楊廣的暴政讓百姓揭竿而起,正如羅藝所言,自文帝駕崩之後,天下就已經不是大隋了。
文帝在亂世之中,建立了大隋,而楊廣則是在天下太平之時,讓百姓民不聊生。
無論楊廣所作所為有多大功績,但不可否認,他讓當時的百姓過得很慘,被百姓反了,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楊林點了點頭,似乎是讚同羅藝的解釋,可如果真是這樣,他現在又能夠做些什麽呢?
難道要讓他去反對楊廣,帶兵征戰嗎?
他做不到。
羅藝也明白這些,他看著楊林,說道:“雖說天下局勢不大平靜,但如今的燕雲,卻是少有的好地方。”
“這些日子,虎臣你是難得的閑了下來,便在此好好休息一番,天下日後之事,誰又能夠預料得到呢,你我靜觀其變好了。”羅藝頗為佛係的說了一句。
楊林愕然,表情有些僵硬的抬了抬,自從天下大亂之後,他頗為難得的笑了一下,雖然很難看,但也是不容易了。
羅藝點點頭,說道:“昔日的兄弟,如今不知有幾人尚在,經曆了這一番浩劫,恐怕更是少之又少,人生何其不幸。”
“但仔細想來,我等兄弟能夠追隨先帝,建功立業,留有大隋之名,亦不枉此生,此乃一大幸事。”不知道為何,此刻的羅藝顯得有些文青。
羅藝之言,不禁引發了楊林的感懷,他輕輕點頭,正色說道:“或許子延你說的不錯,無論日後如何,你我皆已盡己所能。”
“哈哈,想通便好,過兩日我找你喝酒。”
“好。”
雖然天下局勢正朝著他們預料的方向發展,但並未達到一個程度。
對於羅成而言,這還不是動手的最好時機,因為他清楚,接下來就是楊廣的怒作時間。
可能用不了多久,甚至不用他們出手,這大隋的天下,就要覆滅了。
現如今燕雲的大旗乃是反對楊廣,待到大隋覆滅之後,才是最為合適的時機。
古人最為看重名正言順,哪怕是造反這樣的事情,也會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迴身北平之後,羅成並未閑著,他依舊是在操練兵馬,等待時機成熟。
對於羅成的決定,羅藝顯得有些疑惑,明明眾反王在揚州大勝朝廷,何不趁此機會,將楊廣一舉覆滅,也就沒有後麵的事情了。
畢竟羅藝不像是羅成,他不知道接下來的天下局勢會如何發展。對於他而言,貌似趁著這個機會,攻滅楊廣才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決定。
但羅成的想法不一樣,如果從燕雲出兵,強行攻打楊廣,雖然有一些益處,但最終卻是弊大於利,不僅耗費極大,更是吃力不討好。
現在的楊廣留於江都,而燕雲則在最北,可以說是鞭長莫及。
而且如今的大隋,雖然已經病入膏肓,但它的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正如羅成之前所言,現在與楊廣決戰,是魚死網破兩敗俱傷的做法,最好的對策,便是等待敵人內部不攻自破。
這需要很久嗎,羅成覺得未必。
楊廣的性格較為偏激,經曆了這接二連三的失敗,讓他如何能夠忍受得住?
楊廣的怒火爆發,承受的自然是他的下屬,到時候久積怨怒,最終爆發出來,定然十分恐怖。
羅成也沒有忘記,此事最為關鍵的,無疑是宇文化及了。
作為一代奸臣,羅成相信他很快便能將此事完成。
總的來說,經過羅成的一番解釋,羅藝雖未盡信,卻也沒有質疑。
自己這兒子,常有出人意料之舉,說不定這一次又說對了。
除了這些,最讓羅藝感慨的,無疑是被羅成帶迴來的楊林。
楊林被羅成自揚州擒拿之後,不過是十餘天時間,整個人的須發直接白了一大半。
雖然楊林算不上年輕,但在此之前,他看起來還是壯年。
現如今的楊林,萬念俱灰,一瞬間失落無比,整個人蒼老了許多。
羅藝看見楊林,心中亦是五味雜陳,昔日的好友變成這般模樣,有些東西讓羅藝欲言又止,不知道如何表明。
“虎臣,多年未見,近來可還安好?”羅藝注視著羅藝,頓了頓說道。
楊林神色一緊,竟然有些茫然,他不知道此刻維護大隋到底是對是錯。
稍作遲疑之後,楊林還是說道:“不錯,子延,你我自北平一別,亦有數年未見,老夫也不曾想到,我等會在如此情況下再見。”
羅藝臉色緩和,事情變到如今這般,無疑是讓他感慨的。
於是羅藝微微搖頭,說道:“此事誰能說得準呢,難道楊廣弑父殺君,虎臣你還要繼續維護他嗎?”
楊林低著頭,神情有些低落,哪怕他竭盡全力,最終還是失敗了,哪怕他不甘心,也是無濟於事。
楊林愣了愣,才遲疑著說道:“老夫維護的不是楊廣,而是大隋啊,是我等昔日追隨先帝,建立起的大隋天下啊!”
楊林的情感,羅藝是能夠明白的,因為昔日文帝帶人南征北戰,建立起的偌大帝國時,羅藝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對於大隋天下,羅藝同樣有著一份感情。
但他和楊林不同,在很久之前他就想通了,羅藝向楊林說道:“現在的大隋還是大隋嗎,楊廣弑殺先帝,我等千辛萬苦建立的大隋,早就沒有了。”
“你如今維護的,乃是昏君的暴政,對大隋可有半分好處,對天下的黎民百姓可有半分好處?”羅藝義正言辭的質問道。
楊林愕然,隨後又仿佛明白了些什麽,他低頭沉默著,想了半晌,忽然疑問道:“若是沒有了楊廣,天下還能有大隋嗎?”
羅藝無奈歎了口氣,但他又能怎麽樣呢,他隻得迴答道:“大隋自先帝駕崩的那一刻起,就已經不複存在了,如今各路反王混戰,何處才是大隋?”
“待到楊廣覆滅,天下哪裏會有大隋呢,或許會有一個新的國家建立,但最起碼,百姓不至於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羅藝話語一緩,說道。
這一瞬間,楊林想了許多,他對於大隋有著許多感情,現在看起來,卻有些恍惚了。
先帝已然逝去,楊廣的暴政讓百姓揭竿而起,正如羅藝所言,自文帝駕崩之後,天下就已經不是大隋了。
文帝在亂世之中,建立了大隋,而楊廣則是在天下太平之時,讓百姓民不聊生。
無論楊廣所作所為有多大功績,但不可否認,他讓當時的百姓過得很慘,被百姓反了,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楊林點了點頭,似乎是讚同羅藝的解釋,可如果真是這樣,他現在又能夠做些什麽呢?
難道要讓他去反對楊廣,帶兵征戰嗎?
他做不到。
羅藝也明白這些,他看著楊林,說道:“雖說天下局勢不大平靜,但如今的燕雲,卻是少有的好地方。”
“這些日子,虎臣你是難得的閑了下來,便在此好好休息一番,天下日後之事,誰又能夠預料得到呢,你我靜觀其變好了。”羅藝頗為佛係的說了一句。
楊林愕然,表情有些僵硬的抬了抬,自從天下大亂之後,他頗為難得的笑了一下,雖然很難看,但也是不容易了。
羅藝點點頭,說道:“昔日的兄弟,如今不知有幾人尚在,經曆了這一番浩劫,恐怕更是少之又少,人生何其不幸。”
“但仔細想來,我等兄弟能夠追隨先帝,建功立業,留有大隋之名,亦不枉此生,此乃一大幸事。”不知道為何,此刻的羅藝顯得有些文青。
羅藝之言,不禁引發了楊林的感懷,他輕輕點頭,正色說道:“或許子延你說的不錯,無論日後如何,你我皆已盡己所能。”
“哈哈,想通便好,過兩日我找你喝酒。”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