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嬸子笑答:“迴大姑娘話,老太太是臘月二十酉時到家的,長途跋涉,到底是累著了,次日便有些鬧肚子。大太太請了宮裏的陳太醫來請脈,現下已大好。大老爺上任吏部左侍郎以來,神采奕奕,春風滿麵,倒還順心,身子也好。大太太自是好的,聽說舉家要遷入京城,將府裏都打點好了,漱芳閣拾掇甚是得體……”


    沈容將車簾挑起一角,隻看著外頭,這就是榮國街,鹹城最繁華的街道,相傳這條街上所有的房屋全都是榮國府的,街道兩側店鋪林立不知凡幾,就算榮國府租出去,一月也有不少收益。


    李嬸子瞧了一眼,“大姑娘且去昇平街買,榮國街的東西雖好,著實太貴了些。”


    沈宛微微點頭。


    李嬸子又將話題切迴,“府裏的事,想來管家也與老太太、大姑娘提過,大老爺榮升了,上個月左相大人送了一個美人給大老爺,是如今的三姨娘,最是得寵,專挑了處院子安頓著。”


    沈俊臣原納有兩房姨娘,大姨娘是石氏的陪嫁丫頭,當年他赴京趕考,石氏生怕他身邊沒人照應,特意抬了大姨娘的位分,著她一路跟隨服侍,就是後來沈俊臣得中狀元,簪花遊街時,被禮部尚書家的千金潘氏瞧中直鬧得非君不嫁,沈俊臣便自作主張在京城迎娶潘氏為平妻。娶潘氏時,大姨娘正身懷有孕,已足五月,便欲迴石台縣,可潘氏哪裏肯放人,硬是留了大姨娘在身邊服侍照應,隻是大姨娘的頭胎是個男孩,沒滿月便得了月子瘋夭折而去。


    後來,沈俊臣在翰林院做了一年餘的庶吉士,因有潘家幫襯打點,謀了江南某地知縣的實缺,沈俊臣領著潘氏、大姨娘去了江南赴任。


    沈俊臣在江南倒幹得風生水起,沒幾年便做了知府,又升了道台,去歲赴京述職,得了個上上之評留任京城,在吏部謀了吏部巡視郎中的實缺,瞧著是降了,他也沉得住氣,看入了上司之眼,隻得一年又榮升吏部左侍郎,硬是生生將之前那些吏部老人給壓了一頭。


    李嬸子一路巴結討好地說著好話,她對鹹城也不熟,硬是裝出一副地道鹹城人的模樣來。“鹹城昇平街頗是有名,這街上的成衣鋪子生意極好,你瞧瞧成衣鋪子對麵還有首飾鋪子……”


    沈容前世便是被喚作“李婆子”的李嬸子生生用白綾勒死,別瞧李嬸子現在笑得燦爛卻是個心狠手辣的人。李嬸子那時可不是好心告訴她關於沈宛已逝的消息,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斷絕她的求生意念,好讓她接受“死”的事實。隻是李嬸子想不到,沈容在無欲庵埋下了火藥,更成功收賣一個因犯小過被關到庵裏的美貌侍妾,她死了,李嬸子也定被活活炸死。


    雖說她已報仇,可此刻瞧著李嬸子,怎麽看怎麽厭惡。


    李嬸子可是沈家大太太潘氏的心腹得用之人,在她被潘氏收留時,就最得潘氏之心,今世可是防備著些。


    石老爹趕著馬車,李嬸子的聲音不時從馬車內飄出來。


    “大姑娘,就那家芙蓉成衣鋪就極好,那可是二層的鋪子,樓下有布料,樓上有繡坊,若是買的新裳不合適,立馬就可以修改,最是個好的。”


    小環有些咋舌,李嬸子的話未免太多了,字字句句,都是想讓沈宛進芙蓉成衣衣鋪的意思。


    沈容隱隱覺得李嬸子有些古怪,這街上的布莊、綢緞莊、成衣鋪、繡坊多了去,可她卻一個勁兒地說芙蓉成衣鋪子是最好的。


    她笑著問道:“李嬸子,芙蓉成衣鋪的東家你認識?”


    李嬸子立時啞然。


    小環笑盈盈地道:“不怪五姑娘這麽看,便是奴婢也要如此認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傾君策,隱身貴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浣水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浣水月並收藏傾君策,隱身貴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