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能全怪趙頊。
孫固彈劾後,王巨南下了。
趙頊也知道,但認為在這個風頭上,避一避也好,因此沒有阻攔,但不是想王巨弄到海外去。不但軍事,還有銀行司呢。
再說,這事兒有點大條,他也不知道怎麽用王巨了。
西北消息傳來後,趙頊才想谘詢王巨,但這個南下的範圍有點大,也不知道王巨是去了杭州,還是揚州,不過韓韞仍呆在京城,主持著那個旅行社,順便替王巨看著宅子。
趙頊將韓韞召到宮中問,這才知道王巨是南下,但南下的是廣州,這時候大約已經借助西南風,乘舟東渡到呂宋島上了。也不要再找了,就算找到了,大約西北風也起來了,那麽王巨會借助西北風,抵達更遙遠彼岸的那個豐市。
那就沒有辦法谘問了。
不要說王巨,就是在雲南路的章楶也因為太遙遠,來不及詢問。不過趙頊對章楶的軍事能力仍有些懷疑,也許能打,但與劉昌祚、高遵裕等人在一條水平線上吧。
況且章楶在雲南路也脫不開身,不但他在騰衝府用兵,並且配合林廣平定乞弟,以保證烏蒙道的安全與烏蒙地區的銅礦。
因此在趙頊腦海裏將章楶自動過濾掉了。
實際將章楶調迴來,章楶同樣做不到將西夏滅掉。
趙頊沒辦法,隻好與群臣商議,有讚成的,有反對的。
而且這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
王巨走了,許多人以為這些海客會失勢了。因此周邊一些走失掉大量佃農的豪強們,就帶著家奴,直接來到密州港抓人要人,一些無辜的百姓也被他們帶著家奴痛揍著,同時還要準備強行上船搜捕。
這些海客也不客氣,隨著領頭的吳楠下令,各艘船上的武裝水手一起帶著武器從船上衝下來。迅速將這些人一起捉住。然後捆在大樹上,用皮鞭抽打。
密州知州周潯一聽就惱怒了,帶著一群衙役過來責問。
吳楠也被朝廷賜了官職,一個從六品的職官。雖沒有薪酬,但發放了公服,他便穿著公服從船上下來,問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周知州,是不是朝廷準許我們遷徙百姓的?
然後將那些被挨打的百姓喊過來。問了第二個問題,他們是不是大宋的百姓?若是,這些人有什麽權利毆打他們?
接著又問了第三個問題,請問之前在這些人毆打這些百姓時,周知州你為什麽不出現?
問完了,一記老拳就襲上了周潯的臉蛋,一下子就將周潯打倒在上,然後罵道:“大母的,你們這些小人,逼走了少保還嫌不夠。還想整我們。那你就打錯主意了,大不了我們不遷徙百姓了。”
一邊罵,一邊騎在周潯身上揍。
衙役們不樂意了,想湧上來勸阻,然而還沒有上來呢,被一群武裝水手全部放趴在地上,一個個痛揍。
包括周潯在內,全部被打得哭爹叫娘。
後麵市舶司官員一起看傻了眼。
打得差不多了,吳楠爬起來,對市舶司的幾個官員說道。請你們通報官家,如果對我們不滿呢,我們立即揚帆而去,如果滿呢。為何派這樣的官員處處與我們作對?
捫心自問,我們對宋朝忠不忠心?因此我們很不懂,請官家給我們一個答複。另外這個周知州,在朝廷答複之前,我們想請他到船上做幾天客,不是想上船嗎。現在讓他上船。
要皇上給你們一個答複?市舶司一群官吏更傻眼了,然後眼睜睜地看著吳楠將周潯提上了船,一邊提著,一邊揍著。
消息傳到朝廷,再度引起嘩然。
王珪卻歎了一口氣,說:“陛下,這些海商與我朝的聯係,一是王子安所說的血脈,二就是王子安本人。”
那些大主戶以為王巨走了,海商們失勢了,實際真想錯了。
張載如今知道做事之難,所以勸了一句,退一步海闊天空。但王巨不是退一步,而是退了一百步。沒有官職在身,那不是活闊天空,而是宇闊宙空。
王巨一走,朝廷沒有了任何約束力。
並且這些海客一直很感謝王巨,王巨莫明其妙的被弄下台,所以這些海客心中憋著氣呢。
而且密州周邊能調動多少官兵對付他們?或者從其他地方調動官兵鎮壓。但他們不是在內陸,而是在大海上,官兵還未到,恐怕全部上船揚帆走了。上哪兒鎮壓去?
那麽後果就來了,朝廷休想接手彼岸了。這個接不接手,有明智的大臣並沒有當真。關健那些個捐助肯定是沒有了,商貨也恐怕從此再度走私了。要命的是這是在大海上走私,岸上的走私都管不了,況且是大海。隻要他們想走私,朝廷隻會束手無策。一旦全部走私,市舶司的抽解沒有了,內庫的榷香同樣沒有了。
這三樣收入加在一起,幾乎能與榷鹽相比。想一想,為了一個榷鹽,在宋朝發生了多少故事,又派了多少官員胥吏管理處理?
其實到這時,孫固等人才隱隱察覺,看似將王巨成功逼下台了,但實際他們自己兒一個個反而不尷不尬起來。
無法處理海客,那麽隻能處理周潯了。
朝廷立即下詔書,對吳楠好言安慰,沒辦法,錢哪,難道為了一個昏官,每年損失那麽多收入嗎?
接著又將吳楠貶到了嶺南。
然而這件事隻是一個信號,連堂堂知州都被打得這麽慘,各個主戶汗滴了,然而他們派出的人,還被捆在大樹上,繼續折磨著。於是過來好軟語要人。
要人可以,一個人五百石糧食,否則就會將他們帶到海外。
這事兒又傳到京城,然而這一迴卻沒有人再作聲了。怎麽辦呢,因為他們實在想不出什麽好辦法對付各海客們。
況且京東地區也承平時久,想一想宋江等三十六大盜橫行千裏吧,或者再想一想王倫起義,僅僅百餘人,連連攻破數個重要的城池。一路縱橫,從沂州殺到和州。
與他們相比,密州港這些船上可有著一千多名更強悍的武裝水手,怎麽對付?
這些主戶隻好灰溜溜地交了糧食。將人贖迴去。
接到秋天到來。
從倭國的船也迴來了。
本來是說好的,餘下五萬兩黃金,將會用從倭國帶迴來的一些銀兩抵償,餘下的明年一道帶迴宋朝。但直到冬天來臨,船隻差不多走得要光了。也沒有看到那個海客向朝廷交銀子。
並且這事兒沒有完……
不過與西北的慘敗相比,這件事也無人關注了。
前線消息傳來,趙頊立即將韓韞召到宮中詢問。不是問他軍事,而是問王巨什麽時候迴來?
在這時,他仍然以為王巨去了彼岸隻是避一避風頭。
韓韞沒有立即迴答,而是問了一句,西夏冬天十分寒冷,到了十月往往就會飄起鵝毛大雪,不利於我軍作戰。而朝廷臨近八月才匆匆調動大軍,難道三個月時間就能拿下西夏?西夏連占城也不如嗎?
王巨拿下交趾。是用了近三年時間,第一年訓練土兵,為什麽呢?從北方調過來的禁兵,不適應南方那種氣候,也不適應哪裏的水土。就是訓練了大批南方的土兵後,還有意識地避開了交趾的雨季。
到大理時,是分成兩步的,第一步是先拿下烏蠻地區,然後利用計策,讓高楊兩家火拚。這才正式動手。
隻有對付占城時間略短,然而在對付占城之前,做了多少準備?
趙頊這時候才忽然想起王巨以前說過的話,南方三國國力皆不強。之所以難以征服,是因為當地的氣候不適應北方軍隊,但這是可以克服的。然而西夏不但地形惡劣,還有數十萬真正的騎兵,因此知己知彼,就能拿下南方三國了。可知己知彼,卻未必能拿下西夏。
這時候他才隱隱後悔。
韓韞又說,其實我朝將士雖不及唐朝軍隊,但經過這麽多年的訓練,也不算是很弱了,更不用說三軍配置了更優良的器甲。然而三軍作戰,糧草器甲、戰士素質、主帥指揮能力,這三者缺一不可。
武則天將王方翼、程務挺、黑齒常之斬殺後,唐軍還能打好仗麽?
趙國戰士豈不強悍,然而趙王捕殺李牧,用趙蔥與顏聚取代李牧,能不亡國麽?
還有廉頗,趙孝成王用趙括取代了廉頗,長平之戰如何?
趙頊長歎一聲:“朕馬上就派人召王子安迴來。”
韓韞搖頭,陛下你召少保迴來,以少保對宋朝的忠心,多半還是迴來,不過說不定就害了少保。就象廉頗一樣,即便發生了長平之戰,廉頗又是什麽下場?
實際經過長平之戰後,趙國差一點滅亡了,於是趙孝成王立即啟動廉頗,再加上楚魏兩國的支持,才解除了秦國之危,隨後又大破來犯的燕軍。然而不久,趙孝成王去世,趙悼襄王即位,因郭開進獻讒言,廉頗不得不逃到魏國避難。後來趙國屢屢受困於秦國,趙悼襄王想再度啟用廉頗,於是派唐玖去觀察廉頗的身體。據說廉頗在唐玖麵前一頓飯吃了一鬥米、十斤肉,還能披甲上馬,俺未老,能上戰場。但唐玖受了郭開的賄賂,迴來後說,廉將軍雖老了,飯量也不錯,但與我坐在一起,不多時便拉了三次屎。趙王以為廉頗老了,於是沒有再任用。
王巨雖是人才,皇上,你是沒辦法用好的。
雖是嘲諷,趙頊也沒有動怒,更不認為自己是昏庸的趙悼襄王。
於是準備下詔調王巨迴來。
呂公著便問了一句,陛下以何職調迴王子安?
呂卿!趙頊喝了一聲,十分地不悅。
呂公著道,臣非是排擠王子安,隻是以何職安排王子安,極其重要。因此老臣認為,最好以樞密使之職,調迴王子安。
似乎也是良言,不管怎麽說,王巨與大長公主這事兒鬧的,當真沒有影響?因此才有了呂公著的提議。這個樞密使就是仿佼駙馬王貽永與曹國舅曹佾的那個樞密使,也算是差官,但是沒有實權的樞密使。
這樣呢,不妨礙國家禮製,就當是朝廷多了一個莫明其妙的駙馬了,然而國家有重大事務時,也等於有了一個重要的智囊可供谘詢。
趙頊認為這是一個好建議。
呂公著又說道,正好北風正烈,各市舶司還有少數海船因為交易耽擱了時間,還沒有向南方啟航,陛下可以立即派兩個中使去彼岸下詔,那麽到明年夏天,說不定王子安就能迴到京城了。
趙頊這才下詔,以太子太保、開府儀同三司判樞密使兼秦國公、觀文殿大學士等一大長串官職,讓黃和與章全忠為中使,去彼岸召王巨迴來。
都是最頂級的官員,但別當真,如文彥博,他身上背負的頂級職官比王巨還要多上好幾個。
兩個中使迅速南下,但很快京城又有了一些傳言。
五十萬軍民去了西北戰場,死了二十餘萬,有陝西的百姓,以及陝西的保捷、蕃兵,少量的河東百姓,還有許多是來自京城地區,或者洛陽、應天等京畿地區的禁兵。
活著的戰士,立即通過郵驛司給家人報平安。
然而死掉的戰士,則沒有任何音訊了。
這也包括了來自京城的三四萬士兵,如果不是王韶王巨,還能說什麽以和為貴,宋軍就是很弱的,因此不能打。但對比這兩人的戰績,這句話怎麽能說出口?
想一想死了這麽多軍民,什麽能力,也擋不住或扭轉輿論的議論了。
並且有許多官員對王巨是認可的,隻是他們力量很小,不能幫助王巨。
但不妨礙他們的議論,因此韓韞在朝堂上的迴答,便從他們嘴中傳了出去。
為什麽敗得這麽慘,就是沒有選好主帥。但宋朝沒有好的主將嗎?
有,並且有兩個不亞於衛青霍去病的人物。但這兩個人呢?一個因為士大夫的排擠,連連被貶,氣急之下,患了背疽,聽說如今去世了。
還有一個被弄到海外彼岸了。
是誰弄的,百姓兒自己開始“人肉搜索”了,於是一個個頂級士大夫的姓名出現在百姓的議論聲中。
特別是王巨罷廢市易法。
宋朝開封城不僅是政治中心,也是一個商業中心。可能因為提出齊商稅,許多頂級權貴對王巨持著恨之入骨的想法,但中小商賈則十分感謝王巨的。
真相揭開,因此許多百姓自發地反思,就是碰了大長公主,又能怎麽的?
再說,王巨臨行前責問,如此隱蔽的消息,文彥博與孫固是如何能查出來的,難道他們要一手遮天了嗎?
這種輿論隨著大敗的消息同樣在迅速擴散中。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可能會漸漸平息。但莫急,這事兒同樣沒有完……後麵還有更精彩的好戲呢。(未完待續。)
孫固彈劾後,王巨南下了。
趙頊也知道,但認為在這個風頭上,避一避也好,因此沒有阻攔,但不是想王巨弄到海外去。不但軍事,還有銀行司呢。
再說,這事兒有點大條,他也不知道怎麽用王巨了。
西北消息傳來後,趙頊才想谘詢王巨,但這個南下的範圍有點大,也不知道王巨是去了杭州,還是揚州,不過韓韞仍呆在京城,主持著那個旅行社,順便替王巨看著宅子。
趙頊將韓韞召到宮中問,這才知道王巨是南下,但南下的是廣州,這時候大約已經借助西南風,乘舟東渡到呂宋島上了。也不要再找了,就算找到了,大約西北風也起來了,那麽王巨會借助西北風,抵達更遙遠彼岸的那個豐市。
那就沒有辦法谘問了。
不要說王巨,就是在雲南路的章楶也因為太遙遠,來不及詢問。不過趙頊對章楶的軍事能力仍有些懷疑,也許能打,但與劉昌祚、高遵裕等人在一條水平線上吧。
況且章楶在雲南路也脫不開身,不但他在騰衝府用兵,並且配合林廣平定乞弟,以保證烏蒙道的安全與烏蒙地區的銅礦。
因此在趙頊腦海裏將章楶自動過濾掉了。
實際將章楶調迴來,章楶同樣做不到將西夏滅掉。
趙頊沒辦法,隻好與群臣商議,有讚成的,有反對的。
而且這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
王巨走了,許多人以為這些海客會失勢了。因此周邊一些走失掉大量佃農的豪強們,就帶著家奴,直接來到密州港抓人要人,一些無辜的百姓也被他們帶著家奴痛揍著,同時還要準備強行上船搜捕。
這些海客也不客氣,隨著領頭的吳楠下令,各艘船上的武裝水手一起帶著武器從船上衝下來。迅速將這些人一起捉住。然後捆在大樹上,用皮鞭抽打。
密州知州周潯一聽就惱怒了,帶著一群衙役過來責問。
吳楠也被朝廷賜了官職,一個從六品的職官。雖沒有薪酬,但發放了公服,他便穿著公服從船上下來,問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周知州,是不是朝廷準許我們遷徙百姓的?
然後將那些被挨打的百姓喊過來。問了第二個問題,他們是不是大宋的百姓?若是,這些人有什麽權利毆打他們?
接著又問了第三個問題,請問之前在這些人毆打這些百姓時,周知州你為什麽不出現?
問完了,一記老拳就襲上了周潯的臉蛋,一下子就將周潯打倒在上,然後罵道:“大母的,你們這些小人,逼走了少保還嫌不夠。還想整我們。那你就打錯主意了,大不了我們不遷徙百姓了。”
一邊罵,一邊騎在周潯身上揍。
衙役們不樂意了,想湧上來勸阻,然而還沒有上來呢,被一群武裝水手全部放趴在地上,一個個痛揍。
包括周潯在內,全部被打得哭爹叫娘。
後麵市舶司官員一起看傻了眼。
打得差不多了,吳楠爬起來,對市舶司的幾個官員說道。請你們通報官家,如果對我們不滿呢,我們立即揚帆而去,如果滿呢。為何派這樣的官員處處與我們作對?
捫心自問,我們對宋朝忠不忠心?因此我們很不懂,請官家給我們一個答複。另外這個周知州,在朝廷答複之前,我們想請他到船上做幾天客,不是想上船嗎。現在讓他上船。
要皇上給你們一個答複?市舶司一群官吏更傻眼了,然後眼睜睜地看著吳楠將周潯提上了船,一邊提著,一邊揍著。
消息傳到朝廷,再度引起嘩然。
王珪卻歎了一口氣,說:“陛下,這些海商與我朝的聯係,一是王子安所說的血脈,二就是王子安本人。”
那些大主戶以為王巨走了,海商們失勢了,實際真想錯了。
張載如今知道做事之難,所以勸了一句,退一步海闊天空。但王巨不是退一步,而是退了一百步。沒有官職在身,那不是活闊天空,而是宇闊宙空。
王巨一走,朝廷沒有了任何約束力。
並且這些海客一直很感謝王巨,王巨莫明其妙的被弄下台,所以這些海客心中憋著氣呢。
而且密州周邊能調動多少官兵對付他們?或者從其他地方調動官兵鎮壓。但他們不是在內陸,而是在大海上,官兵還未到,恐怕全部上船揚帆走了。上哪兒鎮壓去?
那麽後果就來了,朝廷休想接手彼岸了。這個接不接手,有明智的大臣並沒有當真。關健那些個捐助肯定是沒有了,商貨也恐怕從此再度走私了。要命的是這是在大海上走私,岸上的走私都管不了,況且是大海。隻要他們想走私,朝廷隻會束手無策。一旦全部走私,市舶司的抽解沒有了,內庫的榷香同樣沒有了。
這三樣收入加在一起,幾乎能與榷鹽相比。想一想,為了一個榷鹽,在宋朝發生了多少故事,又派了多少官員胥吏管理處理?
其實到這時,孫固等人才隱隱察覺,看似將王巨成功逼下台了,但實際他們自己兒一個個反而不尷不尬起來。
無法處理海客,那麽隻能處理周潯了。
朝廷立即下詔書,對吳楠好言安慰,沒辦法,錢哪,難道為了一個昏官,每年損失那麽多收入嗎?
接著又將吳楠貶到了嶺南。
然而這件事隻是一個信號,連堂堂知州都被打得這麽慘,各個主戶汗滴了,然而他們派出的人,還被捆在大樹上,繼續折磨著。於是過來好軟語要人。
要人可以,一個人五百石糧食,否則就會將他們帶到海外。
這事兒又傳到京城,然而這一迴卻沒有人再作聲了。怎麽辦呢,因為他們實在想不出什麽好辦法對付各海客們。
況且京東地區也承平時久,想一想宋江等三十六大盜橫行千裏吧,或者再想一想王倫起義,僅僅百餘人,連連攻破數個重要的城池。一路縱橫,從沂州殺到和州。
與他們相比,密州港這些船上可有著一千多名更強悍的武裝水手,怎麽對付?
這些主戶隻好灰溜溜地交了糧食。將人贖迴去。
接到秋天到來。
從倭國的船也迴來了。
本來是說好的,餘下五萬兩黃金,將會用從倭國帶迴來的一些銀兩抵償,餘下的明年一道帶迴宋朝。但直到冬天來臨,船隻差不多走得要光了。也沒有看到那個海客向朝廷交銀子。
並且這事兒沒有完……
不過與西北的慘敗相比,這件事也無人關注了。
前線消息傳來,趙頊立即將韓韞召到宮中詢問。不是問他軍事,而是問王巨什麽時候迴來?
在這時,他仍然以為王巨去了彼岸隻是避一避風頭。
韓韞沒有立即迴答,而是問了一句,西夏冬天十分寒冷,到了十月往往就會飄起鵝毛大雪,不利於我軍作戰。而朝廷臨近八月才匆匆調動大軍,難道三個月時間就能拿下西夏?西夏連占城也不如嗎?
王巨拿下交趾。是用了近三年時間,第一年訓練土兵,為什麽呢?從北方調過來的禁兵,不適應南方那種氣候,也不適應哪裏的水土。就是訓練了大批南方的土兵後,還有意識地避開了交趾的雨季。
到大理時,是分成兩步的,第一步是先拿下烏蠻地區,然後利用計策,讓高楊兩家火拚。這才正式動手。
隻有對付占城時間略短,然而在對付占城之前,做了多少準備?
趙頊這時候才忽然想起王巨以前說過的話,南方三國國力皆不強。之所以難以征服,是因為當地的氣候不適應北方軍隊,但這是可以克服的。然而西夏不但地形惡劣,還有數十萬真正的騎兵,因此知己知彼,就能拿下南方三國了。可知己知彼,卻未必能拿下西夏。
這時候他才隱隱後悔。
韓韞又說,其實我朝將士雖不及唐朝軍隊,但經過這麽多年的訓練,也不算是很弱了,更不用說三軍配置了更優良的器甲。然而三軍作戰,糧草器甲、戰士素質、主帥指揮能力,這三者缺一不可。
武則天將王方翼、程務挺、黑齒常之斬殺後,唐軍還能打好仗麽?
趙國戰士豈不強悍,然而趙王捕殺李牧,用趙蔥與顏聚取代李牧,能不亡國麽?
還有廉頗,趙孝成王用趙括取代了廉頗,長平之戰如何?
趙頊長歎一聲:“朕馬上就派人召王子安迴來。”
韓韞搖頭,陛下你召少保迴來,以少保對宋朝的忠心,多半還是迴來,不過說不定就害了少保。就象廉頗一樣,即便發生了長平之戰,廉頗又是什麽下場?
實際經過長平之戰後,趙國差一點滅亡了,於是趙孝成王立即啟動廉頗,再加上楚魏兩國的支持,才解除了秦國之危,隨後又大破來犯的燕軍。然而不久,趙孝成王去世,趙悼襄王即位,因郭開進獻讒言,廉頗不得不逃到魏國避難。後來趙國屢屢受困於秦國,趙悼襄王想再度啟用廉頗,於是派唐玖去觀察廉頗的身體。據說廉頗在唐玖麵前一頓飯吃了一鬥米、十斤肉,還能披甲上馬,俺未老,能上戰場。但唐玖受了郭開的賄賂,迴來後說,廉將軍雖老了,飯量也不錯,但與我坐在一起,不多時便拉了三次屎。趙王以為廉頗老了,於是沒有再任用。
王巨雖是人才,皇上,你是沒辦法用好的。
雖是嘲諷,趙頊也沒有動怒,更不認為自己是昏庸的趙悼襄王。
於是準備下詔調王巨迴來。
呂公著便問了一句,陛下以何職調迴王子安?
呂卿!趙頊喝了一聲,十分地不悅。
呂公著道,臣非是排擠王子安,隻是以何職安排王子安,極其重要。因此老臣認為,最好以樞密使之職,調迴王子安。
似乎也是良言,不管怎麽說,王巨與大長公主這事兒鬧的,當真沒有影響?因此才有了呂公著的提議。這個樞密使就是仿佼駙馬王貽永與曹國舅曹佾的那個樞密使,也算是差官,但是沒有實權的樞密使。
這樣呢,不妨礙國家禮製,就當是朝廷多了一個莫明其妙的駙馬了,然而國家有重大事務時,也等於有了一個重要的智囊可供谘詢。
趙頊認為這是一個好建議。
呂公著又說道,正好北風正烈,各市舶司還有少數海船因為交易耽擱了時間,還沒有向南方啟航,陛下可以立即派兩個中使去彼岸下詔,那麽到明年夏天,說不定王子安就能迴到京城了。
趙頊這才下詔,以太子太保、開府儀同三司判樞密使兼秦國公、觀文殿大學士等一大長串官職,讓黃和與章全忠為中使,去彼岸召王巨迴來。
都是最頂級的官員,但別當真,如文彥博,他身上背負的頂級職官比王巨還要多上好幾個。
兩個中使迅速南下,但很快京城又有了一些傳言。
五十萬軍民去了西北戰場,死了二十餘萬,有陝西的百姓,以及陝西的保捷、蕃兵,少量的河東百姓,還有許多是來自京城地區,或者洛陽、應天等京畿地區的禁兵。
活著的戰士,立即通過郵驛司給家人報平安。
然而死掉的戰士,則沒有任何音訊了。
這也包括了來自京城的三四萬士兵,如果不是王韶王巨,還能說什麽以和為貴,宋軍就是很弱的,因此不能打。但對比這兩人的戰績,這句話怎麽能說出口?
想一想死了這麽多軍民,什麽能力,也擋不住或扭轉輿論的議論了。
並且有許多官員對王巨是認可的,隻是他們力量很小,不能幫助王巨。
但不妨礙他們的議論,因此韓韞在朝堂上的迴答,便從他們嘴中傳了出去。
為什麽敗得這麽慘,就是沒有選好主帥。但宋朝沒有好的主將嗎?
有,並且有兩個不亞於衛青霍去病的人物。但這兩個人呢?一個因為士大夫的排擠,連連被貶,氣急之下,患了背疽,聽說如今去世了。
還有一個被弄到海外彼岸了。
是誰弄的,百姓兒自己開始“人肉搜索”了,於是一個個頂級士大夫的姓名出現在百姓的議論聲中。
特別是王巨罷廢市易法。
宋朝開封城不僅是政治中心,也是一個商業中心。可能因為提出齊商稅,許多頂級權貴對王巨持著恨之入骨的想法,但中小商賈則十分感謝王巨的。
真相揭開,因此許多百姓自發地反思,就是碰了大長公主,又能怎麽的?
再說,王巨臨行前責問,如此隱蔽的消息,文彥博與孫固是如何能查出來的,難道他們要一手遮天了嗎?
這種輿論隨著大敗的消息同樣在迅速擴散中。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可能會漸漸平息。但莫急,這事兒同樣沒有完……後麵還有更精彩的好戲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