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們看上去個個精神飽滿,胯下的馬兒也膘肥體壯,毛色純正,為首騎兵的胯下是一匹色澤發亮的黑駿馬,停在了秀麗少女的行善攤前。
“公主,今天是新皇登基的吉日,還請公主不要在這裏胡鬧,隨我們一並迴去,莫要讓我們為難。”騎兵們雖是下了馬單膝跪地,禮儀到位,但語氣裏卻不是很尊敬,或者說好像很不在意?
段臣心中一驚,這公主是哪裏的公主?
玄宗之前,女帝武則天獨攬大權,難道這秀麗女子是武則天和某某某的私生女?
“迴去?迴去將我囚鎖深宮嗎?”秀麗女子一改臉上的和善,語氣冰冷,似是對那個地方充滿了厭惡。
紅牆綠瓦,圍牆高聳,無數人想要進去,也有人想要出來。
為首騎兵對此早有預料,抽出腰間聖旨,並未展開:“若公主執意如此,便……”
“便怎樣?難不成還要將我強壓迴去?”
這裏的一幕,引得吃瓜群眾紛紛投目,這是鬧哪出呢?
“強壓不敢,新皇有旨,若公主不願迴去,便遂了公主的願,讓公主成為庶民,隨心所欲。”
為首騎兵展開了聖旨,秀麗少女不得不接。
一個公主,說廢就廢?說貶就貶?這玄宗也是個狠人啊!段臣在心裏暗暗腹誹。
周圍男女老少,指指點點,議論紛紛,竟然一致認為新皇的做法無比正確,想來這公主也不過是女帝時留下的餘孽,隻是貶為庶民,懲罰不算狠。
矮腳凳,方木桌,原本還接受秀麗少女施舍的囚犯,紛紛放下了手中瓷碗,融入了人群。
他們大都是前朝罪犯,如今新皇登基,宣布天下大赦,無疑新皇便是這些人的福星,新皇的敵人便是自己的敵人,這饅頭和粥,也可不食!
唯有段臣,不知道在思索什麽,依然坐在矮腳凳子上麵,安安靜靜的喝自己碗裏的溫粥,眼神餘光,關注著事情的發展。
秀麗少女接過玄宗的聖旨,掃視了上麵的內容,伸出手,對著為首的騎兵淡淡的說道:“剩下的東西,都拿來吧。”
百兩黃金被分作十個袋子,金釵玉鐲十個,免罪狀一張,由為首騎兵親自送上。
“新皇這心胸,也也也太寬廣了吧!”
“這些東西,夠我一家吃喝十年了啊!”
“你家天天吃糠咽菜,二十年也夠用,人家可是公主呢,大手大腳慣了,恐怕半年都懸!”
……
秀麗少女並不理會閑魚的碎碎之聲,不客氣的收下了騎兵送來的東西,心裏頓時有種解放的感覺。
“公主雖成庶民,但若有惡人刁民膽敢搶奪財寶,殺無赦!”為首騎兵對人群喊道,神色嚴肅,不容侵犯!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被貶的公主也是皇家的臉麵,此庶民,不是一般的庶民。
吃瓜群眾見騎兵驅趕,禁止圍觀,便依依不舍的散開了。
“你竟然是公主?”段臣見人群散去,對秀麗女子問道,怪不得,她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貴雅之氣。
沒想到段臣還留在自己的行善攤上,秀麗女子也是頗為訝異,停下了手中的事情,走了過來,和段臣對麵而坐:“你也認為我是女帝的......?”
秀麗女子的話雖說了一半,但段臣也聽得明白後麵一半,有些不敢確定,但又無法自我反駁。
“你不是女帝的……?”段臣大腦飛速轉動,搬出了這麽一句方方麵麵,挑不出毛病的迴答。
“不是。”秀麗女子迴答的果斷而又幹脆,似是對女帝也沒有很好的感覺。
兩字的迴答,讓氣氛顯得稍有些尷尬,段臣心裏清楚,這種涉及皇家秘辛的事情,人家怎可能告訴自己一個剛從牢房裏出來的外人。
後世對女帝的評價有褒有貶,不足而一,現在穿越到了這裏,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女帝是妖孽,是兇星,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玄宗還真是奪時勢,順民心。
“你怎麽還留在這裏不走?”秀麗女子見段臣的碗裏,粥也空了,問道。
“去哪?”段臣反問。
“迴家。”秀麗女子隨口而出。
“我,無家可迴。”段臣頗感無奈。
天下之大,卻無容身之所,實在是一種孤寞的處境,好在段臣有奮鬥的資本(年齡),倒也不慌不忙。
時值太平,怎麽會無家可歸?距離上一次天下大赦,也不過才過去了三五年的光景,就算是無妻無子,看段臣這年紀,家中長者應該健在的啊,秀麗女子頗感驚訝。
“可憐。”秀麗女子言簡意賅。
可憐?美女搞搞清楚,剛剛新皇一旨聖旨,雖說那高牆深院裏麵憋悶的慌,但現在你不也迴不去了嗎?大家還不都是一樣一樣的處境,段臣心中腹誹。
“公主,額,不對,現在不能再叫你公主了,還未知曉恩人的名字是?”段臣突然發現,自己精通唐史卻不知這個憑空出現,又被玄宗登基後立馬廢掉的公主究竟是誰!
被段臣突然的這麽一問,秀麗女子的臉上露出一抹迴味之色,半晌後,像是決定了什麽,小嘴輕緩的舒了一口氣。
“我還沒想好呢。”秀麗女子輕鬆的說了這麽一句,惹得段臣滿頭黑線。
名字,不是人到了這個世上,父母最操心的事情之一嗎?
想想前世,為了給自己的子孫起名,哪一個不是花了高價專門請來大師做一番生辰八字,五行命格的指點迷津,雖然自己在進黃泉路上的臨門一腳被大兒子補刀,但絲毫不影響自己對二兒子的喜愛。
不管怎麽說,秀麗女子以前的名字,好歹也是皇家貴族的象征,是暗合天地之理的琢磨後定下來的,肯定對人生的福運有所加持,就這麽不要了?
“為什麽要想呢?難道你失憶了?”雖然心中那般臆想,段臣還是裝作不懂的樣子,問道。
“新皇的聖旨上說,以後我不準再用從前的名字,也不準再用李姓,所以,你說我是不是要好好想一想呢?”秀麗女子對此,也並不是很傷心難過,這樣的想法和態度,在古時候就有些引領思想潮流了。
“可憐。”段臣學著秀麗女子剛剛評價自己處境的樣子,言簡意賅。
“公主,今天是新皇登基的吉日,還請公主不要在這裏胡鬧,隨我們一並迴去,莫要讓我們為難。”騎兵們雖是下了馬單膝跪地,禮儀到位,但語氣裏卻不是很尊敬,或者說好像很不在意?
段臣心中一驚,這公主是哪裏的公主?
玄宗之前,女帝武則天獨攬大權,難道這秀麗女子是武則天和某某某的私生女?
“迴去?迴去將我囚鎖深宮嗎?”秀麗女子一改臉上的和善,語氣冰冷,似是對那個地方充滿了厭惡。
紅牆綠瓦,圍牆高聳,無數人想要進去,也有人想要出來。
為首騎兵對此早有預料,抽出腰間聖旨,並未展開:“若公主執意如此,便……”
“便怎樣?難不成還要將我強壓迴去?”
這裏的一幕,引得吃瓜群眾紛紛投目,這是鬧哪出呢?
“強壓不敢,新皇有旨,若公主不願迴去,便遂了公主的願,讓公主成為庶民,隨心所欲。”
為首騎兵展開了聖旨,秀麗少女不得不接。
一個公主,說廢就廢?說貶就貶?這玄宗也是個狠人啊!段臣在心裏暗暗腹誹。
周圍男女老少,指指點點,議論紛紛,竟然一致認為新皇的做法無比正確,想來這公主也不過是女帝時留下的餘孽,隻是貶為庶民,懲罰不算狠。
矮腳凳,方木桌,原本還接受秀麗少女施舍的囚犯,紛紛放下了手中瓷碗,融入了人群。
他們大都是前朝罪犯,如今新皇登基,宣布天下大赦,無疑新皇便是這些人的福星,新皇的敵人便是自己的敵人,這饅頭和粥,也可不食!
唯有段臣,不知道在思索什麽,依然坐在矮腳凳子上麵,安安靜靜的喝自己碗裏的溫粥,眼神餘光,關注著事情的發展。
秀麗少女接過玄宗的聖旨,掃視了上麵的內容,伸出手,對著為首的騎兵淡淡的說道:“剩下的東西,都拿來吧。”
百兩黃金被分作十個袋子,金釵玉鐲十個,免罪狀一張,由為首騎兵親自送上。
“新皇這心胸,也也也太寬廣了吧!”
“這些東西,夠我一家吃喝十年了啊!”
“你家天天吃糠咽菜,二十年也夠用,人家可是公主呢,大手大腳慣了,恐怕半年都懸!”
……
秀麗少女並不理會閑魚的碎碎之聲,不客氣的收下了騎兵送來的東西,心裏頓時有種解放的感覺。
“公主雖成庶民,但若有惡人刁民膽敢搶奪財寶,殺無赦!”為首騎兵對人群喊道,神色嚴肅,不容侵犯!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被貶的公主也是皇家的臉麵,此庶民,不是一般的庶民。
吃瓜群眾見騎兵驅趕,禁止圍觀,便依依不舍的散開了。
“你竟然是公主?”段臣見人群散去,對秀麗女子問道,怪不得,她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貴雅之氣。
沒想到段臣還留在自己的行善攤上,秀麗女子也是頗為訝異,停下了手中的事情,走了過來,和段臣對麵而坐:“你也認為我是女帝的......?”
秀麗女子的話雖說了一半,但段臣也聽得明白後麵一半,有些不敢確定,但又無法自我反駁。
“你不是女帝的……?”段臣大腦飛速轉動,搬出了這麽一句方方麵麵,挑不出毛病的迴答。
“不是。”秀麗女子迴答的果斷而又幹脆,似是對女帝也沒有很好的感覺。
兩字的迴答,讓氣氛顯得稍有些尷尬,段臣心裏清楚,這種涉及皇家秘辛的事情,人家怎可能告訴自己一個剛從牢房裏出來的外人。
後世對女帝的評價有褒有貶,不足而一,現在穿越到了這裏,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女帝是妖孽,是兇星,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玄宗還真是奪時勢,順民心。
“你怎麽還留在這裏不走?”秀麗女子見段臣的碗裏,粥也空了,問道。
“去哪?”段臣反問。
“迴家。”秀麗女子隨口而出。
“我,無家可迴。”段臣頗感無奈。
天下之大,卻無容身之所,實在是一種孤寞的處境,好在段臣有奮鬥的資本(年齡),倒也不慌不忙。
時值太平,怎麽會無家可歸?距離上一次天下大赦,也不過才過去了三五年的光景,就算是無妻無子,看段臣這年紀,家中長者應該健在的啊,秀麗女子頗感驚訝。
“可憐。”秀麗女子言簡意賅。
可憐?美女搞搞清楚,剛剛新皇一旨聖旨,雖說那高牆深院裏麵憋悶的慌,但現在你不也迴不去了嗎?大家還不都是一樣一樣的處境,段臣心中腹誹。
“公主,額,不對,現在不能再叫你公主了,還未知曉恩人的名字是?”段臣突然發現,自己精通唐史卻不知這個憑空出現,又被玄宗登基後立馬廢掉的公主究竟是誰!
被段臣突然的這麽一問,秀麗女子的臉上露出一抹迴味之色,半晌後,像是決定了什麽,小嘴輕緩的舒了一口氣。
“我還沒想好呢。”秀麗女子輕鬆的說了這麽一句,惹得段臣滿頭黑線。
名字,不是人到了這個世上,父母最操心的事情之一嗎?
想想前世,為了給自己的子孫起名,哪一個不是花了高價專門請來大師做一番生辰八字,五行命格的指點迷津,雖然自己在進黃泉路上的臨門一腳被大兒子補刀,但絲毫不影響自己對二兒子的喜愛。
不管怎麽說,秀麗女子以前的名字,好歹也是皇家貴族的象征,是暗合天地之理的琢磨後定下來的,肯定對人生的福運有所加持,就這麽不要了?
“為什麽要想呢?難道你失憶了?”雖然心中那般臆想,段臣還是裝作不懂的樣子,問道。
“新皇的聖旨上說,以後我不準再用從前的名字,也不準再用李姓,所以,你說我是不是要好好想一想呢?”秀麗女子對此,也並不是很傷心難過,這樣的想法和態度,在古時候就有些引領思想潮流了。
“可憐。”段臣學著秀麗女子剛剛評價自己處境的樣子,言簡意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