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不想卷進去,徐徐說道:“文公,臣說過,軍器監有很多弊病,最大弊病就是平時不修造器甲,戰爭到來,倉促廣建器甲,如此一來,平時不得不豢養大批工匠,無所事事。-戰爭到來時,工匠連夜趕工,所修造器甲又多不合格。因此臣進諫,每年撥出款項,修造器甲,以備不測之需。雖然這樣一來,從今年起,朝廷就要增加一些支出,但長遠卻是節流之道。並且以後製造出來的器甲,再也不會象陛下以前所看到的那樣慘不忍睹。”
“朕聽聞你辭退了許多工匠。”
“啟稟陛下,確有此事。臣將各作院局庫所重組後,對各個工匠進行了考核,一些不合格的工匠陸續進行了勸退,詳細情況,臣明天再寫一篇奏呈稟報陛下。”
這個過程有點慢,王巨先是重組,貯藏隻有五庫,製造分為六院。
其他不相幹的部門一律裁去。
五庫六院一監,這就是現在的軍器臨。
然後進行淘汰,退下去的官匠,第一年第二年從作頭到工匠到習學,分別給予二十貫、十貫與五貫安撫金,第三年第四年則是給予五貫安撫金。以後自己找門路了。
又規訂習學進入各院學習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年,三年考核,根據情況升為六到九等官匠,不合格的就要淘汰,以免各官吏作頭變相的苛剝勒索。
這次淘汰有些狠,先後淘汰了近五千名官匠,並且還沒有結束。估計結束後。能淘汰掉**千名官匠。下子將這個幾達三萬臃腫的機構,壓縮了近三分之一。
官匠淘汰後,便是各個官員了。
因為沒有結束,有的稟報了,有的沒稟報。
“因此這次製造更換幾萬名保捷軍器甲,費用已經與內藏庫無關了,內藏庫可以撥款,也可以不撥款。”
蔗糖肯定賺錢。但能賺多少錢,王巨也不大確定。
不過棉花與坑礦、市舶司許多經營權轉到發運司之手,內藏庫損失不小的,蔗糖是肯定彌補不了這個損失。從國家經濟整體上,薛向是做對了的,但傷害了內藏庫的收入。
這就是矛盾,也是高滔滔不悅的原因之一,畢間宗室子弟多了,僅是供養宗室子弟,一年就需不菲的錢帛。
但與王巨無關。
王巨頓了頓又說道:“另外臣再懇求陛下。在密州開市舶司。”
相比於唐朝,宋朝在這方麵有些苦逼。
首先長江的變化。到了宋朝,長江入海口在往東推移,而在唐朝,入海口幾達揚州,因此海船可以直達揚州。不過唐朝根本就不注它航海,甚至禁止百姓流動,更不要說向國外流動了。然而到了宋朝,隻能在杭州置市舶司,然後再通過大運河轉到長江,再從長江轉到大運河汴水。這個風險不亞於海上,區別就是江河運輸,對季風要求沒那麽嚴格。
其次國勢的變化,燕雲十六州成了遼國的領土,也不敢以登州置港,隻能於密州置港。再從密州輾轉到濟水,自五丈河進入京城。
王巨提出於密州市舶司乃是出自幾個方麵的考慮,南方開發,一旦量大的時候,若是順便可以利用海路,直接將南方的貨物調到北方。
另外就是蔗糖。
木棉司的統一,葛少華成了木棉司一個基層幕屬官。但這個蔗糖,王巨沒有讓三司插手了。薛向暫時未搞清楚,同樣也沒有提出要插手。
趙度依王巨的囑咐,找到海客,這一條乃是關健。
宋朝周邊國家受中原影響,比較開化,包括海上絲綢之路,但呂宋那邊就比較落後了。然而向南開化的地區都是海路一帶,天竺沒有蔗糖,不缺少相關的蔗糖製品。也就是說蔗糖真正市場,還是王巨心中討厭的那兩個國家,高麗與倭國,或者一部分會從高麗流通到契丹。
但新的問題來臨。
那就是外貿的走勢,不是後人所想的那樣,宋朝發達,航海每年會為宋朝賺n錢帛。原因簡單,這些國家遠比宋朝貧困,就是宋朝貨物多,上哪兒弄來錢購買?因此是宋朝賣出的少,買迴來的多。
並且導致大量銅幣與金銀外流,金銀外流到大食那邊,銅幣流失到遼國、高麗、倭國與南海諸國。這一條就是許多宋朝大臣都沒有弄清楚,以至不久王安石就上當了,在宋遼貨幣戰爭中大敗特敗。
可能到了南宋時要稍好一點,但眼下的宋朝就是這樣。不過王巨對它看法還是讚成的,是有一些貨幣流失,可這個交易從買賣交易到運輸,到生產,它養活的不僅會有許多外國夷人,同樣也養活了許多宋人。
或者象後來某城市,說大陸買的貨物占擠地皮多少多少,能那樣算嗎?後麵的拉動才是真正的大頭!說句不好聽的,後世他臨穿前僅是一個春節去倭國采購產生的價值,就足以讓倭國生產一百台戰鬥機了。
後世與他永遠是兩個時空了,但可以借鑒的。
趙度打聽後,同樣也察覺到這個情況。
不是不能賣,關健如何賣?倭國就那點物產,沒辦法交易了。
於是王巨寫了一封信,一是讓海客去了倭國後,順著火山尋找銀礦,讓倭國提前將銀礦開采出來。隻要有足夠的銀子,那麽宋朝貨幣緊張局麵就會改變。
一旦宋朝貨幣不緊張了,以宋朝的經濟發展,那會產生翻天覆地變化的。
其次就是讓倭國伐木。
實際倭國與宋朝交易,木材也早就是大頭,但現在多是一些名貴木材,製成板材後裝上船的。王巨信上卻是另一種做法,便是讓海客製成木排。順著季風。用船拖到宋朝。
但這一拖。以現在的航海情況,同樣要摸索,不過也不難,而且不僅是蔗糖,還有其他的商品,海客苦逼的就是倭國沒有交易的物品,而宋朝一年所需的木材數量是驚人的,一旦將這個市場打開。交易量激增。商人逐利而行,況且這個利潤可能是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二百的利潤。隻要提醒了,會有很多聰明人想出辦法。
而且王巨利用職權,正在研究可靠的指南針,甚至想弄出來一個宋式六分儀。
有這兩個物事輔助,航海將會變得更安全。
但交易量一大,再運到杭州,成本等於無形提高了許多。這也是王巨提出於密州置市舶司的原因之一。
第三就是火藥產量激增,硫磺需要量每年幾乎以百分之分的速度增漲,而硫磺來源依然還是琉球群島。以前那個需要量無所謂,不過隨著需要量增漲。這個成本也不得不考慮了。
不過現在還沒有那麽急迫,王巨就沒有寫奏折,趙頊與文彥博問了,王巨索性將輕重利害關係說了。
“密州離契丹太近,”韓絳道。
“韓公,無妨,可以將密州市舶司與其他市舶司區分開來,準許宋朝商人運貨去交易,也準許外番進入密州,但於密州周邊置卡,非是宋朝商人,活動範圍隻限在密州,不得離開密州,前往他處。再說,陝西水土惡化,也是因為木材砍伐太多導致的,不但惡化了陝西水土,也禍害了黃河。”
“這個朕準之。”趙頊道。
王巨說開港理由並沒有刻意提蔗糖,主要講的還是南方。
但確實一旦開發出來,南方也很重要,置一個市舶司不需要多少成本,然而一置,等於與南方多了一條來往的道路。
大家也緘默不語。
主要它利害關係與權貴牽扯得不大,可能陝西有一些木材商人受些損失,京城的不會,轉一個方向就行了。
因此幾十個大臣想的非是市舶司,而是蔗糖。
王安石很是疑惑,棉花懂的,這是穿蓋用品,禦寒用品,然而這個蔗糖能有多少收益?有一個對比,糖霜吧,糖霜一年能獲得多少利潤?
王巨也在疑惑,這麽多大佬坐在一起,顯然在商議一件大事,但趙頊將自己召來,難道隻為了涇陽作院那些器甲?
果然,趙頊派太監遞過來幾封奏章。
王巨打開翻看,寫的是一件事。
今年四月,西夏使者薛老峰來到宋朝,提出用安遠塞門二砦換綏州。
薛老峰第一站必須從延州經過,郭逵便上書了一句:此正商於地六百裏也!
它是一個典故,戰國時楚齊兩國締結聯盟,秦國擔心,派張儀前往楚國遊說楚懷王,也就是流放屈原的那個傻瓜蛋。張儀對楚懷王說,如果大王能與齊國斷絕往來,我會請秦王獻出商於一帶六百裏的土地,讓秦國女子做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永遠結為兄弟國家。
楚懷王真相信了,立即派使與齊國斷絕關係,然後派人隨張儀前去接受土地。張儀迴到秦國,從馬車上“跌”下來,受傷了,三月未上朝。楚懷王聽到此事,道,張儀大約是因為我與齊國斷交還不徹底吧。於是派勇士到到宋國,借了宋國符節,去了齊國辱罵齊宣王。齊宣王怒斬楚國符節,又與秦國結交。
獻地了,張儀對楚國使者說,我有秦王賜的六裏封地,願把它獻給楚王。
楚懷王大怒,出兵攻打秦國,結果秦齊聯手將楚國打得一敗塗地,反讓秦國趁機奪取了丹陽與漢中。
這便是郭逵的意思,西夏人的話不能相信,他敢情將我們大家夥一起當成了渾蛋楚懷王呢。
然而讓他失望,宋朝楚懷王真的很多很多,包括範純仁!
與薛老峰談判的是韓絳,迫於這麽多楚懷王相逼,沒辦法,隻好商議,然後他看著國書,國書上有一行字,苟得綏州,請獻安遠、塞門塞基。
我要這個塞基幹嘛,因此韓絳詰問:“二塞之田何如?”
薛老峰說:“安有遺人衣而留其領袖乎?”
韓絳也就相信了。
薛老峰迴去,兩國派使互換,宋朝派了趙禼、薛昌朝去延州,約好同日交換。郭逵仍不相信,說換可以,你們西夏先將二寨地界交給宋朝,我們宋朝再次綏州還給你們西夏。
現在宋朝占據了綏州,但並沒有占據整個綏州,大約相當於原來綏州一半麵積。塞門與安遠二寨,原來屬於延州與保安軍,也就是土門一帶,包括保安軍北部地區。這片麵積也不小,能勉強將嵬名山的部下安頓下去。當然,還遠不及宋朝占據的綏州麵積之大。
所以郭逵提出這個說法,第一俺們宋朝信用比你們西夏人強。
第二這一換是你們西夏占了便宜。
第三道義上這一迴我們宋朝也說得過去了,我們宋朝違反協議占據綏州不對,但你們西夏人占據了土門同樣也不對。現在我們一起換迴來,那麽我們宋朝沒有對不起你們西夏人的地方了。
實際李元昊出兵後,西夏零零碎碎占據的不僅是土門一帶,比如屈野河,比如葫蘆河一些地區,土門這一塊算是麵積大的。宋朝也占了一些西夏地方,如大順城。總體宋朝吃虧得多,占便宜的少。
那麽就換吧。
這一逼薛老峰沒辦法了,指著兩處寨基說道:“我與你們宋朝官家說好的,用二寨換綏州,二寨,寨基是也,況且說界,何地為界?”
趙禼蒙了,用兩個寨基換綏州?他拚命地想,最後想出來了,說:“二寨之北,舊有三十六土堡,且以長城嶺為界,西平王(李德明)祥符所移書固在。”
也就是李德明獻給宋真宗的國書上還寫過這件事。
這下子輪到薛老峰傻眼了。
沒辦法蒙騙,薛老峰隻好迴去。趙禼未換成,還不能迴京城,於是在延州上書:“若不得原來宋朝地界,要這二城廢墟何用?綏州給西夏還會用兵,不給更加用兵,邊備未可弛。”
所以王巨一進來,趙頊便問涇陽作院器甲如何。
要命的是這樣時朝廷下了詔書,讓郭逵將綏州幾個堡砦一起焚燒。
所以接受趙禼奏折後,趙頊大驚失色,問文彥博,不知綏州還存否?
就是你帶頭要換,要和平,要燒綏州城堡的,不然那可能那麽被動。
文彥博傻眼了,哪敢迴答,趙頊沒辦法,隻好將重臣召集商議。這些大臣同樣一起傻眼,當初這些人九成以上的大臣要換的,要和平的。一起倉皇不知所為。
趙頊知道王巨這段時間很辛苦,特別是裁減官匠,那不是隨便裁的,每次裁減前王巨都親自主持著考核,這麽多官匠甄別下來,任務能不重嗎?
然而這些大臣一起不說話,趙頊隻好派太監將王巨喊來議事。
王巨也有些蒙,瞅了一眼文彥博,都鬧成這樣了,你還能心思給王安石上眼藥啊,行!
文彥博他暫時不想碰,再說也沒有必要碰,碰的人是王安石。
他放下這些奏折,問了一句:“陛下,還有諸公,即便用土門原有地界交換綏州,西夏還是劃算的,為什麽西夏不換?”(未完待續。。)r527
“朕聽聞你辭退了許多工匠。”
“啟稟陛下,確有此事。臣將各作院局庫所重組後,對各個工匠進行了考核,一些不合格的工匠陸續進行了勸退,詳細情況,臣明天再寫一篇奏呈稟報陛下。”
這個過程有點慢,王巨先是重組,貯藏隻有五庫,製造分為六院。
其他不相幹的部門一律裁去。
五庫六院一監,這就是現在的軍器臨。
然後進行淘汰,退下去的官匠,第一年第二年從作頭到工匠到習學,分別給予二十貫、十貫與五貫安撫金,第三年第四年則是給予五貫安撫金。以後自己找門路了。
又規訂習學進入各院學習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年,三年考核,根據情況升為六到九等官匠,不合格的就要淘汰,以免各官吏作頭變相的苛剝勒索。
這次淘汰有些狠,先後淘汰了近五千名官匠,並且還沒有結束。估計結束後。能淘汰掉**千名官匠。下子將這個幾達三萬臃腫的機構,壓縮了近三分之一。
官匠淘汰後,便是各個官員了。
因為沒有結束,有的稟報了,有的沒稟報。
“因此這次製造更換幾萬名保捷軍器甲,費用已經與內藏庫無關了,內藏庫可以撥款,也可以不撥款。”
蔗糖肯定賺錢。但能賺多少錢,王巨也不大確定。
不過棉花與坑礦、市舶司許多經營權轉到發運司之手,內藏庫損失不小的,蔗糖是肯定彌補不了這個損失。從國家經濟整體上,薛向是做對了的,但傷害了內藏庫的收入。
這就是矛盾,也是高滔滔不悅的原因之一,畢間宗室子弟多了,僅是供養宗室子弟,一年就需不菲的錢帛。
但與王巨無關。
王巨頓了頓又說道:“另外臣再懇求陛下。在密州開市舶司。”
相比於唐朝,宋朝在這方麵有些苦逼。
首先長江的變化。到了宋朝,長江入海口在往東推移,而在唐朝,入海口幾達揚州,因此海船可以直達揚州。不過唐朝根本就不注它航海,甚至禁止百姓流動,更不要說向國外流動了。然而到了宋朝,隻能在杭州置市舶司,然後再通過大運河轉到長江,再從長江轉到大運河汴水。這個風險不亞於海上,區別就是江河運輸,對季風要求沒那麽嚴格。
其次國勢的變化,燕雲十六州成了遼國的領土,也不敢以登州置港,隻能於密州置港。再從密州輾轉到濟水,自五丈河進入京城。
王巨提出於密州市舶司乃是出自幾個方麵的考慮,南方開發,一旦量大的時候,若是順便可以利用海路,直接將南方的貨物調到北方。
另外就是蔗糖。
木棉司的統一,葛少華成了木棉司一個基層幕屬官。但這個蔗糖,王巨沒有讓三司插手了。薛向暫時未搞清楚,同樣也沒有提出要插手。
趙度依王巨的囑咐,找到海客,這一條乃是關健。
宋朝周邊國家受中原影響,比較開化,包括海上絲綢之路,但呂宋那邊就比較落後了。然而向南開化的地區都是海路一帶,天竺沒有蔗糖,不缺少相關的蔗糖製品。也就是說蔗糖真正市場,還是王巨心中討厭的那兩個國家,高麗與倭國,或者一部分會從高麗流通到契丹。
但新的問題來臨。
那就是外貿的走勢,不是後人所想的那樣,宋朝發達,航海每年會為宋朝賺n錢帛。原因簡單,這些國家遠比宋朝貧困,就是宋朝貨物多,上哪兒弄來錢購買?因此是宋朝賣出的少,買迴來的多。
並且導致大量銅幣與金銀外流,金銀外流到大食那邊,銅幣流失到遼國、高麗、倭國與南海諸國。這一條就是許多宋朝大臣都沒有弄清楚,以至不久王安石就上當了,在宋遼貨幣戰爭中大敗特敗。
可能到了南宋時要稍好一點,但眼下的宋朝就是這樣。不過王巨對它看法還是讚成的,是有一些貨幣流失,可這個交易從買賣交易到運輸,到生產,它養活的不僅會有許多外國夷人,同樣也養活了許多宋人。
或者象後來某城市,說大陸買的貨物占擠地皮多少多少,能那樣算嗎?後麵的拉動才是真正的大頭!說句不好聽的,後世他臨穿前僅是一個春節去倭國采購產生的價值,就足以讓倭國生產一百台戰鬥機了。
後世與他永遠是兩個時空了,但可以借鑒的。
趙度打聽後,同樣也察覺到這個情況。
不是不能賣,關健如何賣?倭國就那點物產,沒辦法交易了。
於是王巨寫了一封信,一是讓海客去了倭國後,順著火山尋找銀礦,讓倭國提前將銀礦開采出來。隻要有足夠的銀子,那麽宋朝貨幣緊張局麵就會改變。
一旦宋朝貨幣不緊張了,以宋朝的經濟發展,那會產生翻天覆地變化的。
其次就是讓倭國伐木。
實際倭國與宋朝交易,木材也早就是大頭,但現在多是一些名貴木材,製成板材後裝上船的。王巨信上卻是另一種做法,便是讓海客製成木排。順著季風。用船拖到宋朝。
但這一拖。以現在的航海情況,同樣要摸索,不過也不難,而且不僅是蔗糖,還有其他的商品,海客苦逼的就是倭國沒有交易的物品,而宋朝一年所需的木材數量是驚人的,一旦將這個市場打開。交易量激增。商人逐利而行,況且這個利潤可能是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二百的利潤。隻要提醒了,會有很多聰明人想出辦法。
而且王巨利用職權,正在研究可靠的指南針,甚至想弄出來一個宋式六分儀。
有這兩個物事輔助,航海將會變得更安全。
但交易量一大,再運到杭州,成本等於無形提高了許多。這也是王巨提出於密州置市舶司的原因之一。
第三就是火藥產量激增,硫磺需要量每年幾乎以百分之分的速度增漲,而硫磺來源依然還是琉球群島。以前那個需要量無所謂,不過隨著需要量增漲。這個成本也不得不考慮了。
不過現在還沒有那麽急迫,王巨就沒有寫奏折,趙頊與文彥博問了,王巨索性將輕重利害關係說了。
“密州離契丹太近,”韓絳道。
“韓公,無妨,可以將密州市舶司與其他市舶司區分開來,準許宋朝商人運貨去交易,也準許外番進入密州,但於密州周邊置卡,非是宋朝商人,活動範圍隻限在密州,不得離開密州,前往他處。再說,陝西水土惡化,也是因為木材砍伐太多導致的,不但惡化了陝西水土,也禍害了黃河。”
“這個朕準之。”趙頊道。
王巨說開港理由並沒有刻意提蔗糖,主要講的還是南方。
但確實一旦開發出來,南方也很重要,置一個市舶司不需要多少成本,然而一置,等於與南方多了一條來往的道路。
大家也緘默不語。
主要它利害關係與權貴牽扯得不大,可能陝西有一些木材商人受些損失,京城的不會,轉一個方向就行了。
因此幾十個大臣想的非是市舶司,而是蔗糖。
王安石很是疑惑,棉花懂的,這是穿蓋用品,禦寒用品,然而這個蔗糖能有多少收益?有一個對比,糖霜吧,糖霜一年能獲得多少利潤?
王巨也在疑惑,這麽多大佬坐在一起,顯然在商議一件大事,但趙頊將自己召來,難道隻為了涇陽作院那些器甲?
果然,趙頊派太監遞過來幾封奏章。
王巨打開翻看,寫的是一件事。
今年四月,西夏使者薛老峰來到宋朝,提出用安遠塞門二砦換綏州。
薛老峰第一站必須從延州經過,郭逵便上書了一句:此正商於地六百裏也!
它是一個典故,戰國時楚齊兩國締結聯盟,秦國擔心,派張儀前往楚國遊說楚懷王,也就是流放屈原的那個傻瓜蛋。張儀對楚懷王說,如果大王能與齊國斷絕往來,我會請秦王獻出商於一帶六百裏的土地,讓秦國女子做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永遠結為兄弟國家。
楚懷王真相信了,立即派使與齊國斷絕關係,然後派人隨張儀前去接受土地。張儀迴到秦國,從馬車上“跌”下來,受傷了,三月未上朝。楚懷王聽到此事,道,張儀大約是因為我與齊國斷交還不徹底吧。於是派勇士到到宋國,借了宋國符節,去了齊國辱罵齊宣王。齊宣王怒斬楚國符節,又與秦國結交。
獻地了,張儀對楚國使者說,我有秦王賜的六裏封地,願把它獻給楚王。
楚懷王大怒,出兵攻打秦國,結果秦齊聯手將楚國打得一敗塗地,反讓秦國趁機奪取了丹陽與漢中。
這便是郭逵的意思,西夏人的話不能相信,他敢情將我們大家夥一起當成了渾蛋楚懷王呢。
然而讓他失望,宋朝楚懷王真的很多很多,包括範純仁!
與薛老峰談判的是韓絳,迫於這麽多楚懷王相逼,沒辦法,隻好商議,然後他看著國書,國書上有一行字,苟得綏州,請獻安遠、塞門塞基。
我要這個塞基幹嘛,因此韓絳詰問:“二塞之田何如?”
薛老峰說:“安有遺人衣而留其領袖乎?”
韓絳也就相信了。
薛老峰迴去,兩國派使互換,宋朝派了趙禼、薛昌朝去延州,約好同日交換。郭逵仍不相信,說換可以,你們西夏先將二寨地界交給宋朝,我們宋朝再次綏州還給你們西夏。
現在宋朝占據了綏州,但並沒有占據整個綏州,大約相當於原來綏州一半麵積。塞門與安遠二寨,原來屬於延州與保安軍,也就是土門一帶,包括保安軍北部地區。這片麵積也不小,能勉強將嵬名山的部下安頓下去。當然,還遠不及宋朝占據的綏州麵積之大。
所以郭逵提出這個說法,第一俺們宋朝信用比你們西夏人強。
第二這一換是你們西夏占了便宜。
第三道義上這一迴我們宋朝也說得過去了,我們宋朝違反協議占據綏州不對,但你們西夏人占據了土門同樣也不對。現在我們一起換迴來,那麽我們宋朝沒有對不起你們西夏人的地方了。
實際李元昊出兵後,西夏零零碎碎占據的不僅是土門一帶,比如屈野河,比如葫蘆河一些地區,土門這一塊算是麵積大的。宋朝也占了一些西夏地方,如大順城。總體宋朝吃虧得多,占便宜的少。
那麽就換吧。
這一逼薛老峰沒辦法了,指著兩處寨基說道:“我與你們宋朝官家說好的,用二寨換綏州,二寨,寨基是也,況且說界,何地為界?”
趙禼蒙了,用兩個寨基換綏州?他拚命地想,最後想出來了,說:“二寨之北,舊有三十六土堡,且以長城嶺為界,西平王(李德明)祥符所移書固在。”
也就是李德明獻給宋真宗的國書上還寫過這件事。
這下子輪到薛老峰傻眼了。
沒辦法蒙騙,薛老峰隻好迴去。趙禼未換成,還不能迴京城,於是在延州上書:“若不得原來宋朝地界,要這二城廢墟何用?綏州給西夏還會用兵,不給更加用兵,邊備未可弛。”
所以王巨一進來,趙頊便問涇陽作院器甲如何。
要命的是這樣時朝廷下了詔書,讓郭逵將綏州幾個堡砦一起焚燒。
所以接受趙禼奏折後,趙頊大驚失色,問文彥博,不知綏州還存否?
就是你帶頭要換,要和平,要燒綏州城堡的,不然那可能那麽被動。
文彥博傻眼了,哪敢迴答,趙頊沒辦法,隻好將重臣召集商議。這些大臣同樣一起傻眼,當初這些人九成以上的大臣要換的,要和平的。一起倉皇不知所為。
趙頊知道王巨這段時間很辛苦,特別是裁減官匠,那不是隨便裁的,每次裁減前王巨都親自主持著考核,這麽多官匠甄別下來,任務能不重嗎?
然而這些大臣一起不說話,趙頊隻好派太監將王巨喊來議事。
王巨也有些蒙,瞅了一眼文彥博,都鬧成這樣了,你還能心思給王安石上眼藥啊,行!
文彥博他暫時不想碰,再說也沒有必要碰,碰的人是王安石。
他放下這些奏折,問了一句:“陛下,還有諸公,即便用土門原有地界交換綏州,西夏還是劃算的,為什麽西夏不換?”(未完待續。。)r527