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姑娘未必個個都真的認錯,隻是被發現,不得不交出來,梁五娘是迫不得已,梁十六娘亦有諸多不甘,梁十一娘則是不敢招惹,她們的姻緣都捏在沐容的手心裏,真怕長嫂一怒,給她們隨便許個人家。
女子的夫君、婆家,如同第二次投胎。
沐容擱下賬簿,“明兒辰時來琴瑟院,我介紹鋪子管事與你認識。”
梁十一娘小心翼翼地答了聲:“謝長嫂!”這是此事過了?
沐容道:“把多餘的五兩銀子退給她。”她真不願意刁難庶出姑子,瞧她們一個個受驚弓之鳥,著實是她們窮怕了,就想弄些銀子花,對於未來,她們憧憬過、幻想過,甚至想著讓她們自己風風光光地出閣。沐容問:“雙河縣丁家可聽說過?”
梁十一娘怔忡。
沐容的語調,輕如聊天一般,不緊不慢地道:“雙河縣丁家,聽說是京城三流貴族,在北周時,家裏出過一位丞相,後來家道中落。前兩日,偶爾聽你大哥提起,言辭之間,對丁家三房的丁守儉頗是欣賞,此人十五歲中的秀才,今年二十,無論是才學還是相貌,皆值得稱道。
三大男子詩社繼女子詩社後開社,群英詩社、歲寒詩社、四方詩社,明兒沐休,你大哥要帶幾個朋友迴來敘舊,你著大廚房那邊明兒晌午備一桌體麵的酒席,點心、果子等物也要預備好……”
梁十一娘後知後覺地迴過味:“長嫂是要我明日……”
沐容笑,“女大不能留,留來留去留成仇!你迴去好好預備。”
長嫂的意思:是要將她許給丁守儉。
雖說是京城所轄雙河縣的三流貴族,也是書香門第,配她也是合宜的。
早前長嫂叫她們莫急,這是什麽原因讓長嫂又改了主意償。
是因為她們做假賬,貪銀子?
梁十一娘心下不知是好是壞?也許長嫂是希望她們趕緊出門子,她們嫁出去了,家就隻是沐容的家。
*
次日,沐容睡到日上三竿方起床。
梁宗卿一早去了前府聚客廳,今兒有幾個同僚、朋友來訪,都在前府說話,一議天下大勢,二說朝政局勢,三說前方戰事。
用過午宴,客人們陸續告辭。
沐容查看著府中賬簿,梁宗卿帶著幾分微醉,雙頰酡紅,癡癡地看著忙碌著的沐容,心頭湧過一股暖泉,迷醉地、溫暖地。
正瞧得入神,書瑤領著喜喜、慶慶兩侍女,神色慌張地進了花廳,福身道:“義母,五姑姑和十一姑姑、十六姑姑三個人打起來了!這會子,誰也不肯讓誰!”
梁宗卿正如陷夢境,欣賞著自己的小嬌妻,被書瑤一說,立時醒過神來,心下猛地一激,有些煩悶。
沐容道:“好好兒的,怎打起來了?”
書瑤怯怯地盯著梁宗卿。
梁宗卿道:“月凰是好心,想待明年三月才給她們許人家,偏她們恨嫁,半年時間也不願等。昨兒我有朋友上門,有兩人原是沒訂親的,我令管事婆子傳話,讓她們在月洞門外悄悄瞧上一眼。”
書瑤不好意思地道:“五姑姑瞧上了丁公子,十一姑姑說是她瞧上的,十六姑姑又說她也喜歡丁公子,三個人都不肯讓,先是爭執,後來就動了手。原是五姑姑和十一姑姑爭執不下,十六姑姑聽說銀灰袍的俊公子是丁公子,也不肯讓。”
沐容對伴春道:“去把三人喚過來。”剛落音,梁宗卿道:“喚過來作甚?沒的壞了自己個的心情,告訴她們,改日我再約了丁守儉來府裏,讓丁守儉來選,他看上誰,誰就許過去,她們爭打一場如何,若丁公子瞧不上,想了也白想。”
沒臉沒皮的,還是大家閨秀,為了男人就能動手打架,便是鄉野人家也沒這樣的。
梁宗卿最厭恨的就是表裏不一的人,在他看來,他的三個庶妹將這一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沐容道:“書瑤,把你義父的意思說給她們聽。”
書瑤領命而去。她瞧得出來,義父似乎不喜三個姑姑,姑姑們先是吞府裏的銀子,哪有監守自盜的理兒,定是寒了義父、義母的心。現下,一個個大家閨秀,就因瞧到一個俊俏公子,爭起男人也不顧體麵,一不問人家才學如何,二不問人家出身怎般,甚至不問人家家裏是否有妻妾,就她們自己先爭執大打出手。
丟臉!還真是丟臉。
義母待人寬厚大方,隻要守好本分,她也不會為難誰。就說買樂器的事,那些樂器多貴,她眉頭都沒皺一下就給買了。
書瑤傳話時,書楨、書晴姐妹就立在一邊瞧。
書瑤氣急,一手拽一個,“義父花了重金買樂器,你們不好好練習麽?明年考不進詩社,豈不丟臉。”
書楨扭頭張望。
書瑤擰了一把,“瞧個甚?這種丟臉的事也幹得出來,我們姐妹往後大了,可不許跟她們學。”
書楨連啐了幾聲,“大姐姐又胡說,這種事,我和三妹妹可幹不出來。”
“既幹不出來,你們倆還瞧得那麽認真,丟人死了,還是大家閨秀,女兒家的臉皮都不要了……”
姐妹三人沒走遠,就聽梁十六娘扯著嗓子大嚎:“梁從芙,你這個惡婦,你撓傷我的臉,改日丁公子上門,瞧我這模樣,哪裏會喜歡,我……我……我非撓壞你的臉不可!”
梁十六娘正要撲上去,一個婆子輕咳一聲,惡狠狠地盯著三人:“打啊,姑娘們這是還要大打一架,若你們再打,就去小祠堂關上幾日……”
關幾日,這上好的親事怕就飛了。
三人你看我,我瞧你,誰也不敢再吵。
她們爭執一場,不就是想搶親事。
梁十一娘更是認為丁公子就是她的,昨兒沐容那話,分明就是有意成全她的,偏梁五娘跳出來,說她瞧上丁公子,這如何讓她忍受得住,可梁十六娘瞧她們吵,原是不知道誰是丁公子,一聽那五個公子裏頭長得最俊的是丁守儉,也忍不住了。
書瑤領著兩個妹妹進了琴瑟院,與沐容迴了話,“義父義母的意思,瑤兒已經轉告給三位姑姑了。”
沐容招了招手,“你們三姐妹站好,今兒的話,你們一輩子都要記牢。你們是梁丞相府長大的,就是梁家的姑娘,無論將來發生什麽事,我希望你們都能顧念姐妹手足之情。不許因為錢財、榮華、名利、男人,鬧得你們反目成仇。你們要坦誠以待,若是誰先喜歡上什麽,就先說出來,一旦知道姐妹們喜歡,就不能去強奪、破壞,否則,再好的姐妹情都是惘然。”
書楨點著小腦袋。
書晴亦聽明白了。
書瑤則知道,三個姑姑今兒鬧的醜事,義母是看不眼的。
梁宗卿輕歎一聲,“你尋了官媒來,下次丁公子上門,將你選的幾位後生都請上門,早早把她們三個的親事訂下,再由她們胡鬧下去,這府裏也甭想安寧。訂下親事,年節前就嫁出去!”
他真是受夠了!
這是他自己的家,他希望是溫暖、寧和的,偏梁五娘幾個一樁接一樁的鬧事。
她們可曾真的拿他當長兄,但凡有些心,就不會給他們夫妻添堵,而是用心地解憂。
嫁出去!年節前就全嫁出去。
眼不見,心不煩。
月凰是尊貴的公主,若讓宮裏的太後、皇後知曉,指不定對他有多少意見。
接下來數日,沐容忙得團團轉,先是去詩社挑選女文官,有頭有麵的人家,尤其是大戶人家,自然不允女兒、妹子出來做女官,反是市井百姓、商賈之家倒是樂意的,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終是訂了人選。
京城早前就有傳言,說優秀的姑娘會入仕為官,現在也算是應諾了傳言,不算朝廷失信於百姓。
百姓們就女子入仕為官的事又議論了一陣子。
沐容忙著見官媒,從十幾戶人家兩番篩選,最終挑出四位少年,四人個個都是秀才,或家裏原是商賈人家,或家裏有人在朝做官,一旦嫁過去,不愁吃喝。沐容知她們姐妹都愛長得俊的,更是派了府中下人打聽一番,四人裏倒有三個長得五官端正、模樣清秀。
又一個沐休日來臨時,梁宗卿邀了丁公子過府:“丁賢弟,我三位庶妹就在後花園裏玩耍,五妹妹今歲二十,十一妹今歲十七,十六妹十五,你瞧中哪個,隻與我說一聲。午後,會有官媒領幾個兒郎上門相看,庶妹們大了,我想早日將她們的親事訂下來。”
梁五娘今兒天未亮就起床打扮,怎奈她的容貌隨了她親娘大姨娘,清秀有餘,美貌不足。施了厚厚的粉,戴上最好的首飾,穿上她最喜愛的衣裙,與正值妙齡的兩個妹妹一比,還是落了下乘。又加上在掖庭做了幾年粗活、吃了幾年苦,皮膚黯黃,雖然經過調養、嬌養,一瞧就知年歲偏大。
梁五娘安靜地坐在涼亭裏,手裏拿著花箍,正裝作聚精會神地樣兒在那兒繡花,這花箍上繡的似一方帕子,色彩鮮豔,是兩枝紫紅雙色的薔薇花,上頭還有一對蝴蝶。
梁宗卿看到此時的梁五娘,隻有一詞:會裝啊!
雖大姨娘早死,可梁五娘這是把大姨娘會裝的本事學了個十成。
誰能想到,就在幾日前,梁五娘為了與梁十一娘搶男人,還率先動口訓斥,動手打人,仗著她是長姐,就認定丁公子該是她的。
梁十一娘有七分隨了她姨娘,真真是個美麗的,上著鵝黃色的緞裳,下身套了條玫紅色的石榴裙,梳著精致的發髻,領著她的兩個侍女,正在後花園裏摘菊/花。說話的聲音能柔得滴水:“要那種半開的最好,開過的,做菊花茶不香。”
侍女很是配合地讚道:“姑娘懂得可真多!”
梁十一娘知曉有人在瞧,越發擺著大家閨秀的優雅得體,摘花的手比出漂亮的蘭花狀。
梁宗卿心裏暗暗道:梁家的庶妹,隻看人,這是極好的。可他,著實太了解了,對自己的庶妹全無好感不說,還拿她們當成了麻煩。
梁十六娘今兒戴的是隨常發式,穿的也是隨常衣裙,自係著裙子,與她的兩個侍女在踢毽子,嘴裏發出咯咯如銀鈴的快活聲音。
梁五娘裝沉穩大氣;梁十一娘作淑女狀扮賢惠;梁十六娘走的是可愛天真路線。
若真實的她們如此,梁宗卿得有多高興,唯有他才明白,這些庶妹有多能裝,一聽說她們喜歡的丁公子要上門,不用他多說話,就能自己把自己扮成最美的樣子,扮出最可愛的模樣。
丁守儉瞧了一眼,三位姑娘各有特色,性情各異,如花園子裏的花一樣,如芙蓉優雅安靜、似秋/菊婀娜多姿,若月季嬌俏憐人,他心下暗暗稱奇,一時間不知如何定奪。
梁宗卿莞爾一笑,“丁賢弟瞧中我哪位妹妹?”
丁守儉心下糾結:不能近瞧,隻能遠觀,繡花的太過安靜,踢毽子的又太活潑,倒是那位采菊的姑娘,正合他心意,“采菊茶的姑娘……”
梁宗卿微愣:世間的男子,果真多是以貌取人之輩。梁十一娘的皮相在三位姑娘裏算得最好的。“丁賢弟能做得主?”
丁守儉道:“家母叮囑過,端看我的選擇。梁丞相,這是小生的庚帖!”
梁宗卿因是長兄,也免了那些俗禮,接過庚帖,“府裏因給妹妹們議親,請了城外的黃半仙來府中,我著人去合八字。若是得宜,今兒就交換庚帖!”
照道理,通常是兩家長輩在一處商議,先是交換庚帖,然後合八字,若是認為相配,就會由男家使媒人上門提親,之後是問名訥吉、下小定……
今兒有黃半仙在,直接合八字,兩家就算說定了,隻等男家上門提親。
姑娘們還在後花園裏,不多久就聽說丁守儉相中了梁十一娘。
梁十六娘心下一急,直撲梁五娘:“你算什麽姐姐,若非你撓花我的臉,丁公子怎會看中十一姐,我明明比她長得好……”
梁五娘拂袖而去,心情沉悶得快要下暴風雨。
梁十六娘迴到院裏,撲到五姨娘懷裏大哭一場,直埋怨梁五娘撓花她的臉,生生便宜了梁十一娘。
五姨娘暖聲寬慰一陣,“下午會有媒人上門,還有四個好後生,以你的容貌,定能挑個好的。失了丁公子,還是張公子、李公子,芸娘生得這般好,怎會沒人喜愛……”
梁十六娘覺得有理,她又不是非得嫁給丁公子,不過是聽長嫂說這人不錯。再說下午陸續到的四位後生,聽說可是長嫂精挑細選的,家世、人才、容貌都不錯。
午後,一個媒婆領了兩個後生來,一個是鹹城商賈宮家的嫡次子,一個是京城二流世族董家三房的嫡長子。
對外直說是家中兩個姑娘議親。
沐容令人在花廳上拉了一道屏風,令梁五娘、梁十六娘待在屏風後,她見了媒婆。
來的是麻媒婆,相傳幼時染天花,留下了幾個麻子印記,姓氏名誰全京城的人不記得,倒是麻媒婆的名聲傳了出去,出名的能言會道。
“草民見過月凰公主!千歲千千歲!”
“麻媒婆免禮!”
麻媒婆起身,指著跪在大廳的兩個男人道:“這位瓜子臉的公子是鹹城商賈宮家的嫡次子宮二郎,名喚宮泰。宮家有良田三千畝,店鋪在京城、鹹城兩地,大約得有三十多家,家裏喝奴喚婢。宮二郎是秀才,八月的時候開了恩科鄉試,也高中了舉人。如今在京城書院讀書,在京城書院也是名出的才子,來年恩科定能金榜題名。”
宮泰長得清秀俊俏,頗有難辯雌雄之感,剛陽之氣不足,陰柔之氣過剩,若換上一身女兒家的打扮,定會被人誤認為是姑娘。此刻,他正小心翼翼地垂手站立在側,自打麻媒婆說今兒相看的乃是梁丞相府的姑娘,昨兒一整晚都沒睡好。在京城經商的大哥、大嫂更是熱情地將為他張羅,大嫂更是細心地替他預備相看的衣袍,大哥又叮囑他如何行事說話,生怕他飛了這樁好親事。
“這位是董六公子,乃是京城書香門第的董家,這董家在京城還是有些名氣的。”
沐容故作不知地問道:“娶了大周沈皇後娘家堂姐的董家?”
沈寶對董家來說就是恥辱。她未婚有孕,懷著旁人的種進了董家門,董紹安敢怒不敢言,待周帝棄京奔往江南,沈寶被董紹安降為妾侍,聽說現下是由著董家上下挫磨,比個丫頭還不如。
董紹安一心謀求仕途之人,某次,巴結上沐七郎,沐七郎勾唇笑問:“聽說你家裏有個沈皇後的姐妹,最是個有風韻的?”隻一問,董紹安以為沐七郎對沈寶有意,立馬著人將沈寶打扮一番送入康王府。送人去時,沐七郎不在,董紹安留話道:“殿下且拿她當個家伎,隻管盡興玩樂。”沐七郎怔愣片刻,放聲大笑:“你這小子,是個有能耐的。”
一個為了討好上峰,連自己女人都舍棄的人,沐七郎如何看,沐容不知,但卻為董紹安這種卑劣性子所折服。憶沈容前世,竟是愛上這種渣男,心中憤憤不平。
沈寶在康王府留宿兩晚,第三日清晨,沐七郎令人將她送還董紹安,“告訴董紹安,他的忠心本王知道了。”
沐容聽聞,沐七郎給董紹安安排了一個實缺,兵部的七品小吏,也算是出仕為官了。
因沐容的靈魂穿入沈容體內,沈宛姐妹的命運已改。
沐容憶到自己這個身軀,前世的靈魂不是她,而是那個喚作“沐容”的女子,她因難辯男子真情假意,誤了自己性命,也累及整個沐氏一族的性命。
沐容憶起夢周道長與她說的話,夢周曾言,說她才是真正的沐容,可走到今日,她總有一種前世是別人的記憶,今生也如活在夢境之中的錯覺。
有些事,似曾發生過;有些人,假曾相識。
偶爾睡夢之中,分不清是夢境還是真實。
對董家男子,沐容沒有半分的好感。
麻媒婆還在眉飛色舞地誇讚。
沐容與伴春示意,伴春道:“麻媒婆,能否問問二位公子的生辰八字,若帶有庚帖,先借用半炷香?今兒為給兩位姑娘議親,公主請了黃半仙入府,合了八字才好迴你話。”
伴秋先前幾步,輕聲道:“麻媒婆,請隨我到前院用茶。”
麻媒婆笑著道:“二位公子好福氣,到前院候著去,走!”
琴瑟院的前院設有會客廳,裏麵有前院的丫頭婆子招唿張羅,幾人剛落座,侍女魚貫而入,擺上茶點。
內院,沐容喚出屏風後頭的梁五娘、梁十六娘,“你們二人可有相中的?”
梁五娘生怕梁十六娘再與她搶,脫口而出:“長嫂,我瞧董六郎是個好的。”
董家是京城二流貴族,若有人提攜,躍為一流貴族不是難事。
梁五娘此刻選董家,也打著借興國公府、梁丞相府提攜董家之意,一旦董家躍入一流貴族行列,她就算是董事的功臣,亦能在董事站穩腳跟,早前董紹安就打過她的主意,被梁宗卿給拒了,究其原因,是嫌董紹安家裏妻妾成群。
沐容喚了伴春:“讓黃半仙與五姑娘合合八字。”
伴春領會,帶了兩位公子的八字,又攜了梁五娘的八字去找黃半仙。
不多會兒,伴春迴來,臉上含著喜氣,先入內院稟了沐容:“迴公主,黃半仙說,五姑娘與董六公子乃是天作之合。”
梁五娘喜出望外:她挑的董六郎,不比丁公子差,今兒才知董家有這等俊俏後生,不由得有些得意。
梁十六娘原想選董六郎,梁五娘搶先一步說出來,她失去說出口的機會,心下氣惱,轉而又想,這才瞧兩個還有個巧嘴媒婆沒到呢,她那邊也有兩個兒郎,都瞧過了,許有更好的呢。這般一想,梁十六娘的心又放寬鬆了些。
剛出了搶丁守儉的事,不能再鬧笑話,萬一長嫂動怒,說句不管她們,誰還管她們的婚事與嫁妝。
女子的夫君、婆家,如同第二次投胎。
沐容擱下賬簿,“明兒辰時來琴瑟院,我介紹鋪子管事與你認識。”
梁十一娘小心翼翼地答了聲:“謝長嫂!”這是此事過了?
沐容道:“把多餘的五兩銀子退給她。”她真不願意刁難庶出姑子,瞧她們一個個受驚弓之鳥,著實是她們窮怕了,就想弄些銀子花,對於未來,她們憧憬過、幻想過,甚至想著讓她們自己風風光光地出閣。沐容問:“雙河縣丁家可聽說過?”
梁十一娘怔忡。
沐容的語調,輕如聊天一般,不緊不慢地道:“雙河縣丁家,聽說是京城三流貴族,在北周時,家裏出過一位丞相,後來家道中落。前兩日,偶爾聽你大哥提起,言辭之間,對丁家三房的丁守儉頗是欣賞,此人十五歲中的秀才,今年二十,無論是才學還是相貌,皆值得稱道。
三大男子詩社繼女子詩社後開社,群英詩社、歲寒詩社、四方詩社,明兒沐休,你大哥要帶幾個朋友迴來敘舊,你著大廚房那邊明兒晌午備一桌體麵的酒席,點心、果子等物也要預備好……”
梁十一娘後知後覺地迴過味:“長嫂是要我明日……”
沐容笑,“女大不能留,留來留去留成仇!你迴去好好預備。”
長嫂的意思:是要將她許給丁守儉。
雖說是京城所轄雙河縣的三流貴族,也是書香門第,配她也是合宜的。
早前長嫂叫她們莫急,這是什麽原因讓長嫂又改了主意償。
是因為她們做假賬,貪銀子?
梁十一娘心下不知是好是壞?也許長嫂是希望她們趕緊出門子,她們嫁出去了,家就隻是沐容的家。
*
次日,沐容睡到日上三竿方起床。
梁宗卿一早去了前府聚客廳,今兒有幾個同僚、朋友來訪,都在前府說話,一議天下大勢,二說朝政局勢,三說前方戰事。
用過午宴,客人們陸續告辭。
沐容查看著府中賬簿,梁宗卿帶著幾分微醉,雙頰酡紅,癡癡地看著忙碌著的沐容,心頭湧過一股暖泉,迷醉地、溫暖地。
正瞧得入神,書瑤領著喜喜、慶慶兩侍女,神色慌張地進了花廳,福身道:“義母,五姑姑和十一姑姑、十六姑姑三個人打起來了!這會子,誰也不肯讓誰!”
梁宗卿正如陷夢境,欣賞著自己的小嬌妻,被書瑤一說,立時醒過神來,心下猛地一激,有些煩悶。
沐容道:“好好兒的,怎打起來了?”
書瑤怯怯地盯著梁宗卿。
梁宗卿道:“月凰是好心,想待明年三月才給她們許人家,偏她們恨嫁,半年時間也不願等。昨兒我有朋友上門,有兩人原是沒訂親的,我令管事婆子傳話,讓她們在月洞門外悄悄瞧上一眼。”
書瑤不好意思地道:“五姑姑瞧上了丁公子,十一姑姑說是她瞧上的,十六姑姑又說她也喜歡丁公子,三個人都不肯讓,先是爭執,後來就動了手。原是五姑姑和十一姑姑爭執不下,十六姑姑聽說銀灰袍的俊公子是丁公子,也不肯讓。”
沐容對伴春道:“去把三人喚過來。”剛落音,梁宗卿道:“喚過來作甚?沒的壞了自己個的心情,告訴她們,改日我再約了丁守儉來府裏,讓丁守儉來選,他看上誰,誰就許過去,她們爭打一場如何,若丁公子瞧不上,想了也白想。”
沒臉沒皮的,還是大家閨秀,為了男人就能動手打架,便是鄉野人家也沒這樣的。
梁宗卿最厭恨的就是表裏不一的人,在他看來,他的三個庶妹將這一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沐容道:“書瑤,把你義父的意思說給她們聽。”
書瑤領命而去。她瞧得出來,義父似乎不喜三個姑姑,姑姑們先是吞府裏的銀子,哪有監守自盜的理兒,定是寒了義父、義母的心。現下,一個個大家閨秀,就因瞧到一個俊俏公子,爭起男人也不顧體麵,一不問人家才學如何,二不問人家出身怎般,甚至不問人家家裏是否有妻妾,就她們自己先爭執大打出手。
丟臉!還真是丟臉。
義母待人寬厚大方,隻要守好本分,她也不會為難誰。就說買樂器的事,那些樂器多貴,她眉頭都沒皺一下就給買了。
書瑤傳話時,書楨、書晴姐妹就立在一邊瞧。
書瑤氣急,一手拽一個,“義父花了重金買樂器,你們不好好練習麽?明年考不進詩社,豈不丟臉。”
書楨扭頭張望。
書瑤擰了一把,“瞧個甚?這種丟臉的事也幹得出來,我們姐妹往後大了,可不許跟她們學。”
書楨連啐了幾聲,“大姐姐又胡說,這種事,我和三妹妹可幹不出來。”
“既幹不出來,你們倆還瞧得那麽認真,丟人死了,還是大家閨秀,女兒家的臉皮都不要了……”
姐妹三人沒走遠,就聽梁十六娘扯著嗓子大嚎:“梁從芙,你這個惡婦,你撓傷我的臉,改日丁公子上門,瞧我這模樣,哪裏會喜歡,我……我……我非撓壞你的臉不可!”
梁十六娘正要撲上去,一個婆子輕咳一聲,惡狠狠地盯著三人:“打啊,姑娘們這是還要大打一架,若你們再打,就去小祠堂關上幾日……”
關幾日,這上好的親事怕就飛了。
三人你看我,我瞧你,誰也不敢再吵。
她們爭執一場,不就是想搶親事。
梁十一娘更是認為丁公子就是她的,昨兒沐容那話,分明就是有意成全她的,偏梁五娘跳出來,說她瞧上丁公子,這如何讓她忍受得住,可梁十六娘瞧她們吵,原是不知道誰是丁公子,一聽那五個公子裏頭長得最俊的是丁守儉,也忍不住了。
書瑤領著兩個妹妹進了琴瑟院,與沐容迴了話,“義父義母的意思,瑤兒已經轉告給三位姑姑了。”
沐容招了招手,“你們三姐妹站好,今兒的話,你們一輩子都要記牢。你們是梁丞相府長大的,就是梁家的姑娘,無論將來發生什麽事,我希望你們都能顧念姐妹手足之情。不許因為錢財、榮華、名利、男人,鬧得你們反目成仇。你們要坦誠以待,若是誰先喜歡上什麽,就先說出來,一旦知道姐妹們喜歡,就不能去強奪、破壞,否則,再好的姐妹情都是惘然。”
書楨點著小腦袋。
書晴亦聽明白了。
書瑤則知道,三個姑姑今兒鬧的醜事,義母是看不眼的。
梁宗卿輕歎一聲,“你尋了官媒來,下次丁公子上門,將你選的幾位後生都請上門,早早把她們三個的親事訂下,再由她們胡鬧下去,這府裏也甭想安寧。訂下親事,年節前就嫁出去!”
他真是受夠了!
這是他自己的家,他希望是溫暖、寧和的,偏梁五娘幾個一樁接一樁的鬧事。
她們可曾真的拿他當長兄,但凡有些心,就不會給他們夫妻添堵,而是用心地解憂。
嫁出去!年節前就全嫁出去。
眼不見,心不煩。
月凰是尊貴的公主,若讓宮裏的太後、皇後知曉,指不定對他有多少意見。
接下來數日,沐容忙得團團轉,先是去詩社挑選女文官,有頭有麵的人家,尤其是大戶人家,自然不允女兒、妹子出來做女官,反是市井百姓、商賈之家倒是樂意的,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終是訂了人選。
京城早前就有傳言,說優秀的姑娘會入仕為官,現在也算是應諾了傳言,不算朝廷失信於百姓。
百姓們就女子入仕為官的事又議論了一陣子。
沐容忙著見官媒,從十幾戶人家兩番篩選,最終挑出四位少年,四人個個都是秀才,或家裏原是商賈人家,或家裏有人在朝做官,一旦嫁過去,不愁吃喝。沐容知她們姐妹都愛長得俊的,更是派了府中下人打聽一番,四人裏倒有三個長得五官端正、模樣清秀。
又一個沐休日來臨時,梁宗卿邀了丁公子過府:“丁賢弟,我三位庶妹就在後花園裏玩耍,五妹妹今歲二十,十一妹今歲十七,十六妹十五,你瞧中哪個,隻與我說一聲。午後,會有官媒領幾個兒郎上門相看,庶妹們大了,我想早日將她們的親事訂下來。”
梁五娘今兒天未亮就起床打扮,怎奈她的容貌隨了她親娘大姨娘,清秀有餘,美貌不足。施了厚厚的粉,戴上最好的首飾,穿上她最喜愛的衣裙,與正值妙齡的兩個妹妹一比,還是落了下乘。又加上在掖庭做了幾年粗活、吃了幾年苦,皮膚黯黃,雖然經過調養、嬌養,一瞧就知年歲偏大。
梁五娘安靜地坐在涼亭裏,手裏拿著花箍,正裝作聚精會神地樣兒在那兒繡花,這花箍上繡的似一方帕子,色彩鮮豔,是兩枝紫紅雙色的薔薇花,上頭還有一對蝴蝶。
梁宗卿看到此時的梁五娘,隻有一詞:會裝啊!
雖大姨娘早死,可梁五娘這是把大姨娘會裝的本事學了個十成。
誰能想到,就在幾日前,梁五娘為了與梁十一娘搶男人,還率先動口訓斥,動手打人,仗著她是長姐,就認定丁公子該是她的。
梁十一娘有七分隨了她姨娘,真真是個美麗的,上著鵝黃色的緞裳,下身套了條玫紅色的石榴裙,梳著精致的發髻,領著她的兩個侍女,正在後花園裏摘菊/花。說話的聲音能柔得滴水:“要那種半開的最好,開過的,做菊花茶不香。”
侍女很是配合地讚道:“姑娘懂得可真多!”
梁十一娘知曉有人在瞧,越發擺著大家閨秀的優雅得體,摘花的手比出漂亮的蘭花狀。
梁宗卿心裏暗暗道:梁家的庶妹,隻看人,這是極好的。可他,著實太了解了,對自己的庶妹全無好感不說,還拿她們當成了麻煩。
梁十六娘今兒戴的是隨常發式,穿的也是隨常衣裙,自係著裙子,與她的兩個侍女在踢毽子,嘴裏發出咯咯如銀鈴的快活聲音。
梁五娘裝沉穩大氣;梁十一娘作淑女狀扮賢惠;梁十六娘走的是可愛天真路線。
若真實的她們如此,梁宗卿得有多高興,唯有他才明白,這些庶妹有多能裝,一聽說她們喜歡的丁公子要上門,不用他多說話,就能自己把自己扮成最美的樣子,扮出最可愛的模樣。
丁守儉瞧了一眼,三位姑娘各有特色,性情各異,如花園子裏的花一樣,如芙蓉優雅安靜、似秋/菊婀娜多姿,若月季嬌俏憐人,他心下暗暗稱奇,一時間不知如何定奪。
梁宗卿莞爾一笑,“丁賢弟瞧中我哪位妹妹?”
丁守儉心下糾結:不能近瞧,隻能遠觀,繡花的太過安靜,踢毽子的又太活潑,倒是那位采菊的姑娘,正合他心意,“采菊茶的姑娘……”
梁宗卿微愣:世間的男子,果真多是以貌取人之輩。梁十一娘的皮相在三位姑娘裏算得最好的。“丁賢弟能做得主?”
丁守儉道:“家母叮囑過,端看我的選擇。梁丞相,這是小生的庚帖!”
梁宗卿因是長兄,也免了那些俗禮,接過庚帖,“府裏因給妹妹們議親,請了城外的黃半仙來府中,我著人去合八字。若是得宜,今兒就交換庚帖!”
照道理,通常是兩家長輩在一處商議,先是交換庚帖,然後合八字,若是認為相配,就會由男家使媒人上門提親,之後是問名訥吉、下小定……
今兒有黃半仙在,直接合八字,兩家就算說定了,隻等男家上門提親。
姑娘們還在後花園裏,不多久就聽說丁守儉相中了梁十一娘。
梁十六娘心下一急,直撲梁五娘:“你算什麽姐姐,若非你撓花我的臉,丁公子怎會看中十一姐,我明明比她長得好……”
梁五娘拂袖而去,心情沉悶得快要下暴風雨。
梁十六娘迴到院裏,撲到五姨娘懷裏大哭一場,直埋怨梁五娘撓花她的臉,生生便宜了梁十一娘。
五姨娘暖聲寬慰一陣,“下午會有媒人上門,還有四個好後生,以你的容貌,定能挑個好的。失了丁公子,還是張公子、李公子,芸娘生得這般好,怎會沒人喜愛……”
梁十六娘覺得有理,她又不是非得嫁給丁公子,不過是聽長嫂說這人不錯。再說下午陸續到的四位後生,聽說可是長嫂精挑細選的,家世、人才、容貌都不錯。
午後,一個媒婆領了兩個後生來,一個是鹹城商賈宮家的嫡次子,一個是京城二流世族董家三房的嫡長子。
對外直說是家中兩個姑娘議親。
沐容令人在花廳上拉了一道屏風,令梁五娘、梁十六娘待在屏風後,她見了媒婆。
來的是麻媒婆,相傳幼時染天花,留下了幾個麻子印記,姓氏名誰全京城的人不記得,倒是麻媒婆的名聲傳了出去,出名的能言會道。
“草民見過月凰公主!千歲千千歲!”
“麻媒婆免禮!”
麻媒婆起身,指著跪在大廳的兩個男人道:“這位瓜子臉的公子是鹹城商賈宮家的嫡次子宮二郎,名喚宮泰。宮家有良田三千畝,店鋪在京城、鹹城兩地,大約得有三十多家,家裏喝奴喚婢。宮二郎是秀才,八月的時候開了恩科鄉試,也高中了舉人。如今在京城書院讀書,在京城書院也是名出的才子,來年恩科定能金榜題名。”
宮泰長得清秀俊俏,頗有難辯雌雄之感,剛陽之氣不足,陰柔之氣過剩,若換上一身女兒家的打扮,定會被人誤認為是姑娘。此刻,他正小心翼翼地垂手站立在側,自打麻媒婆說今兒相看的乃是梁丞相府的姑娘,昨兒一整晚都沒睡好。在京城經商的大哥、大嫂更是熱情地將為他張羅,大嫂更是細心地替他預備相看的衣袍,大哥又叮囑他如何行事說話,生怕他飛了這樁好親事。
“這位是董六公子,乃是京城書香門第的董家,這董家在京城還是有些名氣的。”
沐容故作不知地問道:“娶了大周沈皇後娘家堂姐的董家?”
沈寶對董家來說就是恥辱。她未婚有孕,懷著旁人的種進了董家門,董紹安敢怒不敢言,待周帝棄京奔往江南,沈寶被董紹安降為妾侍,聽說現下是由著董家上下挫磨,比個丫頭還不如。
董紹安一心謀求仕途之人,某次,巴結上沐七郎,沐七郎勾唇笑問:“聽說你家裏有個沈皇後的姐妹,最是個有風韻的?”隻一問,董紹安以為沐七郎對沈寶有意,立馬著人將沈寶打扮一番送入康王府。送人去時,沐七郎不在,董紹安留話道:“殿下且拿她當個家伎,隻管盡興玩樂。”沐七郎怔愣片刻,放聲大笑:“你這小子,是個有能耐的。”
一個為了討好上峰,連自己女人都舍棄的人,沐七郎如何看,沐容不知,但卻為董紹安這種卑劣性子所折服。憶沈容前世,竟是愛上這種渣男,心中憤憤不平。
沈寶在康王府留宿兩晚,第三日清晨,沐七郎令人將她送還董紹安,“告訴董紹安,他的忠心本王知道了。”
沐容聽聞,沐七郎給董紹安安排了一個實缺,兵部的七品小吏,也算是出仕為官了。
因沐容的靈魂穿入沈容體內,沈宛姐妹的命運已改。
沐容憶到自己這個身軀,前世的靈魂不是她,而是那個喚作“沐容”的女子,她因難辯男子真情假意,誤了自己性命,也累及整個沐氏一族的性命。
沐容憶起夢周道長與她說的話,夢周曾言,說她才是真正的沐容,可走到今日,她總有一種前世是別人的記憶,今生也如活在夢境之中的錯覺。
有些事,似曾發生過;有些人,假曾相識。
偶爾睡夢之中,分不清是夢境還是真實。
對董家男子,沐容沒有半分的好感。
麻媒婆還在眉飛色舞地誇讚。
沐容與伴春示意,伴春道:“麻媒婆,能否問問二位公子的生辰八字,若帶有庚帖,先借用半炷香?今兒為給兩位姑娘議親,公主請了黃半仙入府,合了八字才好迴你話。”
伴秋先前幾步,輕聲道:“麻媒婆,請隨我到前院用茶。”
麻媒婆笑著道:“二位公子好福氣,到前院候著去,走!”
琴瑟院的前院設有會客廳,裏麵有前院的丫頭婆子招唿張羅,幾人剛落座,侍女魚貫而入,擺上茶點。
內院,沐容喚出屏風後頭的梁五娘、梁十六娘,“你們二人可有相中的?”
梁五娘生怕梁十六娘再與她搶,脫口而出:“長嫂,我瞧董六郎是個好的。”
董家是京城二流貴族,若有人提攜,躍為一流貴族不是難事。
梁五娘此刻選董家,也打著借興國公府、梁丞相府提攜董家之意,一旦董家躍入一流貴族行列,她就算是董事的功臣,亦能在董事站穩腳跟,早前董紹安就打過她的主意,被梁宗卿給拒了,究其原因,是嫌董紹安家裏妻妾成群。
沐容喚了伴春:“讓黃半仙與五姑娘合合八字。”
伴春領會,帶了兩位公子的八字,又攜了梁五娘的八字去找黃半仙。
不多會兒,伴春迴來,臉上含著喜氣,先入內院稟了沐容:“迴公主,黃半仙說,五姑娘與董六公子乃是天作之合。”
梁五娘喜出望外:她挑的董六郎,不比丁公子差,今兒才知董家有這等俊俏後生,不由得有些得意。
梁十六娘原想選董六郎,梁五娘搶先一步說出來,她失去說出口的機會,心下氣惱,轉而又想,這才瞧兩個還有個巧嘴媒婆沒到呢,她那邊也有兩個兒郎,都瞧過了,許有更好的呢。這般一想,梁十六娘的心又放寬鬆了些。
剛出了搶丁守儉的事,不能再鬧笑話,萬一長嫂動怒,說句不管她們,誰還管她們的婚事與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